《孟子》的“义利”观与领导决策
◎任俊华 胡丹丹
[摘 要] 《孟子》延续子思一脉,主张“仁政”。首章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中,提出了一对矛盾的伦理范畴——义与利。古往今来,如何妥善地处理“义”“利”的关系,是执政者们做关键决策和重大战略时需要面对的价值选择。孟子的义利观提倡先义后利,以道义为先导原则获得合理的利,其中包括“正人心而存仁义”的立民观、“不与民争利”的守位观、“仁民而爱物”的财用观、“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共享观。
[关键词] 《孟子》;义利;决策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根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曾“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由此奠定了孟子在儒家学脉中的继承者地位。孟子乐于以孔子继承者自命,曾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一生,与孔子有很多相似之处,都经历了读书、游历、教书三个阶段,被后世尊称为“孔子之后第一人”。他的言行被集中整理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的“义利”观是其“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仁”“义”“利”的思想阐发,孟子将儒家的政治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政策制定之中,建立起一套立民、养民、乐民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一、“正人心而存仁义”的立民观
孟子的仁义思想,与《周易》的“立人之道”思想一脉相承。《周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哲学专著,冠居“群经之首”。《周易·说卦传》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首次提出了“仁”“义”思想,并将“仁”“义”作为挺立人道运行的伦理基础。圣人以阴阳立天道,刚柔立地道。“阴阳”“刚柔”表现为一种物质属性,而挺立人道的“仁”与“义”,包含了人类社会独有的伦理道德属性。《周易》将此作为建立人类社会基本秩序的根本价值准则。
对于清代文献传承而言,朱彝尊编撰、整理之著述,大大丰富了古代文献的内容。朱氏也以其繁富之著述,跻身清初文献大家之列。其著述以编撰为主,因此对于保存前人著述,尤其是易代人物之著述,功不可没。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古人著述或见解因水火兵燹而逐渐沦亡、散佚,幸而能于朱氏著述中,存其大体或部分片段,使今人尚得以管窥一二。执此以论,朱彝尊对于保存、传承文献而言,可谓成就斐然。兹举一例:《经义考》卷二百一十一论语类“《古论语》”一条,引“谭贞默曰”:
缺少水利信息系统建设规划指引,缺乏使用信息资源的服务意识和对信息资源的协调管理。建设分散、管理分散、资源分散的问题普遍存在。信息资源量不足、信息内容更新不及时、管理维护不到位、网络平台交互性差的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程度低。
孟子延续儒家一脉,以“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思想构筑其“仁政”思想的基本内核。《礼记·学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的涵义并不是狭隘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在社会的政策制定、公共宣传、社会舆论、社会教育等各个公共领域挺立起“仁义”之道,用道德“立民”,匡正人心,弘扬伦理。儒家思想将“教以立民”作为政治治理的最高目标。孔子到卫国,冉有为夫子驾车。孔子感叹道:“庶矣哉!”是说人口已经很多了。冉有问夫子,人口已经很多了,接下来该做什么?夫子回答“富之”。冉有接着问夫子,百姓生活富裕了之后呢?孔子回答“教之”。百姓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之后,就要重点致力于教化工作,从道德品质、思想情操上引导百姓挺立起高尚的人格。
孟子以“性善”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点,对“仁”“义”思想进行了具体的阐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孔子云“仁者爱人”,恻隐同情之心是“爱人”的发端,如同孺子入井,人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去阻止孩子掉入井中。本性纯善而推己及人,是人心本有的能力,也是一切美善德性得以建立、显发的根本点。“义”之端点,来自于“羞恶之心”,欲知羞耻,必先明了善恶是非、人伦正道,自知行之不正,才会产生知过、悔过、耻于行恶的念头。仁、义两端,不仅是人区别于禽兽的立身之本,也是为政者“立民”之本,舜王就以“仁义”之道治理天下。因此,挺立起百姓本有良善人格是政者教化百姓的基础,也是政治治理的最终归宿。
孟子提倡执政者通过“善教”安定民心。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以强制性的手段迫使百姓遵守政策命令,百姓只是因为畏惧受到惩罚而遵循之,并非发自内心地做事,所以并不能得到“民心”;要使百姓心悦诚服,只能通过“善教”。执政者制定仁义为核心的教育内容,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引导百姓,规劝百姓导之向善,顺应人之本有善性而不致其失,这是得民心的重要途径。教育是百姓安身立命的方法,如果失去了教育一环,人们“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百姓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重视德性的修养,“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孟子·尽心上》),修养己性,把道义作为行事的根本价值原则,在生活的点滴中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地群众作为县级电视台的主要受众,他们是否认可和喜欢,将直接影响到电视的收视率。为此,乡镇电视台无论是在采编新闻,还是制作新闻,都应立足于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学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县级新闻不仅符合党的方针和政策,更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青睐。可见,乡镇电视台的新闻内容应以群众的意识和需求为切入点,制作一些能够获得群众支持并和他们产生精神共鸣的新闻节目,才能使乡镇电视台得以长久、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不与民争利”的守位观
“义”,古注有“合宜”的意思。四季轮回,天道运转,万物有其生长的时节环境。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就是以万物的生命节奏为根本依据制定相关农事政策,合其时宜。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视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提出的条款虽然不多,但却带有根本性质。不违农时,是保证谷物生长的根本;不竭泽而渔,使鱼类保持旺盛的繁殖能力,是鱼鳖不乏的根本。至于禁止乱砍滥伐,不仅是木材供应的保证,更是生存环境的保证。
孟子重义,并不是不要义,而是在利的获取上,同样要以“义”为先导原则。为政者要使百姓乐而无忧,根本还是要先解决温饱问题,使百姓能够生活。如何才能使民温饱,孟子从三个方面阐发他的观点。
孟子在这里说的不言利,实际上是说不能倡利。如果国家的领导者一味言利,提倡利,鼓吹利,乃至争利,就会造成“上下交争利”的争夺倾轧局面,国家就会瓦解。那么是否可以完全不要利而只讲义呢?不是,孟子主张的是先义而后利,并不是有义而无利。只是义利的先后次序不能颠倒。“苟为后义而先利”,就会形成公开的争夺,因为不掠夺别人,自己就无法满足。这就叫“不夺不餍”。权位是最能满足个人欲望的,因而也就成了优先抢夺的对象。故国君倡利就可能自失其位。
为政者以仁义之道立民,需反求于己,从自身做起“由仁义行”。孟子在文中多次提到“君仁”的重要意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离娄下》)君主如果仁爱待人,那么人人都心向仁爱、友善待人。君主为人正义,人人都会效而法之实践道义,维护社会正义。对待身边的大臣,也要行仁义之道。“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君主以手足之情对待臣下,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当作犬马一样使唤,那么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平民;君主把臣下当作狗或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仇敌。为政者自身实践仁义大道,从而影响到身边的大臣,乃至百姓,由此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决策效果。
在社会尚未进入民主的时代,在民主制度不完善的国度,权位就是资产,而且是一种万能的资产,就像钱币作为一种通货一样,随时可以转化为自己需要的商品,乃至并非商品的商品。而这种资产的限额,又是由掌管权位大小的人来决定的,权位愈高,资产愈大。大夫掌管一地,拥有一地的资产;诸侯掌管一国,拥有一国的资产;天子掌管天下,拥有天下的资产。这样,位与德的关系被扭曲成位与利的关系。唯其他是被扭曲了的,非正常的,历史上无时不处不有因位地利,同时又因利丢位乃至丧生的事例。所以,孟子守位的另一要诀是不与民争利。不仅不能争利,而且也不能随便言利。
孟子的主张和《易》的德位观点是一致的,因为义是德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过通过利的反面的义来表现罢了。这里的义与利是作为道德范畴的一对矛盾提出的。不少人曲解了孟子的思想,以为孟子只讲义,不讲利,只要精神,不要物质。这些人实质上是把生存需要和道德需要混为一谈了,最终混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人和动物都需要生存条件,但人的获取是必须符合义的原则的,只有动物的获取才会不择手段。然而动物不择手段的获取又随时可以成为另一动物获取的对象,这就是权位力得而不能力守的原因所在。
三、“仁民而爱物”的财用观
孟子认为重利轻义,是产生争夺、交战的根本原因。孟子回答梁惠王:“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利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
(一)以爱惜万物为政策制定的原则,顺应动植物的生长节奏,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孟子传承孔子的思想,将孔子的“仁”“义”思想进一步吸收、发展和完善,成为“仁政”治国战略的核心要义。战国时期政治动乱,礼崩乐坏,各国君主去“义”而趋“利”,为了扩大自身的领土而发动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这样的背景下,“义”“利”之争成为君主治国战略价值选择的主要矛盾。梁惠王见到孟子远道而来,见面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吾国乎?”可见对自己国家有利是当时君主战略决策的基本原则。
历史的经验证明,大凡一个地区、一个国度的灾荒,往往直接间接地与执政失误有关,或因战争,或兴土木;或荒淫嬉戏,或任意指点。而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活,乃至他们的生死存亡,执政者做决策,是不可不慎重的。一旦能慎,也就是“王道之始”,就不必担心权位不保了。
3)基于成本考虑,本设计中开关阀的反馈并没有接入PLC控制系统,因而无法直观反应现场气动开关阀实际是否开到位或者关到位,如果把反馈信号接入系统中,更有利于生产操作。
(二)制定“置民恒产”的土地政策,安定民心
为了实现国家的安定富强,发展农业生产是孟子考虑的重要问题。为了实现“养民”的目的,孟子提出了“置民恒产”的主张。《孟子·滕文公上》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恒产”是可以长期恒久占有的私有财产。“恒心”,指安定之心。在孟子看来,人们拥有一定数量的私有财产是巩固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安宁的必要条件。人民之所以“放辟邪侈”,在物质层面上讲,是人们缺少长期拥有的基本资产,在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的情况下,放逸、乖僻、不正当的行为随之产生,扰乱了和谐的社会秩序。于是提出要“制民之产”,在政策上保障人民一定的个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置民恒产的具体内容,孟子是这样规划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明显意识到,家庭的富足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和基础。一家兴安,推而广之,则一国兴安。每一个家庭的老人都能得到赡养,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人伦和睦,衣食无忧,这个国家得不到兴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三)制定“省刑罚、薄税敛”的财政政策,节用而富民
政治权力是把双刃剑,可益民,也可害民。如果权力应用不恰当,通过横征暴敛的手段满足执政者个人的私欲享乐,这就是“以刃与政”“帅兽食人”。孟子说道:“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帅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饥荒的年代,执政者丰衣足食,百姓却四散逃荒,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极端的差异不得民心。“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孟子·梁惠王下》)灾荒年岁,国家的粮仓殷实,库房充足,有关官吏不把这种情况向上报告,这就是身居上位的人怠慢而残害百姓。执政者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百姓,最终百姓也会以怎样的方式回馈执政者。孟子引用了曾子的话:“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所以只有实施仁政,减去不必要的刑罚,轻薄税赋,重视农耕,用伦理道德实施教化,百姓才会从心里亲近、感恩他们的上级,上级制定的政策才能得以顺利贯彻实施。这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的生活富足,家庭和睦,社会安定,这个国家就王道大行“仁者无敌”了。
四、“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共享观
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致力于通过保民、养民、教民的措施达到政治清明、百姓富足、社会有序的治理局面。要实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是执政者善于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制定政策,使官民一体,双方齐心协力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孟子说道:“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执政者与百姓同忧乐,百姓就会以执政者的忧乐而忧乐,努力响应执政者的号召,实现官民的良善互动。反之,执政者为了满足私欲,无节制地享受财用带来的快乐,将此建立在聚敛民财的百姓痛苦之上,政治权位就会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贤良的执政者发布命令、制定政策,以百姓之忧乐为先,与民同甘共苦。孟子引用齐景公与晏子的一段对话,向齐宣王阐释何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从前齐景公向晏子问道:“我想到转附山、朝儛山去转转,沿海向南,直到琅琊山,我该怎么做才能达到与古圣贤王出游一样的效果呢?”孟子回答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呀!天子到诸侯国去叫巡狩,诸侯来朝见天子叫述职,都是正事。天子巡狩,春天就考察耕作的情况而补助贫困者,秋天考察收获的情况补助收成不足者。夏代的谚语说:‘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意思是说,我王不出来走走,我怎能得到休养?我王不出来转转,我怎能得到补助?我王出游,行恩布德,可以为诸侯的法度。)如今却不是这样,而是兴师动众,聚敛粮食,饥饿的人吃不上饭,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人们侧目而视,怨声载道,百姓开始作乱。这样的出游叫做‘虐民’。”景公听了很高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出行前在国内大行戒备,预备补助之事,出舍于郊外,开仓放粮,赈济贫民。天子出游,目的在于体察民情,对每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进行实地考察,救助贫苦百姓,给人们减少忧愁,带去喜乐,这样人们就真诚地爱戴天子,翘首期盼执政者的到来。
自从我国成功研发出这两种食品香料后,中国就开始成为多国的含硫香料进口地,而我国也彻底摆脱了纯粹依赖进口的局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能够生产这两类香料的国家之一。
[中图分类号] D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270(2019)03—0108—04
[作者简介] 任俊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战略室主任、教授、博导;胡丹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 乐)
标签:《孟子》论文; 义利论文; 决策论文;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战略室论文;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