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手术患者心理干预35例临床对比性分析探究论文_蒋庆庆,马觉,楚斯琴

长沙市第四医院 长沙 410006

【摘 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临床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5例,所有患者接受本院手术治疗,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即心理干预组(17例)和常规护理组(18),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忧郁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程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本院心理护理后焦虑评分降低为41.9±5.4分,抑郁评分降低为43.2±3.5分,而常规组患者接受本院常规护理后评分也有所降低,焦虑评分降低为56.3±5.3分,抑郁评分降低为52.8±4.4分,但下降幅度低于心理干预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心理辅导后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3个月性生活满意程度高达90%,常规组患者术后3个月性生活满意程度60%,差异较为显著,心理干预组术后下床时间为22.3±1.2h,常规组28.1±3.4h,心理干预组患者下床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在其手术前后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恢复患者心理、生理健康,提高性生活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予以推广。

【关键词】宫颈癌;心理干预;手术;临床分析

在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中宫颈癌较为常见,临床治疗宫颈癌的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1]。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在住院期间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引发身心问题,影响临床治疗[2]。对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进行适当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生理、心理进行调试,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笔者将对本院宫颈癌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或较佳临床效果,详情如下文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5例,所有患者接受本院手术治疗,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即心理干预组(17)和常规护理组(18),其中心理干预组患者年龄最小25岁,年龄最大50岁,平均年龄为(45.3±1.2)岁,临床分析Ⅰb-Ⅱa;常规组患者年龄最小26岁,年龄最大49岁,平均年龄为(44.8±1.3)岁,临床分析Ⅰb-Ⅱa,两组患者年龄、临床分析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可行比较分析。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器质性疾病,无精神病史。

1.2治疗方法与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接收本院子宫切除手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年轻患者保留其卵巢。予以心理干预组患者心理干预措施,在手术前耐心与患者进行交流,为患者解除疑虑,通过各种方法,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用积极心态面对疾病治疗。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增强治疗信心,从心理上接收手术。在术后1-2天提高患者社会认知并做其心理辅导,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发现患者心理误区,及时更正,每天对患者进行1-2次心理辅导,为其建立合理思维与生活方式。术后针对患者身体机能恢复与性生活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术后生活护理及在感情问题上应多体贴患者,告知其丈夫对妻子予以理解,积极接受手术治疗。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抑郁、焦虑进行评分,选择自评量表自行评价。对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三个月性生活满意程度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若P<0.05代表对比值存在差异。本文使用SPSS13.0软件,将两组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心理情绪,术后3个月性生活满意程度,术后下床时间进行统计处理,采用P<0.05表示两组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心理情绪,术后3个月性生活满意程度,术后下床时间对比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心理情绪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心理情绪(分)

3讨论

宫颈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提早进行根治对患者来说是最适合的治疗方法[3]。临床患者常因确认自己患有宫颈癌产生较强的求生存心理,可接受手术患者,又因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术后性生活是否正常、术后过早衰老而担忧[4]。对于无子女患者更为担心手术后失去生育能力,所以其心理产生严重压力,临床中忧郁、焦虑患者极多,患者长期处于悲观情绪,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5]。帮助患者树立乐观态度,使其乐于接受手术十分关键,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使其摆脱心理阴影,在术后适当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恢复平静心态,建立良好家庭关系[6]。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心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本院心理护理后焦虑评分降低为41.9±5.4分,抑郁评分降低为43.2±3.5分,而常规组患者接受本院常规护理后评分也有所降低,焦虑评分降低为56.3±5.3分,抑郁评分降低为52.8±4.4分,但下降幅度低于心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绪。经本院术后心理辅导后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3个月性生活满意程度高达90%,仅有2例患者因身体恢复问题,影响其性生活满意度,常规组患者术后3个月性生活满意程度60%,明显低于心理干预组。心理干预组术后下床时间为22.3±1.2h,常规组28.1±3.4h,心理干预组患者下床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由本次研究结果能够看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术前术后都会对患者产生影响,且关系着患者术后生活及生活质量,所以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十分关键,临床应推广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恢复患者心理、生理健康,提高性生活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满意度较高,可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吕炜,杜彩丽.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作用探讨[J].心理月刊,2018,(2):41.

[2]张亚萍.宫颈癌手术患者全程实施针对性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3):457-458.

[3]李颖恒,梁相淑,魏丽莉.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6,22(20):190-191.

[4]陈静.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家庭医药,2017,(11):30-31.

[5]陶震.卵巢移位及腹膜阴道延长术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 性生活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6):851-855.

[6]黄彩云,鲍兰玲.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2015,(48):202-202.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蒋庆庆,女,长沙市第四医院妇产科医师。

【通讯作者】马觉,女,长沙市第四医院血液肿瘤科医师。

【作者】楚斯琴,女,长沙市第四医院妇产科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蒋庆庆,马觉,楚斯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宫颈癌手术患者心理干预35例临床对比性分析探究论文_蒋庆庆,马觉,楚斯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