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论文_孔莎

孔 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 探讨我院儿科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我院儿科医务人员44名,借助自制的基础信息调查问卷、护士镇静实践量表进行调查,以明确儿科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现况,并基于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结果 儿科护理人员镇静实践行为得分为(26.10±3.28)分、镇静态度为(28.25±4.32)分、镇静意识为(3.22±1.44)分;舒适量表使用占比为0%,Ramsay镇静量表使用占比为1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科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行为影响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职级、镇静意识、镇静态度、镇静医嘱、主观规范以及感知行为(P<0.05)。结论 儿科机械通气患儿护理中,护理人员需以患儿行为、生理表现为依据,选择合适评估工具,结合镇静护理行为影响因素确定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改善镇静护理效果,保障患儿安全性及舒适度。

【关键词】儿科;机械通气;镇静护理;护理效果

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多会存在不适感,尤其是对儿科患儿而言,不适感更为强烈[1]。临床研究发现,针对儿科机械通气患儿实施镇静治疗能有效缓解机械通气不适感,减弱患儿恐惧感、焦虑感,促使其保持平稳心态,避免出现呼吸机治疗对抗伤害[2]。在儿科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中,镇静评估属于关键性环节,能强化患儿镇静效果,保障镇静用药安全性,避免因镇静把控不准造成患儿身心受损[3]。在镇静评估中,护理人员扮演着多重角色,且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医师的合作者,又是镇静评估、镇静管理的执行者,同时,还是患儿、家属的咨询者[4]。但在儿科机械通气镇静护理实践中,部分镇静评估行为不容乐观,受到多方面因素作用,导致儿科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质量下降,患儿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5]。研究探讨我院儿科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现况及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我院儿科医务人员44名,男4名,女40名;工作年限:1~3年13名,3~5年12名,5~10年12名,>10年7名;职称级别:护士16名,护师15名,主管护师及以上13名;学历状况:大专学历24名,本科及以上20名;曾接受IUC机械通气镇静管理系统化培训者30名,接受IUC机械通气镇静管理非系统培训者14名。纳入标准:均为护理专业全日制毕业生[6];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年限超过1年,且具有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经验的注册执业护士[7];非脱离儿科临床护理实践超过6个月者[8];非妊娠期或孕产期护士;均对研究项目知情,且自愿加入[9]。

1.2方法

由科室护士长负责调查工作,并从科室挑选主管护师级别的骨干人员6名负责执行调查工作[10]。护士长向调查执行员介绍调查研究计划,确定调查目标,明确调查流程,强调调查注意事项,分配调查任务,具体内容如下:

1.2.1调查工具 (1)基本资料调查问卷:科室护士长牵头编制《儿科护士基本资料调查问卷》,问卷所涉项目有年龄、监护室类型、岗位类型、专科护理证书获取状况、镇静策略阅读状况等[11]。(2)镇静护理实践量表:研究选用的镇静护理实践量表为唐珊珊等人引进版本,该量表以行为计划理论为基础,经过多位学者及研究人员设计完善,已成为评估护士镇静护理实践管理与影响因素的关键性工具。唐珊珊等人在引进过程中,结合国外研究工具引进要求针对量表进行了全面完善、补充。护理人员镇静护理实践量表涉及6维度,26个条目,在分值赋予方面选择Likert5级评分,如评价得分偏高,则表现条目认可度偏大,各维度内容及含义如下:镇静意识(5分),即护理人员对镇静治疗的倾向表现;镇静态度(35分),即借助镇静用药缓解机械通气不适感的积极性;镇静医嘱(15分),即医师镇静药物管理行为对护士镇静治疗的影响;主观规范(15分),即其他人员的镇静观点对镇静护理的影响;感知行为(20分),即护理人员感知到的护患交流障碍、工作压力、医护镇静目标不一等因素对镇静护理的影响;镇静行为(35分),即护理人员对患儿状况做出的判断及处理。研究实施预实验,得到镇静护理实践量表条目内容效度是0.9-1.0,对应指数是0.98,可见量表内容效度良好。

1.2.2调查实施 研究基于网络问卷制作工具编制调查问卷,并在微信群推送问卷调查链接,引导护理人员填写,每个ID仅能填写一份问卷,如问卷填写不完整或未填写,则判为无效问卷。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44份,回收有效问卷44份,回收率、有效率均为100%,由调查小组成员借助问卷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2]。

1.3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软件,护士基本资料描述采取频数分布、构成比,计数资料执行 x2检验,计量资料执行t检验,镇静护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选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3]。

2.结果

2.1儿科护士基本资料

调查得到我院儿科护士基本资料信息见表1:

2.4镇静护理实践行为影响因素

研究将镇静护理实践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确定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视为变量,将量表中影响因素维度视为自变量,据此实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情况见表4:

3.讨论

针对儿科机械通气患儿实施镇静治疗能有效缓解机械通气所造成的不适感,减弱患儿恐惧感、焦虑感,避免出现呼吸机治疗对抗伤害[14]。儿科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中,镇静评估属于关键性环节,能强化患儿镇静效果,保障镇静用药安全性,避免因镇静把控不准造成患儿身心受损[15]。然而,儿科机械通气镇静护理实践中,镇静评估行为不容乐观,其受多方面因素作用,镇静护理质量偏低。为此,需加强对镇静护理影响因素地分析,并实施干预。

3.1镇静评估工具选用欠佳

研究发现,我院儿科护士在镇静评估量表选用上表现欠佳,Ramsay镇静评估量表使用率为100%,舒适量表未得到应用,与其他研究人员所得结论相同。ESPNIC曾指出标准评估量表在儿科患儿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因护理人员认知差异而造成的影响,并且将舒适量表列为推荐性量表,充分肯定了舒适量表的适用性及有效性。而Ramsay镇静评估量表更适用于儿科机械通气成人患者,有关其在患儿评估中的应用效果尚未得到研究证实。相关研究显示,舒适量表在各阶段患儿中均具有良好信效度,且该量表使用难度低,有助于实现在临床中的推广。

3.2镇静护理实践现况堪忧

与其他研究所得结果相比,本研究所得到的镇静护理行为评分相对偏高,镇静评估较理想,护理人员在判断患儿镇静状况时,多以其行为、生理两方面表现为基本依据。此外,血压、心率指标的适用性仍存在极大争议,得分相对偏低。基于研究可知,自我报告式评估方式在婴幼儿中的适用性较差,主要是因基于该评估方式判断患儿镇静状况时,需结合患儿行为、生理表现,诸如肢体动作、哭泣情况、心率、血压等,而婴幼儿行为、生理表现影响因素复杂,与临床实况不符。同时,基于研究可知,我院护士镇静态度相对偏积极,均对机械通气易导致患儿不适的观点表示认同,且认为通过镇静治疗能缓解患者不适感,促使其保持舒适状态。同时,因各护理人员在镇静用药指征方面存在差异,故而,研究对象并不认为镇静治疗适用于所有机械通气患儿,其认为镇静程度把握不准会对患儿身心形成一定伤害。

3.3镇静护理实践完善对策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科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行为与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职级、镇静意识、镇静态度、镇静医嘱、主观规范以及感知行为有统计学差异(P<0.05)。为保证儿科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效果,还需强化镇静护理管理。

(1)规范镇静护理管理 研究发现,在镇静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对镇静效果的积极态度能起到正向作用,但护理人员对镇静护理的态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其他人观点、工作压力、护患沟通、医护意见等。在儿科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治疗中,需肯定护士的角色地位,全面提升其镇静管理技能。关于镇静治疗相关法规已做出明确规定,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守法规开展镇静治疗。我院儿科护士开展镇静治疗时,需依靠自身专业知识,选择合适的镇静评估工具,针对患儿实施持续评估,并与其保持有效交流,强化镇静护理针对性,充分保证儿科机械通气患儿的安全性及舒适度。

(2)实施模拟情景培训 研究中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镇静护理培训对镇静护理行为无差异性影响,究其原因,是因镇静护理培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诸如培训形式、培训周期、培训考核等。同时,研究分析可知,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职级对镇静护理行为具有影响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不同工作年限、职级护士对镇静护理知识、技能地掌握存在差异。由此可见,加强镇静护理培训力度,丰富镇静护理培训形式极其重要。可基于模拟情景演示开展镇静护理培训,即创设教学案例、护理情景,引导患者依据护理情景,针对具体案例,依靠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制定护理计划,并演示说明护理操作,由培训教师对其演示进行评价纠正,进而强化培训效果。

综上所述,儿科机械通气患儿护理中,护理人员需以患儿行为、生理表现为依据,选择合适评估工具,结合镇静护理行为影响因素确定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改善镇静护理效果,保障患儿安全性及舒适度。

参考文献:

[1]郑飞玲,李健.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2):51-52.

[2]刘佳.E儿科 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7):40-41.

[3]熊杰,涂莉娜,郭春玲,等.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儿科病房中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临床急诊杂志,2016,2(10):786 -788.

[4]刘佐嘉,卫婉蕊,戈晓华.舒适行为量表与镇静行为量表在儿童机械通气患儿镇静程度评估中应用效果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9):17-22,55.

[5]陶化青.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6.

[6]甄玉嫦. 儿科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5):103-104.

[7]江珊娜,罗杨,詹云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2):94-96.

[8]李淑媛,盖 鑫,张 建,等.儿科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76-78.

[9]郭瑞敏.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21-123.

[10]熊杰,涂莉娜,郭春玲,等.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儿科病房中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临床急诊杂志,2016,2(10):786-788.

[11]刘佐嘉,戈晓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上海护理 2018,18(8):14-18.

[12]冯亚婷,吴莉莉,黄雯婧,等.儿科护士对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沟通方法和辅具使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8,4(11):9-15.

[13]符春花,周保娇,李珍美,等. 综合儿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 现代预防医学,2017,44(8):1528-1531.

[14]赖梅芳. 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4046.

[15]古丽给娜?莫亥台,阿依努尔?阿不都克里木.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 医学信息,2016,29(15):165-166.

论文作者:孔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针对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论文_孔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