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美日同盟对亚太地区安全局势的影响--“美日安全关系调整与亚太地区安全问题”专题讨论会纪要_军事论文

加强美日同盟对亚太地区安全局势的影响--“美日安全关系调整与亚太地区安全问题”专题讨论会纪要_军事论文

美日同盟的加强对亚太安全形势的影响——“美日安保关系的调整与亚太安全问题”学术研讨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日论文,亚太论文,安保论文,纪要论文,加强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秋季,“美日防卫合作指针”的正式公布,使历时三年的美日安保关系的调整告一段落。这一事件引起了亚太地区各国政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外交学院亚太研究中心于1997年10月24日举办了题为“美日安保关系的调整与亚太安全问题”学术研讨会,力图对这一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出席研讨会的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军事科学院外军部、社科院美国研究所、亚太研究所、日本研究所、台湾研究所、北京外国问题研究所、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以及外交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30余人。

与会者围绕着以下议题展开了讨论:从美日安保关系的调整看美国、日本的亚太战略;美日安保关系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美日安保关系与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中美日安全对话的可行性及前景。专家学者们的发言内容丰富,分析深刻,说理有据。

一、美日两国的亚太安全战略

与会学者首先对美日亚太安全战略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有的学者认为,日美建立新的同盟体制,对美日两国都是重要的战略举措,是亚太地区的重大战略动向。应该说美日安保关系的调整和“新指针”的出笼以及北约东扩,是美国冷战后全球军事战略的两大组成部分。就美国来说,加强与日本的军事同盟关系,是其全球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美国近年的国家战略来看:1994年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的提法是“扩展战略”、1995年是“参与和扩展战略”,而到1997年5 月发表的安全战略则有重大变化,提出了要“面向21世纪”的安全战略。显然,美国已把它的国家发展战略定位在确保下个世纪它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它强调要“shaping”(营造)对美国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 准备未来的“不确定性”,保持对可能出现的危机的处理能力,以赢得欧亚地区可能同时发生的两场战争。而在亚太地区。它所确定的战略优先目标是,稳定和繁荣的亚太共同体,加强美日同盟,与中国进行对话。其中它把美日同盟视为21世纪的亚太稳定繁荣的“基石”。所以,应把美日安保关系放在美国的全球战略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有的专家则进一步指出,军事安全仍在美国国家战略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亚太地区,美国力图打下地区安全框架的基础。这个框架是以美国为主导,双边同盟为核心,多边对话机制为辅。从策略上看,美国力图把与日本同盟作为“战略新轴心”,以此带动与其他双边关系。这样,既能控制日本,又可限制中国。这体现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种预防性战略,这一预防战略的重点是对付中国,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美日同盟。因此可以说,“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是北约东扩的“亚洲版”。

日本的地区安全战略的发展亦值得重视。学者们认为,冷战后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是要建立政治大国的地位。而加强对地区军事安全的影响,是其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日本的军事战略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1)强调应付多元威胁,建立全方位防御体系;(2)建立日美军事合作关系,为发展军事力量提供条件;(3 )长期主导日本的“专守防卫”战略已发生变化,转而注重强调防务上的主动性;(4 )力图扩大军事力量的职能范围,从过去单一的保卫国土安全,向建立参与国际安全事务的外向型军队的方向发展;(5)加强质量建军, 建设“合理、高效、精干”的军事力量。日本采取了一系列异乎寻常的行动,打破了战后诸多禁区,通过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使自卫队走出国门,制定配合美国作战的计划,等等。日本试图以此维系美日同盟关系,换取美国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实现政治大国的欲望。同时通过加强美国、日本的军事同盟关系,以加强日本在亚太地区安全结构中的地位,形成美日两国主导地区安全的局面,成为亚太地区国际新秩序的轴心,从而避免由中美两国在地区内发挥决定性作用。可见,在地区战略上美日两国互为最佳合作伙伴,美日防卫新指针就是互相依赖,互相利用,图谋共同主宰21世纪的亚太地区。

二、美日安全同盟关系的实质

专家们对美日安全同盟关系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认为自1994年美日就调整双方安全保障关系进行协商,经过1996年4 月美日首脑发表“安全保障联合声明”,到1997年9月23 日正式发表“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以下简称“新指针”),美日两国已将它们之间的安全保障关系,由冷战体制时联合对付共产主义影响,变为共同对付地区安全问题的军事同盟。修订了的新指针,扩大了美日安保体制的范围,增加了一些新内容,这将对下世纪美日关系的性质产生重大影响,也将对周边国家及中日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有的学者指出,“新指针”重点是“正常局势下的合作”,“日本受到武力攻击时的反应”和“日本周边地区出现对日本与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局势时的合作”。核心是美日联合对付“周边事态”。出现这一事态时,日本将对美国提供40多项合作,如后勤保障,维修美军舰船、飞机和车辆及医疗通信合作,自卫队要为航道安全收集情报,警戒监视和扫雷及拦截海上“可疑船只”,美军可使用日本的民用机场及港口等。这些合作,使日本作为美国军事仆从国的作用明显增大。由于“周边事态”这一概念模糊不清,极不确切,日本政府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任意解释“周边”所包括的范围,从而为扩展日本军事力量在其周边地区的活动范围和方式找到借口。

有的学者则强调,当今世界局势进一步趋向缓和,军事集团越来越不适合于处理国际关系中的问题。但美日却要修改防卫合作指针,扩大原定的使用范围,使美日同盟从以保卫日本为主的“内向型”,变为以介入周边冲突的“外向型”军事同盟,突破日本“专守防卫”政策及宪法禁止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约束。这显然不合潮流,无助于维护和平、保障安全,是冷战思维的一种表现。

有的学者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美日同盟,认为通过美日同盟的框架,在某种程度上使日本发展军备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作后盾,是本地区唯一能够迅速将其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力量的国家。因此,继续将日本日益壮大的力量限制在某种框架中,是亚太地区多数国家的呼声。美日同盟起着继续使日本处于一种有限武装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们所持的批评态度,主要针对的是美日利用双边同盟对付目标国家和主导地区事务的做法,反对将这一同盟的作用无限扩大。

三、美日军事同盟的加强对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影响

专家们对美日军事同盟特别是“新指针”的制定对周边国家安全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学者们认为,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似乎进入了某种力量平衡的状态,由于“新指针”加强了美日军事同盟,而“周边事态”的内涵又缺乏明确的地理概念,这就使得地区形势出现明显的不确定性,从而引起了这一地区国家的怀疑和焦虑,这有可能对目前比较稳定的安全格局产生消极影响。与会者在讨论中作了以下阐述:(1 )“新指针”加强军事同盟的举措有可能使这一地区的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破坏本地区原来存在的较为均衡的架构和制衡机制,尤其是在中美日之间,有可能将原来带有稳定性的三角架构变成充满疑虑和具有敌对性质的两方,从而影响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2 )从地区国际政治的现实来看,冷战后这一地区的基本形势是,国家之间虽然在局部利益或战略利益上存在着竞争性,但却没有明显的敌友划分,维持安全的最佳方式是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参与协调,以解决地区内存在的各种问题。美日同盟关系的加强,必然会造成这一双边关系之外的国家的警惕、疑惧和隔阂,从而使过去为建立相互信任的努力遭到失败,亚太地区将会出现更多、更大的安全难题,使安全形势趋向复杂化。(3 )“新指针”增加日本在安全事务中的分量,扩大日本自卫队的活动范围和方式,引起本地区国家的强烈反应,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评论认为:“新指针”实质上是将朝鲜作为攻击对象,并妄图对亚太地区进行侵略与战争的阴谋活动的罪恶的战争文件。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认为,结成军事同盟的国家的行为,很容易引起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连美日的盟国韩国也通过各种方式,表示了异议,韩国《东亚日本》发表社论说,日本和盟国应当认真考虑亚洲周边国家造成的影响所产生的忧虑和警戒。日本以“新指针”为借口,企图走军事大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因此,李鹏总理对来访的日本总理桥本龙太郎坦率地说,日本应该谨慎行事。

与会的一位战略武器研究专家对美日联合研制战区反导弹防御系统对地区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时指出,美国要求日本参与研制战区高空导弹防御体统(THAAD),它能拦截射程超过3000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防区覆盖范围上百公里。此举的影响值得严重关注。美国把THAAD 导弹技术转让给日本,违反了导弹技术控制制度(MTCR)。因为THAAD 导弹如作为地地弹道导弹射程可达600公里。日本有足够的核材料储备, 日本也有大型的固体运载火箭,已经具备了制造战区进攻性导弹的能力,如果美国通过THAAD计划再把在SDI计划下研制出来的先进技术转让给日本,势必会加强日本的弹道导弹发展能力。美国在日本部署高性能的反导弹系统,其地基雷达能在助推段发现中国的火箭发射,这相当于为美国在亚洲设立了一道前沿预警线。可见,日美联合发展战区反导弹系统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对统一台湾不利,也不利于地区的稳定。虽然由于日本国内立法问题,军费预算不足,技术风险大,指挥权不在日方手中,以及中国的强烈反对等原因,日本迟迟未作表态。但中国应随时关注事态的发展。

有的学者指出对美日安保关系也有牵制的因素。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中美日三国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美日都力图在中国占据市场,这在某种程度上牵制它们对中国的遏制政策。一些地区力量也有制约作用,如东盟地位的提高,使美日在亚太地区难以发挥主导性作用,澳大利亚也不愿与美国拉得过近。由于日本有“前科”,亚太地区的国家都不愿日本发挥重要的军事作用,更不愿它来保卫亚洲的安全。此外,日本国内也有一定牵制力量,如日本自民党的一部分人,以及新进党和日共等,都不赞成美日加强同盟关系,认为这必然会影响日本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因此,对美日同盟应很重视,但不必看得太过于严重。

四、美日安保关系对中国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态度

与会者通过分析美日两国政要的声明和谈话,以及“新指针”的内容,认为美日加强同盟关系明显是针对中国,它对中国的安全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对于整个中国安全环境来说,美日同盟的加强,其目的是要起到一种对中国的战略威慑作用。同时它也会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美日提出要防卫马六甲海峡,东盟国家已对日本的目的表示理解。这就使南中国海问题更加复杂化。此外,日本因中国以其历史问题的态度的批判而烦恼,试图用安全问题和台湾问题来进行牵制。这样,中美日三角关系便出现了二对一的力量对比失衡局面。有的学者还指出,日本对中国的态度也有了变化。过去日本讲美日关系和中日关系同样重要,这次桥本访华则强调美日同盟是基础。

专家们指出,美日安保关系的调整对中国最直接的影响是在台湾问题上。台湾问题是下个世纪中国对外关系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台湾问题的根子是在美国,日本则起到协同作用。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外国都无权干涉,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已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然而,1997年8月17日,桥本内阁官房长官尾山静六声称, “周边事态”应当包括台湾海峡。19日,池田行彦外相也称,这是“迄今政府的立场”。美日两国企图阻止中国顺利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昭然若揭。尽管9月桥本首相访华时,为了平息中方对尾山静六讲话的不满而表示, “新指针”“并未考虑针对中国在内的特定国家和地区”,“今后也决不可能支持‘两个中国’及台湾独立”。但是,台湾海峡冲突是否包括在“新指针”的“周边事态”之内,美日两国政府态度均相当暧昧。事实上,美国既有国会的“台湾关系法”,再加上“新指针”,这就给台湾问题上了双保险。有的学者则从台湾的反应来分析,指出台湾方面对美日两国的任何加强地区安全合作的行动,都会表示欢迎。台湾国民党和民进党态度积极,新党也不便反对。台湾大量接受美国的军事装备,这造成的危害很大。我国应提高警惕,严肃对待,对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言行要进行斗争。

“新指针”公布后,美日两国又在酝酿提出中美日三国安全对话的建议。这种对话,对中国来说,有弊也有利。弊端是将形成以美日为一方,以中国为另一方的对话格局,中国会受到明显的牵制,不利于中国完成统一大业和解决与中国有关的领土问题的努力。好处是它符合中国政府创造良好周边环境的方针,中美日在维护全球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经济上日益增长的相互联系、东盟地区论坛的作用、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点。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中国在亚太地区以及全球发挥大国作用。

对于美日加强军事同盟,特别是“新指针”的公布,中国政府作出了较为强烈的反应,外交部发言人对“新指针”可能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提出了警告。与会学者认为这是很必要的。在具体政策上,专家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对美国,一方面对其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应进行坚决的斗争,也应对美国在亚洲的驻军持批评态度。同时应加强对美国的工作,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双方的关系。这是带动全局的工作。日本历来很担心中美之间的越顶外交,台湾也怕失去美国的支持。中美和解对它们是一种牵制。对于日本,在一些问题上应坚决表明立场,但还应继续加强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淡化中日之间的紧张气氛。至于中美日三方安全对话,权衡利弊,中国应该对这种对话建议作出反应,但应强调循序渐进和多层次。在加强双方和三边民间交流的基础上,开始双边官方的政治经济“双轨对话”,然后再进行三边对话。在全方位的对话中,通过增进政治上的信任,促进经济上的互利合作,把中美日三角关系纳入友好合作的框架。

标签:;  ;  ;  ;  ;  ;  ;  

加强美日同盟对亚太地区安全局势的影响--“美日安全关系调整与亚太地区安全问题”专题讨论会纪要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