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基本理论——从马克思到邓小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道德建设论文,基本理论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基本理论由于社会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完善。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阐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发展的双重影响。列宁、毛泽东探讨研究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实行有一定的商品经济的经济体制的道德建设。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原则和方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市场经济 道德建设
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论由于社会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马克思、恩格斯时期,他们在以唯物史观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基础上,阐述了商品经济与道德的关系,特别阐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发展的双重影响。第二阶段是列宁、毛泽东时期,他们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以计划经济为主实行有一定的商品经济的经济体制的道德建设进行探讨研究,既取得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一些理论上和实践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三阶段为邓小平时期,他把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上、实践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原则和方针,为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基本理论是一个继承发展的过程,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推动了这个基本理论的不断深化和日臻完善。
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科学地解决了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恩格斯经典性地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1 〕他们运用这一基本理论具体分析研究商品经济这一经济形态与道德的关系,着重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基本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为商品生产者,主体的价值在于对象化了的客体(即商品),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关系必然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因此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形成一种平等的经济关系和道德关系,人们必然形成平等的道德观念。作为经济主体,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自由意志支配自己的交换行为,他必然具有自由的规定性,形成个性自由的道德观念。商品经济的本性决定人们的自由、平等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观念,马克思指出:“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中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2〕
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商品经济使个体的自主意识、平等观念得到充分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推动道德进步,另一方面又必然伴随道德的退步。这一现象的产生不在人的主观意志,而在于商品经济结构本身。马克思分析指出,商品交换者在经济活动中,由于经济地位决定他必然只关心自己的商品卖得出去与否,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对他人的利益是漠不关心,而只有他人作为买者他才觉得对自己有用。因此,马克思说:“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一个人都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手段互相利用。”〔3 〕这在道德观念上就形成了把自己作为目的,而把他人作为手段的利己主义,它腐蚀着人们的心灵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道德又是倒退。
马克思依据对商品经济与道德关系的分析,进一步分析研究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观念。在他看来,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4 〕人与人的关系包括道德关系等一切关系都以物与物的关系出现,出现了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现象。本来物(商品)是人手的产物,而在商品世界里,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成为独立于人之外并统治人的东西,从而出现了人们对金钱的疯狂追求和膜拜,马克思称之为商品拜物教或货币拜物教。“货币不仅是致富欲望的一个对象,而且是致富欲望的唯一对象。这种欲望实质上就是万恶的求金欲。”〔5〕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形成的商品拜物教,商品等价交换原则进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造成了人类道德的大滑坡。“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即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高尚激昂的宗教虔诚、义侠的血性、庸人的温情,一概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冷水之中。它把人的个人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6〕爱情、良心、尊严、 人格等都变成了商品,一切人际关系成了金钱关系,衡量道德的最高标准也是金钱,金钱成为最高的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成为社会的普遍道德原则,道德确实发生大滑坡。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和深刻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揭示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造成道德大滑坡,而且辩证地指出市场经济又促使人类道德的伟大进步,并且为尔后人类更进步更文明的道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他们分析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性必然彻底冲破一切封建的旧的生产关系及相应的道德,使个人摆脱了封建的人身和道德的种种束缚,人的个性、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空前未有的发展,促使人的品质、道德也得到空前未有的进步和提高。马克思、恩格斯还一再指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使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处于永远变动、发展之中,也使道德等观念也处于永远变动和发展,而且打破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使生产和人类的精神(包括道德)逐渐世界化,为人类共同享有,从而为未来的人类的共同的道德创造着条件。他们非常明确地告诫人们,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造成人类道德的大滑坡,但不必忧心重重和怀古,而重要的是看到这种经济形态中包含的历史的进步性,看到它为人类未来的新道德创立必要的历史条件。他们特别强调提出无产阶级所具有的新道德代表了人类道德发展的方向,是人类新道德的阶级的和现实的载体。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造成的道德滑坡可以从“道德观点”去分析,也要从“历史观点”去分析,而且历史观点比道德观点更重要更为根本。从道德观点来看,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一方面必须揭露谴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造成严重道德堕落,道德义愤是合理和正常的;另一方面,还必须看它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及为未来新道德创造了必要条件。从历史的观点看,一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代替封建的自然经济这是历史的必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历史前进,评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应当依据这一历史标准,决不能用道德领域滑坡来否定历史领域的进步。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一再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家以道德来代替经济规律,从历史领域逃到道德领域的唯心史观,认为经济问题只能用经济手段解决,解决道德的最终依据是历史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二
社会主义时期如何看待建立在商品经济上的道德呢?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整个社会处于大动荡之中,以适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道德为代表,它集中体现了几千年来私有制道德的本质,对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思想腐蚀作用极大,列宁对此深恶痛绝,多次强调必须批判克服“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一可诅咒的旧习惯、旧道德传统,认为打击这种资本主义遗毒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具体的途径,列宁曾一度以去取消商品货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分配制度来解决,尔后的实践证明行不通。
通过一段实践,列宁发现社会主义时期至少苏联这样生产力不发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不可能取消商品货币,而且会长期存在,立即实施新经济政策。通过实践列宁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商品货币的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需要正确分析,他认为在社会主义中,金钱是社会劳动的结晶,“金钱是表明取得了社会财富的物证”。〔7 〕金钱本身无所谓善恶,对金钱的道德评价出于人们如何取得和使用金钱。因此,列宁实施奖金制度以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提出奖金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这是一项有极重要意义的制度”〔8〕。用金钱奖励、 鼓励工作出色的劳动者。在道德上充分肯定正确使用金钱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列宁始终认为金钱对于人们道德的强烈的腐蚀作用,它会引起一系列道德堕落、罪恶,他甚至说过只有到人们用金子去造厕所的时候,金子对人们的腐蚀作用才会消失。对此列宁大力倡导以“大家为一人,人人为大家”〔9〕的共产主义新道德来代替“人人为自己, 上帝为大家”的腐朽道德,特别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以抵制、反对商品货币的消极的负面作用。列宁至死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商品货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道德的双重影响,既要利用它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又要防止它对道德的负面影响。由于实践的限制,列宁没有来得及很好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列宁所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样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重点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解放初基本承袭了斯大林时代的计划经济体制,只承认生活资料生产中存在商品生产和交换,在道德上提倡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和爱护公共财产为中心的共产主义道德。由于当时,人民生活刚开始安定和提高,道德与经济体制基本相协调,1958年刮起一股否定商品生产的“左”倾风,为了纠正这一错误倾向,毛泽东多次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重要,而且赞同商品生产不仅存在于生活资料,而且包括生产资料。他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关于商品货币与道德的关系主要集中在关于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的关系上。核心问题是如何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毛泽东一方面承认社会主义中商品货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看到它们对于人们思想道德的侵蚀作用,并且着重寻找抑制商品货币的负面影响的途径。他在1958年到1960年期间号召全党学习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并且结合中国实际对这本教科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都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在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时,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都是对马克思、列宁思想的继承发展。毛泽东特别重视和强调精神鼓励的作用,他认为面对着商品货币的存在,面对物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和提高,出现了党内一些人争名争利,社会上一些人只讲物质享受的不良现象。因此,他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当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一股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说:“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末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10〕在八届二中全会上讲话时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毛泽东采取多种措施对全党和全国人民实行思想道德教育,尤其在1960年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对于抵制商品货币的负面影响,对于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起了巨大的作用。毛泽东所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实践上是对当时和今后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都有伟大的指导意义。
由于实行按劳分配,由于以商品货币方式分配生活资料,使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依然存在矛盾。三者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使之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又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列宁时代虽然也出现这个问题,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解决。毛泽东提出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实行“三兼顾”原则,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11〕。他还特别指出为了清除自私自利的旧道德影响,为了克服个人主义,要提倡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群众,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毛泽东力图在实践上寻找克服商品货币或物质利益刺激所引起的负面影响,制订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提倡无私奉献精神不仅理论上对列宁思想的继承发展,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有效的,对于我们当前新时期的道德建设依然有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毛泽东在如何正确处理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之间的关系上存在有一定的片面性,有过于强调精神鼓励而忽视物质鼓励的倾向。他可能由于过于看重商品货币的负面影响,多次批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关于物质鼓励重要性的论述,认为要调动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主要靠政治挂帅、“阶级斗争”,认为多讲物质利益,多讲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就会把人们引向个人的物质利益而奋斗,工人就会为“五大件”(指手表、自行车、钢笔、收音机、缝纫机)而奋斗,不为社会主义而奋斗。在具体经济政策上取消了计件工资和奖金制度,他认为这种工资制度会助长工人为自己利益而奋斗,导致工人只关心个人收入而不关心集体事业等。〔12〕以致在文革期间完全否定物质鼓励,把精神鼓励推向万能,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总之,列宁、毛泽东在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货币的前提下,一方面看到商品货币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需要利用它们来作为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手段,不能在道德上否定它们;另一方面又看到商品货币对人们思想道德的腐蚀性,而且是必不可免的,强调从精神上教育人民以克服其消极影响,列宁和毛泽东在这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为我们新时期的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但是他们两人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还不可能对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作出全面系统的论述,这个历史使命将由邓小平来完成。
三
邓小平以伟大的首创精神,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理论,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提出和解决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体系,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首先,辩证地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关系,确立既能调动人们积极性又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道德原则。
邓小平早在1979年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马克思主义崭新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明确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在道德上如何充分发挥商品货币的积极作用又能尽可能遏制其负面影响,不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急需系统解决。虽然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都或少或多探究过这些问题,但是他们从来没有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道德建设这样的问题,邓小平的杰出贡献就在于他运用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去研究、解决前人所没有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邓小平从研究道德与物质利益关系这一最基本理论着手,针对我国解放以来忽视群众物质利益的“左”的倾向,特别针对“四人帮”鼓吹唯心主义的精神万能论,根本抹杀群众物质利益的错误思潮,首先从唯物主义世界观高度去分析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中的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关系。他指出革命不是为抽象的原则或精神,最基本的是为了劳动者的物质利益,“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13〕这就从世界观上和道德上肯定物质利益在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实践上,实行了资金等物质奖励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积极性,使我国的经济得到空前未有的迅猛发展。邓小平第一次从世界观高度论证了物质利益在市场经济中的巨大作用,拨乱反正,从理论上澄清了物质利益和道德的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邓小平非常清醒地看到商品经济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看到在实践上出现片面夸大物质奖励忽视精神作用的不良倾向,因此他多次强调毛泽东关于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教导,号召在全体人民中宣传奉献精神,而且特别强调人要有理想。他说:“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14〕中国人民靠理想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市场经济中依然要大力倡导共产主义理想,认清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思想道德上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邓小平一再强调决不能放松这一点,不能让青少年迷失方向成为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倡导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道德,对于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抵制和消除市场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货币的双重性远比列宁毛泽东时代表现得更为突出,道德建设的难度也是空前未有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杰出贡献在于,他运用辩证法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货币的双重性,既要从道德上充分肯定,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又要坚持正确的导向逐渐消除其负面影响。在实践上则确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基础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末思想道德也一定可以上去。他说:“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15〕这在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上第一次这样明确系统解决这个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道德建设确立了基本原则和实践方针。
其次,第一次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道德建设方针。
针对新时期道德建设出现的新问题,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当区分先进性的共产主义道德和普遍性的社会主义道德,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他依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和广大群众的道德觉悟程度,明确地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对广大群众的普遍的道德要求。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则是对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要求,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保证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其意义非常重大。邓小平谆谆告戒全党:“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全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16〕
明确了市场经济中道德有先进性和普遍性的层次之分之后,邓小平指出应当把两者结合起来,并且逐步创造条件让共产主义道德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实行的道德,这就为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确立了基本方针,也指出了发展的总趋势。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在道德建设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连结和引导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邓小平确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基本理论的一个创新性的贡献。
再次,科学地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经济上和道德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公平和效率问题是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关系,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使得在追求效率中牺牲公平,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效率是建立在剥削工人基础之上的。对于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由于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这是平等权利中的不平等,指出了分配领域中公平和效率的矛盾,但未作进一步的阐述。列宁在苏联刚建立时,曾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把公平放在第一位,实践证明行不通,立即实行新经济政策,贫富的差别出现,公平与效率矛盾显现出来,但他未来得及深入解决就去世了。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注意和警惕社会中尤其农村中的贫富差别的存在和扩大,提出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构想,力图把实现公平与发展生产的效率结合起来,但有侧重公平的倾向。
公平和效率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问题。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都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也是公平和效率统一的标准。但是由于社会实践的限制,特别是我国根深蒂固的小生产者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时期侧重公平的而忽视效率,实际上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也就没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邓小平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经验,提出在经济上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他们带动和帮助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他说:“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17〕这一原则既打破了平均主义的道德观,讲效率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用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方法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这似乎不公平,但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又是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效地调动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又防止贫富悬殊差别,为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指出了一条正确而可行的途径。
最后,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一代新人确立了具体的目标和途径,具有开拓创新意义。
马克思主义一贯重视培养未来社会的新人,把此看作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根本目标。马克思设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新人将是智力体力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至于具体的标准和实现途径留给后人的实践去解决。列宁提出社会主义新人是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革命精神的人,提出青年应通过学习和参加革命实践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代新人。毛泽东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作为社会主义新的标准,主张通过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来培养造就一代新人。邓小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历史条件下,明确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社会主义新人的具体标准。社会主义新人应当具备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思想道德方面主要具备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这是社会主义新人的首要标准,确保培养的正确方向。科学文化方面要求新人能够掌握和运用当代世界的最新科学技术知识,是发展生产力的主力军。这就使得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有了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和标准。成为实践上可操作执行的,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创新和开拓。
邓小平还特别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清醒地看到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青少年的极大的侵蚀作用,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当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以及商品经济本身包含的负面影响,使社会中和党内产生腐败的现象。因此培养新人必须首先优化社会风气、改善党风,造成一个讲艰苦奋斗,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的优良的党风和社会风气,这是培养新人必须的社会环境。另外,邓小平还多次教导全党,必须对青少年开展理想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青少年的腐蚀作用,决不能让青少年成为它们的俘虏,首先要求青少年做到“五爱”,并且在他们之中倡导高层次的共产主义道德,通过艰苦漫长的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可以培养造就一代新人。
总之,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历史条件下创立的,分析研究了前人所没有分析研究过的问题,解决了前人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和贡献是不言自明的,最突出的贡献或特点是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门行动性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邓小平创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指导着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实践,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实践不断深入发展,这个理论也随之不断丰富。
注释:
〔1〕〔2〕〔3〕〔4〕〔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02页、第46卷第197页、第196页,第23卷第12页,第46卷第171页、第4卷第468页。
〔7〕〔8〕〔9〕《列宁全集》第32卷第32页、第382页,第39卷第100页。
〔10〕〔1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00—801页、第726 页。
〔12〕龚育之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第148—178页1986年。
〔13〕〔14〕〔15〕〔16〕〔17〕《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6页,第3卷第209页、第379页、第130页、第172页。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经济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共产主义道德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