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意图经典模型评介与整合研究框架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图论文,框架论文,模型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业意图(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可被看作一种心理过程,而且在创业过程中居于核心位置(Krueger等,2000),其他变量要通过创业意图来影响个体的创业行动。关于创业意图的定义,学者们至今仍没有达成一致。Bird(1988)和Krueger等(2000)把它定义为“拥有自己的事业或者开创新事业的打算或倾向”。但也有学者(如Shook等,2003;Wilson等,2004)指出:“‘拥有自己的事业’,既可通过并购既有企业,也可通过创建新企业来实现。因此,‘拥有自己的事业’并不等于‘开创新事业’。”Kickul和Krueger(2004)在对既有的创业意图研究进行述评后指出:“有创业意图的个人应该同时具备创办新企业的可能性以及不拒绝这种可能性两个条件。因此,创业意图是指个人计划创建新企业以及未来实施计划的可能性。”
由于创业意图会对实际创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学者(如Bird,1988;Shook等,2003)把创业意图作为创业行动的驱动因素纳入创业意图模型,用它来解释个人实施创业的原因。与此同时,另有学者把一些影响创业意图的前因变量纳入创业意图模型,旨在探究创业意图的产生机理。目前,学者们主要关注创业者个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创业意图的影响。具体而言,Shaver和Scott(1991)以及Kickul和Krueger(2004)把创业者的心理特质(psychological traits)、个人特征(personal characters)和认知(cognitions)等作为影响其创业意图的主要内在因素。但是,仅仅凭借内在因素不足以令人信服地解释创业意图的成因,因为创业者是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他的心理特质、个人特征和认知必然会随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过,Krueger(2000)认为,外部条件并不能直接影响创业者的创业意图与创业行动,而要通过个人认知间接影响创业意图与创业行动。例如,政府政策、市场基础设施、资源渠道、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家庭背景和创业教育等外部因素都会对创业者的创业意图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许多学者(如Shapero,1982;Bird,1988;Ajzen,1991;Shook等,2003;Elfving等,2009)在他们构建的创业意图模型中同时纳入了影响创业意图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下面对具有代表性的既有创业意图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以便揭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然后在汲取其精华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情境化的创业意图整合研究框架,以供后续研究参考。
二、创业意图模型回顾与比较
(一)创业意图模型回顾
鉴于Shapero(1982)的创业事件模型、Bird(1988)的创业点子实施模型、Ajzen(1991)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Shook等(2003)的创业意图组织化模型以及Elfving等(2009)的经典创业意图模型对既有创业意图研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下面逐一对它们进行详细评介。
1.Shapero(1982)的创业事件模型(model of the entrepreneurial event,简称EE模型)。Shapero根据创业者的经验及其对创业者创业认知的影响提出了EE模型(参见图1)。EE模型以创业者自身的有利性感知、可行性感知和行动倾向作为影响创业意图的重要因素。Shapero(1982)把有利性感知定义为“创业者关于创建新事业对其是否有利的感知”,而把可行性感知定义为“创业者对自身目标行动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自我评价”,因此又把“可行性感知”称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此外,在Shapero(1982)看来,行动倾向会影响个人的决策,因此也是影响创业意图的重要因素。后来,Krueger(1993)把行动倾向定义为“反映某人行为控制偏好的倾向。Shapero(1982)把创业者的创业经验广度与首创性作为有利性感知和可行性感知的影响因素纳入了EE模型。在他的模型中,经验广度表示经验多寡,而首创性则是指创业者先前积累的创业经验与其打算创建新事业的关联性。在创业实践中,创业者的行动倾向会影响其有关机会的决策,因而会影响创业者的创业意图(Shaver和Scott,1991)。
Krueger(2000)在实证检验了Shapero的EE模型后发现,创业者对自身创业目标及其实现可能性以及亲朋好友等的创业社会规范的有利性感知都有利于其采取创业行动;创业者的机会和个人价值可行性感知都会影响其创业意图。在感知到创业机会以后,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志向、成就和收益预期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资料来源:本文参考文献[20]。
图1 创业事件模型
Shapero在他的EE模型中不仅把自我能力感知作为可行性感知的重要维度,认为创业者越觉得自己有能力掌控自己所处的创业情境,就越有可能把创业行动看作是可行的,而且还会把可行性感知视为创业意图的直接影响因素,同时又将有利性感知与行动倾向作为仅次于可行性感知的创业意图影响因素。很明显,EE模型说明,创业者从小养成的习性偏好与平时的决策风格都会对其创业意图产生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个人的发展方向越明确,自我效能感越强,就越容易产生创业意图。创业者在感知到创业机会以后,不仅会审视创业机会的有利性与可行性,而且还会根据自己的行动倾向来评价创业机会,然后才可能采取创业行动。Shapero在考量创业经验的基础上考察了个人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图的影响,但却忽略了外部因素的作用。
2.Bird(1988)的创业点子实施模型(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简称IEI模型)。Bird(1988)认为,创业意图是一种心理状态,它的付诸实施离不开创业者个人的注意力、经验以及基于特定目标的行为表现。他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并基于情境构建了一个凸显创业者创业意图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模型。因此,这个模型又被称为情境—创业意图/志向模型。根据创业点子实施模型,创业者凭借自己的理性和感知与社会系统进行互动,通过创业来创造新的价值。如图2所示,创业意图是在特定情境下理性地发生和发展起来的。首先,创业者要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并且考虑其所处情境与创业意图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采取理性的、合乎逻辑的创业行动(Bird,1988;Boyd和Vozikis,1994;Shook等,2003),即把创业点子付诸实施。因此,IEI模型也说明,创业意图是创业者在考虑了社会、政治和经济,以及个人社会背景、特质等因素后做出的旨在改变个人处境(即创业)的决定(Bird,1988;Fayolle和Gailly,2004)。Bird同时指出,创业者为了适应环境中的机会变化必须快速做出决策,以缩小机会感知时滞(主要包括环境变化与创业者觉察到创业信息变化之间的时滞、收到信息与做出决策之间的时滞)。根据IEI模型,创业者之所以要关注以上几种时滞,是因为创业意图总应以创业点子能够实施、创业目标得以实现为导向。因此,在研究创业意图时,既要关注创业点子是否付诸实施,更要关注创业目标如何实现。
资料来源:本文参考文献[5]。
图2 创业点子实施模型
Bird的IEI模型只是一个概念框架,虽然关注了个人能力和情境的影响,但却忽略了个人能力对创业意图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创业者感知到的自己执行目标行动的能力对创业意图的直接影响。单纯把创业意图的产生归因于外部情境因素,难免有宿命论之嫌。不过,此模型从外部环境出发考察影响创业意图产生的外部因素,对于全面揭示创业意图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个概念模型,IEI模型的效度仍有待实证检验(Krueger,2000;Shook等,2003)。
3.Ajzen(1991)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模型)。计划行动理论源自于Fishbein和Ajzen在1975年提出的理性行动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理性行动理论有三个重要假设:一是性别、年龄、职业等人口统计特征不会对个人的行动产生直接影响;二是意图在行动之前不会发生变化;三是个体的行动完全受其理性与意志控制。最后这个假设严重限制了理性行动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因为人的行动并不完全受其理性与意志的控制。Ajzen和Fishbein(2005)对此的解释是,即使个人意志坚定,但在实际采取行动时也要考虑客观环境因素,而且还涉及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问题。
Ajzen(1991)在他的TPB模型中引入了“行为控制感”这个变量,以扩展理性行动理论的适用范围。TPB模型的核心是个体实施创业行动的意图,它会影响创业者的创业行动。创业者采取创业行动的意图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去创建新事业(Ajzen和Fishbein,2005),但个人的实际创业行动要受到其行为控制感、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的影响。
资料来源:本文参考文献[2]。
图3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在TPB模型中,行为控制感(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的感知,会直接影响创业者的创业意图和行动。创业者在采取某个特定行动时,会根据既有经验来设想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和困难,进而会判断为实施创业所必需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毅力等。因此,除了态度与主观规范外,创业者所感知到的控制自己要采取的行动的能力也是影响其创业意图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创业者感觉自己能够控制较多的为创业所必需的机会与资源,即具有较高的行为控制感,那么,其实施创业行动的意图就会比较强烈(Shook等,2003)。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是指个体在采取某一特定行动时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如担心社会不支持或不赞成这种行动(Ajzen,1987)。这里的行为态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可表述为创业者对相关行为的看法。根据期望—价值理论①,行为态度由行为信念(behavior beliefs)和结果评估(outcome evaluations)所决定(Ajzen和Fishbein,2005)。“行为信念”表示个人主观预期相关行为得到某种结果的坚定看法;“结果评估”是指个人对相关行为可能取得的结果的估计。如果创业者估计采取某种创业行动很可能取得好的结果,那么就会对创业行动持积极态度,进而产生采取创业行动的意图(Ajzen,1987)。
由上可见,TPB模型把个人心理因素作为影响创业意图的关键因素,从内因视角分析了影响个人产生创业意图并实施创业行动的关键因素,对创业者个人创业前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读。但是,该模型只是从静态心理视角分析了创业意图的产生机理,而忽略了外部环境因素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Shook等,2003)。此外,行为控制感是一个难以测度的变量,因此,很难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4.Shook等(2003)的创业意图组织化模型(organizing model for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简称OMEI模型)。为了从组织流程的角度分析创业意图的产生机理,Shook等(2003)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创业者心理、特质和认知等因素构建了一个创业意图整合研究模型(参见图4)。他们把创业意图作为新事业创建过程的起点,将“创业意图—机会搜寻—新事业创建决策”看作一个组织化发展过程,从组织化发展的视角来看待新企业创建过程,并且把创业者的心理、特质和认知都作为影响其创业意图、机会搜寻和新事业创建决策的重要因素。
Shook等的OMEI模型强调,个人的心理因素、特质和认知会影响创业意图的形成,进而影响个人的后续创业行动,其中心理因素包括个人的性格、信任、价值观、态度、愿望等,个人特质包括受教育背景、经验、能力以及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特征等。在这个模型中,认知因素被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因素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因而被单独列出并分为要素-知识(factor-knowledge)架构(即影响认知的关键要素与创业者个人知识结构整合架构)以及过程-倾向与启示(process-propensity and inspiration)架构(即认知过程影响认知倾向并最终影响创业目标选择即创业启示的架构)(Shook等,2003)。
OMEI模型不仅注重研究创业者的认知对创业意图的影响,更关注创业者的心理因素与个人特质在创业意图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此外,该模型在考虑创业意图影响因素的同时,还注重创业意图对创业机会和创业决策的影响,尤其强调创业机会循环(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recycling)问题(Gustafsson,2006),这其中也隐含了创业意图、创业决策与创业机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资料来源:本文参考文献[23]。
图4 创业意图组织化模型
OMEI模型既把创业意图作为因变量又把它当作自变量,也更把它作为创业者个人认知与创业决策两者的中介变量,对于研究创业者如何发掘机会和进行创业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此模型从组织化发展过程的视角来探究创业意图的前因和结果,具有明显的动态特点,符合学者们对创业动态过程的认定(Kickul和Krueger,2004)。
5.Elfving等(2009)的经典创业意图模型(classic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model,简称CEI模型)。Elfving等(2009)在借鉴Shapero(1982)、Krueger(1993)、Krueger和Brazeal(1994)以及Krueger等(2000)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以及感知预期视角(view of perceived expectation)构建了一个所谓的“经典创业意图模型”(参见图5)。他们在自己构建的经典创业意图模型中把有利性感知和可行性感知作为创业意图的直接影响因素,把社会规范感知与自我效能感分别作为有利性感知和可行性感知的前因变量,并且把这些因素的前置因素视为外生变量。该模型着重强调了社会规范感知对有利性感知的影响。社会规范因文化而异,在一些文化中,社会规范对创业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创业者一旦感知到社会规范的有利性,就有可能产生创业意图(Krueger和Kickul,2006)。同样,该模型也十分重视自我效能感对可行性感知的影响,并且强调个人能力感知对创业意图形成的作用。
资料来源:本文参考文献[9]。
图5 经典创业意图模型
如图5所示,Elfving等的CEI模型在强调感知预期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社会文化对创业意图的影响以及个人自我能力感知的作用,旨在说明创业意图的产生不仅受其特定情境的影响,而且还有其载体因素,即创业者个人对其自我效能感和可行性感知的理性分析和思考;情境因素和载体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才可能激发创业意图。显然,该模型比较关注影响创业意图产生的内、外在因素,但忽略了创业意图产生后的创业行动,即创业意图的结果变量,这不能不说是这个模型的一个致命硬伤。
(二)创业意图模型比较分析
1980年代,创业研究逐渐兴起,心理学成为创业研究的一个基础学科(Krueger,2000),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创业研究大大推动了创业研究的发展;1990年代,基于心理学视角又融入特质论、资源观与能力观的创业研究把创业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创业研究又迎来了情境化研究的新纪元。以上介绍的不同创业意图模型就是创业研究不同阶段的产物,既有各自的时代烙印又具独特的情境特征,因此,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有学者(如Kickul和Krueger,2004)指出,自我效能感与EE模型中的可行性感知以及TPB模型中的行为控制感具有紧密的关联性;而且,TPB模型中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与EE模型中的有利性感知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EE模型与TPB模型在反映创业者创业意图和行动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为了严谨地解释创业意图的产生过程,Shapero在EE模型中纳入了行动倾向这一变量,更加具体地表达了创业意图的形成过程。EE模型在主观规范对创业意图的影响方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有过分注重个人特征和既往经验之嫌,因此,研究对象受到了限制,如不太适合研究学生的创业意图(Shook等,2003)。虽然Krueger(2000)实证研究发现,在TPB模型影响创业意图的三个变量中,行为态度与行为控制感对创业意图有良好的解释力,而主观规范无法有效解释创业意图的产生,但EE模型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此外,Ajzen(1991)的TPB模型对于考察创业意图选择的效度已经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Krueger和Kickul,2006)。可见,EE模型与TPB模型既相关又互补,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把前者的研究结论作为自己的研究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研究变量,进一步把创业意图的结果变量(即创业行动)反映在模型中,以期揭示创业行动的驱动因素(Krueger和Kickul,2006)。
Bird(1988)的IEI模型主要探讨了创业者个人特征与理性因素之间的交互以及环境因素与创业者感知和整体情境思维之间的交互对作为创业前因变量的创业意图的影响作用,但实证研究尚未证实IEI模型的创业意图研究效度(Shook等2003),因为理性因素、感知和情境等变量难以测度(Ajzen和Fishbein,2005)。因此,Shook等(2003)把理性因素和感知引申为心理、特质、认知三个变量,在细化心理因素的同时,从组织化发展视角对IEI模型进行了改进和拓展,使模型中的变量更具可操作性和可测度性,提升了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可能性,这也是OMEI模型的最大贡献之所在。Shapero(1982)的EE模式用可行性感知、有利性感知和行动倾向来表征创业意图产生的可能性,Ajzen(1991)则在TPB模式中把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感作为影响创业意图的前因变量。Elfving等(2009)正是基于这两个模型的异同点构建了CEI模型。CEI模型从社会规范和个人能力视角分析了有利性感知和可行性感知对创业意图的影响,将心理学理论与能力观整合在一个框架中,在强调外部环境对创业意图影响的同时,更加注重创业者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消除了EE模型和IEI模型的宿命论色彩。
综上所述,以上五个模型都分析了创业意图的影响因素,其中的一些模型还纳入了创业意图的结果变量。下面对这五个模型进行比较(参见表1),在了解其异同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它们的适用情境。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对上述五个创业意图模型总结归纳出以下特点:
第一,以上模型都从动态的角度来探究心理认知因素对创业意图的影响以及创业意图对创业活动的影响,这种基于动态过程构建的创业意图模型不但能够反映潜在创业者创业认知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动态观察创业者创业意图的变化来预测其创业行动。而且,无论是以创业意图为结果变量的模型(如EE模型),还是以它为中介变量的模型(如OMEI模型),都反映了不同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响与匹配关系(Shook等,2003;Kickul和Krueger,2004)。这些模型都以心理认知-创业意图-创业行动为主线,分别揭示了环境、认知、能力等因素之间的交互以及它们对创业意图的影响作用。
第二,情境因素作用明显。不同的环境为学者们构建创业意图模型提供了不同的研究情境,基于不同情境构建的模型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Bird(1988)的IEI模型基于美国情境以美国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强调了(美国的)情境因素和创业者理性影响创业意图的重要作用;而Elfving等(2009)的CEI模型则基于芬兰情境以芬兰的创业现象为研究对象,凸显了在(芬兰的)特定情境下社会规范感知对有利性感知的影响和自我效能感对可行性感知的影响,以及有利性感知和可行性感知对创业意图的影响作用。创业研究以及相关理论模型只有放在特定的情境下检验才有意义,才能凸显它们的实际价值(Bruton等,2008)。本文所介绍的五个创业意图模型所体现的情境意义将有助于后续情境化创业研究的深入开展。
第三,没有很好地诠释创业意图的结果变量。总的来说,以上五个模型都非常重视创业意图的前因变量,尤其是EE模型和CEI模型从不同方面考察了创业意图的前因变量对创业意图的影响。有些模型(如TPB模型和IEI模型)虽然设置了创业意图的结果变量,但仅限于把“创业行动”作为创业意图的结果变量,而且对创业行动的解释也比较笼统(Hitt和Miller,2008),没有细分创业前准备行动和正式的新企业创建行动。“创业行动”这种笼统提法容易导致潜在创业者“无所适从”,难以正式、正确地指导创业活动(Shane,2008),也导致这些模型实践价值不高。总体而言,以上五个模型都算不上完整的创业意图模型,因此难以有效指导创业意图研究和创业活动实践。
第四,未给予创业者能力应有的重视。创业者能力作为创业过程的一个关键因素,其价值在于确保创业者识别有价值的机会并顺利实施资源整合和机会开发。潜在创业者若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则更有利于其产生创业意图并推进创业进程(Eckhardt和Shane,2003)。虽然一些模型(如CEI模型、IEI模型)把个人能力(或感知)作为影响创业意图的重要变量,但没有深入探讨个人能力(或感知)如何影响创业意图以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等问题。在创业实践中,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尤其是创业者个人感知到的执行目标行动的能力,对于创业意图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Krueger,2000)。
三、创业意图整合研究框架构建
由上可见,创业研究学者构建了许多创业意图研究模型,旨在解答哪些因素会驱动创业意图的产生、这些驱动因素能否预测创业意图的产生、创业者有了创业意图后如何采取创业行动、不同的创业行动在特定的情境或文化背景下会有何不同的具体表现、在特定的创业情境下创业者会有怎样的创业价值观和信念、创业者的创业价值观和信念又会如何影响创业意图等诸多与创业意图有关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比较复杂,现有模型没有一个能对以上问题做出完美解答。但不可否认,基于特定情境研究创业意图的前因和结果是一个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议题。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情境化的创业意图整合研究框架,以供日后深入开展创业意图研究参考。
根据以上比较和分析,本文认为,应该采取多视角、多维度、跨层次方法来构建综合性更强、实践意义更大的创业意图整合模型,以指导潜在创业者的创业行动。具体而言,未来应该基于创业实践过程和具体情境,围绕创业意图核心影响要素来构建整合研究模型。
首先,未来创业意图模型的构建应将情境因素纳入其中。任何创业实践都离不开具体的情境(杨俊,2013),不同的情境将赋予不同创业实践以不同的特点。从心理认知到创业意图产生再到新企业创建,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创业者对外部特定环境的认知以及根据认知来调整其他要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创业者必须关注特定情境下的主观规范是否支持创业者的创业行动、特定环境下的个人目标实现难度对个人创业意图有何影响等问题(Elfving,2008)。目前,创业管理研究的焦点逐渐转移到了“情境与过程”方面(董保宝,2012),这也说明,唯有把创业意图的产生与发展放在更加宽广的社会情境和过程之中加以研究,才更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意义。鉴于作为情境因素的“触发事件”不仅会对创业意图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可能影响引致创业意图产生的其他变量(Elfving等,2009),因此,未来不但要深入探讨创业意图赖以产生的情境条件,还应该关注直接导致创业意图形成的触发事件。
其次,将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纳入模型。如前所述,既有创业意图模型大多忽略了创业者个人能力、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图的影响(Krueger,2000;Kickul和Krueger,2004;Elfving,2008),更没有关注创业者个人能力、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图之间的直接关系。Shaver和Scott早在1991年就指出,个人能力作为影响有利性感知和可行性感知的关键变量,对创业意图甚至是创业结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中的影响机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因此,将来应在创业意图研究领域更加关注个人能力以及创业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提炼与这两个因素紧密相关的其他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影响创业者创业意图的模型。
再次,细化结果变量。本研究所分析的五个模型中,只有IEI模型、TPB模型以及OMEI模型设置了创业意图的结果变量,即创业行动或新企业创建决策。而EE和CEI这两个模型根本就没有考虑创业意图的结果变量,这多少会影响其解释力。Hitt和Miller(2008)认为,任何意图一旦付诸实施,最终必然会产生行动结果。因此,用意图来解释行动是十分恰当的。创业意图的产生必然会驱动创业者树立创业目标、识别并评价创业机会,并据此正式采取新企业创建行动,最终实现创业目标(Shane,2008)。这些创业行动均是经由创业意图产生的结果。因此,本研究认为,完整的创业意图研究模型应该包含创业意图的结果研究变量。
最后,多理论、多视角地构建创业意图整合研究模型。上述创业意图模型大多是基于心理学理论构建的,但创业过程最终还是离不开组织化过程,如创业目标确定、机会识别与评价、新企业创建等。虽然已有学者(如Shook,2003)在创业意图模型中考虑到了组织化的作用,但对这方面的关注显然不够。不可否认,诸如机会评价、组织决策等组织化行动会对创业意图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Fayolle和Gailly,2004)。此外,创业意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要受到错综复杂的多因素影响,基于单一理论难以阐释清楚(Shane,2008)。因此,未来应该基于多种理论、多元化视角来探究创业意图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揭示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对创业意图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创业意图之间的交互关系对后续创业行动的影响。
创业意图作为一个心理变量,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创业意图的产生和发展作为创业过程的重要一环,会对其后的创业行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一个完整的创业意图模型不仅要设置创业意图的前因变量,更应该包含结果变量(Shane和Venkataraman,2000;Elfving,2008)。创业意图的终极结果变量应该是基于机会识别(或建构)和开发的新企业创建(Eckhardt和Shane,2003;Shook等,2003)。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基于三个逻辑来构建一个情境化的创业意图整合研究框架②(参见图6)。首先,创业意图的产生应该遵循有利性感知、可行性感知和个人目标导致创业者形成创业意图这样一个逻辑,而创业者自我效能感是驱动创业者提升创业意图的关键变量,促使创业者树立创业目标,提升创业可行性感知,当然其中也离不开创业者对于机会的评价与把握。这一逻辑主要体现在图6椭圆虚线框中。其次,创业意图的结果。创业者在形成创业意图以后确定自己的创业目标,选择并评估创业机会,最终创建新企业。在此过程中,创业意图对新企业创建的影响可能并不完全是线性的,因此创业意图形成之后,创业者还要考虑自己的自我创业效能感对创业结果的支持程度以及创业行动是否能实现创业初始阶段的动机和目标。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行动,以期满足其终极目标——创建新企业。这一逻辑主要体现在图6中的粗实线部分。最后,激发创业意图的情境因素。导致创业意图产生的触发事件(triggering event)虽然是外因,但在特定情境下触发事件会对创业者的创业意图产生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Bird,1988;Shook等,2003;Elfving,2008;Elfving等,2009)。情境因素除了直接影响创业意图的产生外,还会通过影响其他因素来间接作用于创业意图的产生,如情境因素会影响创业者的动机和创业有利性感知等,进而促使创业者产生或抛弃创业意图。更重要的是,情境因素作为一种权变因素可能会与创业意图的其他影响因素发生交互影响,从而导致问题复杂化。因此,情境因素对于创业意图模型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变量,而是必须设置的关键变量。这一逻辑主要体现在图6左侧“触发事件”部分。
资料来源:根据本文参考文献[5]、[9]、[23]等文献绘制。
图6 情境化创业意图整合研究框架
本研究所构建的整合研究框架既涵盖了上述五个模型所设置的不同变量间的关系,又反映了创业意图对后续创业行动和新企业创建的影响,因此,既有前因又有结果,符合构建完整的整合研究框架的基本要求(Shane和Venkataraman,2000;Elfving,2008)。而且,本文构建的模型也充分考虑了情境因素对创业意图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权变影响,可以说是脚踩着创业意图产生和发展的土壤来阐释其产生和发展机理。由内(图6中的细虚线)而外(图6中的粗实线)地分层次展现了创业意图的产生和作用机理,考虑了不同变量之间的交互关系并展示了交互关系随着创业过程的深入而不断演化的过程,因此,本研究框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创业是一个过程(Shane和Venkataraman,2000)。同样,创业意图的产生也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创业者需要衡量各个要素的权重,既要知道各个要素的消长,又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这样才能确定是否应该创业。创业意图研究的难点在于,我们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影响创业意图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活动。上述文献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如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对创业意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不同的分析,这些模型的情境特征和时代特征明显。因此,将来应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关注创业意图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或者通过案例研究来提高定性研究的理论解释力。
①期望—价值理论(expectancy-value theory)是动机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个体完成任务的动机是由其对成功可能性的期望及其赋予任务的价值决定的。个体自认为完成目标任务的可能性越大,能从目标任务中获取的激励越大,则其完成任务的动机就越强。成功行动取决于成功驱动力以及成功预期和诱因价值两个因素。该理论所说的动机包括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②在本文所构建的整合研究框架中,所有变量的内涵与前述模型的相同变量的内涵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