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氮平致白细胞缺乏一例论文_韦星妹1,宋开胜1,冯春梅2通讯作者

奥氮平致白细胞缺乏一例论文_韦星妹1,宋开胜1,冯春梅2通讯作者

韦星妹1 宋开胜1 冯春梅2通讯作者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191临床部 537105

2广西贵港市精神卫生医院 537100

患者黎某,男,28岁,因"反复失眠,乱语,疑人害己2年,加重20天"于2017年3月19日入院。既往服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20mg/d治疗1年,效果好,之后自行停药约1年,近期病情复发。查体未见阳性体征。既往体健。入院后查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4×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63.5%;给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10mg/d口服,5天后增到20mg/d,患者病情好转,仍有幻觉,26日联合氯氮平口腔崩解片50mg/d治疗,因患者出现明显头晕次日即停用,逐渐加大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剂量至30mg/d。治疗期间于4月15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7.2×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63.9%,肝肾功能正常。治疗未取得满意效果,4月20日减少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至15mg/d,予奥氮平5mg/d治疗,4月26日23时患者出现高热,体温39.8℃,患者诉头晕、乏力,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0.9×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1.4%。予物理降温及药物对症处理,患者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停用奥氮平,加用利血生、鲨肝醇等药物升白细胞治疗,27日9时患者再次出现高热,查血常规报告:白细胞计数(WBC)0.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2.0%。与家属说明病情严重性,家属要求出院到上一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出院后患者到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行骨髓检查未见异常(家属口述,未见报告),经治疗后血常规恢复正常。出院后到我院门诊予利培酮2mg/日治疗,定期检查血常规,随访至今均未见异常。

1.讨论

抗精神病药物对机体各系统均可能有影响,可出现血液学的改变,常见有贫血、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影响。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引起白细胞减少是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的是氯氮平,而氯丙嗪、舒必利、氟哌啶醇、氟西汀、文法拉辛、利培酮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国内文献有报道氯氮平导致白细胞减少或缺乏发生率为15.8%【1】,阿立哌唑约为(1.1%)【1】,奥氮平发生率较少(0.01%~0.1%)【2】。

奥氮平为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能与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和胆碱能受体结合,并具有拮抗作用,不良反应少。喻东山称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致多巴胺受体向上调节和超敏【3】。本案例中患者既往服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1年均无不适,服用奥氮平第6天即发生白细胞缺乏,考虑与奥氮平相关性大,剂量小,时间短,发展迅速、严重。其原因考虑两点,一是患者服药后发生变态反应或对骨髓造血的抑制;二是患者既往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导致机体多巴胺受体超敏,两者作用叠加而导致白细胞缺乏。故在临床应用中我们需密切监测白细胞变化情况,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红卫.杨永红.裴树景等,抗精神病药物致白细胞减少临床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年7月第9卷第7期Chinese Remedies&Clinics,July 2009,Vol.9,No.7.

[2]宋明桥.孙丹. 米氮平与奥氮平合用致白细胞减少1例,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年11月第6卷第22期Chin J Mod Drug Appl,Nov 2012,Vol.6,No.22.

[3]喻东山 再谈药物清洗问题 四川精神卫生2005年第18卷第2期.

论文作者:韦星妹1,宋开胜1,冯春梅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奥氮平致白细胞缺乏一例论文_韦星妹1,宋开胜1,冯春梅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