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平台,通过对农村的山、水、田、路进行综合管理和维护,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全面提高农村耕地总量。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整理;关系;问题;对策
前言
对于现代社会长远发展来讲,加强土地整理十分重要,其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利条件,也是保证国民生活水平的关键。为此,相关部门需给予土地整理的产生、内容和效益分析高度重视,促使其价值与效用充分发挥,为我国社会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期将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到新高度
1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1.1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土地整理即是国家投资重点向农村转移的重要表现。而且当前针对于农村土地整理的投资规模和投资区域不断扩大,在具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都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更加凸显出了农村问题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突出地位。而且通过土地整理,可以为生产发民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将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实现生产发展的硬件因素,通过重视硬件建设,才能进一步对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行改善,加快推动农村的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1.2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互相促进、互为基础
在当前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其为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持,无论是从政策还是管理方面都为土地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通过加强土地管理工作,也能够更好的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农村的更快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3土地整理为新农村建设打好根基
在当前土地整理工作中,地基本农田整理作为重点,并以现有存量土地整治作为出发点,深入挖掘耕地的潜力,以促进耕地效益的有效发挥。即通过加大投资规模,确保在一段时间内能基本农田进行一次全面的整治,以此来解决基础设施问题,破解制约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国家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可以适当的扩大项目投资适用范围和提高工程质量技术标准,从而使土地整理工作突破各种界限,实现与新农村建设的接轨,因地制宜,有效的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而且在农村土地吞吐量工作中,还会涉及到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道路设施等工程规划,因此要将土地整理与这些工程规划有效结合,以此来提高工程建设的实效性。
2目前土地整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整理项目书可行性研究照搬,无实际应用价值
土地整理每年都在开展,编制出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书是可以借鉴参考的现成模板。本地与其他乡镇的项目书只有几个数据存在不同,其他都照搬不动,项目书中缺乏对整理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现有土地利用率的整理分析。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理应针对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等进行考察分析后,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项目书。
2.2农村土地整理工作过程中村委不够积极
国家鼓励农村进行土地整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整理工作是一个集水利、交通和农业多个部门配合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往往是国土资源部门较为积极,县里和村里的土地整理机构缺乏专业的人才和市场化的公司,机构不够完善,工作人员对于农村土地整理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及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一般要经过“申报、立项、实施”三个过程,而这三个过程均是由国土部门审批通过,村委会实施执行的。因此,存在一些村委会对于农村土地整理认识不足,不够重视,认为土地整理只是简单的提高经济发展,积极性不高,一些工程难度较大的工程在施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天气、资金等阻力的影响,使整理工程半途而废。
2.3土地整理项目资金投入单一、资金周转较慢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的投入与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是有直接关系的,一般土地资整理资金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土地所有者直接承担的,但是由于土地整理项目工作过程中的一些矛盾的制约,资金不足变成了制约土地整理工作的整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资金的大量注入没有落到实处,一些干部职工工资有时也无法按时发放,资金下发过去几经周转,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甚至存在一些乡镇从中截取一部分的资金,致使项目承担方垫资进行土地项目整理,整体积极性受挫,对农村土地的整理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恶性影响。
2.4农村土地整理中涉及农民自身权益时,农民无法获得保障
农村土地整理会涉及到一部分的土地所有权调整,因此一些原有利益的格局会被打破,在农村整理项目中,一些农村的宅基地占地面积较大,且存在一些村民到城市买房置业,房子闲置无人居住,一些村民在马路边随意建房。在执行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时,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以节约土地资源的利用时需要一些农民将自己的旧宅腾出拆迁往往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虽然农村土地整理中对村庄房子进行改造和迁移是为了改善农民原有居住条件,且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由于违背了农民的意愿,很容易对农民的自身权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和侵犯,农田和房屋对于农民自身来说是社会保障功能的一种体现,土地整理对部分农户自身的利益造成损害时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进行调整,对农民宣扬农村土地整理优势,帮助农民群众了解土地整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惠民”。
3针对土地整理现有症结的相关对策
3.1制定科学、完善的土地整理项目书
集合土地利用总体进行项目的规划和编写,通过对土地详查以及土地变更等调查资料的研究,对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后制定专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要符合土地整体利用以及生态保护等法律规定,制定管理小组,将制定好的土地整理项目报送进行审核。土地整理项目获得批准后,项目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应在规定日期将项目的名称、规模、土地权属情等相关信息进行公告和通知。
3.2健全农村土地整理机构与监管小组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应建立专项领导小组,由土地整理项目中参与到的国土、财政、工业、乡镇政府等多个部门的成员组成,土地项目的整理实施机构应遵循统一指挥、分工协作、高效、责权对应等原则,建立相关专业的人才库,各部门成员按照自己的职能对土地项目整理进行规划管理,积极推广先进技术进行整理研究,提高农村土地整理整体业务水平。
3.3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组织施工、管理土地整理项目等一系列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包括项目前期工作费、项目施工费用、施工完成验收费等称之为土地整理项目资金,项目资金要按工量进行统一的资金分配和调度,建立严格的台账系统。
结束语
若想保证我国农业良好发展,加强分析土地整理的产生、内容和效益势在必行,其是提高我国经济水平的基础,也是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于此,相关部门需加大对其的重视程度,让其实效性在我国农业未来发展中发挥至最大化,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文斌,吴次芳.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7,30(22):273-.281.
[2]王军,顿耀龙,郭义强,窦森.松嫩平原西部土地整理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6,30.(18):266-.275.
[3]蔡方明.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辨证关系[J].低碳世界,2017(03).
论文作者:贾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土地论文; 项目论文; 农村土地论文; 新农村论文; 农村论文; 工作论文; 资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