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探析 —— 基于《〈共产党宣言〉序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探析  —— 基于《〈共产党宣言〉序言》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撰写的七篇序言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供了动力。这种动力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第二,落后国家也能进入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动力;第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直接动力。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序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所做的七篇序言“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①,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供了动力。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完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不仅仅因为其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吸收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这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因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够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完善。

为在我国将来的专利链接制度实践中避免这一情形的出现,更好地平衡原研药企业、仿制药企业与患者之间的利益,需要更加合理地设置专利挑战之后的“停摆期”条件。原研药企业滥用“停摆期”的根本原因在于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等性,避免制度滥用的根本在于更好地平衡原研药企业的风险和收益。为此,例如可以仿照临时禁令制度,对“停摆期”制度设置更高的适用门槛,并在专利权人败诉后对仿制药企业可能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使原研药企业及时阻止涉嫌侵权的仿制药进入市场,又能有效避免制度的滥用。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第一部分第一句话,“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②这句话并不是完全准确的。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之后,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1883年德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序言》(以下简称《〈宣言〉序言》)当中,将《宣言》第一部分第一句话“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进行了补充,加上了“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③这一前提,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严密。之所以《宣言》中的这一论断并不准确,原因在于1847年以前,学术界对史前史和成文史没有相关的了解与研究,不知道史前的人类社会是如何形成、发展和运行的。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会得出这一不完全准确的论断。随着学术界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古代社会》《公社土地所有制》等大量的有关人类学和历史学方面的著作都证明了原始社会并不是阶级斗争的发源地,阶级斗争并不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生而产生,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的土地公有制瓦解之后,阶级斗争才开始出现。所以,《宣言》中“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论断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在1888年英文版的《〈宣言〉序言》中,恩格斯为保证《宣言》的科学性,将原有的“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这一前提修改为“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④,从而使《宣言》开篇的第一个论断更加科学,也使唯物史观更加严谨。

众所周知,大学公共体育传统教学多重技能轻理论。一以贯之的运动技能教学往往遮掩了体育理论文化育人的独特性。文化基础是构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三大方面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大学公共体育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无疑是要向学生开授以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奥林匹克精神、中华体育精神、体育竞赛规则等为主题的体育理论知识。当然,提倡体育理论教学并非排斥运动技能教学。适度增加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数量,适时挖掘体育文化育人的功用,有利于构建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理论+实践”模式。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公共体育教育同样如此。

信息传递系统是自动化电网调度的核心,其安全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在现实工作中,除了提高防火墙的安全等级之外,还应该采用硬件隔离的手段防止病毒侵袭和黑客攻击;同时加强防盗用,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安全通畅。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动力:落后国家也能进入共产主义

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之后,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斗争的条件下,人民始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人民渴望一个能够真正代表他们利益的政府,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让人民认识到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社会的进步,建立一个真正的人民的政府。因此落后国家也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动力。

恩格斯通过1883年和1888年的两篇序言对《宣言》内容的补充,是唯物辩证法的直接体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封闭而是开放的,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从不完善走向完善的过程。这种不断发展完善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

[注释]

大连作为东北振兴的龙头,受自身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发展观念等因素制约,在经济增长、产业示范、体制创新、区域联结、综合服务等方面,对东北地区引领、辐射、带动示范作用还不够强,同上海、深圳等城市在长三角、珠三角所发挥的龙头带动作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大连在总量、财政收入、出口、港口、贸易、金融等方面与上海、深圳相距甚远 (见表4),不在一个当量级。同时,大连与东北腹地互动交流协调一体化发展还需要强化,互动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健全, “四个中心”建设仍需要加强,区位优势还需要向经济优势转化。再有,大连同京津冀地区、环渤海地区、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仍然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直接动力: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0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宣言〉序言》中指出:自《宣言》发表二十五年来,出现了许多《宣言》中没有预料到的新问题,涌现出多种多样值得批判的错误思潮,尽管社会现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仍旧是正确的,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在运用这些原理的时候一定要“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⑥。这意味着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宽广的理论胸襟承认了这个纲领中的一些内容与当前的社会现实相比出现了过时的现象,在理解与实际运用《宣言》中的原则时,各无产阶级政党不能将其直接地指导无产阶级运动,而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及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家在当时的革命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其中一部分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现成的革命方法典籍,而是需要同现实的革命情况创造性地结合运用才能换来革命的成功。马克思恩格斯要求广大革命者在运用其理论的时候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做法最直接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直接的动力。

第一,无产阶级要正确对待《宣言》第二章末尾的革命措施。从现实方面来看,在《宣言》问世的1848年2月,没有任何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经验,所以在制定革命措施的时候只能按照理论的逻辑来进行,这些作为《宣言》的组成部分的革命措施是静止的,但社会现实却在《宣言》发表之后的二十五年间是不断发展着的,如二月革命的爆发、普法战争的爆发、巴黎公社革命运动的开展等,并且发表于二十五年前的《宣言》也不可能完全预见未来的革命现实。从革命措施本身来看,《宣言》中末尾的革命措施有些仍然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围的,比如,征收高额的累进税、没收流亡分子的财产等;有的则是要等到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才能实现的,比如集中信贷于国家手中、按照计划来开设工厂和生产工具、对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实行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等。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文版《〈宣言〉序言》的第二段开头就直接指出,《宣言》末尾所提出的十条革命措施已经失去了意义,基本原理的应用必须要以客观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第二,无产阶级要正确地对待旧的国家机器。正如第一点中所指出,《宣言》在创作之时没有任何关于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经验,所以《宣言》中并没有指出作为国家主人的无产阶级要如何对待旧的国家机器。马克思在总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中指出,以往所有的革命在结束了之后,国家机器作为战利品也就转移到了胜利者的手中并进行有益于统治的完善,从而每一次革命的后果都是革命的胜利者开始对另外一个阶级的压迫。放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就是,法国的资产阶级在法国大革命胜利之后,开始凭借着对国家机器的占有而对无产阶级进行压迫。所以,在当巴黎工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之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⑦也就是说无产阶级在革命胜利之后,作为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只有打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国家机器,才能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才能维护起人民的利益。这条从革命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规律,为以后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

工人阶级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斗争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与革命实践共同进步的科学理论,不仅仅直接指明了阶级斗争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方面为无产阶级树立起了革命的信心。马克思恩格斯在序言中直接表明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通过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来实现未来美好社会,为经济发展落后国家指出了一条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的道路,鼓舞了世界上受压迫剥削的落后国家,既有利于推动世界范围无产阶级革命联合,也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到了宣传促进作用。所以,落后国家同样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动力。

无现金支付引发支付方式的巨大变革,消费者无需使用现金,即可随时随地实现轻松消费,完成大部分日常生活场景的支付。我国无现金支付发展迅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现金支付将会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使用。本研究在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无现金支付使用意愿模型,究模型包括了6个变量,一个决定性变量,一个中间变量,5个影响因素,部分假设得到了数据支持,也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论,如感知有用性对感知价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感知易用性和感知优惠。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影响消费者无现金支付感知价值的因素很多,笔者选取的影响因素可能不全面,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没有被包含在模型中。

在1882年俄文版的《〈宣言〉序言》序言中,针对俄国的现实情况,对俄国能否跨越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而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有占有形式”做了直接的回答:“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⑤这段话表明,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是有可能充分利用落后的“优势”来实现向理想的社会形态过渡的。因为虽然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会导致革命的发生,从而推动社会形态的向前发展,但不能否认的是,不同的国家为进入共产主义所采取的措施不可能是相同的。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其特殊之处在于农村公社和资本主义生产同时并存,所以俄国完全不需要再重复地走西方资本主义这条道路,摆脱这种公式般的社会进化,俄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经济危机以及在欧洲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帮助下发动革命,保证农村公社的发展,就可以越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①李真.马克思恩格斯的七篇序言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2):9-14.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不断完善让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从而能够被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而群众在认识到落后的国家也能通过自身的“优势”进入没有剥削的社会之后,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革命实践时一定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序言》中也明确强调了这一点。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7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7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5页.

电力网格的设置,不需要关心数据资源的出处。无论数据资源是来自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软件资源、通信资源、知识资源还是专家资源,只要信息真实可靠,未被不法分子入侵,未危机国家的信息安全和集体的利益,都可以进行电力网格的设置,收录进电力网格系统。

[作者简介]戴靓(1988-),安徽马鞍山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

[中图分类号] A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2-0025-02

标签:;  ;  ;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探析 —— 基于《〈共产党宣言〉序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