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调度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改革与创新,电力调度也逐渐呈现出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应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可以保障电力系统输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缓解当前巨大的用电压力,满足用电客户对电能的多层次需求。本文结合我国电力系统实际情况,重点探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优化。
关键词:电力调度;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优化技术
一、系统性能指标优化
1、系统采取冗余容错结构
系统实现双网络容错是真正的热备用,双网络正常运行时,主、备网络同时都传送有用系统数据,双网络上的数据流量保持动态的平衡。系统采取双服务器方式,当系统配置了主备服务器后,每个客户端同时与两个服务器连接,并向两个服务器发送信息,服务器控制程序自动检测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模式,以确保唯一的数据转发,或将有关信息转发到感兴趣的客户端。同时客户端也自动检测服务器的状态。
系统采取双前置机方式:基于485总线方式的双机切换;基于Nport Server的双机切换;用户自定义方式的双机切换。系统采取双通道方式:系统采取以通道的方式与RTU等采集设备进行连接;系统支持自动主备通道切换,不支持手动切换,并且是采用冷备用原理。当主通道在传输数据时,备用通道不采集数据。当系统检测到主通道连接出现故障或者误码率过高,则自动启动备用通道采集数据,并将停止主通道的采集,此时主通道的地位转变为备用通道,原备用通道变为主通道不能重新接管数据的采集工作,除非当前的主通道出现故障。
2、系统采取的网络通讯结构
采用点对点通讯模型主动传输系统改变的实时数据。网络环境下,实时数据库数据项的改变有以下三种可能:从通道采集数据改变实时数据库;运行后台语言实时数据库;从网络其它节点传递来改变实时数据库。
采用客户/服务器查询方式,在网络中传递历史数据和进行实时数据库状态恢复。系统对历史数据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如对SOE的查询、对历史曲线的查询等操作中,一般是用户提交查询条件,由系统将有关查询条件变为连接的历史数据库能够接受的标准或非标准SQL语句,提交给数据库服务器,从历史数据库中查询得到满足有关条件的查询结果集,数据库服务器将该结果集通过网络传递给查询的计算机,计算机运行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查询结果,将它转变为用户容易理解的方式,如曲线、报表等显示出来。
系统利用网络协议实现方便的容错系统模型,在该模型中,运行系统采用总线方式或通过专门的切换装置与连接的RTU或其它智能数据采集设备连接,当主系统出现故障或通道出现故障时,备用系统将自动或手动获得控制权,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3、实现网络构架的有效扩充
(1)架设远程工作站
正常情况下所有计算机都是通过各自所配置的10~100M网卡连至集线器上,传输媒质选择的是8芯双绞线,这样的组网如果在两座比较分散的建筑物之间(线距1.5km以上),则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准确度、保密能力都会大为下降,对准确度、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工作站来讲,也就是说必须架设能满足的远程工作站,以解决距离服务器较远部门和系统的连网问题。
(2)架设移动工作站
移动工作站的性质和远程工作有相似之处,而且有可移动性,其架设更有必要性。
(3)实现远程维护
在传统情况下,当客户的软硬件系统出现故障时,通常需要厂家技术人员到现场维护,这种维护方式实时性差、效率低,还会造成用户停机过长,可能造成很大损失。计算机远程维护系统通过传输媒质和中心站连接,技术人员从自己的维护工作站对自动化系统的故障点进行分析判断,实现异地在线调试、修改和升级;同时还能进行目录查看、文件图像传输、实时语言对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能够保证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安全的基本保障,不仅能够使电网运行故障恢复能力提升,更能有效将电网故障所引起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化。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过程中,应该具备数据信息收集功能、自动监视功能以及控制系统功能。而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业过程中所发挥功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调度职责要求、调度自动化自身条件、基础设备功能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来确定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总体功能,一般情况下是按照从低至高、从弱到强的原则进行功能发挥。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有效利用设备功能与通讯功能,结合技术原理和技术性能的发挥与应用,能够充分实现开放式全组态调度综合系统,在语言、画面等方面提高可组态性能,同时还能够提升数据信息收集与设计的可组态性能。
在科学技术发展不断进步的时代中,人们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应用性能增强,更要求人机界面的完善性,人机界面要具备颜色、文字、大小、角度、闪光、位置以及隐藏等属性特点,实现动画形式的人机界面。通过有效利用以上属性功能可以使监控显示与变量属性的变化同步变化,使监控操作人员对其信息随时掌握与了解。
三、SCADA系统应用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此系统的网络切换实际上是网络传输功能的弹性伸缩,网络本身对系统是透明的,双网络并无主、备之分。支持标准的网络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它系统如MIS等进行互联。易于与上级或下级调度组成广域网,进行网络数据交换,支持远程调试。在数据库连接技术方面,SCADA系统也采取相关措施,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支持组态地将系统实时数据库按用户指定的周期或事件产生触发刷新用户指定的外部实时数据库;支持直接读写指定数据库记录的字段数据,并具备将该数据与该系统组态定义的变量对应连接的能力,这使得该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库与其它任何支持数据访问的应用程序实时交换信息;通过标准SQL语句完成外部数据库的一般维护操作,如建表、删除表、插入、修改和删除记录;通过后台API的方式,将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常用的数据库查询工作打包,用户无需编写有关SQL语句,只要简单地提供符合常规应用习惯的参数即可完成复杂的历史数据库查询和浏览工作。
四、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1)分布式软件
在电力系统调度的软件设计中,分布式是其重要内容,可以有效提升调度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采取分布式调度软件能实时交换、监测系统中产生的数据,从而更合理的分配电力系统中调度组件,解决调度过程中异构等问题。目前,分布式软件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应用的较为广泛,且取得了较好成效,在电力调度中运用分布式软件设计思路,能够构建良好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平台,促进调度工作的顺利运行。
(2)面向客户需求
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调度技术不仅可以借助数据自动化等来调配信息传输,而且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电力调度中的重要信息,从而让工作人员通过产生的实时数据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一步做出电力调度的管理计划。但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电力企业的自动化电力调度技术仍没有充分发挥出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立足于电力系统实际情况,优化各类技术手段,合理配置调度资源,建立健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引进先进技术的过程中,也应该配合我国CIM技术,突破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建设中存在实时信息等问题。电力企业应面对广大用电客户,将其作为研究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实现电力传输过程的智能化。
结语
本文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性能、可靠性的提升,提出了相关针对性措施,有助于切实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提高处理事故能力,减少停电损失,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凯玺.探讨调度自动化系统在优化电网调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35).
[2]张炳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软件(PAS)的应用维护探讨[J].通讯世界,2016,(24):123-124.
[3]王颖.电力调度中心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今日科苑,2015,(09):126.
论文作者:朱晓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实时论文; 数据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通道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