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推荐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引领社会文明风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尚论文,好人论文,身边论文,社会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市按照中央文明办关于2008年5月—12月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推荐活动的通知精神和首都文明办领导的要求,于6-12月在全市开展“身边好人”的事迹材料的征集初选工作,及时向中国文明网推荐并组织广大市民参与推荐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高度重视,积极推荐
全市组织开展推荐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时,正值迎奥运工作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全市正在蓬勃开展礼仪、环境、秩序、赛场、服务五大文明行动和“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市民宣讲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举办奥运会的氛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区县、各系统文明办高度重视推荐评议“身边好人”工作,克服种种困难,积极抓好落实,8-12月向首都文明办推荐“身边好人”260多人(其中怀柔区80名、朝阳区30名、平谷区28名、宣武区20名、东城区13名、西城区12名),按照中央文明办通知精神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敬老爱亲”五种类型。经初步筛选,8-12月共向中国文明网推荐北京市150名“身边好人”候选人,同时将150名“身边好人”候选人的事迹和图片全部在首都文明热线刊发,并为《北京晨报》提供采访报道线索,在其“好人在身边”专栏进行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好人”在线,市民热评
150名北京市“身边好人”候选人在中国文明网刊登后,在全市引起良好反响。尽管奥运在即,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各区县、各系统仍千方百计组织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网上评议和投票评选活动。人们打开中国文明网,仔细查看、比较五个专题中的一个个“身边好人”的事迹。不管是首都的还是外地的,谁的事迹更感人,就把选票投给谁。
经过5个多月的评议和投票评选,全市共有22名候选人上了中国文明网的“中国好人榜”。其中有用毕生积蓄40多万捐建希望小学的陈荣超夫妇,有30多年如一日为无血缘关系的金奶奶尽孝的张品正,有人民信赖的好医生冯金玉,有服务奥运乐于助人的“小小外交官”社会志愿者石蕊,有九年如一日免费接送患尿毒症老人去透析的“的哥”魏勇,有用真诚浇开民俗花的村民旅游户曹晓娟,有勇救落水儿童的冲压工梁文超,有带领村民奔小康的“小老板”宫成,有认真履职的驾驶员考试警组警长奥运“微笑服务大使”郭锟,有喇叭沟门村的时传祥——热心公益的村民彭兴林等。
三、身边榜样,深受欢迎
不论上了还是未上“中国好人榜”的北京“身边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来自身边百姓中,实实在在,可亲可近,可敬可学。他们乐于助人,帮助大家创业致富奔小康;他们见义勇为,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救人于水火之中;他们孝敬父母,为青年人树立了好样子;他们无私奉献,用真情点燃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用诚信书写创业的艰辛与辉煌。他们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展现了中华美德的风采,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与赞扬。
一位区县文明办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道德缺失及不文明现象,因此,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是顺民心,得民意,深受群众欢迎的道德教育活动。我区举办有‘身边好人’参加的48场道德模范巡讲报告,场场爆满,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市民普遍反映:“我们就是要评出越来越多的‘身边好人’,人要都向他们学习,全市就会出现更多的文明人、文明户、文明村、文明社区,首都的社会风尚就会更文明、更和谐、更温馨、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