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_生态文明论文

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_生态文明论文

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文明建设论文,生态论文,思想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91(2013)03-0051-06

修改日期:2013-04-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来系统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积极应对人类生存、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从而在人的主体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源起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些生态问题的突显使得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消费方式难以为继。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深化,甚至可以说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一)资源约束趋紧

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由于我国科研技术能力相比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导致大量出口产品是以原材料、初加工、低加工为主,不仅附加值低、资源利用率低,同时对环境的压力巨大。石油、天然气等战略性资源短缺,生产建设的钢、铁等支柱产业的矿产资源原料,如铁矿石等,长期依赖进口。资源开发利用中还存在着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以及资源利用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高耗能、高污染的不可再生资源仍广泛使用,能源结构不合理。与此同时,作为具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当匮乏。庞大的人口数量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造成我国资源与环境压力和负担的客观因素。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决定了过度消耗使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本身难以承受和难以为继。

(二)环境污染严重

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这种交换过程中,由于人不尊重自然规律,在从自然界中索取的同时又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带来资本、生产的全球流动的同时,也使全球的环境问题成为挑战。事实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问题,其越来越多地与全球经济、政治、贸易、外交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并逐步成为影响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诸如节能减排、“碳排放”等问题上持不同立场导致无法达成共识。由于我国现在作为“世界工厂”,大量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在境内完成,导致生态环境负担过重,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日益加重。

(三)生态系统退化

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造成的栖息地的破坏、乱砍滥伐、森林植被的破坏等各种因素造成了野生动物的物种、种群数量、活动范围都大幅减少,生物的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断退化。生态系统的退化导致了生态系统自身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能力的降低,进而导致了自然灾害频发。此外,由于化石燃料作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广泛使用,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攀升,进而导致全球的温度升高。全球变暖直接影响到海平面上升、大气环流变化、干旱等众多的生态系统问题的连锁反应。事实上,这些生态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人类自身!人是生态系统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生态系统问题的受害者,更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实际上人类陷入到自身生存、发展与自然生态的矛盾中。如何破解生态困局,关键应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正是从哲学的深度来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把握提供了思想动力,拓展了理论空间。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及应用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

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虽然没有从字面上明确写出,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体思想正体现了其系统思想的内涵。1842年马克思就曾论及:“对自然界作更深入的研究,从对各种元素的初步感性认识提高到对自然界有机生命的理性认识。在他面前出现的将不是浑沌一体的幽灵,而是活生生的统一体的精神……而在有生命机体中,各种元素作为元素本身的任何痕迹全都消失。在这里,差别已经不在于各种元素的单独存在,而在于受同一生命推动的不同机能的生命运动。”[3]1847年,马克思指出:“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依次出现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4]马克思在《资本论》1867年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5]。恩格斯也曾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6]。钱学森认为:“最终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时候又最后综合起来,变成了现代的科学的系统思想。这样来回顾一下系统思想在历史上的发展,实际上也是哲学发展到辩证唯物主义这样一个过程,这对我们考虑问题是有用的”[7]。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为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生态系统问题的破解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交互性、动态发展性等特点决定了用系统思想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积极作用。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主体人在物质生产实践中不遵循自然规律不仅对自然造成伤害,同时也影响了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系统性和人在系统中的主体性。与此同时,正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性和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主体性决定了人尊重自然规律,按照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对自然生态进行优化和改善,进而优化和促进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这正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系统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系统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高屋建瓴的从人与自然的系统关系入手,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从对立到统一的回归。

(二)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

文明是人类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人的主体性。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优秀成果。生态文明建设实质是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尊重自然、善待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也就是说,不能机械地、孤立地看待和解决自然环境问题。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环境建设自身,而是要用普遍联系和共同发展的观点来系统和科学地看待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人,这是由人的主体性决定的。通过系统的思想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和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的主体。罗尔斯顿认为:“人类必须服从自然法则,无论是从重力、健康,还是生态系统的平衡。但是因为在芸芸众生中,实质上仅仅人类能够思考和预见,进而可以有选择的服从”[8]。系统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在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尊重自然,尊重规律,使人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实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马克思曾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9]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是被动地适应外部环境和约束条件,而是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需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10]。人在物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运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形成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理性升华,进而按照人的“内在的尺度”,科学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彰显人的主体性价值,进而按照自然规律来构造和创造统一与和谐的对象世界,即人类世界。

(三)科学实践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得以体现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1]人的主体性是在人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得以彰显的。在实践活动中,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通过实践作用于实践对象,即客体,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12]实践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实践。正是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理论创新和在创新理论指导下的新的实践来不断完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来不断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即系统把握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通过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来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系统统一。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系统把握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础。物质生产实践的对象是自然,基于物质生产实践创造的物质文明和在此基础上创造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必须以生态文明为基础。与此同时,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精神文明的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政治文明的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治支持。因此,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共同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三、系统把握人、自然、社会的关系

系统把握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社会辩证的、历史的统一,对于我们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科学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3]。所以,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员,认识到人的自然属性,而不是自然的“主宰”;人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实现人类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事实上,自然环境为人的生存、生产、生活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人的精神生产提供了载体。马克思曾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所生存、生产、生活和发展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必然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作用,我们必须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自然观、生态观,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不断适应和改造生态环境,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马克思曾经指出:“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是如何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变革,不断革命化的;分工如何必然要引起更进一步的分工;机器的采用如何必然要引起机器的更广泛的采用;大规模的劳动如何必然要引起更大规模的劳动”[15]。通过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因此,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就是尊重自我、善待自我的必然选择。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人在实践基础之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社会性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来把握。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7]。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人的要求,即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上。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不可能独自生存,必须通过与人的分工、合作来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18]马克思的观点反映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系统关系和辩证关系。人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人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还是服从和服务于人的社会属性,即为了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三)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在这种自然的类关系中,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19]解决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立足于人与人的关系。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其实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核心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由此,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必须从人的因素入手,才能系统、科学地把握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使人、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从对立转化成统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生与共同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20]生产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关系。“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1]由此,必须系统把握生产关系,通过实现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和促进生产关系的优化,进而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四、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路径选择

基于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规范,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生态文明。

(一)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指导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来引领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正是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之上不断的理论创新来指导新的实践。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系统思想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23]。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所以,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创新的理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是理性反思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改变过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单纯追求GDP的经济增长,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经济增长不是单纯的数量上的增长,更为关键的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坚持科学发展,通过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来实现低碳发展,不断降低单位能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把人与自然的矛盾转化成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动力。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系统发展,形成相辅相成和辩证统一的良性循环。

(三)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规范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规范。毛泽东同志指出:“政策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24]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是党的领导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因地制宜,系统科学地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和资源配置作用。与此同时,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必须有法可依。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即法明确了人们的行为标准和行为模式。因此,应建立健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来规范不同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法律的框架下。此外,必须加强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自然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实现有法必依。

(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人的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使人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性。“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5]特别是通过思想教育,从哲学的高度,培养人的正确的自然观和生态观,系统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认识到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不是对立分裂的关系而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促进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促进人类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由此,培养人的正确的生态意识、生态理念和生态观,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中不断增加正能量。

基于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系统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共同发展的同一性,明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就是尊重自己、顺应自己、保护自己,进而肯定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系统科学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按照“美的规律”来构建和谐与文明的美的对象世界,即美丽中国。

标签:;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_生态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