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1.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地位。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包括思想道德政治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教育两大部分,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最重要的,它担负着培养中学生的重任。
2.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地位。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以《课程标准》作指导,有专门的教科书传授,使德育内容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得以组织实施,为中学德育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力保证。
3.思想政治课的政治地位。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具有突出的政治性质。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1.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首要的功能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政治素质得到不断提升。这就要求全体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去教育人、塑造人。
2.德育教育功能。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关系,能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思想政治课本质上应该是一门德育课程,并义不容辞地发挥其德育的作用。
3.智育教育功能。思想政治课课程的主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学会做人,而知识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托和载体。素质教育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社会、学会生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
三、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教学观念相对滞后。学科建设离不开先进教育理念和观念的引导,而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只会阻碍教学改革的步伐,束缚教学改革的进度。相对滞后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方向不相符,阻碍了学科的发展。一些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用枯燥的说教对学生进行讲学,以传统的价值观衡量学生思想政治的好坏,以学习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进步与否。同时,社会中一些消极因素如个人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对于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一些教师又将这些不正确的价值观间接传递给中学生,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2.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记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思想、理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中自觉地用这些理念指导自己。但是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种简单的机械重复,完全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兴趣,课堂气氛消沉;同时,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学生在不断接触新鲜事物,教师却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网络资源闲置,不能被有效利用。
3.教育教学内容相对单调。中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愿意学习当前最新的和最先进的知识,希望了解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但是,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却很难将学生的愿望与课程教学相联系,仍然讲授一些枯燥乏味的陈旧的知识内容,远远滞后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无法满足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同时,当前教育教学的部分内容缺乏针对性,脱离了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中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不相适应。有些教学内容不仅单调,而且空洞抽象,学生无法掌握其深层次含义,不能激发起中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更无法提升这一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四、当前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策略
1.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利用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不仅学到书本知识,还培养了高尚健康的情感,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情感的诱惑。当下是信息社会,各种信息充斥着社会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就是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辨别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
2.教育教学方法要和时代背景相适应。
(1)老师要大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跟上时代脚步,思想政治内容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联系起来,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回答学生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普遍关注和感到疑惑的问题,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3)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把课本相关知识内化成个人的实际行动,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在教学中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比如通过演讲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熏陶,通过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通过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
论文作者:李存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7月总第1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政治课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中学论文; 中学生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教育学》2017年7月总第1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