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总结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为脑血栓患者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10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实验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情况。结果:组间颈动脉斑块指标以及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参照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一阿司匹林治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更利于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改善情况,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脑血栓;颈动脉斑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142-02
引言
脑血栓是常见性的神经内科疾病之一,是脑血管内壁自身病变造成的脑内血流速度减慢后形成的血栓问题[1]。疾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临床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后遗症以及高死亡率特点[2]。患者发病后主要有头痛、乏力、语言障碍、偏瘫、神经功能缺损等症状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以及生活质量[3]。另外,脑血栓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尤其是老年患者属于临床治疗弱视群体,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抗血小板、调脂治疗是当前主要的保守治疗策略,但是效果未达到预期要求。有报道指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效果更为明显,且利于改善患者颈动脉斑块情况[4]。基于此,本文就我院10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实验研究,进行分组治疗,总结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我院2012—2016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总计100例。患者均确诊,符合脑血栓诊断标准,家属和患者知晓实验且自愿参与。排除合并肝肾功能异常、免疫性以及血液性疾病、药物过敏、不积极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将10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参照组。实验组:50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在40~75岁之间,年龄均值(51.0±3.5)岁;病程时间在2~7h之间,均值(5.0±1.0)h。参照组:50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在42~78岁之间,年龄均值(52.3±3.2)岁;病程时间在1~7h之间,均值(5.3±1.2)h。脑血栓患者组间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脑血栓患者入院确诊后,均采取基础治疗(包括吸氧、强心以及降压、抗感染等)、低盐饮食等。
参照组:30例脑血栓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药物睡前口服,每次剂量100mg,每天1~2次,连续用药2周。
实验组:30例脑血栓患者在参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口服阿托伐汀,每次10mg,每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周。
1.3 效果评价[5]
痊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NIHSS对比治疗前降低90%以上。
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NIHSS对比治疗前降低40%以上,病残1~3级。
有效: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NIHSS对比治疗前降低18%以上。
无效:以上指标均未达到。
1.4 观察指标
记录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包SPSS 19.0对脑出血患者实验指标进行计算。治疗总有效率以%形式展开,χ2检验;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以形式展开,t检验。P<0.05,为指标差异统计学意义标准[6]。
2.结果
2.1 脑血栓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两组脑血栓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结果。经统计学计算,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χ2=6.0606,P=0.0138。见表。
2.2 脑血栓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脑血栓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对比结果,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治疗前组间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指标优于治疗前、参照组,P<0.05。
3.讨论
脑血栓是临床多发病,患者发病初期有眩晕、面瘫、偏瘫等身体障碍问题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脑血栓发病主体为50岁以上人群,且男性高于女性,近年来疾病发生率有明显递增,成为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阿司匹林是常用性镇痛解热药物,兼具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镇痛等效果,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几率并稳定形成的斑块。他汀类药物是还原酶抑制剂,可以调节患者的血脂、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保护患者的神经。联合用药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
本文选择了100例脑血栓患者,并随机进行分组治疗,组间基本资料对比,P>0.05。结果表明,实验组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情况、NIH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鉴于此,脑血栓治疗中需优先选择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符合脑血栓患者临床治疗需求。
4.结语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效果显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周经霞.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92-1193.
[2]史润霞,黄梅.脑血栓患者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24):22-23.
[3]李艳军,邵宏元.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4):30-31.
[4]张华雄.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作用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8-10.
[5]王文华.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9):238-238.
[6]谭俊杰.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2):145-146.
论文作者:朱灿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脑血栓论文; 患者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类药物论文; 颈动脉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