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李淼田[1](2021)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培养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术意识培养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训练中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来看,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训练中,教练员对运动员战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关注较多,而对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关注较少。本文首先研究了篮球运动战术意识的概念及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培养的意义,其次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培养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徐恩泽[2](2021)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的战术意识与心理素质培养》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篮球运动项目的发展不断加快,对青少年篮球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也要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及心理素质,使其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篮球比赛中。当前青少年篮球训练中战术意识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高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水平。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青少年篮球训练中战术意识与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战术意识培养与心理素质培养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效参考依据。
郭玉江,彭天宇[3](2021)在《运动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篮球意识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篮球运动是青少年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NBA、CBA、篮球世界杯等赛事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上篮球场,这标志着我国体育运动事业与青少年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从运动心理学视角剖析篮球意识核心要素的格式,探究青少年篮球意识培养的有效路径。
杨溦倩[4](2021)在《体育强省背景下江苏女子篮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体育兴则中国兴,体育强则中国强,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当今,体育事业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以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颁布,推进体育强省建设成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建设体育强省的背景下,江苏女子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目前,我省女子篮球运动作为处于国内领先位置的优势集体项目,其青少年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是持续提高江苏女子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重要基础保障。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系统科学、运动训练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为研究基础。在体育强省建设的大背景下,探究江苏女子篮球青少年的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问题。对江苏省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以及女子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多角度的系统分析,从中找出了影响江苏女子篮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最终提出合理的建议对策。为江苏省体育强省建设的逐步推进完成以及女子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优化思路。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目前江苏女子篮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正在面临着培养体系转型和优化,已经开始有一定的成效,尤其是体育管理部门在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矛盾处理上,积极推动体教融合的优化和完善,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但仍存在整体上培养质量不高,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缺乏人才动力的问题。(2)江苏女子篮球青少年培养现状并不乐观,后备人才培养困境主要表现在女子篮球青少年运动员招生困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难以支撑其良性发展、青少年队伍教练员整体执教能力和训练科学化水平仍有待提高、青少年篮球竞赛组织安排缺乏科学性、青少年队伍医疗后勤保障不足等一系列问题。(3)影响江苏女子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包括:后备人才培养理念因素、系统管理因素、人力资源因素、运动训练因素、文化学习因素、竞赛因素、后勤保障因素等。(4)对江苏省女子篮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困境问题的建议措施主要有不断更新女子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多元化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动体教融合培养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提高青少年队伍教练员的执教能力、组织构建科学化青少年竞赛体系、完善青少年运动员后勤保障制度。
李鹏飞[5](2021)在《山东省青少年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
张杨磊[6](2021)在《福建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及自我效能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梁咏仪[7](2021)在《澳门高中男子篮球队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恒[8](2021)在《2010-2019年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的选题特征及趋势预测》文中提出篮球运动、排球运动以及足球运动(以下简称三大球)是全球体育界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团队体育运动,发展态势迅速,这离不开与之相关理论体系的支撑,其中三大球运动研究文献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三大球运动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与万方数据库中2010-2019年收录的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三大球运动方向的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进行问题的研究与分析,首先采用数理统计法从各年度论文数分布、区域分布和不同类型院校分布三方面对2010-2019年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三大球运动研究学位论文的整体特征进行分析,再借助Cite Space5.5等可视化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从可视化分析的角度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三大球运动研究论文选题特征与主题演化趋势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研究的规律和特征,以期为我国三大球运动研究方向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选题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2010-2019年我国三大球运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的整体数量不同,篮球方面论文最多,其次就是足球,再者是排球。2010-2019年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三大球运动研究生专业的学位论文资料来源仍然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均衡,均呈现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中南地区对三大球运动领域的研究积极促进作用;体育类院校呈现出主导作用,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主要代表。第二,篮球运动研究集中在篮球运动技战术与比赛评述、篮球教学、现状、对策、篮球训练、人才培养、篮球文化、篮球产业以及运动管理等方面。排球运动研究集中在排球运动技战术、排球教学、排球运动现状与对策、排球训练、人才培养等方面。足球运动研究集中在足球教学、足球运动技战术、足球训练、人才培养、足球产业以及运动管理等方面。第三,研究选题趋势分析发现,从研究对象看,由高校大学生、职业运动员逐渐向中小学、青少年、教练员、裁判员、外籍运动员等运动主体移动。从研究范围上来讲,围绕“现状”“对策”进行研究依然是研究重点。从研究内容上讲,三大球运动技战术研究仍是三大球领域的主流研究走向,但校园三大球的研究正逐渐增加。第四,研究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现象研究过多而对其根源关注较少;选题研究对象太集中,重复性研究过多;交叉学科选题研究能力有待提高。第五,对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三大球运动的研究选题预测有以下三点:特色领域凝练,核心研究选题稳定增长;重复性研究逐渐减少;交叉学科选题的进一步增强。
陈雨竹[9](2021)在《上海市青少年校园篮球运动发展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竞技篮球运动也有过辉煌时期,但近几年中国篮球的发展日渐下滑,究其原因,我国篮球后备人才不足是限制我国篮球发展的重要因素。校园篮球运动是培养和储备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其发展也困难重重。上海市是曾经孕育过姚明等国际篮球巨星的地方,也是我国最发达的城市,它为校园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可能会成为我国其他城市校园篮球运动良好发展的典范。因此,本研究将上海市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探究青少年个体、家庭、政府和学校在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分析上海市校园篮球发展动力困境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发现在上海市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中,学校动力和政府动力占主导,家庭动力为辅助,主要是学校动力和政府动力导致了学生动力的变化,其中学校动力的作用大于政府动力。2.上海市校园篮球发展中,政府动力、学校动力、家庭动力和学生动力发挥作用时存在些许困境。政府层面的困境主要有:教育制度中存在缺陷,应试教育仍占主导;政策文件落实不到位,监督评价制度不健全。学校层面的困境主要有:篮球教师专业背景来源复杂,研究生学历教师少;篮球联赛中参赛球队和比赛场次不足;各学校场地器材配备有差异。家庭层面的困境主要有:部分家长不了解篮球并且不支持孩子参与篮球运动;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层面的困境主要有:篮球价值观的缺失;篮球基础薄弱;青少年发展校园篮球的动力转化不足。3.上海市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的构建主要由动力结构、动力功能和动力运作及原理三部分组成。其具体可概述为:动力结构包括动力主体和动力传导媒介,动力主体是学校、政府、家庭和青少年学生,其中学校动力和政府动力起主导作用,家庭动力为辅助,三者共同推动学生动力的发展;文化、利益和信息三者是动力传导媒介;动力机制的功能是为上海市青少年校园篮球的发展开发和提供动力,满足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的需要;动力机制的运行过程是动力源开发、动力转化和监督评价机制。4.上海市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动力对策:(1)营造校园篮球文化氛围,普及篮球知识;(2)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场地器材,延长开放时间;(3)明确篮球教学内容,制定篮球教学质量评价标准;(4)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和工资待遇;(5)安排课外篮球活动,建立健全课外篮球活动评价体系;(6)完善校内医疗保障和运动安全保障制度并做好风险预案;(7)增加比赛场次和参赛队伍,丰富比赛类型,健全篮球竞赛体系;(8)改革应试教育,加大篮球在升学指标中的比重;(9)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强化政策文件的落实和执行;(10)增加亲子篮球活动,配备篮球装备。
刘臻[10](2021)在《甘肃省小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在普及和发展体育项目必然遵循的规律就是从娃娃抓起,篮球运动在我国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为了满足和适应更多适龄儿童参与篮球运动的需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拓宽中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国篮球协会从2017年开始启动了“小篮球发展计划”,在少年儿童中推广集娱乐性、趣味性、对抗性、健身性于一体的小篮球运动。小篮球运动是继承和发扬了在篮球运动中所倡导的强健体魄、遵守规则、公平竞赛、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根据不同年龄儿童身体发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特殊的规则,采用特定的场地器材设施,是一项非常适合孩子们参与的体育项目。本文以甘肃省小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甘肃省校园、青少年俱乐部小篮球运动的开展以及甘肃省小篮球联赛的举办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发展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校园小篮球:(1)所调查的甘肃省小学体育教师年龄、学历基本合理,可以满足学校体育课的开展,但篮球专项的体育教师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校园小篮球教学及课外活动指导的需求。(2)甘肃省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小篮球运动兴趣程度较高,但由于课余活动时间少、场地数量不足等原因限制了在课堂时间以外参与小篮球运动,而且绝大部分学生对小篮球运动了解程度不高,小篮球运动在校园的推广与普及还需加强。(3)甘肃省小学的篮球场地和器材可以基本满足小篮球教学活动的需要,但场地数量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课外小篮球活动的需要,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可升降篮球架较少,校园多为固定篮球架,多数不符合小篮球运动各年龄阶段所规定的高度,总体来说甘肃省校园小篮球运动的场地设施资源较为匮乏。(4)所调查的甘肃省小学小篮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目前来看,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也没有针对小篮球教学的具体教材。只有少数篮球特色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小篮球校本课程,自编小篮球教材,教学效果良好。其他大多数学校在进行小篮球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小篮球内容的授课。2、青少年篮球俱乐部:(1)在“小篮球计划”推出后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培训市场迎来了发展机遇,在调查中发现,在庞大的培训市场中,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青少年篮球俱乐部教练员流动性大,大多来自体育院校毕业生或在读学生,专职教练员数量较少。另外通过对他们教学能力的观察和了解,这些教练员虽有一定的篮球基础,但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表达能力、教学效果上尚有欠缺,在针对儿童兴趣引导和初始动作的规范上所呈现的效果参差不齐。俱乐部教练员所接受小篮球运动的相关培训活动较少。(2)甘肃省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场地方面多为室内球馆,教学培训条件较好,俱乐部也能根据学员培训的不同要求,应用了可升降的小篮球架和教学用球,场地器材能够满足小篮球教学培训需要。3、小篮球联赛:(1)甘肃省小篮球联赛赛事组织机构不完善,小篮球联赛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在校小学生,但甘肃省小篮球联赛的竞赛组织工作主要由甘肃省体育局青少处、甘肃省篮协组织实施,而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而导致了有关学校是否必须参加联赛呈观望状态,使得第一届甘肃省小篮球联赛参赛市、州较少,联赛没有覆盖甘肃省全境。信息的下达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使得绝大部分学校无法参赛。(2)甘肃省小篮球联赛对于赛制、规则、安全问题、场地设施都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但仍然存在不足,比赛中裁判员对小篮球规则尺度把握不统一;小篮球联赛在甘肃省推广范围不够广泛,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参与度较低;甘肃省开展的小篮球赛事形式较为单一,特色与吸引力不足;参赛男运动员要远多于女运动员。根据研究结论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多部门合作,落实关于小篮球运动政策和资金投入;开展小篮球教师专项培训,建立小篮球课程体系;配齐配足小篮球运动所需器材设施,提高球场安全意识;加强青少年篮球俱乐部管理力度,建立教练员培养体系;健全小篮球运动竞赛人员培训模式,提高小篮球裁判员执裁能力;完善小篮球联赛竞赛体系,提高甘肃赛区办赛质量。
二、怎样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篮球战术意识概念及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培养的意义 |
2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培养的内容 |
3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策略 |
3.1 加强篮球技战术理论教学 |
3.2 基于战术意识培养进行专门的技战术训练 |
3.3 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专项智力水平 |
3.4 加强高压力的模拟比赛训练 |
3.5 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观察能力 |
4 结语 |
(2)青少年篮球训练中的战术意识与心理素质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篮球训练中战术意识与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
1.1、战术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
1.2、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
2、青少年篮球训练中的战术意识培养策略分析 |
2.1、强化战术理论知识理解 |
2.2、通过技术训练培养战术意识 |
2.3、通过战术训练培养战术意识 |
3、青少年篮球训练中的心理素质培养策略分析 |
3.1、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 |
3.2、加强心理素质专项训练 |
3.3、以赛代练,积累比赛经验 |
4、结语 |
(3)运动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篮球意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运动心理学视角下“篮球意识”培养的构成要素 |
1.1 篮球运动的兴趣度 |
1.2 篮球技术的完成度 |
1.3 战术应变的及时性 |
1.4 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
2 运动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篮球意识的培养路径 |
2.1 培养青少年的运动能力 |
2.2 培养青少年的技术能力 |
2.3 培养青少年的战术能力 |
2.4 培养青少年的意识能力 |
2.5 培养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
3 结语 |
(4)体育强省背景下江苏女子篮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关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方面的研究 |
2.1.1 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相关研究 |
2.1.2 国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研究 |
2.3 关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2.4 关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对策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相关概念界定 |
4.1 “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的概念界定 |
4.2 “篮球后备人才”的概念界定 |
4.3 “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念界定 |
5 江苏女子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
5.1 江苏女子篮球成年队发展现状研究 |
5.2 江苏女子篮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
5.2.1 培养体制 |
5.2.1.1 业余体校 |
5.2.1.2 篮球传统学校 |
5.2.1.3 社会机构 |
5.2.2 培养机制 |
5.2.2.1 人力资源 |
5.2.2.2 运动训练 |
5.2.2.3 文化学习 |
5.2.2.4 青少年竞赛 |
5.2.2.5 后勤保障 |
5.3 江苏女子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案例分析 |
5.3.1 苏州市业余体校 |
5.3.2 南京市金陵中学 |
5.4 江苏女子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困境分析 |
5.4.1 女子篮球参训青少年基数不足,南北发展不平衡 |
5.4.2 教练员队伍有待增强,训练计划缺乏科学长远性 |
5.4.3 运动员学训矛盾仍难以解决 |
5.4.4 青少年竞赛机制尚不健全,比赛次数过少 |
5.4.5 后备人才培养缺乏后勤保障 |
6 江苏女子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
6.1 后备人才培养理念因素 |
6.2 系统管理因素 |
6.3 人力资源因素 |
6.4 运动训练因素 |
6.5 文化学习因素 |
6.6 竞赛因素 |
6.7 后勤保障因素 |
7 江苏女子篮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
7.1 不断更新女子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理念 |
7.2 构建多元化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
7.3 积极推动体教融合培养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
7.4 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 |
7.5 构建科学化竞赛体系 |
7.6 不断完善后勤保障措施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2010-2019年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的选题特征及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对于篮排足的政策支持 |
1.1.2 体育硕士学位论文的重要性 |
1.1.3 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学知识图谱与知识主题 |
2.1.2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 |
2.1.3 硕士学位论文 |
2.2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 |
2.2.1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价值与意义方面的相关研究 |
2.2.2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关研究 |
2.2.3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问题及策略方面的研究 |
2.3 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关于三大球运动的研究 |
2.3.1 关于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的研究状况 |
2.3.2 研究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研究的整体统计分析 |
4.1.1 年度数量分布与阶段划分 |
4.1.2 区域分布 |
4.1.3 院校类型分布 |
4.2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研究选题特征分析 |
4.2.1 选题聚类分析 |
4.2.2 不同类型院校选题方向对比分析 |
4.2.3 选题热点分析 |
4.2.4 被引与下载量排名前10 分析 |
4.3 2010-2019 年期间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研究选题趋向 |
4.3.1 篮球运动研究选题趋向 |
4.3.2 排球运动研究选题趋向 |
4.3.3 足球运动研究选题趋向 |
4.4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研究选题存在的问题 |
4.4.1 现象研究过多而对其根源关注较少 |
4.4.2 选题研究对象太集中,重复性研究过多 |
4.4.3 交叉学科选题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
4.5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研究选题趋势预测 |
4.5.1 特色领域凝练,核心研究选题均衡发展 |
4.5.2 重复性研究逐渐减少 |
4.5.3 交叉学科选题的进一步增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9)上海市青少年校园篮球运动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校园篮球已成为国家青少年健康促进系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校园篮球是实现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竞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
1.1.3 上海市青少年校园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青少年 |
2.1.2 校园篮球 |
2.1.3 动力机制 |
2.2 理论依据 |
2.3 校园篮球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校园篮球国内研究现状 |
2.3.2 校园篮球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逻辑分析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上海市校园篮球发展的动力情况 |
4.1 学校动力 |
4.1.1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
4.1.2 篮球比赛开展情况 |
4.1.3 学校场地器材配备情况 |
4.1.4 校领导对校园篮球重视情况 |
4.2 学生动力 |
4.3 家庭动力 |
4.4 政府动力 |
4.4.1 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
4.4.2 安全保障建设情况 |
4.4.3 经费保障情况 |
5 上海市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 |
5.1 家庭动力、学校动力和政府动力与篮球动机和篮球参与度的描述性分析 |
5.2 家庭动力、学校动力和政府动力与篮球动机和篮球参与度的相关性分析 |
5.3 家庭动力、学校动力和政府动力与篮球动机和篮球参与度的回归分析 |
5.3.1 与因变量篮球动机的回归模型 |
5.3.2 与因变量篮球参与度的回归模型 |
6 上海市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动力困境 |
6.1 动力源发生错位 |
6.2 动力转化方面存在不足 |
6.2.1 上海市青少年校园篮球学校因素方面的动力不足 |
6.2.2 上海市青少年校园篮球政府因素方面的动力不足 |
6.2.3 上海市青少年校园篮球家庭因素方面的动力不足 |
6.2.4 个人自身因素方面的动力困境 |
7 上海市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的建立 |
7.1 上海市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总体框架 |
7.2 上海市青少年校园篮球运动发展的动力系统 |
7.3 上海市校园篮球发展的动力对策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上海市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件二 上海市青少年校园篮球运动发展篮球教师调查问卷 |
(10)甘肃省小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有关国内小篮球运动发展研究 |
2.1.2 有关小篮球运动功能研究 |
2.1.3 有关小篮球运动教学研究 |
2.1.4 有关小篮球裁判员研究 |
2.1.5 有关小篮球运动推广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小篮球运动概述 |
4.1.1 小篮球运动的概念 |
4.1.2 小篮球运动的价值 |
4.1.3 小篮球运动标识及阐释 |
4.1.4 小篮球运动目前发展整体规划 |
4.2 小篮球运动竞赛 |
4.2.1 小篮球运动竞赛规模 |
4.2.2 小篮球运动竞赛规则 |
4.2.3 小篮球运动竞赛礼仪 |
4.3 甘肃省小学小篮球运动开展现状 |
4.3.1 甘肃省小学校领导对小篮球运动重视程度调查分析 |
4.3.2 甘肃省小学小篮球运动师资情况调查分析 |
4.3.3 甘肃省小学小篮球运动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4.3.4 学生参与小篮球运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
4.3.5 家长对小篮球运动的态度调查分析 |
4.3.6 甘肃省小学小篮球运动场地设施和器材情况调查分析 |
4.4 甘肃省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小篮球运动开展现状 |
4.4.1 甘肃省青少年篮球俱乐部资质调查分析 |
4.4.2 甘肃省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小篮球师资力量调查分析 |
4.4.3 甘肃省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小篮球教学能力调查分析 |
4.4.4 甘肃省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小篮球场地设施和器材情况调查分析 |
4.5 甘肃省小篮球联赛开展情况 |
4.5.1 甘肃省小篮球联赛运行组织机构调查分析 |
4.5.2 甘肃省小篮球联赛竞赛办法及组别划分调查分 |
4.5.3 甘肃省小篮球联赛开展区域分布调查分析 |
4.5.4 甘肃省小篮球联赛开展区域规模调查分析 |
4.5.5 甘肃省小篮球联赛教练员临场指挥情况调查分析 |
4.5.6 甘肃省小篮球联赛裁判员临场判罚情况调查分析 |
4.5.7 甘肃省小篮球联赛球员技、战术运用情况调查分析 |
4.6 甘肃省小篮球运动开展存在的问题研究 |
4.6.1 相关部门对小篮球运动推广支持力度不足,专项经费缺乏 |
4.6.2 缺少小篮球专项教师培训活动,小篮球教材不统一 |
4.6.3 开展小篮球运动所需器材设施匮乏,球场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
4.6.4 青少年篮球俱乐部管理存在不足,兼职教练员流动性大 |
4.6.5 竞赛人员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小篮球裁判员专项培训活动缺乏 |
4.7 甘肃省小篮球运动开展对策研究 |
4.7.1 加强多部门合作,落实关于小篮球运动政策和资金投入 |
4.7.2 开展小篮球教师专项培训,建立小篮球课程体系 |
4.7.3 配齐配足小篮球运动所需器材设施,提高球场安全意识 |
4.7.4 加强青少年篮球俱乐部管理力度,建立教练员培养体系 |
4.7.5 健全小篮球竞赛人员培训模式,提高小篮球裁判员执裁能力 |
4.7.6 完善小篮球联赛竞赛体系,提高甘肃赛区办赛质量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体育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2 家长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4 青少年篮球俱乐部教练员调查问卷 |
附录5 调查学校相关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6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7 小篮球裁判员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怎样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培养策略研究[J]. 李淼田. 青少年体育, 2021(12)
- [2]青少年篮球训练中的战术意识与心理素质培养[J]. 徐恩泽.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23)
- [3]运动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篮球意识培养研究[J]. 郭玉江,彭天宇. 青少年体育, 2021(07)
- [4]体育强省背景下江苏女子篮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困境及对策研究[D]. 杨溦倩. 南京体育学院, 2021
- [5]山东省青少年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D]. 李鹏飞.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6]福建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及自我效能感分析[D]. 张杨磊. 集美大学, 2021
- [7]澳门高中男子篮球队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D]. 梁咏仪.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8]2010-2019年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大球运动的选题特征及趋势预测[D]. 陈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上海市青少年校园篮球运动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 陈雨竹.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10]甘肃省小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臻.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