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
张建超 邹方林 古林瑶
(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638500)
【摘要】目的: 分别就脊柱治疗比较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对患者的实际成效进行调研。方法 对在2016 年 4 月至 2018年 4 月期间入住我院并接受相关治疗的脊柱创伤患者进行仔细筛选后整理出80例,然后分成两小组。对试验组的 40 例患者进行微创手术;而在对照组,其 40 例病患则全部施以传统开放手术。然后主要就调研的两个小组患者在相关手术治疗后的某些病理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由实际调研可以推出,试验组的患者在进行相应手术治疗后的某些病理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都相对较好,同时 P< 0.05。结论 临床内通过对患者自身的脊柱创伤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其效果在手术成效上明显提升。
【关键词】微创手术;传统开放手术;脊柱创伤;临床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069-02
引言:
脊柱创伤指的是患者由于自身脊柱的位置在被剧烈外部力量直接或者间接冲击后导致相对应的关节、韧带与脊柱等重型受损,患者大概率会伴随脊髓及脊神经受损等。在国内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当下背景里,我国的交通运输、工地施工与其它领域也不同程度的乘着时代的快车获得不容小觑的发展势头,这无形中使得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被显著提高,这其中,脊柱创伤在意外事故中占据的比例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1]。笔者将对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两者对脊柱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实际调研,并借助科学分析后将得出临床内的有效结论。
1 资料与方式
1.1 一般资料。
对2016 年 4 月至 2018年 4 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脊柱创伤患者进行整体筛选,整理出80例,根据所施以的手术不同而区分成两组。在这两组之中,试验组包括了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15 例;而最大的患者年龄为 65 岁,最小则为 21 岁,平均(41±2.57)岁;对试验组的全部患者都进行微创手术。同时对照组也包括了 40 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 13 例;而最大的患者年龄为 60 岁,最小则为 20 岁,平均(40±3.57)岁;对照组的全部患者都施以传统开放手术。在比较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对应的性别和年龄后,可以统计出两组的区别不明晰,同时P>0.05。
1.2 方式。
对照组的患者均施以要求的传统开放手术,首先帮助患者处于俯卧的姿势,同时对患者进行周身麻醉,等麻醉完毕后在患者脊柱的中部部位切出一个适度切口,并对其自身的椎旁肌进行分离,注意在分离期间要使其紧依骨膜;在拉钩的辅助下打开肌肉,使得受损位置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暴露,将钉椎植入患者的骨折部位后施以复位。对试验组的患者均进行微创手术,首先帮助患者处于俯卧的姿势,同时对患者进行周身麻醉,等麻痹完毕后在患者的椎弓根外部边缘切出一个纵向切口,要注意分开多裂肌及最长肌,并逐步对软组织进行扩充,接下来放进操作渠道,之后利用椎弓根探子进行开道,并植入椎弓根螺钉,同时放进钉棒,随后对骨折相应的部位施以复位。
1.3 成效评测。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对应手术治疗中的手术时长、期间出血总量、疼痛总分、住院时长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细致的记录,其中要注意并发症包括了水肿、创口产生感染等等。
1.4 数据统计学调研。通过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的统计和实际临床调研的相关数据,同时频数及百分比(%)以及均数 ± 标准差()均运用到显现计数资料内,在两组的对比的差别存在显著区别时且P<0.05 时,才能体现出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个小组的患者在相应手术治疗后的手术有关状况进行比较。在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分别进行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后的相关状况进行对比后,其统计结果具备相关统计学的意义,且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 1。
2.2 对两个小组的患者在相应手术治疗后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在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分别进行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后的相应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后,其统计结果具备相关统计学的意义,且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 2。
3 讨论
通常所谓的脊柱创伤在外延上大致包括了神经构造受损、骨骼受损以及软组织受损等三个大种类[2]。在一般情况下,从高处跌落、各种复杂路况导致的交通意外、人为导致的强力冲撞等这些突发状况大概率使得脊柱创伤极易发生,具体使得在过度的弯曲、拉直、翻转等姿势的作用下患者自身的脊柱直接构造型受损。并且由于这类创伤归属于极为急迫、繁杂且重型这一类的疾病状况,这就意味着如果不能对受创部位施以快速而有效的治疗,就会对患者自身身体的整体状况的运转和各大健康机带来消极的甚至是致命的影响,譬如高位截瘫等,这对于患者术后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3]。而在现下阶段,微创手术相关技术的全面提升使其在临床内的运用得到了医院的逐步青睐,而就脊柱创伤治疗效果而言,它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不仅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也使得手术期间的出血总量极大降低,同时显著降低了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譬如创口感染、水肿等,而最终从结果上来说,微创手术有效的加速了脊柱创伤患者自身的康复时间,减少了相应的住院时长 [4]。微创手术作为现代手术科学的集大成者,它是对计算机以及可观化这类技术的融汇。它不仅能从科学的层面有效降低手术本身对患者自身相关肌肉群造成的损坏程度,还可以全方位地扩大手术视界,从个角度对脊柱创伤患者进行临床内手术的各类渠道进行充实。较小的手术创口、手术期间较少的出血总量、手术后各大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是微创手术主要的三大特点。
综上所述,临床内通过微创手术及衍生技术对患者脊柱创伤的部位施以相关的手术治疗后,显著提升了患者自身的手术成效,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南翔 , 林宏 ,李伟.肝素对脊柱创伤 PCS 椎弓根螺钉术后患者血流变学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22(22):2739-2741.
[2] 刘立国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J].中国民康医学 ,2016,28(12):24-25.
[3] 孙振伟.微创技术对脊柱创伤手术患者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29(16):2211-2212.
[4] 陈聚伍 , 谢冕 , 任佳 . 等 . 微小 RNA-124 在急性脊柱创伤所致急性脊髓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J].中国全科医学 ,2017,20(12):1506-1510.
论文作者:张建超,邹方林,古林瑶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脊柱论文; 创伤论文; 微创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