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中医医院 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共收治的6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在经过干预后期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更低,而日均降低值更高,同时也缩短了降至170μmol/L天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提高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效果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致病因素较为复杂,通常包括感染及溶血等,可能会造成患儿视觉障碍、听力下降以及智力发育下降,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能会出现总胆红素脑病以及高红胆素血症等,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共收治的6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现对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共收治的6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0例。护理组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1例;日龄4-22d,平均日龄(17.26±5.13)d;其中包括12例早产儿,18例足月儿。对照组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0例;日龄3-25d,平均日龄(18.46±5.37)d;其中包括11例早产儿,19例足月儿。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预防脱水、保暖及喂养干预、抗感染等;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①中药灌肠:组方中包括郁金5g、大黄3g、鸡内金6g及茵陈蒿10g,对患儿进行辨证加减。对于湿热患儿在方剂中增加栀子、车前子;脾虚湿困患儿则在方剂中增加青皮、陈皮及太子参;淤积内停者则在方剂中增加桃仁、莪术及红花。剂量随着患儿的日龄而增减,1剂/d,加水浓煎20mL后将其装入开塞露的外壳中进行灌肠处理,1次/d[2]。②中药沐泳:茵陈汤的组成方剂中包括柴胡12g、熟大黄15g、枳实15g、栀子18g、茵陈苏蒿20g、黄芩22g、赤芍28g、金钱草20g以及车前子30g。加水混合进行煎煮后取汁250mL,将其放入浴盆内并加入温热水至患儿足底,水量以不接触池底为宜,水温控制在36.5-38.0℃之间。于患儿吃奶后进行长达1h的沐泳,为其戴上双保险游泳圈,并贴防水脐帖,1人/池。对患儿的四肢关节进行具有规律性的被动放松,且对其进行抚触。然后对患儿脐部采用酒精消毒,1次/d,10-15min/次[3]。③按摩:确保患儿适宜的室内温湿度,护理人员于双手上涂抹婴儿润肤油后再对其按摩,要注意按摩手法的轻柔,采取适宜的力度。按摩补脾经、清大肠以及清肝经,200次/穴,10-15min/次,2次/d。两组护理均持续7d。
1.3统计学分析
经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展开,进行t值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结果。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
护理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在经过干预后期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更低,而日均降低值更高,同时也缩短了降至170μmol/L天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x±s)
2.2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n,(%)]
3 讨论
中医综合护理中的中药灌肠干预、沐泳干预能够起到加快患儿肠蠕动,促进排出胎粪,同时也能达到退黄除湿以及解毒清热之效,两者结合能够促进患儿免疫系统、心肺功能以及激素分泌等发育[4]。按摩则能刺激患儿皮肤及肝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胰岛素、生长激素以及胃肠激素分泌,刺激肠蠕动[5]。本次研究中,护理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在经过干预后期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更低,而日均降低值更高,同时也缩短了降至170μmol/L天数;且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月佳,林贯秋.自制中药退黄汤泡浴对湿热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5):87-87,88.
[2]鞠晓青,盛方明,李世言等.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效果分析[J].母婴世界,2017,(20):133.
[3]王红玲.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5,(18):153-154.
[4]杨奕娜,梁莎.采用全身中药熏泡浴联合腹部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8):102-103.
[5]夏洁贞.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3):117-118.
论文作者:徐莎,卢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患儿论文; 黄疸论文; 新生儿论文; 统计学论文; 血清论文; 理性论文; 中医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