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和特点,介绍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方式的选择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引言
在全国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新形势下,急需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但受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及组织排放方式等因素影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较城镇污水处理有较大差异。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有处理效果较稳定、设备结构紧凑、建设时间短、建设成本较低等优势,正日益成为农村污水处理的主要建设方式。
1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方式
目前大多农村排水管渠尚不完善,基本为无组织就近排放,排水体制建议采用雨污分流制,即新建污水管道收集生活污水,雨水近期沿地面或道路自流排入附近河塘、沟渠,待远期具备条件时再建设雨水管道。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方式的选择应结合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等相关规划,充分考虑当地地形地貌及村庄、人口等分布情况、农村现状污水处理设施及周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系统现状及规划情况,综合考虑确定。一般农村生活污水可采用以下收集方式:
对于具备纳管条件的村庄宜采用集中纳管处理,接入城区或镇区污水处理系统;对于人口相对集中、污水排放量较大且不具备集中纳管处理的村庄,宜采用相对集中式污水收集方式,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将一个村庄或数个相邻村庄污水收集起来集中处理;对于人口较分散、人口数量较小的村庄宜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结合农户改厕工程进行分散式污水收集和处理。
2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所采用的工艺主要包括: A2O、MBR、SBR、生物接触氧化法等。
2.1 A2/O工艺
A2/O法即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在流经三个不同功能分区的过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得到去除。本工艺在系统上是最简单的同步除磷脱氮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小于其它同类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抑制丝状菌繁殖,克服污泥膨胀,SVI值一般小于100,有利于处理后污水与污泥的分离,运行中在厌氧和缺氧段内只需轻缓搅拌,运行费用低。由于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严格分开,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繁殖生长,因此脱氮除磷效果非常好。
2.2 MBR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在传统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基础上增设膜过滤组件,可提高处理设施对污染物的截留效果,提高反应器内污泥量,延长污泥龄并削减后续二沉池等污泥沉淀设备。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污泥产量低等有点,但其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故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水环境敏感性高的水库、风景区及其周边村镇。
2.3 SBR主体工艺
SBR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处理技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进行进水、曝气、沉淀、出水、排泥工序,将均化、沉淀、降解等功能集为一体,适用于流量变化大、间歇排放的场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彭杰的研究中,选取苏州农村地区,利用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SBR区域尺寸为3.7m×2.7m×5.0m,处理流程是调节池→厌氧区域→SBR区域→调节池,实现循环作业。结果显示,SS、COD、BOD去除率在90%以上,TP、NH3-N去除率在80%以上,出水水质稳定。
2.4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和曝气相接触而进行改良的生物膜处理技术。接触氧化法在技术运行时污中填料全部淹没其中,在机械设备给水体充氧后,大多生物膜会吸附于填料表面,极少的在水中悬浮。吸附效果作用下。使得生物膜表面附着薄水层,通过滞流层带入生物膜后的氧气,在遇氧情况下,污水中的有机物体被许多微生物吸收,分解氧化。经过传质推动下滞流水层内的有机物,有着低于流动层的浓度,然后随流动层移动向附着层,让流动水层起到净化作用,以此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该技术更易操作,在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中比较适合。
3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有效利用现状污水处理设施,合理设计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根据笔者对安徽省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调研,发现部分村庄已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和收集管道,但现状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存在服务范围小,处理工艺简单,运行不稳定,出水水质大多执行二级或一级B标准,且缺乏对出水的监测等问题,更有甚者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优先考虑对现状污水处理设施和管道的利用,同时应根据当地特点合理选择污水收集方式、设计规模和处理工艺,以确保新建(或改造后)的污水处理设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2)重视运维人才培训,强化运行管理体制建设
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布较分散,监管难度大,农村地区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因此应建立远程控制和在线监测系统,重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体制,同时在村民中做好宣传,积极争取当地居民的支持和参与。
(3)妥善处理处置剩余污泥,防止污泥二次污染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采用妥善处理和处置。建议污泥首先经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后采取农业利用方式进行处置,实现资源化利用,也可将多余污泥运送至城镇污水厂统一处理。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移动式农村污泥处理设备进行现场污泥处理并使其资源化利用。
(4)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明确出水排放标准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尚未制定,为此,2018年9月,生态环境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加快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通知》。目前,已有北京、浙江、宁夏等省份发布了农村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但很多地区的标准还有待于发布,以规范设计和运行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任务之一,各地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收集方式和处理工艺。由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集成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其将会在今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晓敏.一体化生物膜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试验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15):87-88.
[2]谈伟强,潘国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设计及应用[J].中国环保产业,2018(1):49-51.
[3]刘旭东,姜凤,冯欣,等.新型一体化装置处理村镇污水试验研究[J].环境工程,2016(12):38-47.
论文作者:吴津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污水处理论文; 污水论文; 农村论文; 污泥论文; 设施论文; 工艺论文; 村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