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战略研究:回顾与评价--兼论对中国政策的启示_安全联盟论文

前沿战略研究:回顾与评价--兼论对中国政策的启示_安全联盟论文

楔子战略研究:回顾与评价——兼论对中国的政策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楔子论文,中国论文,战略研究论文,启示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权力竞争是国际政治的常态,国家为了在权力竞争中获取优势,往往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增强自身的实力,主要通过发展自我或结盟;另一种则是分化削弱竞争对手。不过,以往对此研究大多只关注前者,很少注意到削弱竞争对手这一路径。国家应对对手或潜在对手的竞争时并不仅仅采取增强自身实力的方式。事实上,当面临对手通过结盟力量增强时,分化对手联盟或阻止潜在的对手联盟的形成这一方式也往往被国家频繁采用,这也被视为是楔子战略的运用。①楔子战略是联盟(超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或次国家行为体基于阻止潜在的敌对联盟形成或分化、破坏、瓦解已经形成的敌对联盟的目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资源,采取对抗或调适等战略手段来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艺术和科学。②楔子战略的战略目标主要包括联盟重组(realignment)、联盟解除(dealignment)、联盟预阻(prealignment)和联盟分化(disalignment)4种。③联盟重组是化敌为友,将对象国从敌对联盟中拉拢过来;联盟解除是指通过楔子战略的运用致使敌对联盟不复存在;联盟预阻是指使敌对联盟胎死腹中,防患于未然;联盟分化是指通过楔子战略的运用使敌对联盟的威胁下降,联盟内在冲突增多。除联盟分化所涉及的范围相对宽泛外,其他楔子战略目标都比较明确。关于楔子战略的类型,主要分为防御性楔子战略和进攻性楔子战略两种。防御性楔子战略谋求阻止或分化敌对联盟。通过防御性楔子战略的运用,制衡者能够拆散、破坏潜在的侵略者,弱化或孤立主要威胁。进攻性楔子战略是具有进攻意图的国家通过采用楔子战略减少被制衡的可能性,进而造成制衡失败。不过,学术界关于进攻与防御的区分还存在争议,④因而对楔子战略进行进攻与防御的区分只能作一般参考,两者并非泾渭分明,需要基于具体战略环境、战略行为、战略能力和战略目标进行区分。⑤古往今来,楔子战略在中外历史上都被反复使用,但对其理论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有关楔子战略的研究主要从制衡、历史和战略三种视角进行分析。

      一、制衡视角

      权力制衡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也是学界研究的焦点。汉斯·摩根索认为,均势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是消极地减轻天平较重一侧的分量;二是积极增加较轻一侧的分量。⑥但在以往有关制衡理论研究中,学者大多关注扩展军备或联盟的积极制衡方式,忽视了“分而治之”这一削弱对手或对手联盟的消极制衡方式(实际上是楔子战略的一种)。从制衡角度研究楔子战略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进攻性楔子战略是制衡失败的理论解释的有力补充;其二,楔子战略可以作为一种外部制衡方式存在。

      其一,进攻性楔子战略的运用被认为是制衡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进攻性楔子战略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制衡成本,进而有可能降低其他国家的制衡意愿,导致制衡失败。罗伯特·G.考夫曼(Robert G.Kaufman)的研究表明:国际体系结构因素不足以解释国家的结盟行为,必须考虑制衡的成本问题,时机越早,成本可能就越低。进攻性楔子战略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被制衡的可能性。如面对纳粹德国的威胁,除了制衡之外,国家还有绥靖、观望、推诿和中立等多种选择,其中纳粹德国所采取的进攻性楔子战略能够对这些国家的战略选择起到很大的影响。⑦理查德·罗斯克兰斯(Richard Rosecrance)等的研究则指出,制衡与否和国际体系的极性没有多大关系,威胁源的进攻性楔子战略与制衡意愿紧密相关。制衡并非自动形成,所以威胁源如能采取楔子战略分化敌人,将减少被制衡的可能性。一般而言,制衡大多发生在威胁源威胁变弱的时候而非最强的时候,因为对于制衡者而言,制衡同样存在成本和风险的变化。⑧除了制衡之外,国家还有其他多种战略选择,楔子战略的运用增加了制衡的复杂性,使得制衡战略的选择更为艰难。

      楔子战略为何会影响国家的制衡战略选择呢?对此的进一步研究主要从威胁认知和国内一致性角度进行分析。一是楔子战略的运用会影响国家对“进攻一防御”的威胁认知,也会导致其他国家出现制衡分歧,加剧制衡的集体行动困境。柯庆生(Thomas J.Christensen)和杰克·斯奈德(Jack Snyder)的研究认为,如果国家认为进攻占优,可能更多地会采取制衡策略;如果认为是防御占优,则更多的是采取观望、搭便车。不过,楔子战略的运用会影响国家的进攻和防御认知,进而增加了制衡的复杂性。⑨如果进攻性楔子战略的运用能够增加潜在制衡国的进攻占优的威胁认知,制衡将更加难以形成。二是楔子战略影响国家的国内一致性,从而影响国家战略选择。通过楔子战略分化潜在对手,影响对手国内政治,增加其国内政治的冲突性也是楔子战略的常用方式。施韦勒(Randall L.Schweller)基于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视角对制衡失败的研究表明,国内因素比体系因素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进攻一防御理论具有强烈的主体间性,需要通过国内政治决策才能决定制衡与否。他同时也提到欧洲一些国家受到希特勒的欺压未能形成制衡与其国内分裂有关,而国内分裂与纳粹德国的楔子战略促成则不无关系。⑩如德国煽动捷克斯洛伐克的分裂活动,促成奥地利合并到德国。关于国内一致性与制衡意愿的关系,施韦勒认为国内一致性不强的国家领导人对承担较高的政治和政策风险进行制衡的意愿较低。(11)进攻性楔子战略的运用,可以增加对象国的威胁认知程度,使得其制衡意愿降低,国内达成一致性的制衡政策的难度增大。因而通过楔子战略削弱对象国国内一致性,将导致对手国难以作出强有力的制衡选择。

      楔子战略的运用也是崛起国家规避体系制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楔子战略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敌对联盟的形成,减少外部制衡的可能性,这在德国统一进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德国统一时期,通过楔子战略的运用不断地阻止其主要对手与其他国家结盟,使得丹麦、奥地利、法国与德国作战时基本上处于孤立无援状态。大国崛起进程中的战争要特别注重对国际形势的判断,进而尽可能阻止敌对联盟形成或削弱敌对联盟。大桥武夫认为,日俄战争前夕,通过对当时国际形势特别是主要大国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日本开展了各项工作来孤立俄国,加强联盟,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国际地位,这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2)

      其二,楔子战略是外部制衡的一种重要方式。汉斯·摩根索认为,分化竞争对手或使之保持分裂,从而使之受到削弱的国家,都是在使用“分而治之”的策略。(13)事实上,他所提到的“分而治之”和补偿都能起到楔子战略的功效。通过领土补偿实现权力再平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联盟预阻的作用,如历史上的三次瓜分波兰,俄国不仅在土地上获益,也规避了一些国家加入敌对联盟。沃尔兹在有关均势手段的分类中提到了楔子战略的运用。“实现均势的手段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内部手段(增强经济能力和军事力量,实行明智的战略);二是外部手段(加强或扩大同盟,或是削弱敌对同盟的力量)。”(14)外部手段中的削弱敌对同盟的力量使得楔子战略有了用武之地。赫德利·布尔对均势进行分类的研究指出,人为均势意味着至少有一个当事方并不是努力扩大自己的绝对实力,而是极力限制对手的相对实力。这实际上很有可能运用楔子战略。(15)

      总体而言,从制衡视角来研究楔子战略主要基于两点:一是进攻性楔子战略是制衡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楔子战略可以作为一种外部制衡方式发挥作用。但是,这些研究并未深究楔子战略如何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也未对楔子战略的概念作出理论阐述。

      二、战略视角

      楔子战略作为战略研究受到关注的时间相对较短,美国学者蒂莫西·克劳福德(Timothy W.Crawford)是较早对此进行理论研究的学者之一。2008年,蒂莫西·克劳福德首次从理论上尝试对楔子战略进行研究。他将楔子战略界定为寻求分化对手联盟或阻止对手联盟形成。楔子战略的运用主要寻求联盟重组、联盟解除和联盟预阻三种目标。(16)他这篇文章对楔子战略的研究可谓揭示了冰山一角,但其基本上属于一种经验性研究,重点在于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通过经济援助方式致使西班牙中立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对楔子战略并未形成系统性的战略研究。

      此后,克劳福德对楔子战略作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对楔子战略的概念、目标、策略选择和研究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他将楔子战略界定为“一个国家以可接受的成本去阻止、破坏或削弱一个敌对性联盟”。(17)不过对于楔子战略的作用机制并未深入研究。戴维·鲍德温(David Baldwin)将楔子战略分为两类:一是鼓励目标国家做它们希望做的事情的强化式的楔子战略(reinforcing wedge strategies);二是鼓励目标国家做它们可能本不希望做的事情的抵消式的楔子战略(countervailing wedge strategies)。(18)相对而言,强化式的楔子战略更易于实施,不过抵消式的楔子战略所引发的权力变更效果更大。

      楔子战略与联盟研究密切相关,在联盟研究中理应获得一席之地。格林·斯奈德认为,从逻辑上来看,确保本方联盟完整需要削弱或分化敌对联盟。(19)联盟管理中面临着楔子战略分化的危险。由于联盟始终面临分崩离析的可能,因此盟国永远不能消除盟友离经叛道的担忧,(20)联盟的最大安全收益包括减少或阻止盟国与敌对国家结盟的可能性。(21)

      中国古代战略研究中对楔子战略或其思想的研究也散见于一些兵书。《孙子兵法》的“用间篇”实际上是谋求分化削弱敌人,其核心思想是破坏敌人的团结,削弱敌人的力量。(22)《六韬》中的“文伐”也是楔子战略的运作。“文伐”的使用,可以扩大敌国的内部矛盾,进而分化、瓦解和削弱敌人,为最后的军事行动创造条件。《六韬》中的“三疑”和“少众”也是谋求孤立分化敌人。“三疑”要求谨慎地使用谋略,去离间敌国君臣,使用财物收买敌国臣民。“少众”则要采取各种外交手段,设法与大国缔结联盟,并得到邻国的援助,从而孤立敌人。(23)钮先钟认为孙子所说的伐谋和伐交实际上也可以算是文伐,即使用各种阴谋来削弱敌方的国力,破坏其团结,妨害其政务的正常运作。(24)中国古典联盟思想中也存在许多楔子战略的运用。中国古代联盟思想高度重视拆解敌对联盟的外交活动,主张以积极的外交活动分化瓦解敌人的联盟。(25)秦国实现大一统的过程中采取的连横策略实际上便是楔子战略的运用。中国古代的许多谋略实际上也是楔子战略的运作,如化敌为友、打楔子术、左右逢源、乘间投隙、婚间、分而治之等。(26)

      近年来,由于中国和平崛起日益受到美国亚太联盟的影响,中国学者也开始介绍楔子战略理论并对此进行一些研究,钟振明、刘丰都有相关成果推出。钟振明主要介绍了楔子战略的基本类型、预期效果、策略方式和理论价值等,对于初步了解楔子战略具有重要帮助。(27)刘丰主要分析了楔子战略(分化对手联盟)的战略和机制,认为该战略可分为合作性战略、对抗性战略和观望三大类,而战略机制在于利用对象国趋利避害的倾向和联盟困境的影响。(28)周方银、孙学峰、唐永胜和周建仁等人更是就如何分化美国亚太同盟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建议。(29)这对于丰富当前的楔子战略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历史视角

      楔子战略是一种历史常见现象,对其的历史经验研究也相对较多。中国古代具有楔子战略运用的丰富案例。许田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秦国所采用的连横策略便是楔子战略的使用。(30)中国古代的对外战争中,大多采用政治上分化瓦解、军事上各个击破的楔子战略。如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目的便是争取盟友,瓦解敌人。(31)中国古代的治边战略中也经常采用楔子战略拉打结合,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以及其他叛乱时就采取楔子战略来分化潜在敌对联盟,比如收买和策反。(32)在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中,地主阶级为了分化、瓦解和消灭农民起义队伍,也经常采用楔子战略,施展软硬兼施的两手:一手是军事征服;另一手是政治诱降。招降纳叛是一种分化瓦解对方从而壮大自己的政策,(33)是一种联盟重组的楔子战略的运用,能够产生巨大的权力变更效果。

      西方历史中也不乏楔子战略运用的案例。《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就清楚地记载了以雅典为首的海上联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陆上联盟之间的对抗,其间两大联盟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争夺盟友,分化或弱化对手联盟的举措俯拾即是。如公元前432年,原本属于雅典领导的提洛同盟的成员波提狄亚退盟并得到了敌对联盟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帮助。(34)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战略有两个十分突出的特点:一是每战都事先做好充分的外交准备,拼凑军事同盟,以孤立敌人;二是避免两线作战,为此经常需要分化潜在敌对联盟,全力对付主要强敌。(35)拿破仑战争时期,反法联盟之所以屡屡失败,除了反法联盟内部不够团结外,拿破仑所实施的楔子战略也同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拿破仑大战略的精妙之处在于孤立敌人的同时快速击败,从而在反法联盟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之前将其破坏,并且通过震慑作用增加了敌对联盟的形成难度,削弱了其合作力度。(36)

      斯泰西·E.戈达德(Stacie E.Goddard)对普鲁士统一德国期间为何没有遭遇其他大国的制衡进行了研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普鲁士主动出击,对其他大国采取了楔子战略以阻止大国干预,进而规避了普鲁士最为担心的反普联盟的形成。(37)俾斯麦大战略的令人惊叹之处在于其通过“辐—辏结构”模式的联盟有效地孤立法国和反德联盟,(38)这种联盟预阻也是楔子战略通常目标之一。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成功也与其有力地阻止英法苏结盟、分化英法合作以及对东欧国家采取积极经济制裁方式有关。(39)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的重大关切之一便是防止希特勒与斯大林之间的任何新交易,阻止苏德结盟。(40)

      冷战期间,美苏争霸也经常采用楔子战略分化削弱对手联盟。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分化中苏同盟和苏东关系。中苏同盟是冷战时期美国楔子战略实施的重要对象,对此的研究也相对丰富。(41)以往关于中苏同盟破裂原因的分析主要是从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视角出发,较少注意到美国在促成中苏同盟破裂中所发挥的作用。根据目前已经解密的美国方面档案,可以发现美国事实上一直密切关注中苏同盟的发展,并尝试采用各种手段来阻止中苏结盟、分化中苏同盟等。事实上,冷战时期中美双方也相互实行楔子战略,每一方都谋求使用外交或军事压力,在对方及其盟国之间打进楔子。(42)分化苏东关系是冷战期间美国楔子战略运用的另一典型。此外,美国在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等第三世界也大量运用楔子战略来限制苏联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不仅冷战期间美苏大量运用楔子战略来分化对方阵营,其他国家也采用楔子战略。如冷战时期中苏争夺越南也是运用楔子战略争夺盟友的经典案例。(43)

      冷战后,楔子战略在美国单极霸权护持、地区霸权兴起和地区一体化发展等问题上也经常出现。其中,对为何没有形成针对美国单极霸权的制衡展开了大量讨论,其原因可以从权力差距、威胁认知和善良霸权等视角进行分析,但却忽视了美国大战略本身对对手国家和对手联盟的预防。(44)冷战结束后,针对美国安全面临的新威胁或主要危险,美国大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接触、联系阻止潜在的敌对联盟形成。(45)

      四、总结与评价

      综上所述,楔子战略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但令人遗憾的是学术界对此研究还不够充分。既有的有关楔子战略的研究由于研究视角差异、学科背景不同等难以提供较为充分的解释,对此有待更为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

      一是从制衡角度对楔子战略进行研究,主要是将楔子战略作为一种制衡方式或外部制衡失败的原因,并非基于战略视角对此进行研究。以往的研究将制衡失败归结为实力差距、集体行动的困境、国内政治的约束、规范、认同与价值观的作用,(46)缺乏战略互动的视角,忽视了威胁源通过进攻性楔子战略的运用可以增加制衡成本,削弱制衡意愿,进而实现联盟预阻、联盟分化和联盟重组等效果。虽然一些研究对拿破仑战争、德国统一战争、希特勒战争和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统一天下战争中“分而治之”的楔子战略进行了一些分析,归纳了一些策略选择的特点,但并未对这些策略的作用机制进行一般规律总结,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楔子战略理论研究。

      二是有关楔子战略的战略研究相对比较零散,概念界定并不明晰。基于战略视角对楔子战略进行研究需要注意战略目标、战略资源、战略阻力、战略手段和战略效果等多个环节,并对其中的内在逻辑作出较为清晰的梳理。由此也能区分楔子战略与制衡、联盟的差异。在对楔子战略的理论研究中,“分而治之”比较常见,不过其仅为楔子战略的一种方式。除“分而治之”外,楔子战略也采取整体施压或联盟预阻。“分而治之”更多是从效果层面进行分析,并未对其具体手段、作用机制和运作过程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

      三是历史经验研究为楔子战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案例,但主要是一些历史性描述,理论分析深度不够。楔子战略的运用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非常普遍,这也意味着楔子战略能够作为一种战略类型存在。不过楔子战略作为一种战略运用,必然受到战略环境和国家偏好的影响。如能通过一定的案例分析,形成对楔子战略的一般性规律认识,无疑将提升其理论深度。

      研究楔子战略具有理论、现实和政策三重意义。一是理论上对楔子战略进行研究可以增加对楔子战略的概念、手段和机制等的了解。尽管楔子战略在历史上比较常见,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其的理论研究尚显不足。二是现实中增进对楔子战略的理解可以加深对各种国际权力竞争的认知。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冷战思维的终结,出于霸权巩固和强化的需要,美国对中俄等潜在对手的防范并未解除,在中俄周边地区不断发起颜色革命,挑拨离间,不失为楔子战略的继续。三是政策上通过对楔子战略的研究可以借鉴利用。对于中国而言,周边环境、周边安全至关重要,如何减少美国亚太联盟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影响,降低美国挑拨离间对中国睦邻外交的负面影响等,楔子战略对中国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未来有关楔子战略的研究应该将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理论方面将楔子战略视为一项独立战略,考察楔子战略的概念、作用机制和运作过程。其中对于楔子战略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尤为重要,其需要很好地说明楔子战略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不过局限于资料获取难度、变量控制困难等原因,其作用机制检验需要在研究方法上寻求适宜对策。在案例研究方面,通过一定的案例分析形成对楔子战略的一般性规律认识,对楔子战略运用在战略目标、资源和手段等环节的基本特征有所把握,检验楔子战略的效果,无疑将提升其理论深度。在案例研究之中,可以采取一定的过程追踪,进而提升论证的说服力。

      五、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对于当前中国来说,楔子战略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之处。近年来,由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日益受到美国亚太联盟的影响,中国如何化解美国亚太联盟的负面影响对于中国的和平发展非常重要,对此进行研究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美国感到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日益受到挑战,为此采用了联盟强化和离间、分化东亚一体化进程的手段来实施其亚太再平衡战略,楔子战略的影子依稀可见。

      针对美国在中国周边实施的楔子战略,中国也可以考虑采取楔子战略以削弱美国的影响力,其中尤以分化美国亚太联盟最为突出。中国学者对此也有一些研究,普遍认为美国亚太联盟对中国和平崛起形成了制约,中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分化美国亚太联盟。具体而言,中国可以基于联盟预阻、联盟分化和联盟瓦解采取一系列楔子战略手段。

      一是基于联盟预阻的目标淡化亚太地区的联盟需求。对于中国的和平发展来说,如何将自身影响力在亚太地区扩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近年来,中国崛起面临的地区压力有所增强,美国亚太联盟强化是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抵销美国亚太联盟的强化,特别是阻止其他国家加入美国亚太联盟体系,淡化亚太地区的联盟需求至关重要。为此,需要加强地区安全产品的供应。对于亚太地区的安全合作,美国亚太联盟是始终绕不开的难题,联盟合作的封闭性对地区安全造成外部性,使得地区安全合作受阻。基于阻止美国亚太联盟扩大或强化的考虑,中国可以积极推动多边安全合作来超越联盟合作,如中国积极推动更为开放包容的地区多边机制发展。此外,中国也开始增加与美国盟友的合作,不排斥一些诸如中美日、中美韩的三边合作,对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区多边军事演习也开始适当参与,通过合作增进了解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对方。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展示了自己在地区安全机制上开放包容的一面,可以减少亚太地区的联盟需求,阻止美国亚太联盟体系扩大或强化。

      二是基于联盟分化削弱美国亚太强势联盟。日本、菲律宾与中国利益冲突严重,一时也难以通过经贸合作来加强双边关系,中国可以采取对抗性楔子战略对这两个国家施加压力,利用美国对冲突失控的担心,在美国与其盟友之间打下楔子。由于美日联盟并非利益完全一致,在二战问题、钓鱼岛争端和亚太地区合作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中国可以不断对日本施加压力,促使美日两国的战略分歧不断凸显,加大其联盟间隙。相对而言,中菲关系因南海争端而恶化,美菲联盟也趁机强化。针对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不断挑衅,中国可以适当地采取反制措施,既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也能达到分化美菲联盟的目的。

      三是基于联盟瓦解削弱美国亚太联盟。对于美国的亚太联盟来说,其并非铁板一块,盟友间存在战略目标分歧和利益分化,这使得中国可以采取楔子战略加以利用。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美两国的相互竞争推动亚太地区形成了一种“二元格局”。对于大多数亚太地区国家来说,如何在中美之间竞相获利应该是最为适宜的选择,美国部分亚太盟友也不例外。对于美国亚太联盟,中国在短时期内虽然难以完全瓦解,但促使部分美国联盟名存实亡也并非毫无可能。中国可以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来瓦解美国亚太联盟,目前适宜在美韩、美泰联盟上进行尝试。美韩联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中国粉碎美国“围堵”和“遏制”的战略突破口。(47)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韩国民众“对与美国还是中国结伴存在分歧”,引发了对维持美韩联盟问题的热议。(48)中国可以通过加强中韩军事合作、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来淡化美韩联盟的相互需求,通过中韩经济合作来抵销美韩联盟的对华针对性。不过,目前由于朝鲜半岛问题尚未解决,瓦解美韩联盟的难度较大。但中国需要未雨绸缪,使得将来朝鲜半岛问题解决后美韩联盟应不复存在或至少不能延续驻韩美军。对于美泰联盟来说,因越南战争结束而地位一落千丈。泰国目前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与美国联盟关系有所削弱,美泰联盟对中国的安全威胁相对较弱,中国需要继续推动中泰关系发展以维持这一局面,促使美泰联盟名存实亡或最终瓦解。

      尽管目前缺乏明显的官方文献来证明中美亚太竞争的楔子战略使用,但从美国的所作所为来看,楔子战略运用却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美国在亚太地区和中国周边地区的楔子战略运用,中国需要保持警惕并妥善应对。从更为广阔的历史和世界视角来看,只要国际社会依然处于所谓无政府状态,各国特别是大国强化自身安全最大化的努力就不会停止,国际安全领域的权力斗争就不会消停,楔子战略也就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不过,除了安全领域外,国际关系其他问题领域的权力斗争的胜利也在很大程度上基于“集势以胜众”。目前,不同问题领域的集团化现象日益增多,如气候变化中的小岛国集团、经济领域的金砖国家、不同地区合作中的制度竞争问题等。这些虽然不属于楔子战略的范畴,但可以从楔子战略的运用中受到启发。对于中国来说,如何扩大国际影响力,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在不同问题领域聚集更多的国际支持,需要充分了解楔子战略,并借鉴其合理内核,为中国外交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参考。

      ①Timothy W.Crawford,"Wedge Strategy,Balancing,and the Deviant Case of Spain,1940-1941," Security Studies,Vol.17,No.1,2008,p.1.

      ②凌胜利:《楔子战略与联盟预阻》,《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7期,第73页。

      ③Timothy W.Crawford,"Preventing Enemy Coalitions:How Wedge Strategies Shape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5,No.4,2011 pp.165~166.

      ④Randall L.Schweller,"Missed Opportunities and Unanswered Threats:Domestic Constrains on The Baland of Power," http://www.yale.edu/irspeakers/SchwellerFall02.pdf.

      ⑤乔治·H.奎斯特认为对进攻与防御的区分存在基于能力与意图的两种视角。参见[美]乔治·H.奎斯特著,孙建中译:《国际体系中的进攻与防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⑥[美]汉斯·摩根索著,徐昕等译:《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⑦Robert G.Kaufman,"To Balance or To Bandwagon? Alignment Decisions in 1930s Europe," Security Studies,Vol.36,No.3,1992,pp.417~447.

      ⑧Richard Rosecrance and Chih-Cheng Lo,"Balancing,Stability,and War:The Mysterious Case of the Napoleonic International System,"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40,No.4,1996,pp.479~500.

      ⑨Thomas J.Christensen and Jack Snyder,"Chain Gangs and Passed Bucks:Predicting Alliance Patterns in Multipolar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4,No.2,1990,pp.137~168.

      ⑩Randall L.Schweller,"Missed Opportunities and Unanswered Threats:Domestic Constraints on The Balance of Power," http://www.yale.edu/irspeakers/SchwellerFall02.pdf.

      (11)Randall L.Schweller,"Unanswered Threats:A Neoclassical Realist Theory of Under Balan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9,No.2,2004,p.161.

      (12)[日]大桥武夫著,古月译:《战略与谋略》,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前言第1页。

      (13)[美]汉斯·摩根索,徐昕等译:《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217页。

      (14)[美]肯尼思·华尔兹著,信强译,苏长和校:《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15)[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5~55页。

      (16)Timothy W.Crawford,"Wedge Strategy,Balancing,and the Deviant Case of Spain,1940-1941," Security Studies,Vol.17,No.1,2008 pp.1~38.

      (17)Timothy W.Crawford,"Preventing Enemy Coalitions:How Wedge Strategies Shape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5,No.4,2011 pp.155~189.

      (18)David Baldwin,"Power Analysis and World Politics:New Trends and Old Tendencies," World Politics,Vol.32,No.2,1979,pp.162~163.

      (19)Glenn H.Snyder,Alliance Politic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pp.337~338.

      (20)王帆:《联盟管理理论与联盟管理困境》,《欧洲研究》2006年第4期,第111~125页。

      (21)王帆:《美国的亚太联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171页。

      (22)王建宇、牟虹等译注:《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1页。

      (23)曹胜高、安娜译注:《六韬·鬼谷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0、71、198、199页。

      (24)钮先钟:《战略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25)李德义、于汝波主编:《中国古典联盟战略》,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张鸿石:《中国古代经典联盟思想论纲》,《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第6期,第38~56页。

      (26)柴宇球主编:《谋略库·续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7)钟振民:《楔子战略理论及国际政治中的制衡效能》,《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第76~84页。

      (28)刘丰:《分化对手联盟:战略、机制与案例》,《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1期,第48~65页。

      (29)周方银:《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与中国的应对》,《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11期;周建仁:《联盟形成理论评估及对中国的政策启示》,《当代亚太》2012年第3期,第60~62页;孙学峰:《美国东亚安全等级体系深化中国崛起困境》,《东方早报》2013年4月19日,第18版;唐永胜:《美国强化亚太同盟体系对中国安全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4期,第13页。

      (30)Victoria Tinbor Hui,"Toward a Dynam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sights from Comparing Ancient China and Early Modem Europ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8,No.1,pp.175~205.

      (31)张世平:《史鉴大略——当代中国战略的历史思考》,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87页。

      (32)张世平:《史鉴大略——当代中国战略的历史思考》,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78页。

      (33)阎盛国:《秦汉招降战略战术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34)[古希腊]修昔底德著,徐松岩、黄贤全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6页。

      (35)张世平:《史鉴大略——当代中国战略的历史思考》,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225页。

      (36)时殷弘编:《战略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209页。

      (37)Stacie E.Goddard,"When Right Makes Might:How Prussia Overturned the European Balance of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3,No.3,2008,pp.110~142.

      (38)Randall L.Schweller,"Unanswered Threats:A Neoclassical Realist Theory of Underbalan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9,No.2,2004,p.160.

      (39)Randall E.Newnham,"More Flies with Honey:Positive Economic Linkage in German Ostpolitik from Bismarck to Kohl,"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44,No.4,2000,pp.73~96.

      (40)[美]约翰·加迪斯著,时殷弘、李庆四、樊吉社译:《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41)John Lewis Gaddis,"Dividing Adversaries:the United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sm,1945-1958," in The Long Peace:Inquiries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Cold Wa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p.147~194; Gregory Mitrovitch,Undermining the Kremlin:America's Strategy to Subvert the Soviet Bloc,1947-1956,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0; David Mayers,Cracking the Monolith:U.S.Policy against the Sino-Soviet Alliance,1949-1955,Baton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6; Gordon H.Chang,Friends and Enemies:The United States,China,and the Soviet Union,1948-1972,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42)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1955-1971年的中美关系——缓和之前:冷战冲突与克制的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43)徐天新、沈志华主编:《冷战前期的大国关系:美苏争霸与亚洲大国的外交趋向(1945-1972)》,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版,第220~260页。

      (44)[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5)[美]艾什顿·卡特、威廉姆·佩里著,胡利平、杨韵琴译:《预防性防御:一项美国新安全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46)刘丰:《制衡的逻辑:结构压力、霸权正当性与大国行为》,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17~25页。

      (47)黄凤志、刘勃然:《美韩同盟强化与中国的战略应对》,《国际论坛》2013年第2期,第32~33页;龚克瑜:《中国对美韩同盟的认识与新安全观》,《东北亚学刊》2012年第5期,第29页。

      (48)森尼·李:《中国崛起考验美韩联盟》,《国防时报》2011年5月18日,第7版。

标签:;  

前沿战略研究:回顾与评价--兼论对中国政策的启示_安全联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