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淄川区西河中心校 山东 淄博 255161
摘 要:教育研究随着教育的进程正在逐步推进,研究教学过程中探究学习的途径势在必行。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如何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本文通过作者在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点滴经验,阐述了研究性学习中师生的不同作用,以及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对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教育研究 研究性学习 基本途径
一、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在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不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实施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主辅的关系,师生之间将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解决千变万化的问题的过程。学科教材中的每一篇,都有它自身的内容与结构特点。这时教师就应像一名“导演”,认真地钻研教材,精心地设计每一个教案、一段音乐、一个课件、一幅画或一段录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好学生求知探索的情境,争取在40分钟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充分地得到锻炼。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影响学生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学情境。上课刚开始,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趣味性去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好奇、渴盼的境界,并在头脑中形成多种疑问,从而进行进一步地探究。
预学方案的拟定,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预学方案的拟定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而是要通过转变学习的方式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展开创造空间。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步入问题情境阶段、探究实践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步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可以查阅工具书、观看录像、组织上网浏览查阅相关资料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交流、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探究实践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通过实践与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2)调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实验中所获得的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表格等结论形式。(3)初步的交流。学生将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让学生根据整理的表格形式,学会简单地小结,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交流表达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并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供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同时,还应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让学生给予评价。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究问题——交流评价,归纳总结——巩固练习,拓展应用”等环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使他们有更多时间投入课堂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及记忆知识要点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促进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及时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改变学生的心理态度、人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地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把教育变成学习;把学习真正变成学智慧;把培养学科能力、思维方法作为最高的学习目标。不仅传授给学生以“鱼”,而且传授学生以“渔”,教给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独立的思考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激发出来的。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又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供和谐宽松活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论文作者:傅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学生论文; 研究性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阶段论文; 情境论文; 过程中论文; 目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