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背景下本科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 改革路径探析
赵 敏,王小丽
(昌吉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摘 要] 2015年国家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作为教师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在考核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大变化,突出了实践性、灵活性的特点,呈现出“教育学”与“心理学”融合的趋势。本文结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要求和本科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实际,初步探讨本科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改革路径,为师范生更好地适应教师资格考试要求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师资格考试;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
一、引言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2015年在全国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即教师资格“国考”),改革后的教师资格“国考”增设了综合素质、学科教学能力的考查,同时,广泛使用案例分析和教学活动设计,突出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1]。在“标准”和“国考”的双重驱动下,倒逼师范院校对相关课程目标、结构、内容以及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本文拟在“国考”的背景下从本科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现状出发,探讨设置更具有适应性的本科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
天古崖水库目前存在防洪兴利等方面的管理漏洞,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运用标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小防洪兴利矛盾。
二、“国考”形势下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开设现状
公共心理学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公共心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师范院校事务相关举措,但就目前大多数本科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的授课现状来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与“国考”内容衔接性不足
在“国考”的《考试标准》中,心理学的内容贯穿于《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部分中,呈现出“重视学生心理、重视教学心理,兼顾班级管理心理、教师心理健康和特殊需要学生心理辅导”的特点,内容涉及也更为广泛,包含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与咨询、校园危机干预等多个心理学分支[2]。但是现行师范院校有关心理学的教育课程仅有公共心理学一门课程,一般48-54学时,较短的课时数与单一课程内容不利于学生应对“国考”对学生心理学知识提出的要求,增加了学生面对“国考”的压力。
(二)不够重视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与“国考”要求突出实践性的目标相脱离
目前许多师范院校心理学课程的开设以公共课形式居多,教学内容仍然以各种理论为线索,实践性不够。师范院校心理学教师,往往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发展路径,拥有大量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际调研经验,也不了解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教学往往从理论到理论,使得师范生在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时缺乏灵活性。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来看,主要还是采用灌输式授课模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缺失,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课程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3]。这与“国考”要求突出师范生“实践性”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如果教学方法不进行改革依然停留在以前的形式,对要参考的大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三)教材体系和内容陈旧,无法适应“国考”心理学与教育学融合的发展要求
根据5.1节的模型和系统参数设置,不考虑安全性概率阈值,模拟运行系统400次,每次运行到系统违背安全属性或观测序列的长度大于50为止.在400次运行中系统违背安全属性64次.通过分析系统每次运行的观测序列、最大可能执行路径和系统实际执行路径,表3给出IIV算法和PF算法安全性预测错误率和本文提出的反例预测算法的错误率.当系统违背安全属性时,我们的方法能够给出反例而PF算法不能给出系统反例,在安全攸关系统中,漏报的危害比误报要大, 而IIV算法漏报次数只有PF算法的一半,预测错误率下降了近20%.
电子文档的保存需要先进的软件和硬件进行技术支持,否则会存在安全隐患,通过调研发现,保存电子文档的图书馆很少有专用的服务器,主要是个人电脑,安全性较差,比如网络病毒的入侵,计算机存储的数据容易丢失,并使系统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文档资源的保存。另外缺少相应的长期保存技术,在不断的迁移过程中会造成部分格式或者资料的丢失。
(四)教学评价标准单一,与“国考”的综合素质要求脱离
当前公共心理学教学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往往用分数作为评价和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尺度。通常使用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的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也多数考察学生的出勤率,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自身心理和情感态度的关注[4]。使得学生对于公共心理学的态度较为“冷漠”,因而学生对于心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水平也较低,不仅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发挥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另外,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时代应用价值,制约了师范生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更难谈到在未来教育教学中能够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不能体现师范生的专业性,也不能满足师范生在未来教师职业中的发展需求,也无法适应“国考”中注重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的融合趋势。
以新的考试标准要求为内容模板,重新构建公共心理学的授课体系,以获取国家教师资格证为基点,以促进未来教师实践能力的发展为核心[5],立足于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和学生知识经验水平,结合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突出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重点,重新建构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
三、“国考”背景下本科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改革课程结构,重新定位公共心理学的课程培养目标
在国家对教师素质新要求的驱动下,公共心理学的学科地位急需调整,师范院校应该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指导,把心理学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师范生的个体心理成长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注重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融合培养。
目前师范类学生公共心理学教材通常主要是依据基础心理学进行适当修订而成的,偏重于理论原理实验研究,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有一定脱节,使得学生在面对公共课时呈现“上课听热闹,考试划道道,考完全丢掉”的教育现象,这对于师范生的培养无疑是不利的。
(二)对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进行重新建构,重点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2018年,龚正银觉得妈妈年纪大了,不能让她继续漂泊下去。于是,春节前,母子俩又回到了巫溪县老家。回到家简单收拾了一下,龚正银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恒翔移动营业厅。可是去了几次,他都没有见到陈艳。有一天,龚正银给妈妈买手机的时候,正好碰到了陈艳,他心中大喜,想着终于可以了却一桩心愿了。他挑选了一部价值199元的手机后,加了陈艳的微信,支付了手机款。
具体改革意见如下:(1)对基础心理学的导论部分精简压缩。心理学导论部分对心理学研究方法应该重点讲述,但对心理的实质、神经系统与脑的部分内容要适当压缩。针对心理过程中的核心概念要直接引入,重点阐明其意义和作用,而对于相关的理论发展、实验操作、作用机制可以不再做详细讲解。(2)对发展心理学和教师学生心理健康部分进行整合。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重点讲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青少年积极情绪的培养,同时增加“问题儿童”心理鉴别和诊断的要点,适当开设专业性选修课,如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对策研究,特殊儿童的融合培养,学习障碍儿童的识别和干预,阳光心理的塑造等专业选修课。(3)课后作业也应该摒弃一般概念性的考查。应结合教育现状增设一些探究性课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信息化、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师范生实践素养
公共心理学的授课方式也要变革,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平台,实行“线上+线下”探究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模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师范生实践素养。推行使用“翻转课堂”、MOOC等方式,以学习任务进行驱动,对心理学知识、内容进行意义性建构,应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和系统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还需要采用“见习+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师范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所学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提高师范生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四)实行灵活多元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发挥学业评价的激励作用
公共心理学的评价方式也要变的更为灵活,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课堂授课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在每堂课前可以给学生预留预习作业,上课时分小组进行研究成果汇报,教师针对小组研习的结果进行评议总结,然后针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另外,结合当下教育热点问题,一学期至少组织4次自主学习研讨交流会,例如中小学常见心理问题鉴别及干预,中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研究,青春期学生应对策略,挫折情绪的应对及阳光心态的塑造等自主学习研究。以实践能力提高为目标把学生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为:期末考试(50%)+小组教学研究报告(20%)+自主学习成果(20%)+平时课堂表现(10%),这样学生有很多机会提高自己的成绩,增强了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把注意力着眼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而不会只是在期末考试时才加以重视,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业评价的激励作用。
四、结语
在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新形势下,本科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阵地,应该立足社会发展,在造就一批应知、会做、愿持且具有实践反思与终身理念的中小学师资队伍这一“主观愿景”上[6],系统审视传统公共心理学课程的不足,厘清其与从业资格新要求的不适应表现,构建更为合理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以期更好地适应我国未来教育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梅,郑枫.“国考”背景下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5-117.
[2]范锦燕.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安献丽.师范生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思考——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J].学理论,2014,(32):255-256.
[4]许丽芬.高师心理学课程现状与改革出路[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6-108.
[5]刘冬梅.教师资格证改革背景下对高师院校师范教育课程的改革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5,(7):47-48.
[6]杨柳,赵正.从业资格新要求背景下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省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58-170.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5823( 2019) 09-0130-02
[收稿日期] 2019- 05- 26
[作者简介] 赵敏(1987-),女,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心理研究。
[责任编辑:李瑞]
标签:教师资格考试论文; 师范院校论文; 公共心理学论文; 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