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刚刚接触社会和认知社会,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单纯的口头思想品德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引入课堂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让他们体验德育素质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自觉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合格公民。同时,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还突出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成为践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258-01
一、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当前小学阶段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内容较为笼统,以理论性知识为主,尚未全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甚至很多内容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相差甚远,难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时不能过于依赖教材,而是根据教材中的主题,拓展更多新鲜、有趣的教学素材,与当前社会宣传的价值观保持一致,以此督促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例如,为了树立榜样形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感动中国”的颁奖视频,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优秀人物事迹,从中获得感动与启发;给学生讲解地震灾区的真实故事,播放社会公益活动的新闻视频等,让学生切身感受美好的生活。除了正面例子以外,教师也可引入一些反面事例,让小学生具备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思想。
二、生活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将小学德育生活与课堂教学的开展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德育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是制定必须以学生的个性以及心理特点为基础。同时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自我超越和自我锻炼的过程中逐步成长、理解和体验。比如,老师在讲授《父母的疼爱》这门课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视频,要求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悟视频所要表达的意义。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家长在其成长过程中给予的爱。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了来自于父母的爱,同时也为其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想要真正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要遵从小学生的发展规律,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这样才能促使他们从自己的思想为出发,以自己独特化的、个性化的眼光来观察社会、感受社会、思考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学习《我的一家人》一课时,笔者邀请家长来到班级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做活动,課前准备每个学生与家人在一起的照片或者视频,通过播放亲情歌曲、亲情图像等方式,在课堂上渲染温暖的氛围,最后再组织各种亲子游戏,由家长与孩子一起配合完成任务。这样一节课下来,促进了亲子关系,学生也把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对父母形成感恩之心。通过实际参与课堂活动,学生融入了学习情境中,自己从中感悟道理,并在生活实践中得以检验,形成了内在道德修养。
四、生活化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应用
1.教学实践性锻炼的进一步加强
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生的实践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行为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检讨自己在与同学朋友相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性的一面,然后积极的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缺点,从而达到改善学生之间关系增进学生友谊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自控意识的增强以及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教师在德育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将美丽的自然景观与人们的健康生活图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然后引导学生将其与现实生活环境进行比较,使学生切身的感受到环境污染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才能将学生保护自然的积极性充分的激发出来。
2.教学空间开发力度的持续加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知识,同时对于学生课程教学经验的积累也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通过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多思考,让学生将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教学中知识的真正意义的教学,为其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进行在《想象她们的难处》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那些为了生存而不停忙碌的残疾人的生活现状,同时收集他们身上身残志坚的先进事迹,组织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要求学生一只手吃饭、学习。被蒙住眼睛去上学、吃饭、走路等,使他们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困难,体会到他们的伟大和力量。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学生也充分的感受到了真实生活与知识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也促进了小学品德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五、结束语
由上可见,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途径非常多,教师要始终围绕“生活”二字做文章,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绪,让他们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接受并掌握思想品德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进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综合素养。另外,教师将小学品德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也促进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生活态度的不断提升,为学生情感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生活质量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论文作者:毛光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师论文; 社会论文; 生活化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小学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