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整合机制的深入研究_科学论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整合机制的深入研究_科学论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深入研究科学与人文融通的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论文,人文精神论文,人文论文,机制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重理轻文、科技与人文的对立,这是近代以来形成的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尤为突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社会建制,它们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软科学研究,交叉科学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就体现了两者统一的趋势。深入地分析科学与人文融通的机制,对把握两者统一的前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社会需要是推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统一的动力机制

科学与人文作为社会建制,具体表现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两者相互结合的持久动力。改革开放以来,跨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门类的交叉科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究其原因,是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分不开的。1982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的《2000年的中国》项目,是我国第一个超大型的研究课题,课题涉及的范围很大,综合性很强,涉及的专门学科和知识系统很广泛,必须动员各领域的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组成强大的研究力量,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完成研究任务。这项课题由近400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各部门的实际工作者通力合作,于1985年12月完成。研究成果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总报告,是整个研究总的结论,即对2000年中国总的预测和政策建议。第二层次是分报告,即按照人们社会活动的几个大的领域进行划分,形成第二层次的结论性意见。第三层次是专题报告,即在上述每一个领域再细分为若干个专题,形成结论性意见。这是一次典型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合力进行的研究活动。1992年,由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牵头,组织52个部门,300余位专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完成了《中国21世纪议程》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事实表明,我国横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活动开展的根本动力是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型,总是在历史转折时期,由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些重大的发展战略问题,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合攻关。不失时机地抓住社会发展提供的历史机遇,正是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社会建制是跨学科研究持续发展的关键

促进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需要相应的社会建制。组织管理体制化是有效促进跨学科研究工作的保证。在我国的跨学科研究活动中,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我国在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以及80-90年代,几项重大的跨学科研究活动,都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直接领导下有计划进行的。设立常设机构,使这项工作有领导、有规划、有投入保障,这是使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联合的组织保证。值得一提的是77年邓小平倡导成立中国社科院,并讲中国有十亿人口,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国不但要成为经济大国,而且要成为一个文化大国。目前,世界各国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跨学科研究的组织机构,跨学科研究国际协会成立于1980年,多次组织召开跨学科国际会议。我国也相应地成立了跨学科研究的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中央成立了科教领导小组,国家科委成立了软科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跨学科研究工作。此外,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各个大学还成立于若干实体性或非实体性的研究所(如: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以哲学所为例,目前所内有七个院级研究中心,如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中心等,把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结合起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决策咨询作用。

最近,江泽民同志连续发表讲话,强调要大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强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这些观点对于矫正科学与人文严重失衡的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投入的增加和相关政策的落实,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联合的趋势将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三、交叉学科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联合的中介环节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这种结合除了要求人们要树立新的科学观和文化观以外,更重要的是提供新科学观和文化观赖以形成的学科基础。交叉学科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邻或相互交叉区域生长出来的一系列自成体系的新兴学科,这些学科以贯通自然和社会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如科学社会学、生命伦理学、环境科学等综合性学科,已经成为两大学科领域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单一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将为跨学科的研究开拓出更多的领域。交叉学科的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以及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的出现,对于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国内已经组建了几十个交叉学科学会和研究会,发行了上百种软科学刊物,举行了数百次学术活动以及大量的国际交流活动。事实表明,交叉学科研究对于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联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跨越两大传统门类界限为标志的综合性学科的兴起,必然引起知识结构的变化,为进一步消除传统的学科划分而导致的文理分割创造条件。

四、教育机构的改革是保证两种文化融合的基础性的环节

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并非仅是少数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事业,而是全体国民的事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结合的程度,取决于整个国民教育的水平。两种文化的统一既是新的科学观,也是新的文化观、教育观。只有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统一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上,突破过去学科分得过细、知识结构过窄的状况,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才能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提供人才保证。目前,对两种文化的统一缺少广泛的社会共识,其深层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的教育体制是重要的根源之一。在这种体制中,教育的结构和专业设置都打上了单学科的印记。因此,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往往习惯于用单学科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提高民族素质,必须重视对传统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确立文理合一的综合教育模式,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教育思想上融为一体。为此,在高等教育方面,要通过院系调整和重组,改革传统教育结构,打破重理轻文、文理分家的局面,建立文理渗透的综合性大学。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使两者相互促进,使受教育者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关注并吸收人文精神的营养,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两种文化的融通与发展提供新型教育体制的保障。

标签:;  ;  ;  ;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整合机制的深入研究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