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对城市道路的景观做系统规划,在进行设计之前要了解城市的特色以及道路的特点,使设计能彰显城市的风格和底蕴,同时要注意与人文的结合,方便大众出行。为了能更好地做好设计,文章首先阐述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接着明确其功能,分析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展示其设计的重要性,最后深入探究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和步骤。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城市规划
1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与功能
1.1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
城市道路景观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这个概念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实体项目以及其中来往的人群,因此它是城市化建设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为城市提供生态功能、环保功能,不仅可以给城市居民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城市中的人群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服务。组成城市道路景观系统项目的内容有很多,不但包含着人文方面的因素,同时还包括自然休闲等功能,不过对于景观的建设来说,还是要以人的感受为重点。在城市道路景观中,要体现出山水景色,要考虑到这所城市的历史文化因素,但是也不能够忘了现代化建设,而是要让其融合起来。将自然元素同现代化元素进行融合,使得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能够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1.2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在不断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人们在物质文明增加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得到发展,但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依然存在。正如十九大以来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也说明人们对生态文明这一美好需要的追求,当然这也从侧面证明当前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在道路景观的设计方面,也尤其要注意绿色景观的设计,注意道路两边花草树木的修葺,凸显道路景观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在《城市意象》这本书中提到,道路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首要元素,发挥主导性作用,其余的环境要素围绕着道路设计这一核心,且与之相辅相成。因此,要发挥好道路景观的环保功能,首先在道路的构造上考虑人口的密集程度,做到节约城市空间,并能保证道路的便利畅通。同时,对于不同道路的景观有不同侧重,要考虑到当地的人文特色,做到物质、精神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当然,在这些景观中要注重绿色环保,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减少机动车辆的废气排放,减轻温室效应,这对城市的干净清洁起着重要作用。
在发挥城市道路景观环保功能的同时,也要通过道路景观展现当地的特色以及风土人情,如在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注重景观的人文气息,可在景观中穿插雕塑。此外,道路景观也要发挥予人便利的功能,如路牌标志的设立,石凳、长椅的安排,在带来美观的同时也带来便利。
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2.1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和功能相适应的原则
道路发挥的功能与属性不同,其路网将存在相应的差异,所以城市的道路在特色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交通的目标不同,对于环境之中的景观元素存在不同的需求,所以道路建筑的格调、绿地与道路本身的设计要与相应道路的特征相契合。
2.2美观性的原则
美观性原则是现代社会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和景观设计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内容,设计人员在对城市道路进行景观设计规划时必须将美观性作为重要原则,最大程度上利用城市道路两侧原有的地形地貌、植物景观状态等客观因素为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线条美和色彩美的营造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可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的景观空间潜力,借助景观绿色设计等方式将艺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充分融合,在结合该城市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周围环境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景观色彩和景观风格营造出夺目绚烂的城市景观,为城市景观绿色植物和空间环境的有效融合做铺垫,更为城市道路空间绿化形成连续性、统一性、协调性打下一定的基础。例如,在传统的城市道路规划模式下,挡墙、变电箱等大都直接暴露于空气,尽管能有效保障城市综合性能的有效发挥,但却在极大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协调和周围环境的美观。因此,在新规划模式下,设计人员可从美观角度对相应墙体进行绿化遮挡或涂鸦美化,保证墙体功能发挥的同时增强了墙体和周围环境的和谐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以人为本的原则
道路是车辆与行人的载体,车水马龙的人流与车流在动态之中对街景予以观赏,同时还存在自己出行的特殊目标,譬如上班与购物以及旅游等,各自拥有自己的出行方式,诸如步行、公交、自驾等,其出行的规律与视觉的特点存在差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发扬人本主义精神。
3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具体措施
3.1道路视觉景观设计
在道路视觉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与道路平、纵、横及道路结构等方面的设计相结合,同时要根据地形、地貌的变化来布置道路平面线性、竖向设计和横断面,确保道路线性、分隔带、绿化和边坡的连续、平顺、自然,保证良好的通视效果,确保与周边环境风格相统一。在设计时,避免将道路拉直推平,这样视觉上会单调乏味。在机动车路面设计时,尽可能的利用柔性路面结构,降低光污染和噪声污染。在对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路旁景观等设计时,选取的材质和颜色要与道路景观风格定位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另外,材料选择还要参照地域性特点。
3.2绿色材料的使用
绿色设计为减少资源消耗以及资源重复利用的目的,在真正道路交通设计时,应注意绿色材料的选择,不可大兴土木,大肆破坏城市内部的自然环境资源,尽可能选择可以再生的资源作为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原材料。最好就近取材,了解使用绿色材料进行建设对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还以城市最为本真的面貌,不要沾染过多的工业化气息,特别是针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护,不能破坏环境以及环境周围的生物圈。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用绿色清洁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给城市道路建设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浪费,要把城市还给自然,把水资源还给土地。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的人文历史建设设计出符合当地的道路景观。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才能达到较大范围内的道路景观设计。针对现代化社会崇尚的是绿色材料的使用性这一特性,为了让全市人民都可以拥有使用绿色材料的机会,那么就需要为道路景观建设造出更好的空间。
3.3绿化园林设计
在道路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所处地域及气候条件来选择适宜的树种,而且不同树种其树型、色彩等不同季节景观上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要与道路景观风格、沿线建筑、气候及地点特点相结合,将道路绿化纳入到道路景观整体中来,充分的考虑到车移景异,打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3.4行道树的设计
行道树设计师我国城市道路景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有树带和树池2种。通常会在马路两边建设树池,对树池进行设计并将树木种植在树池中。树池行道设计的使用面积相对较为固定,并且因为造价管理所消耗的资金非常高,所以容易引发维修困难等许多问题。而树带式的行道树设计模式是在车辆行驶位置和步行的位置中间进行的一种道路设计。如果是人流量特别多的地方,就要相对减少种植面积,意味着可以在道路中间设计一条树木小道,分离了行人与车辆,大大提高了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同时也能提高道路建设的生态效益,并且有遮荫避阳的效果,让城市居民感到快捷舒适,提高了生态防护效力,并且可以慢慢推广到更多的城市道理建设发展上面去。
结束语
道路景观设计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制度不断改革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道路景观设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约越高了,城市的道路建设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前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座城市市容市貌的象征。所以城市道路景观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相关部门必须要利用一切资源和精力来进行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李硕.基于雨水利用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
[2]邹莉.城市文化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5.
[3]任涛.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与广场的绿地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4]孙菲.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导则编制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论文作者:王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景观论文; 道路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城市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功能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