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历山街道新城路小学 256199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有着评价、激励、导向的重要功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论述:“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淡漠评价,使得评价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起到激励、导向的功能。鉴于此,笔者直击现状,并尝试“人性化”评价的研究,让评价成为教师的一次检验、一次关怀、一次企盼。通过人性化评价,点燃孩子心灵的火种,让孩子们爱上习作。
策略一: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
习作评价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习作评价的主体应该由独家评议转向众说纷纭,让评价主体多元化。
1.教师导评,春风化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不能简单地用套话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要用心写好习作评语。 教师的评语可以写得坦率真诚而又含蓄生动,多一份鼓励,具有针对性。此时的习作已经完全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真诚的对话。建立起了这样的情感桥梁,学生写作热情高涨,老师改作业不再是沉重的负担,师生共同体验读写的艰辛与快乐,写作与改作均成为师生丰富生活的一部分。评语可以写得言简意赅而又有具体形象,带一点商榷,具有启发性。总之,教师要尽量追寻“唯美诗意”的评价艺术,应具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种春风化雨般的诗意。
2.学生自评,自品自悟。“文章不厌百回改”,学生自改习作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得失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教师可教给学生具体的修改步骤:一读,读一读文章是否琅琅上口、语句是否通顺;二想,想想文章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立意是明确、条理是否清楚;三改,进行必要的删、添、改。修改后,再把全文通读一遍,不当之处再改、再读。这样的评价,已经超越了传统狭隘的范畴,真正培养了自改习作的能力。
3.同学互评,学会欣赏。篇篇习作,各有精妙之笔,各有闪光之点,各有传神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选择伙伴进行交流、修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的文句,哪怕只是一个词、一个标点,也可用波浪线画下来,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相互修改习作,是发现他人亮点、弥补自己不足的过程,也是及时反馈、共同提高的过程,每位学生在互动中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习作带来的愉悦。
策略二:评价的标准要有差异。
1.学生分层。可根据学生的习作水平和平时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全面考察,进行综合能力评价,分成甲、乙、丙几个层次。这样比较客观地认定每个学生所处的层次后,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因人因时制宜,以避免分层带来的负效应。更主要的是鼓励学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这正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手段。
2.批改分层。分组改要从差组先改,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对优秀组适当提高要求。其次挑出每组中较好的习作,为讲评课作铺垫。这样每组中的优缺点教师能做到心中有数,便于讲评课中的因“材”讲评。
3.讲评分层。首先,教师对这一次习作的优点和存在的缺点进行总评。然后,评差组的习作入手,表扬这组中较好的习作,并针对他们的基本功提出优点和缺点。当评优组的习作时,应表扬一些附加分加得多的同学,同时应该指出不足之处。这样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确了自己习作的目标,既不让基础差的学生因觉得习作高不可攀而丧失信心,也不使尖子生因感到习作一蹴而就而固步自封,每人都获得了充分的写作动力。
策略三:评价要注重过程。
习作教学评价既要重视学生显性的习作结果——习作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隐性的习作准备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我创建了三种类型的档案材料,确立了三卡三本式系列评价,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让孩子在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体验习作的快乐,让孩子在习作的过程中“吹尽狂沙始到金”。
1.读书卡——语言材料积累本。课外阅读将是学生丰富语言、积淀语感的有效途径。我要求学生在读书卡上自行记录课外阅读的内容,每周对学生的读书卡——语言材料积累本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加阅读数量,提高阅读的质量。
2.观察卡——习作素材积累本。要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引导学生把自己每周观察、调查、访问、研究的主题名称及素材积累的数量记录在观察卡上,例如“钓龙虾”、“黄豆发芽记录”等。每周对观察卡——习作素材积累本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积累兴趣、积累观察经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3.习作卡——学生优秀习作选。学生要把日记和习作中较满意的优秀习作或留有教师、同学评改建议,自己反复修改的获益匪浅、受到启迪的原始修改稿整理在一本活页本上,并把目录制作成习作卡,一学期一张。除了在“习作交流会”、“习作自主评批课”上对每篇习作进行具体的评价,还要阶段性地对一个月内的所有习作进行整体性评价,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和有创意地表达的能力。
总之, 教师如果积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习作评价模式,运用人性化的评价手段,就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论文作者:宋志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习作论文; 评价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论文; 自己的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