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90年代印度的“区域性威慑”军事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区域性论文,年代论文,军事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后,面对世界形势和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在对国家内外政策进行大幅度调整的过程中,通过对冷战结束后的安全形势的分析,相应地,印度也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即由过去的为夺取南亚地区战略支配地位而推行的“地区性进攻战略”代之以“区域性威慑”军事战略。本文旨在阐述印度新的军事战略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主要特点并力图揭示这一战略的影响。
一、印度军事战略调整的背景
(一)90年代以来的国际形势
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化,原先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地区势力的崛起,世界正在趋向多极化。同时冷战的结束也带来了安全观念的变化。90年代后,国际上关于安全的概念得到了更新和扩大,其内涵更加广泛。各国政治家都普遍认识到,在当今时代里,一国的安全及其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地依赖于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在内的综合国力,其中最根本的是经济力量。
为适应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变化,各国都开始对其国家战略进行大幅度调整,对各自的安全环境和威胁都重新进行估计和判断,对各自在冷战后的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的优先次序进行重新排列,世界进入到一个战略和政策大调整时期。
(二)南亚战略格局的变化及其对印度的影响
90年代后,南亚的战略格局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南亚格局摆脱了冷战时期以美苏对抗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的制约和影响。随着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巴基斯坦作为美国阻止前苏联南下的“前线国家”的地位和作用消失了。苏联解体后,美巴的同盟关系已徒有虚名;与此同时,印苏的紧密关系也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化为乌有。相反,印美关系却因双方在战略上互有所求而变热;印中两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新格局也要求进一步求大同存小异,稳定边界现状,发展双边关系。这样,冷战时期一度存在于南亚的所谓美中巴轴心对印苏阿轴心的格局不复存在。南亚地区外的大国和该地区内的印、巴在南亚外交上一时失衡。美、中、俄都依据冷战后国际和地区的形势发展而逐步调整各自对南亚的政策。当前,美、中、俄对南亚政策的调整有两个趋向:1.美、中、俄在南亚现阶段安全利益的交汇点是保持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此希望分别同印、巴保持一种大体平衡的稳定关系,致力于以和平方式解决与印、巴之间的争端;2.三国都在努力估量和判断南亚在未来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确定各自南亚外交的长远目标,制定把当前安全利益与未来战略目标有机结合的现阶段政策。
其次,冷战结束后,虽然使原来就拥有在南亚独特战略地位的印度更具优势,但是,印度面临着的挑战也是严重的。在冷战时期,印度在国际格局中主要有两个支撑点:一是它与苏联的特殊关系;二是它作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所具有的地位。但是,苏联解体后,作为其继承国的俄罗斯与美国和西方其它国家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发展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成为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俄中之间也确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故而在印俄关系中不再存在俄印双方相互借重来对抗美中的情况。虽然俄罗斯重视发展与印度的关系,但是,双方之间再也不存在过去那种特殊关系了。
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历来十分重视不结盟运动的作用。但是,冷战的结束也使得不结盟运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国内矛盾丛生,特别是由于经济上困难重重,许多不结盟国家倒向西方,偏离了不结盟运动的传统和宗旨。其次,两极格局的终结也使得不结盟运动失去了作为第三种力量所发挥的“力量平衡”的作用,从而也使得印度在这方面回旋余地大大缩小了。
在上述新的国际形势下,印度也面临着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重新定位的新课题。象其它国家一样,进行内外政策的大调整已是势在必行。
(三)印度内外政策的大调整
应当看到,冷战结束后,尽管印度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总的看来,印度希望成为地区超级大国和争当“世界级”强国的国家战略总目标没变,只是实现这个总目标的方式和手段有所变化。印度的战略家主张,在国际事务中,印度应当将60年代以来的以常规军事为主要手段的做法改变为以政治、经济和外交斗争为主要手段,且军事斗争要以海上威慑和核威慑为主要形式来实现国家战略的总目标。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印度提出了关于战略和政策调整的一系列构想:
1.转变国家安全观念
冷战结束后,印度的国家安全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内涵和范围都进一步扩大。印度认为,国家安全不仅指领土的完整,而且还包括国家的经济、政体与团结统一等方面,认为当前对印度最大的威胁不是军事和边界问题,而是国内的资源危机。为此,应当减少印度在战略思想中的某种程度的军国主义,以适应世界后冷战时期新的安全观念。
此外,安全的视野也进一步扩展开来,在新的形势下,印度正在改变以往那种囿于南亚及其周边地区狭窄范围的安全观,准备跳出南亚走向亚洲。印度政府一位高级官员说:“我们知道一种政治理论的雏形正在形成。根据这个理论,我们的安全考虑不再集中于中国和巴基斯坦,而是放眼整个亚洲。”
2.重新确定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90年代后,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受海湾战争的影响,印度国内经济陷于困境。印度再次面临着先经济还是先国防的选择。在发展问题上,印度政府再次把经济建设放到第一位。从1991年拉奥政府开始,印度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政策重心偏向经济建设。1996年6月成立的高达政府制定了“收入翻番计划”,规定在2000 年之前人均国民收入提高一倍,达到人均600美元左右。1997年7月上台的古杰拉尔总理也表示坚持前政府的经济优先的政策不动摇。
相应地,印度国防建设的步伐开始放慢。1991年8月13日, 拉奥政府外交部长M.S.索兰基在印度国际研究中心的讲话就指出:“任何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公正作用的国家,都必须小心翼翼地使用其用于国防上的费用既要足够又不过分。在新出现的全球性国际关系模式中,没有什么能比过度的防务开支更能削弱一个国家了。”从90年代初开始,印度的军事开支按可比价格计算已开始有所下降。
3.奉行稳定周边的外外交政策
要走出南亚走向亚洲乃至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强国,印度认识到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特别是一个稳定的后院对印度来说特别重要。过去,长期以来,印度对南亚诸邻小国奉行“门罗主义”的政策,印巴关系更是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中印关系也深受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原先的外交政策显然已不合时宜,时代要求印度同其邻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以取得相互安全和信任,减少军事对抗的危险性,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为国家经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印度认为,未来对印度利益的主要挑战将来自中国,而且主要是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不是军事方面,合作与竞争将是未来斗争的主要特点。所以,冷战结束后,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外交政策上,印度十分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奉行稳定周边的外交政策。
4.转变战争观念,进一步强调发展威慑能力
虽然发展经济已经被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印度仍然高度重视和发挥军事的作用,提出要拥有与其地区大国地位相称的军事实力,强调军事力量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是外交上的一张王牌,特别强调指出:“军事能力和军事信心是促使印度能够成为地区性大国的现实基础”。
在军事战略上,印度防务家提出,要把以往那种想通过战争去摧毁敌国军事力量、掠夺领土、征服意志的传统战争观念改变为重在强调威慑作用而不是强调征服和占领的新的战争观念。据此,印度提出要以实力为后盾,充分发挥威慑的作用以达到以小战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二、“区域性威慑”军事战略的提出
为适应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特别是安全形势的需要,在内外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在军事上,印度提出了“区域性威慑”这一新的军事战略,即在印度所谓的安全体系内、在各个领域实行全方位的威慑。印度一改以往重实战为重威慑的战略,是在当前日益盛行的威慑思想的影响下,为解决其地区称霸野心同当前有限的国力和军力之间的矛盾而提出来的。其目标是:巩固印度在南亚地区的支配地位,维护印度在印巴、印中边境地区已占领土的既得利益,控制弱小邻国,争取对印度洋有更大的控制权,并通过发展海洋威慑和核威慑能力争当世界性军事强国,为下个世纪成为未来多极世界中的一极这一国家战略总目标服务。概括起来,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有:
(一)控制次大陆,保持对四邻小国绝对优势的军事实力
长期以来,印度在分析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的时候,认为对印度安全的威胁有来自巴基斯坦的“敌视”政策以及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可能受到某些区外势力鼓动、秘密援助乃至公开支持的动乱。因此,印度一直坚持把印度次大陆作为一个战略实体,认为次大陆的稳定与安全对于印度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1997年,印度政府外交部发言人泰米兹·艾哈迈德说:“我们有两个圈,第一圈是由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七个成员国组成;第二圈则囊括了其他的国家。”并强调指出“这是我们的特殊利益区”,不容有任何区外大国插足南亚事务。
随着印度战略空运能力的增强,针对印度周边四邻小国对印度的离心倾向和动荡不安的地区安全形势,印度提出要建立一支具有“足够威慑能力”的快速部署部队以便对周边小国实施威慑,使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触犯印度的利益。
至于巴基斯坦,虽然冷战结束后印巴关系有所改善,但由于历史留下的宿怨,特别是由于双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严重争端以及在边境地区严重军事对峙,印度一直把巴基斯坦作为自己“现实、直接的威胁”。例如,在1993~1994年度的国防报告中,印度就明确指出巴基斯坦“仍然是印度安全的主要威胁”。为此,在军事上,印度不仅对巴基斯坦保持着常规力量的可靠军事优势,将其主要的陆、海、空军兵力部署在印巴边境一线和毗连巴基斯坦的海域,对巴维持重兵压境之势以慑止巴方的任何军事进攻行动。而且自80年代末以来,面对南亚的核形势,印度强调要拥有对巴基斯坦核能力作出可靠反应的能力,以便对巴基斯坦实施双重威慑,即常规威慑和核威慑。
(二)视中国为“潜在的主要对手”,强调对中国实施“遏制”性威慑
进入90年代后,印度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更加重视改善和发展对华关系。但是,印度视中国为其“潜在的主要对手”的既定战略始终没变。特别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加强,印度也大势渲染“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孤立和包围了印度,强调中国是南亚区域外卷入了印度安全体系核心地区的一个重要大国;加之中印两国存在着领土争端以及双方对亚洲领导权之争,这一切都使得中国将成为印度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主要“潜在威胁”。
为了遏制中国的势力进入印度的势力范围,印度一方面大力发展综合国力和包括核军事能力在内的军事力量以求达到对华军事均势,另一方面在中印边境保持着一支对华“可靠的威慑力量”。在中印、中锡边境,印度部署了陆军2个军部、8个师、37个作战旅,空军9 个飞行联队、2个导弹联队,约占陆军总兵力的19.27%和空军总兵力的20%,对华保持着局部军事优势。此外,印度还大力研究和开发弹道导弹技术。90年代后,印度开发研制的“普里特维”式短程导弹和“烈火”式中程导弹尤其引人注目,其中“烈火”式中程导弹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极大。如果以阿萨姆邦为基地,它可以打到中国东部许多战略目标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无庸置疑,印度开发中远程弹道导弹的目的显然是为了“遏止”中国。
这样,通过在边境上保持对华局部军事优势、大力发展弹道导弹特别是中远程导弹技术以及坚持不放弃核武器选择权,印度力图建立起针对中国的所谓“遏制性”威慑力量。
(三)扩大对印度洋的控制范围,加快发展海洋威慑能力
80年代以来,随着在次大陆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和巩固,印度的战略重心开始转向三面环绕国土的印度洋。特别是90年代后,印度把印度洋摆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1)经济上,印度贸易的约97 %需经由海路进行,石油运输的44%要依赖于波斯湾,而且这一比率还将增长;2)地理上有这个要求:印度有7500公里的海岸线;3)安全上,认为今后对印度的长期威胁将来自海上;4)历史上也有这个需要, 近代欧洲列强就是通过印度洋征服印度的。
因此,冷战结束后,印度的海洋战略又有了新的发展,开始在印度洋推行以威慑求扩张的所谓“国家安全战略”。印度所谓的海洋威慑主要是针对在印度洋保持着强大军事存在的美国、俄罗斯等大国海军,同时还要确保有效地遏止其他区外大国如日本、德国、法国还有中国的海军进入印度洋;三是保持对印度洋沿岸国家的绝对军事优势,控制邻近国家的海域,慑止其可能对印度进行的任何军事冒险。印度指出,虽然不能期望印度海军战胜大国海军施加的压力,但足可以使它们的干涉付出更高的代价,威慑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此。
为了使印度海军具有其所谓的海洋威慑能力,印度海军正在制定一项以控制印度洋为目标的持久现代化计划。自80年代以来,印度重点地加强远洋海国的实力,其中包括增加航母、核潜艇、新式常规潜艇、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远洋反潜侦察机等远程攻击型武器装备。在确保国土、海岸线和领海的安全及绝对有效地控制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同时,印度海军正积极向远洋实施“软控制”,以求对印度洋的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实施不间断控制。目前,印度海军正逐步由保持一支主要对付巴基斯坦的海上威胁和保卫其海防不受侵犯的沿海防卫型海军变为建设一支由多兵种组成,具有水面、水下和空中实战能力及强大威慑力的大型远洋海军。
(四)坚持保留核武器选择权,重视核威慑的作用
80年代以来,印度防务家就主张,印度应发展包括核报复和常规打击力量在内的总体威慑。90年代后,印度不顾国际核军控持续深入向前发展的事实,无视广大国家的强烈要求,至今仍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坚持推行保留核武器选择权的近核战略,顽固地执行“最后一根导线”核政策,积极地通过民用核计划来发展自己的核武器能力,强调“核弹的威慑作用大于使用价值”,提出政治上要以核武器能力作为谋求大国地位的筹码;在军事上以之作为夺取地区霸权的后盾。
显然,印度发展核武器能力的军事企图是为了对付巴中美三种潜在的威胁,其中“慑止”中国又是重点。无庸置疑,就目前印巴双方的核武器能力而言,印度显然拥有对巴战略优势;至于中印之间,印度认为,在军事上,印度在对华常规作战领域里的行动自由为中国的战略核力量所制约,只有具备了与中国相称的核威慑能力后,印度才能充分发挥在中印边境已取得的常规优势的威慑效果;对美国来说,印度主要是想通过发展核武器能力来“劝阻”它不要轻易地干预印度势力范围内的事务。
(五)广泛寻求与外军的军事合作关系,树立军事大国形象
90年代后,印度全方位调整了军事外交方针,广泛寻求与外军的军事合作关系。首先是重新确立了与独联体国家的新型军事关系,制定了“区别对待,平等互利”的指导方针。1993年,印度与俄罗斯重新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及经济、贸易、科技和国防等9个合作协定, 逐步恢复了与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军事联系,从而保证了苏式武器装备与技术继续供给的渠道。
其次是积极发展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军事关系,目的在于谋求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技术,同时也是为了以大国的势力来提高印度的战略地位。为此,1991年,印美两国设立了海军指导委员会并于1992年5月首次举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1995年, 两国又在印度北部山区举行山地联合军事演习。此外,两国高层军事首脑互访增加,在安全领域合作步伐加快。与此同时,印度也加强了同英、法、德、瑞等国的军事关系。
再次,印度还扩大了与亚太国家特别是周边地区的一些国家的军事合作,加强了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韩国等国的军事交往,向这些国家出售军火,帮助训练军事人员,以此树立印度军事大国的形象。
(六)重视质量建军,强调“积极防御”的作战思想
为适应和平时期“军队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方针的需要,印度制定了“控制数量,加强质量,提高战斗力”的新时期建军方针,在稳定数量的同时,着重加快武器装备国产化和高技术化步伐。具体措施是:巩固陆军,重点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空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发展战略打击、战略预警和战略空运能力;壮大海军,发展大型水面舰只和核潜艇,提高海上威慑能力。
在作战思想上,印度强调实施“积极防御”,着眼于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其核心一是建立纵深、立体的防御体系;二是强调实施“先发制人”的突然打击;三是重视诸兵种协同作战;四是力求达成速战速决的效果。
三、印度“区域性威慑”军事战略的特点及其影响
(一)“区域性威慑”军事战略的特点
独立以来,印度每个时期的军事战略均是以建立和巩固印度的地区霸权地位作为基本出发点,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形势、军事实力的变化和国家战略的需要而制定的。与过去相比,90年代印度新的军事战略明显地具有以下特点:
1.全向威慑性。90年代印度军事战略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提高战略威慑能力,其基本思想是立足于做最坏情况的准备,企图凭借足够的实力优势在多个战略方向上实行有效的威慑,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对各种作战对象实施不同层次的威慑,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确保地区霸业。
2.区域性。该战略的适用范围限于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包括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至印度洋,西起伊朗,东至缅甸这一广阔的陆地地区和大部分印度洋海域。
3.有限性。因受国力和军力的制约,该战略不是全球性的,也不是无节制的,其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及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4.进取性。与过去相比,新的军事战略更加直接地服务于其称霸次大陆、控制印度洋、争作“世界级”强国这一国家战略总目标,具有极强的进取性。新战略既立足于应付现实的各种威胁,又着眼于做好应付未来各种威胁的准备;既重实战,又强调威慑,企图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既以防务为核心,又突出与政治、外交等手段的协调,以增强战略的灵活性。
(二)影响
印度“区域性威慑”军事战略的提出,是基于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国家战略总目标同综合国力协调程度及其同周边国家力量对比等方面的全盘考虑,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未来。目前印度正致力于经济建设,不可能象过去那样承担过重的军事压力。基于此,新的军事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过去的进攻性。今后,印度与周边国家进行军事对抗将可能减少,而外交与经济斗争将会加强。
但是,由于国家战略总目标的不变,印度军事战略的扩张性和威慑性的实质也不会发生变化。当然,目前印度还不具备其所宣称所要求的那种战略威慑能力。正因为如此,当前,印度才更加强调威慑力量的重要性,并切实加强了这方面的建设步伐。所以,从长远来看,这一战略的实施无论是对中国来说还是对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国家来说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印度综合国力的增强,其军事战略扩张性和侵略性的一面也必将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