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心理价值观述评_心理学论文

人文心理价值观述评_心理学论文

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论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本主义论文,价值观论文,心理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068(2013)01-0015-13

价值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性观的核心,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价值(value)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它与善、好、可取、值得、应当等概念具有共同意义。价值是在客体属性与主体选择发生肯定性关系中生成的。主体需要是价值尺度和主客体价值关系的核心。实践是价值形成的现实基础。在实践中,通过主体对客体进行合乎目的性的改造才能在主客体之间建立起现实的价值关系。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它决定了价值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如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物质价值、精神价值与综合价值,内在价值、内化价值与外塑价值等等。作为社会与自我统一的人的价值是主体性价值,是创造一切价值的价值,是最高价值。而价值观(values)则为这个词英文的复数,指人对价值的种种看法、观念,是价值的观点体系,亦即理论化、系统化的评价意识。在心理学中,价值或价值观是比态度(attitude)、信念(belief)更为广泛的概念,通常指人生的理想或生活的意义。它是世界观(world outlook)和人生观(human life outlook)的重要内容,为人生提供理想、信念和价值导向。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人们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人本主义反对精神分析关于认同父母教诲的内化价值观和行为主义关于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外塑价值观,崇尚人性决定的个体内在价值观。学习和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精神,而且还有助于了解传统心理学不研究价值的弊端、当代心理学的觉醒和未来心理学的走向。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概述

在开始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时,我们首要面对的问题是:什么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它的结构包括哪些因素?又具有何种意义?我们将分别阐述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的本质、结构和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一)价值观的内涵及构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价值观视为一个人生哲学的范畴,认为它是给人的生活以意义(meaning)与目的(purpose)的一种理解系统或定向框架。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价值观的结构主要有五个要素。

1.内在本真性 价值观是人类本性中的一种真实存在,即价值与人性具有同一性。在布根塔尔看来,人的生命中首要价值在于,“与地界的真实状况协调一致地,并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而生活着”[1]14,这种价值叫作本真(authenticity):“在我们与存在的整体(即世界)融为一体的限度内,我们就是本真的”[1]3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人的本真价值同人的内在本性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2.意义倾向性价值是指导个人动机的主观意义和倾向,因为“人类是意义定向的创造物,价值是所有意义的基础,对意义的寻求是认识论和科学的核心问题”[2]xvii。

3.主观选择性价值具有两极性的特征,即有正价值与负价值。人们对于有价值的事物总要作出某种选择,如喜欢或不喜欢,追求或逃避。所以,价值观并不是理论推测的产物,而是投身于自我选定的价值中心过程中作出的主观选择。[3]18-21

4.自我评定性价值观是“与自我有关而被感受到的意义”[4]164,即意识帮助个体在自己内部找到的一种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根据个人自己内心的尺度来评价的。

5.自由与限定性价值观既是人的自由选择的产物,又是对人的文化及心理组成的决定论现实的反应。罗洛·梅认为,自由是我们评价能力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但人是不可能完全摆脱生命决定论(life-determinism)的力量的。①

(二)价值观的特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的主要特点包括:

1.反对价值中立说和无关说,既把价值视为人性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又把价值观看作心理学迫在眉睫的研究任务。

2.反对精神分析的内化价值观和行为主义的外塑价值观,主张内在价值观(intrinsic values),认为价值观植根于人性之中,即人性内部存在最高价值。

3.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的理论框架,包括马斯洛和罗杰斯的自然主义价值观、奥尔波特的现象学价值观、罗洛·梅的存在主义价值观三种形式。

4.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的实质,主要是崇尚人的个体价值,即认为人所独有的价值源泉在个体之中,包括个人成长的价值、自我实现的价值和回归本真的价值。

(三)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观是人格组织的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价值观在描述人的成长过程时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每一个人必须有一种选择或一套价值观。奥尔波特指出,价值观是人的未来定向的主观意义和倾向。每当某件事情使人感到有意义时,他就会体验到价值。价值观是个人的一件“重大事情”(matter of importance),但是它不同于一般事实之类的事情。因此,价值观是目标(goal)、情操(sentiment)、希望(hope)、态度(attitude)、习性(habit)和机能(faculty),它们是人格结构的主要成分,给人以独特性。它通过选择个体对世界的知觉,向个体提供一种“普遍的良心感”,从而促进了健康个体的发展。这种良心指的是那些正确和需要的东西,以及影响行为和决策的东西,因此,价值观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5]奥尔波特强调,既然价值观是个人说明未来的一种倾向,那么价值观也就构成了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对人格的进一步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5]马斯洛也指出:

个人的价值观念、目的和目标、意图和 计划对于理解任何的人,甚至对于科学、预测和控制的人文目标,都是极为重要的。[6]10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有效的、有益的人类价值体系,这种体系是我们可以信仰的,并能够为它而献身。[7]187

这是真理,是一种以经验为基础的世界观。马斯洛要求人们把自我实现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2.价值观是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必须在人身上植入价值观的营养药。在马斯洛看来,人的价值如爱、安全、尊重等人性中的似本能规定性,不是抽象的,而是人本身不可缺少的部分,就像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一样。假如你从食谱中排除所有的维生素D,你将生病;而如果你剥夺了对孩子的爱,就会杀死他们。真理的剥夺会导致人的妄想狂,而美的剥夺,则使人抑郁不安,甚至引起他们头痛、生理机制失调,这种超越性病态是由于一种存在价值被剥夺而引起的疾病。[6]193-194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无价值感看作一种病态,并强调应当帮助这样的人形成道德观。例如,心理学、教育和心理治疗的任务不是发布命令,而是促进人们发现自己内部的价值观和阐述一种人生哲学。在他们看来。自我实现的人和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均表现了普遍内在的人性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会导致其心理健康。因此,这些价值观应该成为那些不太幸运的人们的指导性的行为准则。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的理论架构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在本质上是存在主义的。但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价值观又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形态,如马斯洛和罗杰斯倡导自然主义价值观,罗洛·梅和布根塔尔直接宣扬存在主义价值观,奥尔波特则主张现象学价值观。

(一)自然主义价值观

自然主义价值观是马斯洛和罗杰斯所倡导的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的理论架构。他们认为,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心理潜能,包括对真善美和公正等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受到人内在固有的动力支配,因而他们称之为自然主义价值观(naturalistic values)或内在价值观。由于马斯洛认为人性“本能”内核包含着趋向实现的潜能,而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朝向完善内在潜能的实现倾向,故又称自我实现价值观(selfactualization values)。

人本主义者总是企图建立一个自然主义的、心理的价值体系,并试图从人自己的本性中衍生出价值体系,而不必求助于人自身之外的权威。在他们看来,引导人类行动的价值必须在人和自然实在自身的本性中去寻求。不仅价值的所在是自然的,而且发现这些价值的程序也是自然的。

马斯洛和罗杰斯在成长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在他们看来,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性观的基石及其对价值观的自然主义理解就是成长假设。自然主义价值观有这样一些主要观点:

1.人性成长中的潜能是价值的内在的自然基础潜能决定价值,价值的实现则是潜能的发挥。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多种潜能,因而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多种价值。由此观之,能量需要释放,潜能需要发挥,价值需要实现,这是人的成长的自然倾向。

2.人的本性是好的人的本性是好的,至少是中性的。恶是衍生而来的,是由于人的基本需要未能得以满足引起的。

3.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有更大的价值人的需要有层次结构,动机也有高低的层次。高级动机的出现有赖于低级需要的满足,但只有高级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更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或带来更深刻的幸福感和丰富感。但高级的精神或价值生活和低级的肉体或物质生活处于同一连续系统中。也就是说,精神生活是我们生物生活最高的一部分,但仍属于它的一部分。

4.人的自我满足在高层次上应当和利他主义一致 高级需要包括爱的需要或社会需要,需要层次越高,爱的趋同范围就越广,受爱的趋同作用影响的人数就越多,因此,人的自我满足在高层次上应当和利他主义是一致的。②

5.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生价值追求的最高目标 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价值追求的最高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称为自我实现。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是人格,而不是成就。就是说,它不像一般人那样强调其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性质,而是突出创造性本身就是表现和存在。把“成就”视为人格实现的副产品。所以,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不是去制造某种东西,而是能够充分地表现自身的本真存在。[9]253-254这样,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就像阳光普照一样,照射到整个人的生活中去,这是一种内投(或内摄)(introjection),人将自我真正存在的价值“扩展到世界所包含的各个方面,从而,自我与非自我(外部世界、他人)之间的分离就能超越”[9]216。

6.自我实现是一种高峰体验 自我实现或创造潜能的发挥就对人本身是一种奖赏,它是人的一种“高峰体验”,一种极度欢乐状态。如果人能够达到高峰体验中的那种人性的最高境界,那么那个本来应属于自身的本真的存在价值就能实现出来。

7.健康人有自发追求潜能价值实现的内在倾向 健康人有自发追求潜能价值实现的内在倾向,并有以此为依据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这使人在困境面前能够保持主动和自由。人如果丧失了自我评价能力就会走向病态。

8.高级需要或创造潜能比低级需要微弱 高级需要(创造潜能)是一种似本能的微弱冲动,不像动物本能那样牢固,因此,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9.潜能和价值与社会环境是一种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潜能是主导因素,环境是限制或促进潜能发展的条件。③因此,环境对自身潜能和价值的自知或者说“自我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真、自由、自主、选择和自我决定(而不是适应)是人本主义心理学道德观的基调。

10.人的潜能和社会价值并无本质矛盾 人的需要的等级越高,必然也越少自私,越容易忘记和超越自我。只有充分实现全部潜能或人性全部价值的人,才能成为自由的、健康的、无畏的人,才能在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

以上对自然主义价值观或内在价值观作了全景式的阐述。在马斯洛看来,人的内在价值有两种:一种是低级价值,指由基本需要或匮乏需要构成的生存价值,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另一种则是高级价值,指超越性需要的终极价值,作为人性本质的一部分、自我规定性和同一性的根本特征。诚然,存在价值与生存价值都具有似本能性,属于人的内在本性固有的价值,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因此,要想深入了解内在价值观,还必须进一步研究马斯洛的存在价值论。

存在价值(being value)的主要特点包括:

1.价值的超越性 存在价值不是由基本需要所激励,而是由超越基本需要的需要(成长需要或不需要)所激励。

2.价值的抽象性 存在价值不是由具体事物构成的物质价值,而是由抽象和概括生成的精神价值。如真理、美、新颖、独特、公正、严密、简洁、善、干净、效率、爱、诚实、单纯、改善、秩序、文雅、成长、清洁、正确、宁静、和平,等等。

3.价值的高级性 存在价值不停留于基本需要的满足,而是执著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意义”,“最高快乐或幸福”的追求。马斯洛把这种高级的价值追求称之为超越性欢乐主义(metahedonism)。

4.价值的对象性 存在价值不像生存价值那样被所有人所期待,而被更健康和更成熟的人、年长的人、更坚强和更独立的人、更有勇气的人、更有教养的人所喜爱。

5.价值的系统性 存在价值不是一堆互相分离的枝条,而是一块宝石的不同侧面。献身于真理的科学家和献身于公正的律师两者都是献身于同一使命。他们每一位都已经发现,一般价值中最适合他的那一侧面就是在他的终身事业中所奉献的那一面。

马斯洛认为,存在价值是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是人类本质真正的理想存在状态,是人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马斯洛在《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一书中,把人的存在价值概括为14种,后又补充为15种。

存在价值既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在价值观的核心,又是马斯洛构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真谛。

从理论层面来说,存在价值论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其一,存在价值构成了自我实现者、高峰体验自我特征的灵魂与统帅。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者蕴含着15种存在价值,并具有自我超越、关怀他人、富于高峰体验、存在爱、创造力和新鲜认知等特性。他们处于高峰体验时,自我臻于完美状态,并能觉知到世界是一个处处洋溢存在价值的世界。其二,存在价值规定了心理治疗的最高目标。许多心理学派均把达到圣人、真人、自我实现、个性化人格等理想视为心理治疗的终极目标。其实这些理想人格均具有某些或全部存在价值,如诚实(1)、善行(2)、整合(4)、自发(6)、完善(7)(8)、纯真(10)、丰富(11)、优雅(12)、欢娱(13)、自足(14)、意义(15)。

从实践层面来讲,存在价值论也具有重要意义。马斯洛认为,存在价值也是人文教育、科学、艺术、宗教等追求的鹄的。事实表明,一个人的心理越健康,越有勇气、自信心、精力和能力,就越喜爱和追求存在价值。同样的,以存在价值为标准来评价著作、小说、诗歌、音乐、舞蹈,就会发现优秀作品必然趋近或富于存在价值。

(二)现象学价值观

现象学价值观(phenomenological values),或现象学价值图式(phenomenological schemata of value)是奥尔波特所倡导的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的理论架构。

奥尔波特从现象学的角度对价值观图式进行观察,认为价值观是人格组织的基础,作为个人未来走向的主观意义和倾向,指导人成长为一个机能自主的历程。在奥尔波特看来,人格有一个自我(ego),这个自我按照它的意向(intention)参与了有机体的组织和那些影响其命运的事情。他将这种指导人格的意向命名为价值图式(schemata of value)。他指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个体独特的价值图式的普遍性,然后用这种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图式来理解人格和指导人生历程。奥尔波特把这种理解人格的方式称为现象学价值图式。[10]

奥尔波特以现象学为基础建构了他的现象学价值观。现将其主要观点和论证概括如下:

1.人性观是最重要的价值观,是建立任何心理学的关键。

2.把价值观定义为“与自我有关而被感受到的意义”,即个人的主观意义和倾向,具有指导人的动机的作用。他认为,意向性对人格的独特性和成长为一个机能自主过程负责。

3.价值图式是目标、情操、希望、态度、习性和机能。它们既是个人说明未来的一种倾向,又是人格的主要成分和对构成人格成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结构。

4.人类动机和未来主义者所持的价值观的目的性有关。非病理性的人类动机和价值观是具有未来倾向的,而不是停留于过去倾向的。因为健康的人是内发的、自主的、易变的和有选择倾向的。驱使他们的价值观,虽然植根于过去,却不依赖其根源,而且是有未来倾向的。相反,当动机及其潜在的价值观是无意识的、持续的、本能的和有过去倾向时,个体便是有神经症的。

5.虽然价值观指导人格的发展,但在任何习得的动机系统中包含的价值观和有关的张力(或紧张,tension)却是机能自主的,它产生于祖先的价值观。例如,在非病态人格中,成人的动机不同于他们从中发展而来的儿童动机。他们所指导的价值观和成长过程是机能自主的。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一些高级心理过程,如兴趣、爱好、态度和生活方式等都可以用机能自主原理来解释。例如,学生听一门课起初可能很勉强。但后来会逐渐对它发生兴趣,甚至成为他终生的主要兴趣。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可能通过早期的训练由勉强而发展成为机能自主。这一类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能变成人格结构自我统一的核心。这种积极主动的价值观,显然同精神分析那种主张单纯减少紧张而获得体内平衡的消极动机理论和价值观是迥然不同的。

6.价值倾向既不可能对个体在某一时刻将要做什么完全进行预测,也并非总是与他们的价值观一致。有时人们会把外表掩藏起来,屈服于环境的压力,或遵循个人的特质;有时他们所持的价值观对其日常行为施加动态压力,使人形成了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奥尔波特指出,虽然难以确定个人的价值系统,但个体的生活哲学则是人格的主要特点。把生物学与个人的意义网络联系在一起正是人格的明显标志。[5]

7.一个人持有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但由于它们是成簇构成的,其中有较大的意向,也有较小和短暂的意向,在人格中有少量不可确定的价值观。奥尔波特认为,通过研究这种可还原的一般评价倾向或动机,就可以最明确地理解人格。从斯普兰格的研究中借用了某种观点,他指出每个人都有六种价值动机(理论型、经济型、美学型、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它们以不同的结合方式与强度存在于个体内心。

8.每一种价值观类型都是一种理想的价值倾向和纯真的肖像。例如,经济型价值观的人,主要关注实用和实际,极力寻求身体需要的满足,积累财富和世俗水平上的富有。在他们看来,不实用或理论知识是一种浪费。理想的宗教型价值观的人,则寻求终极的神秘体验,理解和与宇宙的一致。他们远离世俗,在自我否认与沉思中生活。[11]

9.与林赛和阜南合作共同设计了测量价值观在人格中相对重要性的测验。目的在于测量个体是怎样以这六种价值观来组织他的生活,以及构成其价值观的层次是什么。研究报告表明,他们这个量表产生了预期的结果。例如,牧师在宗教型价值观方面得分最高;艺术系的学生在美学型价值观方面得分最高;商业系的学生在经济型价值观方面得分最高。

10.坚信价值观是先验存在的,是不可能从科学研究中衍生的,但是,某些道德概括化或普遍性是可以用科学来证实的。奥尔波特认为,价值观是主观的和独特的,但是,和马斯洛、罗杰斯一样,他也认为价值观有以人性为基础的普遍特性,这些是应该进行科学研究的。他还认为,从心理学对人性的研究中是能够衍生出价值观来的,也就是通过某种自然主义的道德观体系是能衍生出价值观来的。当然,也有一些价值观如个人的克制、禁欲主义、独裁主义、乌托邦理论、享乐主义者的功利道德观,在用社会科学进行认真研究时却进展得很不顺利。[4]

(三)存在主义价值观 存在主义价值观(existential values)是罗洛·梅所倡导的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的理论架构。

罗洛·梅在许多著作中都对价值观问题作过阐述,他认为人是“有道德的动物”,价值观的基本作用是为人们提供存在感和本体论,要求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与情感,鼓励人们坚定人生信念,勇敢地负起责任和面对焦虑。因此,人正是运用价值观作为评价人类存在的标准。

罗洛·梅以存在主义为基础建构了他的存在主义价值观。现将其主要观点和论证概括如下:

1.批评自然主义价值观是单维度的、简单化的和机体决定论的 罗洛·梅对马斯洛、罗杰斯的成长假设的自然主义价值观持批评态度,认为这一理论架构有三个缺陷:(1)单维度的,如人的成长全是向善的、正价值的,不能令人信服;(2)从生物学中借用过来的,如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和罗杰斯的实现倾向均来自戈尔德斯坦的机体论,均强调是由人类有机体内部一个“本能”内核的生物基础决定的;(3)太简单化,道德成长和植物生长或经济发展不同,例如,我们的桥比古希腊的桥造得好,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会变得比古希腊人好。就人类而言,仅仅成长并不意味着正确的成长。成长也可能是邪恶的,如癌症也是一种成长。[12]

2.价值观的理论支柱是心理学与精神病学中的存在观罗洛·梅认为,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主要看个人对自己的存在是否感觉到真实或有价值。现代人患有心理疾病不是由于性本能受到压抑,而是因为感到自我在“物—人—己”三个世界中丧失了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心理治疗就在于寻求人生的意义,探索存在的价值,强化存在感。正如罗洛·梅所说的:

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使病人重新体验他的存在是真实的,使他更充实地体会到他自己的存在:体认他的潜能,并能发挥这些潜能。反之,心理疾病患者的症状由于他对自己的存在开始感觉暧昧,因而易于受外界的威胁,对自己的行为逐渐失去控制。因此,心理治疗家的任务,就是增强病人自我存在意识。[13]77

3.价值观是理解人性的基础 罗洛·梅认为,人并非自动地朝着发展其潜能的方向成长(按照成长假设,成长总是善的)。如果他们不发展其潜能,他们就不能保持中立;如果没有积极的价值观,人就会变得相当邪恶,其未曾用过的力量就会变成破坏。在罗洛·梅看来,人类本性既恶又善。我们应当承认恶的方面,以便用我们的善把它平衡,使之中立化,而不是把恶投射到别人身上或破坏性地使用它。罗洛·梅指出,成长的价值观没有考虑到人性的原始生命力因素,但它也是成长的必要因素。[3]

4.价值观是主观选择和文化积淀的结果 价值观是在人性的理性与非理性水平、意识与潜意识水平中产生的。罗洛·梅认为,价值观不是理论假设或推测的产物,而是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主观有意识的选择,即人在投身于自我选定的价值中心过程中作出的主观选择;另一方面是在神话中象征地表现出来的人类文明的集体水平或原型,它往往以潜意识的形式影响人的价值观。通过回顾人类累积的智慧史,我们可以重新发现在文化上遗传的人类价值观的原型是象征地表现在我们的神话和符号中。[4]241-248

5.价值观的实质是主观的评价过程 罗洛·梅把价值理解为个人评价重要事物的结果。例如,一个人把他真正高度评价的东西——家庭关系、财产、理想和生活目标——作为主观投入和由于坚持个人选择与权力而产生的具体现实来接受,而不是作为无意义的理论讨论的产物。故罗洛·梅论证说,成长为一个人的过程与他把自我体验作为一个评价源的能力有关,与他肯定个人的目标与价值而不是适应外部标准的能力有关。[3]罗洛·梅强调,在评价过程中,意义不在于价值观,而在于使自己成为评价中心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在一个人的内部也是变幻不定的。人并非只有一个永远寻求满足的内在的固定中心,相反,有一种以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是心理整合与统一的标尺。[4]241-248

6.自我觉知、自由、评价过程和中心性是人类价值观的主观根源 自我觉知和评价过程与中心性一样也是价值观的主观根源。罗洛·梅认为,抽象和孤立的理论阐述并不能创造价值观。只有价值观的主观体验才能提供标尺,在这个标尺周围的人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人来认识。罗洛·梅指出,价值观存在于评价过程和个人选择之中。并且只有当一个人的动机和道德意识成为出发点时,价值观才有意义。罗洛·梅反对那种消极、冷漠、服从、适应的道德观,认为这种倾向是由于在社会中缺乏一种价值观核心,是由于在个体内部丧失了自我觉知和一种有效的动机核心。他认为,唯一的选择是对我们自己进行更深的理解,重新发现一个有力量而又整合的内在道德核心。为此,罗洛·梅写道,它需要自我意识。因为以自己选定的价值核心为中心的过程要求人对自己的身体、情感和意向有所觉知。

7.机能自主是成人价值观的一大特点 在罗洛·梅看来,成人价值观不是母亲的爱与关怀的扩展,而是机能自主地从产生他们祖先的价值观中发展起来的。但是,神经症的价值观不是机能自主的。因为他们强迫地寻求满足稀少的童年价值观,将永远不可改变的价值观具体化为教条。因此,我们应该不仅从我们的价值观所提供的核心来进行选择和行动,而且应对它们进行继续阐述和再评价,并使它们适应新的情况和人。

8.焦虑是形成评价中心过程的条件 罗洛·梅认为,焦虑是一个人对他所关注的、评价的,或与我们的存在相认同的某件事物受到威胁时所作的反应。例如,死亡的威胁是最能产生焦虑的。只有当我们的价值观比威胁更强大时,我们才能克服焦虑。但是,如果焦虑是对我们所高度评价的事情的一种威胁,那么谁也无法完全摆脱焦虑。在这种情况下,罗洛·梅区分了两种焦虑:(1)正常焦虑,对阐述我们的价值观起作用;(2)神经症焦虑(或神经质焦虑),则阻碍自我觉知。当人们失去与自己的联系时,他们不再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应该是什么。罗洛·梅指出,与焦虑相连的不安全感迫使他们寻求一个内在的价值中心,这样他们就能克服焦虑的威胁。这种“正常的”焦虑和威胁是成比例的,它不包含无意识动机,若能建设性地产生这种焦虑,它就会成为建设性的人生刺激物,它是成长的一个整合的部分,对创造性表现是至关重要的。[14]241-248

9.勇气是评价过程的一个必要因素 在罗洛·梅看来,道德活动是内在动机和态度的表现——是一种被自我和坚持个人权力所选定和肯定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说,虽然没有人能真正地把价值观教给别人,但可以促进人的评价活动,这是一种需要勇气和投身于其中作出评价的行动,而且不必为自我选择的个人目标和生活方式而道歉的活动。罗洛·梅强调,为自己的信念和首创精神挺身而出和甘冒风险是需要勇气的,它是英雄才具有的一种基本的人类品质。[3]

10.自由是自己选定的价值中心过程的先决条件 罗洛·梅认为,导致人的潜能完满实现的任何道德体系,必须保证不放弃自由。人类的意志在计划、想象和选择价值观中的意向性,怀疑、写诗和研究自然的能力都以自由为先决条件。罗洛·梅强调,自由比生命本身更宝贵,因为有的人宁愿为自己的自由或他们所爱的人的自由而死,也不愿意放弃他们的价值观。它是人类尊严、勇气、诚实和爱的根源。例如,只有当爱是自由获得的,而不是由于依赖和遵从时,爱才有价值。[12]诚然,人难以摆脱身体、心理及文化等历史现实的限定,但罗洛·梅认为在这些现实内部仍有一些自由的余地。在罗洛·梅看来,自由的含义是作为有中心的人,我们是在个人及社会水平上负责任地付诸行动的。一个人越是认识到他被决定的方式,他就越能自由地对这些决定性的力量作出反应。在这个意义上说,自由是意识的产物,是对人的文化及心理组成的决定论现实的反应。当一个人不是自知的时候,它往往受自己的本能和自主的历史发展的决定,无意识地驱使个体的焦虑、恐惧、压抑和童年状况越多,人就越多地受他无法控制的力量摆布。罗洛·梅指出,人们之所以寻求治疗,是因为他们感到受了奴役;他们想获得自由,选择那些能控制其揭示自己的潜能和未来的价值观。在他看来,价值观中预先包含着自由,心理治疗的目标也是给人以自由。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自由的意识和对价值观的肯定是否有进步来测量心理治疗的进展。[12]

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的简要评价

在比较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以后,现在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就是如何评价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在西方心理学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下面我们分别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的贡献与局限加以详细评论。

(一)主要贡献

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是人本心理学家反对科学主义和传统主流心理学非人化倾向的表现,也是在心理学中将价值与人融为一体、弘扬人文精神的反映。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在西方心理学发展史方面的主要贡献有这样几个方面。

1.将人的价值引入心理学领域

传统心理学特别是以自然科学为导向的科学心理学,基本上把人的价值排斥在心理学对象之外,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几乎把心理学推向机械主义的无价值的行为学的境地。

诚然,科学心理学的鼻祖冯特,特别是坚持人文科学传统的心理学家如狄尔泰、斯普兰格等人涉猎过人的价值的起源及其分类的问题。但是,这些探讨多属尝试性的、片断的、哲学视界的,还未自觉地把人的价值纳入心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之中。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人的价值这一重大问题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们把价值观从哲学视界引入心理学领域,把人的价值作为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的对象。

在心理学的历史和体系中,还没有任何群体的思想家能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那样关心价值观问题。他们指出,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最大的弊端是无根、无望、空虚,缺乏道德,缺乏值得信赖与为之奉献的东西。在他们看来,这一方面是由于在过去严格的道德体系与相对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之间发生了时代的错误,而导致了价值定向的这种不确定性。由于不再毫不怀疑地接受养育了我们的价值系统,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必须对各种价值观——有时甚至是相矛盾的价值观——作出选择的两难处境。另一方面,科学已经和道德观相分离,而且没有提供一种可替代的东西。20世纪令人瞩目的科技进步错误地使我们相信,把道德观与科学分离会改善人类的世界。其结果由于人类道德观没有相应的进步,现代世界的机械化便在机器意象的基础上塑造了人类文明,使人成为它的奴仆。这样,依赖于科技的人类就超过了人的道德感和需要的界限。[15]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看来,心理学在澄清和处理当代道德困境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其目的是研究人在当代世界中的地位,扩展人的道德感,并用人类价值观来指导科学技术的中立。他们认为,缺乏价值研究的心理学既不必要,也不可能。迷恋于技术的心理学潜意识地抱有一种“无方向的无良心科学主义”,这也是一种价值观。[3]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批评美国心理学长期使自己与价值观问题相疏远,而他们却敢于涉足哲学占据的领域,第一次把人的价值提到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日程上来。奥尔波特认为,“价值观是建立任何心理学的关键。”[16]21马斯洛和罗杰斯也坚持认为“现在该是心理学家科学地研究价值观的时候了”④。

2.对价值观作了新的理论建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除了把研究人的价值视为心理学的当务之急,还对价值观问题进行了科学的研讨。

1954年,马斯洛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被认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在价值观的奠基之作,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1956年4月,马斯洛等人发起创建人本主义研究会组织,第一次讨论了人类价值的研究范围。1957年10月,马斯洛以该会主席身份发起以“人类价值观新知识”为主题的研讨会,并进行讨论。参加讨论的还有研究道德、精神文化、美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学者。1959年,马斯洛把两年前这次研讨会上的讲演稿编成《人类价值观的新知识》一书出版,该书有马斯洛的发言稿《心理学的论据和人的价值》,他还作了序。这是广为传播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在价值观的重要历史文献。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于价值观研究的专门论著主要如下:

奥尔波特的价值观论著有:《价值观研究》(与林赛和阜南合著,1931/1951/1960)、《个人价值观的测验》(与阜南合著,1931)、《价值观研究的最新应用》(与坎特里尔合著,1933)、《评佩里价值领域的研究——对人类文明的批评》(1955)、《价值观和我们的青年》(1961)等。

马斯洛的价值观论著有:《正常、健康与价值观》(1954)、《心理学的论据和人的价值》(1959)、《人类价值观的新知识》(主编,1959)、《价值、成长和健康》(1960)、《青少年犯罪和价值失调》(1960)、《一次人类价值观讨论会的评论》(1962)、《事实和价值的融合》(1963)、《价值观的科学研究》(1963)、《宗教、价值观与高峰体验》(1964)、《超越性动机理论:价值生命的生物根源》(1967)等。

罗杰斯的价值观论著有:《关于价值观现代取向的探索:对成熟人的评价过程》(1964)、《托西安〈东方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序言》(1975)等。

罗洛·梅的价值观论著有:《关于心理学家价值体系的研讨会:心理学家应该做些什么?》(1962)、《价值观与未来》(1974)、《价值、神话和象征》(1974)、《价值观与评价》(1977)、《价值冲突与焦虑》(1980)等。

布根塔尔的价值观论著有:《价值观与存在的统一》(1968)、《拉帕波特的〈为价值而价值的心理治疗:经济与治疗互换〉》(1982)等。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论著和研究来看,他们在人的价值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首先,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学是一门价值科学,反对把心理学变成无价值的客观主义科学。在他们看来,客观主义是西方主流心理学的非科学观的理论基石。由于客观主义把可证实的经验事实性视为科学的标准,科学就成了感性实验的记录,加之又把这种事实的普适性作为真理的标准.从而从根本上排除了人对科学活动的参与,排除了科学中人的价值和评价性认知的可能性,造成了事实与价值、知识与人的真正存在的主观分裂,导致了心理学陷入于无人性和无价值科学的局面。

其次,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反对外塑价值观和内化价值观,建构了一种积极的内在价值观。不论以刺激强化说为基础的行为主义的外塑价值论,还是以生物本能说为基础的精神分析的内化价值论,实质上都是从人与生物界的连续性出发的,没有突出人的价值观的根本特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是以人的价值的内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主要标志的。因此,要想真正理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的贡献,必须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三种西方心理学势力的比较分析中才能真正领会。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在价值观上的主要区别:

(1)内在与外在不同 行为主义根本否认人的行为有什么“动因”,更不需要弗洛伊德关于“内部人”(指本我、自我和超我)和道德观念内化的假设,一切都只能归因于外部环境。斯金纳认为,人进入社会以后的行为是一种与自然选择作用类似的社会选择作用塑造形成的。因此,斯金纳的“社会选择论”便把弗洛伊德的价值动力学和道德观念内化说转变为彻底的价值外因论或外塑论。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提出,价值的内在性是人与一般动物的重要区别,同时强调人的行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强调有机体自身的作用,并以S-O-R⑤的新公式取代行为主义否定人的意识或自我的S-R的旧公式。

(2)自我指导与行为控制不同 行为主义外塑价值论最终旨在强调社会文化对人的行为的控制。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作用,曾做过精巧的动物实验,来寻求行为控制的原理。他认为,环境对机体的作用不仅在机体反应之前(作为刺激出现),而且在机体反应之后(作为选择作用);人的行为是由行为(或操作)自身引起后果的反馈作用所强化,这一切最终仍在于环境的选择。至于斯金纳承认机体对环境有作用的一面,但他认为这种作用并不等于机体内部动因对行为具有决定作用,并不能证明人的自主性或“自主人”的价值。斯金纳说:

只有在事情还不能以其他方法进行解释的时候,自主人的说法才充作一种解释。他的存在依赖于我们的无知,而当我们对行为取得较多了解时,他自然丧失其资格。科学分析的工作是要解释一个人的行为作为一个物质系统如何与人种进化的条件和个人生活的条件相关联。[17]20

由此他以外塑的文化价值取消了人的内在价值。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着重以人自身的内在满足和自我指导原理说明人的价值。马斯洛指出,强调人的内在价值,其结果必然要重视主体感受的价值而不依赖于环境的强化。罗杰斯特别强调机体评价⑥或自我指导能力(指人对自我实现价值的自我评价)的重要,认为环境强化(指他人附带条件的关怀)与机体评价的矛盾是人的异化(或疏离,alienation)的原因。因此,罗杰斯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使受辅者更有自我指导能力,更不受外界的影响与控制,更能作出自主的价值选择。

(3)适应与改造不同 行为主义的外塑价值论强调的是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斯金纳说:

文化就像是行为研究中的实验场。它是一系列可能的强化条件,一个直到最近才开始被理解的概念。[17]150

现在提出的行为技术学在伦理上是中性的,但用于文化的设计时,文化的生存便作为一种价值标准起作用。[17]148

在斯金纳看来,理想的文化也就是适于生存的文化,理想的社会也就是善于运用行为科学塑造人的行为以适应社会本身生存价值的社会。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在价值观则强调的是人对社会的改造或创造。罗杰斯说:

当我进入生长的生活的气氛时,我深刻地信赖自己,信赖别人,信赖整个人类。我愿创造一种环境能使个人和人群甚至植物都能自由生长[18]43-45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在价值观上的主要区别:

(1)自我实现和自我调节不同精神分析的内化价值论强调自我调节(ego adjustment)作用。在弗洛伊德看来,本我是人格的初始面,以生物本能为内驱力,其动力发源于体素需要(或组织需求,tissue needs),动力系统是盲目自私的,只受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支配。自我是人格的理智面,与潜意识本我不同,属于一种意识的机能。自我的动力来自于本我,并尽力为本我的利益服务。因而自我与本我都是非道德的。当本我与外界发生冲突时,由于外界和社会的强大,自我将根据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向本我表明外部现实,约束本我的盲目冲动,以保护机体免受伤害。超我是人格中道德的部分,它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照至善原则(perfection principle),指导自我,限制本我,达到自我典范。超我从幼年开始发展,成年时超我成为社会价值的代表,这时幼年父母的形象逐渐转化为外界社会的非拟人形象,但不论父母的教诲或社会的戒律都来自久远的文化传统,超我实际上是种族价值传统的内化,它的作用在于压抑本我违背社会价值的潜意识冲动,或通过自我调节使潜意识冲动升华,达到顺应社会价值的境界。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在价值论则以自我实现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往往被视为终极的状态和遥远的目标,能动地贯穿于一生的动力过程,它既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成长。因为人在自我实现中创造了人自身,也创造了人的世界,所以自我实现的人所献身的事业可以看作是人的内在价值的体现和化身。因此,马斯洛强调健全文化的主要职能在于促进普遍的自我实现,而不在于依靠理性的约束。由于自我实现和社会价值的一致,马斯洛对人类文明的远景持乐观的态度。

(2)对意识与潜意识关系的理解不同 精神分析的内化价值论坚持潜意识决定论,把潜意识视为人的心理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甚至个人和整个民族的命运。弗洛伊德曾用大海中的冰山比喻人的精神的动力结构,认为精神的意识部分相当于露出水面的狭小山尖,而潜意识部分是隐匿在水面下的巨大冰层,以此强调潜意识动机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巨大决定作用。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在价值论则强调自觉实现人的价值的意识作用。在他们看来,作为生物本能的追求虽然应当得到满足,但是这种低级的追求毕竟是有限的、容易满足的,而心理潜能或高级动机的追求特别是创造潜能的发挥却是无穷无尽的,这方面的价值才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最终的决定性动力。因此,无论是自我实现或是自我选择,意识均具有重要作用。

(3)潜能和本能不同 弗洛伊德的内化价值论的基质是本能,它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指与生俱来的和不可更改的基本要求。本能的潜意识冲动和意识是相互对立的。生和死这两种本能作用相反,又始终同时并存,似乎就是人的生命活动中一切矛盾斗争的根源所在。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在价值论的基质是潜能,它是一个机体论的概念,指人类比较微弱的先天倾向,有赖于后天学习才能巩固和发展,它的实现和人的意识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成长和紧张缓解不同 精神分析内化价值论与紧张缓解说相关。弗洛伊德根据热力学理论提出人体内部的平衡机制。其基本假设是:人体有一个恒常的低能量水平作为最理想的心理平衡状态,力必多的冲动未发泄时的高能量水平将引起内部紧张感,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欲望,只有发泄出来或得到满足,才能使紧张缓解,使内部恢复平衡而引起快感。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在价值论则强调人的存在价值和成长需要,按照组织能量等级原理,不断提出更高的追求,适当增加紧张感。奥尔波特、马斯洛等人认为,紧张缓解模式仅仅是部分正确的,即只能解释人的生理需要的追求,因为它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的动机来说并无价值。在他们看来,健康人对人生的要求比紧张缓解更多。可以说,并非是减少紧张,而是增加紧张。事实上,创造所追求的不仅不是紧张的缓解,反而是不断的高度紧张、压力和为自己的成长不断设置更高的目标。

(5)创造和升华不同 精神分析的内化价值论以力必多的升华作为解决内部冲突的最佳方法。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本我和代表社会价值内化的超我总是处于对立状态。有两种途径解决这种内部对立和冲突。一是对本能进行压抑(repression),即不知不觉地把不能被允许的念头、情感和冲动压入潜意识中去。如对痛苦体验或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遗忘就是压抑的表现。压抑必须付出较大的自我能量,如果处理不当也会有负面影响。二是通过理智的调节使本能的冲动转入顺应社会的轨道,找到能为社会所接受的发泄口。这后一种解决内部冲突的途径,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的升华(sublimation),包括以科学和艺术形式对人类文明的创造。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在价值论则把创造视为人内在价值的最高体现。在他们看来,创造是人的一种固有本性或潜能,不是力必多的衍生物,和弗洛伊德以力必多的升华解释科学和艺术的创造不同。换句话说,创造不是为了要给本能冲动寻找出路,而是人性的一种自由的追求和展现。这种追求既会给人带来高峰体验的极大欢乐,又会为社会作出有益的贡献。因此,在创造活动中,人性和社会价值会达到高度的统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人性既不需要压抑,也不需要升华,而应得到丰满的实现。

由上述可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在价值观是区别于行为主义外塑价值观和精神分析内化价值观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尽管其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但是这种价值观却浸透着人化的、积极的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可能成为激励人奋发进取、主动创造的一种动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除了对价值观做了理论建构外,还进行了实证研究。例如,奥尔波特通过个人独特的面部表情、走路姿势、言谈方式和笔迹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了外显行为和价值观问题。为了研究价值观,奥尔波特与他的合作者设计了一种量表,试图测定个人在一生中对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显然,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开拓价值观实证研究道路上的一项创举。

(二)根本缺陷

诚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在西方心理学发展中是有重要贡献的,但是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自身局限性及其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本身的缺陷,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

1.具有主观主义价值观的倾向

正如前文所述,价值是一个反映主体对客体属性的肯定关系的范畴。人的价值是由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两个方面构成的。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使客体属性得到价值认可。价值既是客体属性的人化、主体化,又是主体需要的对象化、客观化。也就是说,一方面,价值离不开人和人的需要。一个没有人的世界,本身并无美丑、真假、好坏、有用无用之分,也就无所谓价值。另一方面,价值也离不开客体的属性。粮食、水果、蔬菜、禽蛋等之所以有价值,是由于它们包含有人们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如果去掉其提供营养成分的属性,它们就没有价值。可见,人的价值具有两重性,它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两者的统一体。

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在价值观虽然承认人的价值受作为价值客体的身体和祖先文化遗传的限定,但是其价值观确实存在主观主义价值观(subjectivistic values)倾向。

首先,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忽视价值客体的作用,把价值观完全归结为人的主观评价。奥尔波特认为,价值观是主观的和独特的。罗洛·梅也认为,价值观是主观的评价过程。只有对价值观的主观体验才能提供标尺。[15]诚然,人的价值取决于主体的活动,但又不能离开客体本身结构的来源。实际上,人的价值是一种在实践基础上客体以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主体的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在价值观的弊端就在于:用主观(subjectivity)取代了主体。一般来说,主观指人的心理、意识、精神;客观(objectivity)指人的心理、意识以外的物质世界,或认识的一切对象。而主体(subject)指有情感、有意志的个人、群体或人类,是世界的认识者和改造者;客体(object)是指同主体相对立的客观世界,是主体的认识和活动的对象。客体通常是指自然界或属人世界的各种实存事物,有时也包括人类社会、思维在内。可见,主观是一个精神性范畴,主体则是一个实体性的范畴。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的价值片面归结为“主观评价”或“主观体验”,既反映了西方现代哲学热衷于人的主观性研究而怀疑和否认主体的实体地位的特点,又表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在价值观以人的主观性或精神价值摒弃价值客体的唯心理论的倾向。

其次,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忽视人的价值的客观现实基础,把价值观单纯归因为主观来源和祖先价值观。马斯洛认为,价值观产生于主观的人性观。奥尔波特认为,价值观是先验存在的,它产生于祖先的价值观。罗洛·梅认为,价值观是从人性的理性与非理性水平、意识与潜意识水平中产生的,是主观选择的产物和文化遗传的人类价值观的原型。诚然,人的价值观有其主观来源和历史根源,但是,它不是先天注定的,也不是历史重演而来的,而是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主体创造的。事实上,主体的需要归根到底是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而客体的价值属性也只有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得到确证。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价值视为先验的存在,或把价值视为完全决定于人的主观经验与评价,正表现了他们先验价值观和主观主义价值观的色彩。

2.具有自然主义价值观的倾向

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与物的价值,社会价值与自然价值存在区别。其主要特点有:(1)人的价值是人主动追求才有的价值,不是自然界本身提供的现成的价值;(2)人的价值是人的活动所劳作改造的价值,不是自然发生的价值;(3)人的价值是主体实践从无到有所创造的价值,不是自然而然的价值;(4)人的价值是人按照自己的目的、理想追求所创造的自然界所没有的价值,不是对既成自然对象价值的简单挖掘、展现、保护和利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在价值观虽然具有人实现和表现自身超越本性的主体价值的性质,但是其价值观确实属于自然主义价值观的范畴。

首先,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忽视人的价值的社会性,把价值观归结为自然价值的范畴。他们公开承认所创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价值观是自然主义价值观。马斯洛坚持人的价值观产生于自然界,因为指导其实现的价值观就处在它们的机体内部,它们是自然主义的[15],所以“从人自己的本性衍生出价值体系,而不必求助于人自身之外的权威”。诚然,人的价值源于人的内部,是由人自身、自主、自为创造的主体性价值。但是人的价值并不是一个“自我”在个人的孤立、封闭的小圈子里“自我完善”的过程,而是一个“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开放的运动过程。马斯洛认为:

重视社会文化影响只适用于人类中的弱者。更多地影响自我实现者的是他们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基本需要的理解,而不是社会的价值,因为后者有时并不是真正的价值。[8]102

因此,马斯洛等人在人和自然存在自身的本性中建构的价值观是一种典型的自然主义价值观。

其次,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建者忽视人的价值的实践本性,把价值观单纯归因为个人自然价值的产物。马斯洛、罗杰斯认为,成长假设是人本主义人性观的基石及其对价值观自然主义理解的根源。可见,作为人类终极价值的自我实现,乃是一个人的内在本性和潜能最充分、最正常地外露、实现和发挥的状态。诚然,承认价值的内在根据,把潜能与本能既区别又联系起来,不无一定道理。但是,人的价值并非如马斯洛所描述的那样是一种人的内部本性“显露”出来的过程,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社会实践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因此,以成长假设为基础的价值观完全忽略了人的实践本性,提供了一种消极被动、孤立封闭的自然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框架。

收稿日期:2013-12-10

注释:

①谁也不能摆脱他们身体的限定,或组成他们的心理及文化等的历史现实的限定。见May R.Freedom and destiny.New York:Norton,1981.

②利他主义(或利人主义)(altruism),与利己主义相对,指以增进他人福利为自身行为标准的人生观点或态度。其思想行为有两条原则:(1)视利人重于利己;(2)牺牲自己利于他人。马斯洛认为,存在爱是比较独立的、更多自主的、较少受嫉妒和威胁的、较少需要的,是更个别的、更无私心的,但同时又是更渴望帮助他人自我实现的、更为他人的成就而感到高兴的,是更利他的、更慷慨的、更培育人的。

③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在于容许人或帮助人实现他自己的潜能,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

④Maslow,A.H.Editor of new knowledge in human values.New York:Harper.1959.p.127; Rogers,C.R.Towards a modern approach to values:The valuing process in the mature person.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1964,68(2),pp.160-167.

⑤S-O-R(刺激—机体—反应),是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Edward Chase Tolman,1886—1959)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引进目的、认知、期望等作为中介变量(以S为自变量,R为因变量),使S—R公式转为S—0—R这一较复杂的公式。

⑥机体评价(或机体评估)(organismic valuing),指个体了解他的经验是否同自己的实现趋向一致的参考系(或参考框架)。而机体经验(organismic experience),则指人的内在自我最深层的情感和体验,又称机体水平的经验。

标签:;  ;  ;  ;  ;  ;  ;  ;  ;  ;  ;  ;  ;  ;  ;  

人文心理价值观述评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