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卓艺
身份证号码:44088119900817021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创新,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分析,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改革创新
近几年,我国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脚步向各方面探索,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发展,逐渐的提高了我国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在我们的一些城市中,主要是为了开展土建工程按照预期的时间来完成工程项目,从而保证其工程质量。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良好的施工质量不但可以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保障,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正面的社会影响。
一、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改革与创新途径
为了能够保证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满足工程质量的需求,我们有必要进行施工技术的创新,以此来解决在土建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各方面的质量问题。然而,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过程需要全面地、系统地考量,在满足项目工程的总体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以便保证整个项目施工工程的质量。
1、新型高分子材料
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新型高分子材料,不但使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隔地下水系的作用,因此,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被大幅度的提高,进而达到其使用年限被延长的效果,另一方面,混凝土的性质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使建筑自身的耐火、保温、和耐腐蚀等方面的性能被提高。现在最新的高分子材料,以及其相关技术,通过以下几种来介绍。
1)高分子化学灌浆材料。这种材料使用在建筑施工中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渗漏功能,特别是对水利工程建筑的加固和预防有着显著的效果,这也是其在化学性能方面的显著优点,其中,甲基丙烯酸酯类、环氧树脂类、和聚氨酯类等,是比较常见的灌浆材料。但是,在目前的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还没有被广泛的使用,它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项技术。
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使用很好的改善了混凝土自身的性质,使建筑的整体坚固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有效地提高了其抗震性能。现在,在我国的高层建筑或是大跨度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已经广泛的应用此技术。其中,高性能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碳纤维复合型混凝土、以及浸渍高分子混凝土等,是比较常见的几种高性能混凝土种类。
3)土工复合物。在土建工程施工中,该材料已经被广泛地使用。这种材料不仅可以改善土体的特性、增强土体自身的强度,还能更好地改善土体的排水性能和承载能力,使其保护土体的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另外,在水利工程以及环境保护工程中,也经常使用土工复合物,其原因是由于土工织物本身具有良好的耐侵蚀性和抗腐蚀性,而在铁路工程和公路工程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中,则经常使用超轻填土材料,其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改善软弱土地地基的强度。
2、新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是一个新兴分支,已经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中,其中在众多的应用领域之中,也包括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其主要是利用其结构动力学原理,即为使建筑自身的结构振动得以减轻,通过该技术可以在建筑结构上附加人造控制装置,从而使建筑的抗风压和抗震性功能得到提高,因此,在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经常使用此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现在的土建工程项目施工中,主动质量阻尼器和调频阻尼器是比较经常使用的结构振动控制装置。
3、新型抗震技术
尽管我国疆土辽阔,资源丰富,但也同时存在着许多地震带,从根本上增加了土建工程施工的难度,因此,为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应提高其施工过程中的抗震技术,而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向即是抗震技术的研究。如果是在地震高发的区域进行土建施工,为降低建筑结构自振周期,增强其抗扭性能,可以采用复杂结构抗震设计,以便有效地结合隔震、消能、抗震这三个结构,从而使结构安全性能被提高。
二、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改革与创新途径
1.加强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1)科学的、合理的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要在保证混凝土自身特性充分发挥的情况下,进行调配混合混凝土材料,单位混凝土的用水量尽可能的减少,并有效的控制水灰比、砂率、和坍落度等方面,使之满足设计要求。另外,按照严格的相关设计准则与标准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当的高粉煤灰,进行配制,使其具有低热度、高强度、以及高抗裂性,保证生产出来的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2)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
第一,为防止混凝土裂缝,以及有效的消除钢筋以及粗骨料之下的水膜,可以使用机械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减小收缩量,与手工振捣相比,机械振捣产生的收缩要小,并且还可以决定振捣的时间;第二,对于因干缩、塑性收缩等引发的混凝土裂缝,可以采取二次抹压技术,进行有效的消除。此种裂缝经常发生在加水到混凝土的初凝阶段,其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失水,因此,可以通过机械抹光机进行多次提浆、抹平的操作,不但可以消除混凝土表面的裂缝,还可以有效地增强其平整度和强度。第三,为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急剧冷却的现象,要对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异、以及混凝土内外之间的温度差异进行有效的控制。
3)加强施工养护
就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度而言,一定要在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混凝土振捣施工,以保证其符合标准。同时,在完成混凝土表面拆模操作之后,由于新浇筑混凝土强度还比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破坏,因此需进行一定的洒水、铺草等相应的养护工作。
2.加强工程防水、防渗透处理
1)外墙浇筑
地下室的墙体需进行分层浇筑,且需要确保在水泥的初凝时间内完成各层的浇筑时间。钢筋应该按照设计的相应要求,设置高标号的砂浆垫块,以使钢筋保护层得到保障。在混凝土初凝后,要在墙顶加草袋进行养护,避免由于温差和干缩形成外墙混凝土裂缝,在两周后再进行模板拆除。
2)底板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底板的浇筑过程中,由于其厚度较大、土量也很多,很容易出现施工缝,因此应同时浇筑底板一端的两侧,并且应在水泥完成初凝时间之前,进行浇筑,然后,用机械进行二次振捣,降低面层的混凝土收缩量,最后,找平、压光、抹实底板的表面。由于温差和干缩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因此,在初凝后对其要进行养护,两周后,在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差小于15℃的情况下,进行拆模处理。
3)施工缝处理技术
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薄弱点是施工缝的处理。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强度,以及混凝土防漏水和防裂缝问题,都直接受施工缝处理好坏的影响,因此对整个工程来说,施工缝处理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保证没有留置施工缝,要连续浇筑混凝土底板。在对施工缝进行浇筑时,应清除接缝浮浆,并扫刷干净、冲洗湿润、刷毛,然后铺设3—5cm厚1:1水泥浆或是在表面涂刷混凝土处理剂,并进行及时浇筑与振捣。如果在施工过程之中必须要留置垂直施工缝,可以在形缝或后浇带位置留置垂直施工缝。
结语
在本文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讨论了土建工程施工技术项目中的一些新的方式,并在施工技术方面结合人的因素,提高土建工程整体性能。目前,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必须提高土建工程项目的建设技术,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吕新东。浅谈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16)
[2]李峰。浅谈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2(07)
论文作者:梁卓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裂缝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