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大学校园生态_大学论文

21世纪的大学校园生态_大学论文

21世纪大学校园的生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校园论文,生态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站在新世纪的大门前,人们对未来充满憧憬。作为大学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在构想着大学的未来。21世纪的大学究竟应当办成什么样子?我们很容易地就想到,未来的大学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未来的大学应当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未来的大学应当怎样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未来的大学应当如何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未来的大学学科该如何建设、未来的大学课程应当怎么设置……等等,这些构想无疑是重要的,然而,人们不要忽略了未来大学的一个基本要素——校园。

校园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校园不仅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现实的物质条件,而且营造出教育主体的精神氛围。用我们习用的话语来说,校园就是育人环境。校园环境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这已经是教育学的常识。令人遗憾的是,校园的教育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校园的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大学将走向社会的中心,肩负起更多的社会重任。面对历史的重荷,大学必须挖掘其全部的潜能,发挥其全部的功能,才能不负社会的期望。校园建设理所当然不应是未来大学建设的盲点。

一、生态——一个现实的课题

我们所说的校园建设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校园建筑、校园绿化,而是指校园的整体生态环境的优化。生态环境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生态,就是生物的生存状态,它取决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们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原本是生物学的概念,今天生态的概念已经从生物学、自然科学扩展到人类学、社会学以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市、生态小区等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学术生态等词语,也频频出现在报刊中。它反映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人们的社会实践改造着社会的环境,而社会环境又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环境是社会发展不可忽略的因素,合理地改造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生态,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教育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也有一个生态问题。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那么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生态系统,而学校则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小生态系。

按照教育生态学观点,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 “大致可以从三种角度和三个层次来分析: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注: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第12页。)这个定义是相当广泛的。校园生态环境作为教育生态环境的子系,尽管有其更为明确的确定性,但是其多维的空间和多元构建,应当是一致的。这种多维和多元决定了校园生态环境因子的多样性:自然的、社会的,外部的、内部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学术的,行政的、文化的,科学的、人文的,宏观的、微观的,群体的、个体的,行为的、心理的等等。很显然,校园生态环境主要是一种人工生态环境,这个特性便赋予了大学办学者以特别的责任。

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发展观的问题,就社会生态环境而言,人们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本世纪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加速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但是,与此同时,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自然生态破坏、贫富两极分化、道德意识淡薄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牺牲环境去发展经济,牺牲人文精神去发展科学事业,人类最终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教育何尝不是如此!与半个世纪前的教育事业相比,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不可谓不发达。但是,如今的校园已很难称为学子的乐园,区域的封闭、空间的无序、组合的失调、人群的拥塞、秽品的污染、人文精神的衰退、学术品格的变质、学术个性的受扼、创造力的匮乏、心理的脆弱、道德约束的松驰、校园暴力等等,所有现代文明病都能在校园中找到他们的踪迹。我们不能不正视这一现实:校园生态环境并非皆为良性,校园生态的不良因子正在消耗掉我们的许多奋斗和努力。我们应当认识到,校园生态环境同样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营造满足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良好生态环境,是21世纪大学的重要任务。

二、生态校园——一个未来的梦想

21世纪的大学校园究竟应该怎么样来建设,有志之士正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1997年,清华大学在我国首次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办学理念。所谓绿色大学,“就是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注:张远增:《绿色大学评价》,《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5期16 页。)。绿色校园是绿色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绿色校园就是采取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手段,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废水排放、垃圾处理等进行综合监测和治理,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校园环境;它比搞好校园卫生(只讲卫生而不讲垃圾如何最终处理)和校园绿化(只讲绿化植树,而不讲合理治理校园中的其它与校园环境有关的问题)有更丰富的内容,需要更复杂的技术手段和更高的理论指导”(注:张远增:《绿色大学评价》,《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5期16页。)。清华大学是有远见的, 绿色大学的理念是一个很好的创见。笔者以为,绿色校园的概念还可以再拓展,可以增加结构单元,延伸空间维度,建立一个更大的校园生态环境概念。我们并不准备在这篇小文章里探讨大学校园生态环境的全部意义,只打算在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的维度伸出小小的触角,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

1.新世纪的大学校园应当是地域文明的核心

大学作为城市的人文景观近来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校园如今成为京华旅游“胜地”,这是新近见诸于报端的新闻。它给我们一个启示,大学在走向社会舞台中心的同时,其空间也将越来越与现代都市融为一体。传统大学曾经以其精英文化的浓厚贵族气息而高居于世俗都市文化之上,厚重的围墙使大学成为令市民敬畏的“世外桃园”。而现代大学一步步地走向大众,融入社会。没有围墙的大学,遍布于世界各地,显示出充分的开放性。这也许反映了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因为现代大学的发展需要拥抱社会,它不能安居于社会的边缘。大学作为文明的直接表现,它又是地域文明程度的象征,地域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大学来支撑。因此21世纪的大学应当以创造新世纪的地域文明为己任,以良好的生态校园为现代文明作出楷模。

日本学者岸根卓郎先生在《我的教育论》中提出了文明大学校园的构想,这种校园是自然、空间与人类三位一体化的系统,它是“以物和心取得调和的自然共生型社会系统为目标”(注:岸根卓郎:《我的教育论——真、善、美的三位一体化教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 月第1版,第281页。)的,而这种社会系统又与知识系统相统一,“新的文明大学,以知识系统的科学(真)、宗教(善)与艺术(美)三位一体化作为办学精神,它的学舍也必须是象征文明的科学的森林、宗教的森林、艺术的森林三位一体化的自然——空间——人类系统——学会系统”(注:岸根卓郎:《我的教育论——真、善、美的三位一体化教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291页。)。 岸根卓郎先生的观点我们不尽同意,但我们认为,他的见解是充满未来意识的,代表了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理性思考。今天我们正在立志创建学习型城市,大学无疑应当是学习型城市的核心。那么,学习型城市的大学该是什么样子?我们难道不应当好好思考一下吗?

这里我们不妨略微谈一谈校园建筑,因为建筑是生态环境极重要的因子,建筑不仅满足人们的实际用度,而且它传递着文化的信息;好的建筑是一种艺术,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欧洲的城堡式建筑,令人想起往日贵族的雍容华贵;哥德式建筑,则勾起人们对天国的冥想。中国宫殿建筑,使人感到皇权的至高无上;苏州园林式建筑,则引起人们对江南世俗生活的留恋。而大学的建筑是教育理念的一种物化,欧洲古老大学建筑的厚重,显示了昔日文化精英的执着、典雅。中国书院建筑的幽深,展示了封建士人的桀傲、真朴。莘莘学子从一座座记写着传统、熔铸着文化的建筑物中得到某种暗示、受到某种启迪。那么我们今天大学的建筑如何去设计构造呢?现在,很多大学都有着极为宏伟的“标志性建筑”,没有“标志性建筑”的大学则在酝酿着营造更宏伟的“标志性建筑”,可是,这种建筑究竟是标志什么,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去关注。摩天大楼可以是商业金融巨头的象征,那么大学的标志性大楼是一个什么符号呢?楼高是否就能象征学问的高深、科技的进步呢?在我们畅谈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们,哈佛大学并没有一座很起眼的标志性大楼。而哈佛大学的人文景观,一定是马萨诸塞州的骄傲。

2.新世纪的大学校园应当是创造者的精神家园

创新是当今中国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总书记到平民百姓,都在谈论创新。因为人们已经十分清楚,创新是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攸关的事情。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而大学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机构,更负有重大的责任。成百上千个中国人不止一次地发出这样的疑问: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今天的大学大师级人才为什么这样少?原因肯定是很多的,但从生态环境的观点来看,人才的校园生态环境不佳是一个重要原因。

人才的生态环境有物质的,教师学生都少不了衣食住行;更有精神的,学习知识、创造知识都需要适宜的氛围。今天教师、学生的物质生态环境正在得到明显的改善,但精神生态环境的改善还需要作出不懈的努力。创新本质上是创造主体的一种精神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性的发挥,都需要良好的精神环境。无论是个体生态还是群体生态,精神始终是最重要的因子。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学术自由。创新人才的生态环境实有赖于学术自由而形成,这也是大学人的基本共识。然而,我们今天的大学校园,非学术的制约常常会超越学术自身的力量,种种的无形羁绊也屡屡束缚着学人们的畅想。人们期待着教授们在学校的发展上发出更多的声音,盼望着学子们在课堂上、在实验室中有更多的自由表达。学术自由有制度层面的,有文化层面的,我们不单单要注意制度层面的显性结构生态,同时也要注意文化层面的隐性非结构性生态。比如说,教授们需要一个沟通交流的契机和场所,因为思想的火花往往在碰撞中发生。邓景发院士就曾倡议,在复旦大学建一个教授食堂,让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授们有机会在一起交流。又比如说,创造活动需要一个畅想的场所,日本一些大学在设计创业冒险实验室时,便专门为创新者开辟一间极有利于放松的“畅想间”。再比如,在我们的校园中,很少能看到课桌围圈排列的教室,这不仅仅是个形式问题,它体现的文化意义是平等至上还是权威至上。如此这般,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态还大有改善的必要。中国古代书院的建造者尚且懂得远离世俗的喧嚣,在自然的怀抱中为学子们提供思想自由的天地。我们今天构想21世纪的大学校园,更应该为创新者建设一个精神的乐园,营造一片培育大师的沃土。

3.新世纪的大学校园应当是社会大众的文化超市

大众化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中国大学的“校门”也正在开得越来越大。笔者理解的大众化,不光是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30%,而且是接受高等教育者年龄、资格限制的淡化。没有围墙的大学不仅有空间的开放性,而且应当有广域的包容性。海纳百川方成其大,大学之大,非唯大的学校之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大学的崇高使命是改造民众的精神, 追求的是博雅文化。纵观世界的大学,校园里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人,行色匆匆的白领、衣冠楚楚的官员、白发苍苍的老妇都出现在大学的课堂,六旬、七旬的学生参加毕业典礼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在终身教育思想日益普及的今天,大学应当作出怎样的反映呢?借用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杜作润教授的一句话,大学应当办成文化超市。所谓超市,就是全方位服务的市场,各种用品应有尽有,所有商品排列上架,任由顾客自由挑选。文化超市也就意味着大学课程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笔者以为,这只是一个方面,教学活动之外,更有许多校园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问题。

社会人的大量进入,使大学群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单一性成员为基础的学生群体生态将为多样性群体生态所代替。群体的个人动机、生活背景、价值观念、政治思想、道德水准、心理需求、行为方式等等,都会呈现出多样性,发生冲突的机率大大增加。促使这种多样性群体生态达到平衡,使群体中的个体相互合作、和谐协调地进行校园生活,无疑是未来大学必然面临的课题。超市是一种买卖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大学成为大众的文化超市,那更是文化的文化了。这种文化的文化便应当是更高层面上的精神共振,是在一种意志下的归属和认同。造就这种文化的文化,也应当是21世纪大学校园生态环境不可或略的重要一环。

4.新世纪的大学校园应当是异文化沟通的“联合国”

大学校园的开放性既表现为面向社会的开放,也表现为面向世界的开放。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正在改变现代大学校园的面貌。“列强”们对世界教育市场的瓜分,逼迫着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中国的大学应当怎样在下一个世纪生存。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是有深刻的预见性的。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加入WTO, 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中国的高等教育向世界开放也是一种必然。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是留学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的比重如今已经成为评价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在,我们的大学校园中留学生还不多,相信在21世纪,我们的大学校园会成为“联合国”,各种肤色的人群会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有留学生,就有异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联合国”下的大学校园该是怎样的一种生态呢?今天中国的大学校园,留学生群体还是一种特殊的群聚,本国学生与留学生不仅隔着物质空间的“墙”,而且隔着精神生活的“墙”。这样一种生态,异文化的接触渠道十分有限,异文化的理解存在很多的障碍,而潜在文化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要真正与国际接轨,就应当拆除有形的和无形的墙,将本国学生和留学生同等看待,让他们真正融为同一性群体。文化的碰撞也正是文化的融合,营造兼容多样性文化的生态条件,才会促使校园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

国际化是双向的,外国的留学生进来,本国的留学生走出去。让外国留学生与本国学生融合在一起,本国学生能有机会实际接触异文化的种种要素,有利于本国的学生走出去。更宽泛一点理解,我们要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不论其是否出国、留学,都应了解外国的文化。一个国际化的社会,要有巨大的文化包容性。建设国际化的大都市,首先要造就具有国际化意识的人。在校园中形成“国际环境”,这种由生态环境构成的隐性课程,是开设多少显性课程都代替不了的。因此,把21世纪的大学校园建成“联合国”,是现实的迫切需要。这个“联合国”应当是平等的、共容的、和谐的群落,应当保持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良好生态。

5.新世纪的大学校园应当是社会生活的实验场

学生是校园生活的主体,校园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本该有自主的权利,而我们今天的校园学生们却是太多的依赖和服从。今天的太多服从,则会造成更多的明天生活的依赖和服从。社会创造性的匮乏,与此不无相关。这不能不是我们今天大学的一个遗憾。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陶行知先生在80年前就说:“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专制国所需的公民,是要他们有被治的习惯;共和国所需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注:引自杨东平编《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261页。)。 而这个理想看来我们只有带入下一个世纪。

从校园生态的角度说,大学需要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条件和环境,造就一种自己把握自己的文化氛围。从生活到学习、到娱乐,价值的选择、道德的取向、评判的标准,让学生在群聚生态中去体验,会比灌输来得更为切实。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把握的,解决一个情境的冲突,可能比一百个课堂案例来得真切。自主实际上也是一种自律,自我教育比较他律,可能更为有效。学生终究是要脱离母校走向社会,要使他们面对新的社会生活不手足无措,让他们在校园生活中得到实际的锻炼,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如果大学的校园能成为21世纪社会生活的实验场,那就是大学校园的最佳生态,那就是大学教育的成功。

我们正在进入网络化时代,数字化生存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态,也改变着大学校园的社会生态,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还很多很多,需要同仁们的共同奋斗。创建新世纪的生态校园或许是一个梦,然而正是由于有前辈们的许多梦,才有今日的巨大进步。一个连梦也没有的人肯定是一个平庸的人,一个连梦也没有的大学不会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大学,一个连梦也没有的社会只能是一个衰败的社会。希望大家一起来圆这个梦。

收稿日期:2000—05—21

标签:;  ;  ;  ;  

21世纪的大学校园生态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