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张宪辉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张宪辉

哈尔滨市锋华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房屋建筑是建筑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各种勘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用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软土地基是房屋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地层状况,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房屋建筑的施工常常会遭遇到大沉降量、沉降稳定时间长等的状况,如若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未能对软土地基进行良好的处理与控制将容易对房屋建筑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房屋建筑软土地基的加固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地基加固;施工

引言

软土地基是一种承载能力较低的土层结构,具有可压缩性和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高的特点,是一种含水率较高的饱和黏性土。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房屋建筑的建设容易出现房屋建筑较为严重的沉降问题,因此在房屋建筑的建设施工中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从而使得软土地基获得足够的承载力。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案,同时在施工中需要加强对于施工的管理,最大限度地确保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施工的施工质量。

1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特点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3 个方面:(1)地基处理的复杂性,由于我国具有地势辽阔的特征,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地质地貌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并且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环境也大不相同,导致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变得更加复杂;(2)地基沉降的潜在性,房屋建筑施工是环环相扣的整体性项目,地基作为最基础的部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潜在问题,导致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发生隐患的概率增加;(3)地基问题的严重性,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对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产生直接性影响,当地基处理中存在问题时,会增加房屋建筑项目发生隐患的概率,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基存在问题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其进行妥善解决,从而使施工难度大幅度上升;(4)地基的多发性,地基是房屋建筑中问题发生的重灾区,当地基实际使用技术和规划方案不同时,会增加房屋建筑出现塌陷的概率。

2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目的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从以下方面得以显现:(1)对剪切特性进行改善,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对土压力的稳定性起决定性的作用,当施工过程进行中,需要对剪切特性进行必要的改善,利用加强地基土抗剪强度的手段,来实现减轻土压力的目的;(2)改善压缩特性,对其使用必要的措施,来达到地基土压缩模量得到显著提高的目的,从而使地基沉降现象得到显著的改善;(3)完善透水特性,地基施工中碰到地60下水的情况经常发生,并且由于地下水不断运动的特性,使得地基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必要手段来实现地基土形成不透水层的效果;(4)对动力特性进行改进,由于地层中含有饱和松散粉细砂,当发生地震时会出现液化的现象,为了降低地基土发生液化的概率,需要强化地基土的动力特性来提高其抗震能力;(5)对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进行改善,不良地基指黄土存在一定的湿陷性和膨胀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性,以此来改善地基的施工条件。

3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3.1 换填垫层处理技术

当下层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过大无法满足建筑物的要求,而软弱土层的厚度又不很大时,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是个很好的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将整层的软弱地基土挖走,然后逐层换填性能稳定、强度较高并且无侵蚀性的材料,如素土、石屑或碎石、中粗砂、煤渣、矿渣、灰土等,通过碾压、振动或水冲等施工工艺使其达到工程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工作的原理是根据土中附加应力分布规律,让换填层承载上部较大应力,软弱层承载较小的应力,这样就可以减少处理地基沉降和变形。其优点是施工简便,取材容易,工期短,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缺点:如果软土层厚度大不能整层换填,仅置换上层软土后虽然也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但下层深处仍有淤泥质土软弱层,必将导致地基变形量大,这时该办法不能解决强化土质问题。换言之,该方法不适用于形状复杂、整体刚度差的建筑,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这个范围。

3.2 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水泥注浆地基是注浆地基最常见的一种处理技术。工作原理是将调配好的水泥浆通过压浆泵和灌浆管均匀地注入土体中,以渗透、填充、挤密等方式,驱走岩土缝隙中或泥土颗粒间的气体和水分,并取代填充其中,经水化反应待其硬化后,岩土将固结成一个强度大、抗渗性高、稳定性良好和压缩性低的新岩土体,使地基得以加固,可防止或减少水体渗透和地基不均匀沉降,为后续施工的开展提供支持。这种处理地基的优点是,施工机械占地少、操作简便、噪音低、振动小,适用施工作业面小、环境要求高的地方使用,缺点是容易污染环境,成本较高,对于特殊的不能使喷出浆液凝固的土质不宜采用。主要适用于淤泥或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黏性土、沙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

3.3挤密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挤密桩是把带有管塞、活门或锥头的钢管压入或打入地下挤密土层形成孔,再往孔内投放灰土、砂石等填料成的桩。挤密桩采用横向挤密方法,经加密处理后的满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指标,同时还能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压缩性且处理后的地基沉降均匀。挤密桩与换填垫层相比的好处是无需开挖回填,因而节约了大量土方开挖和回填、碾压土方的工作量,工期可以缩短将近一半;由于不受开挖、回填及场地的限制,一般处理深度较大,可达 5~15m;由于填入桩孔的是常见的材料,属取材方便的廉价材料,通常比一般其他深层处理技术和人工填土的造价低 2/3。从适用范围来说,一些湿陷性黄土地区中房屋建筑施工比较适用于这种方法。

3.4粉煤灰吹填法

粉煤灰的突出特点是有着较强的透水性,在对土地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加入粉煤灰,能够让冲填土的固结速度大大提高,这样加固处理工作的实施成效也会明显提升。由于固结速度加快,加固处理工作得以简化,那么房屋建筑工程的工期都会大大缩短,有助于在施工进度之内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在应用这项方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要对粉煤灰和淤泥进行联合应用,调控好二者的比例,其目的是保证混合充填工作的均匀性,显著改善地基的固结性。当然不同的房屋建筑工程在技术方面也有着差异化的要求,于是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需要,进行方法的调整和完善。

4 结束语

地基处理技术是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中的常用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关乎地基工程质量。由房屋建筑地基处理分析中可知,地基处理施工有利于提高房屋建筑整体工程质量,对地基沉降、房屋倒塌和建筑物抗震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施工方缺乏对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的高度重视、施工人员专业水平有限或者施工操作问题等导致地基工程质量不合格,影响到房屋建筑质量安全。本文主要从土方开挖技术、粉煤灰吹填技术、强夯法与换填法地基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地基处理技术运用探索,以供相关人士

参考文献:

[1]滕飞.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7(46):17-18.

[2]王珑滔.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7(07):255.

[3]郭发丽.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2):26-27.

[4]许剑.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7(05):145.

[5]罗国恒.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228.

论文作者:张宪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张宪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