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锦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抗震设计关乎到建筑的整体安全。抗震设计中必须要依照数据计算与具体情况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评价数据计算,应当合理利用以往的实践经验,力求设计出最优化、最合理的建筑结构抗震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然后分析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思路,最后提出增强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有效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有效对策
引言
对于建筑物的设计工作而言,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确保建筑结构工程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才可以使工程设计得以正常进行,进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这样才可以将地震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控制在最小化,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会受到威胁。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引起设计师的重点关注。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1确保建筑设计的规律性和一致性
在对高层建筑物进行设计时,要采取恰当的措施,从源头上避免各种不科学的结构设计出现,不恰当的结构设计会对建筑的抗震性能带来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渗透进入抗震结构设计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结构的设计具有规律性和一致性[1]。另外,相关的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还应当注重建筑结构的对称性以及均匀性,将建筑物的扭转效应控制在恰当的范围之内。
1.2建筑物结构的刚度以及抗震能力设计
基于地震作用力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其对于建筑物的影响是双向的。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对建筑物的抗震结构进行设计时,要对建筑物的横向以及纵向的抗震性能进行充分的保障,保证其抗震性能符合人们的要求和期待。另外,只有保证建筑物主体在各个方面上的刚度和抗震性能都符合人们的要求,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对高层建筑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筑人员在结构设计时,要确保主轴方向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2]。
1.3建筑物设计需要具备规范的计算简图以及有效的传力途径
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要结合建筑物结构体系计算简图,对传力的途径进行系统的设置,把地震作用力完全释放出去,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完整。因此,进行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时,要运用计算机程序对建筑结构进行计算,使设计符合人们的实际需要。另外,对荷载情况下的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同样也十分关键,相关人员要根据分析的实际结果,绘制相关的建筑结构计算图。并以该计算图作为基础,构建相应的物理学模型,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进行系统的总结。只有在地震作用力的影响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才能够得到最好的体现,并设计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传力渠道。
1.4在设计过程中选用质量好的材料
在进行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时,所采取原料质量的高低对于最终工程质量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工作人员为了保证建筑物具备一个出色的抗震性能,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尽可能选择那些延展性能好、强度高的材料。由于延展性能好的材料对能量的吸收程度更高,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符合高层建筑承载力的需求。另外,选择延展性好的材料还能够让施工成本和材料用量实现大幅度的下降,更加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3]。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思路
(1)以力为承载,延性基点。在抗震设计中,尤其是设计建筑物结构工程时需要重视建筑物的刚度,想要使刚性达到规范要求,必须要强化建筑物与墙壁以及柱子等多个设计环节,在这个前提下选择适宜的建筑材料,对其抗震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震发生时,通过充分运用这些材料可以迅速将地震力量分散,加强建筑物的抗震力;并且因为设计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地震发生时还能够确保建筑物始终处于一种非弹性的状况中,这是由于受到建筑物抗震力的影响而引起。以合理运用建筑物的结构以及承载力等基础,对其作出正确的计算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充分发挥出预测的重要作用,侧重于设计地震发生过程中出现的非弹性反射部位[4]。此外,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整体结构,将建筑物结构的刚度计算出来,进而提高其抗震性能。
(2)加强薄弱环节。在建筑物抗震设计过程中,还必须要全面考虑建筑物自身的缺陷,对其薄弱环节进行加强,防止在出现地震后建筑物较为薄弱的环节存在坍塌以及裂缝等情况,从而对建筑物的抗震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建筑物抗震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对建筑物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对其缺点进行合理的改良,提高其抗震能力。
3增强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有效对策
(1)确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各项标准。通常,在进行建筑结构工程抗震结构设计前,设计师必须要综合各项资料信息确定抗震设计标准,只有确保标准依据是正确的,才可以为后期的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标准来分析,其主要参考依据是建筑地震设防标准,充分考虑到将来使用中地震对建筑工程所起到的作用力,以此全面分析地震作用力,掌握建筑物抗震能力等级,这是进行抗震设计的前提工作。
(2)建筑结构的具体选型。一般来说,选择建筑工程结构类型关乎到抗震设计,在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还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效果。在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结构类型的正确选择。结合建筑物的具体使用要求以及结构特征进行仔细分析,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立面结构以及平面结构,在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较多的,必须要紧紧围绕结构的可靠性落实到位[5]。例如:选择结构类型时,既要简洁安全,防止繁琐复杂影响抗震效果,又要重视整体的和谐型,只有确保自身结构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才可以使抗震效果得到大大的提升。此外,在选择建筑结构类型时,还需要多角度分析构件的强度,保证整体结构可靠,提升抗震能力。
(3)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在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中,前提是正确的计算,这直接影响抗震设计,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要求设计师应当具备一定的计算水平和业务水平,准确计算建筑结构所有区域,保证参数计算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在地震设计结构模型中得到合理运用,以此达到显著的建筑结构抗震效果。在具体工作中,分析抗震参数计算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因为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难度系数较大,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应当采用适合的技术。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普遍应用,其中BIM技术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在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中运用该技术可以使抗震设计的正确性、可靠性得到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就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来讲,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周全,而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抗震结构。同时,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需要以建筑物的平面以及结构选型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建筑物的抗震力,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做好建筑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可以增强我国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使我国建筑物可以更好的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涛.建筑结构工程在抗震设计中的探索[J].装饰装修天地,2015.
[2]陈玉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索[J].科技展望,2015(6).
[3]佚名.基于抗震设计中的建筑结构工程研究[J].时代农机,2018,v.45;No.308(06):164.
[4]佚名.探讨结构工程中的抗震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18,141(11):221+223.
[5]闫峰岗.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18).
论文作者:裴雪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物论文; 结构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刚度论文; 性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