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对学生实施知识培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接受学科基础知识的教育,也需要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可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也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思维品质,符合当前新形势对小学基础教育所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
【关键词】 德育教育 认知 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8-030-02
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中,数学是一门重点课程,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渗透德育教育"这一概念的出现后,也促使其得到了相应的转型,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至此,在这一教育背景下,身为一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实施实践教学时,也应以德育教育为导向,不断的追求于数学学科和德育教育相结合,以进一步的推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促使授课目标得以逐步的落实。德育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会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自我心里。学校应该在保证基础学科教育质量基础上,重视对学生开展思维品质以及价值认知的合理引导,让学生在收获学科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又能树立健康的思想认知。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小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认知,也能通过多种渠道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具备感恩意识,有助于小学生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一、数学课融入德育教育的意义
数学课不是专门的德育课,在数学课中传播德育知识,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之外,让学生了解学习德育知识。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是具有多种意义的。第一,通过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拓展学校所开展的教育空间,丰富基础教育形式。可以让小学生在接受数学学科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德育教育,让他们养成正确的思想认知。第二,对小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可以将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代价值认知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收获更高层面的知识体验,有助于小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认知。第三,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是符合当前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1]。通过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可以丰富他们所接受的知识类型和种类,也有助于学生在德育教育引导中树立正确的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
二、完善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思想
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要不断地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形式,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同时,深入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表现能力。教师通过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中的过程也会让学生不断的提升数学学习成绩,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教师渗透德育思想的理念,就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思想和成果得到增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做好学科教师能力培养工作
针对当前教育形势的变化以及社会发展对小学生所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路径,让学生可以得到更高层面的精神引导。管理层需要认知德育教育对学生成长所起到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和数学学科教育实现有效的融合,让教师立足教材内容合理地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这样可以拓展小学校园实施德育教育的空间,进而保障整体德育教育的落实效果,让学生得到更优质的能力培养。同时,管理层也需要积极对教职工开展德育教育专题讲座和技能培训,让教师重视对学生开展德育引导,以此让学生可以得到更高层面的价值和行为态度的教育。
四、感恩教育合理融入到德育教育中,让学生具备感恩意识
在对小学生实施知识和学科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学校不仅仅是让小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课程知识,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也需要引导他们树立感恩意识。不仅仅是对教师的知识引导和教育感恩,也需要对家长和周边社会群体对自身帮助进行感恩。小学生只有树立感恩意识,才会认识到家庭以及教师对他们成长所做出的努力,引导他们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在数学课程当中,融入德育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有效地增强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并有利于学生对学科本质、学科内容的理解及掌握,具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感恩教育的形式,也能拓展德育教育的空间。
五、家校共育,提升德育教育的成效性
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不应该将其教育空间限制在学校内,而是要借助周边的教育资源合理拓展德育教育空间。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可以思考怎样形成家园共育的德育管理体系。通过构建家园共育的德育引导体系,能将家庭教育资源纳入到德育教育中,利于学生得到更高层面的精神教育[3]。学校需要和家长进行定期的交流和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将家庭教育纳入到德育教育的范围中,让学生可以收获全面的德育引导。例如,家长需要在家庭中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尊重长辈,感恩父母对自己成长做出的努力。
结论: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小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认知,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是符合当前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我们更需要认知德育教育对学生成长所起到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和学科教育实现有效的融合。同时,需要将感恩教育合理融入到德育教育中,丰富德育教育的资源。此外,做好家园共育的德育引导模式,让学生得到更高层面的精神引导和价值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瑞雪.探索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基于学校文化的突破路径--以兰州市城关区团结新村小学为例[J].教育,2016(12):00124-00124.
[2]段义国.更新德育观念创建特色学校--学校尚美文化探索纪实[J].新校园(中旬),2016(9):12-12.
[3]贾伟.如何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J].好家长,2016(47).
论文作者:冯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德育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生论文; 认知论文; 学科论文; 能力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