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档案建设的理论基础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档案建设的理论基础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建设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新时期论文,理论基础论文,事业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档案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可以说出很多条,但是,在我脑子中记忆最深刻的有以下几点:(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文革”枷锁,拨乱反正,把档案工作的重点从首先“以为阶级斗争为纲”服务转移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并以此来规划、组织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档案事业的建设;(二)转变观念,开阔视野,打破档案工作的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实行档案工作的改革开放。改革,主要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调整国家档案事业领导体制,并进行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的一系列具体改革;在做好上层建筑领域档案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档案工作;开放,主要是国家档案馆面向社会,向社会开放档案;广泛开展档案文化、档案工作的国际交流。通过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档案事业的发展。(三)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开始实行依法治档。国家制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并开始建立以《档案法》为核心的,以国家、地方与部门的档案法律、档案行政法规、地方档案法规、规章为内容的,科学、合理、配套的档案法规体系,为档案的安全保护和有效利用,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四)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基本上建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有效服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体系。这是一个以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国家档案法律为依据,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协调中心,以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的档案室工作为基础,以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工作为主体,以档案学专业教育、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宣传新闻出版、档案文学艺术、档案法律与信息咨询和档案技术设备服务等为保证和条件,以档案文化、档案工作国际交流为对外开放渠道,以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目的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体系。(五)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制定了一系列档案标准,加强对电子等新型载体档案管理的研究;应用电子计算机、光盘等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档案的著录、存储保护和档案信息的存储和检索,在一定范围内开始建立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档案信息、档案事业信息数据库并实现网络化。(六)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广泛开展档案工作

的国际交流,特别是由我国成功地申办、举办了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从而广泛地宣传了我国档案工作,扩大了我国档案工作的国际影响,并了解学习了外国档案工作的情况和先进经验。(七)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积极、广泛地参加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这方面,我们既要看到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为社会各方面服务,并参加对外文化、学术交流的开放性,又要看到众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的档案部门直接地、大量地、经常地为现实各方面工作、生产、建设、科学技术研究服务的广泛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所以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归根到底是因为贯彻执行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无不和邓小平理论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对外开放”、“发展教育科学”、“建设社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理论对发展档案事业做出的重要决策和重要批示,特别是“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希望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解决档案部门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工作更好的为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的重要批示,是邓小平理论在档案事业建设中具体体现,对档案事业的发展直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档案事业的实践和经验是极其丰富的,不仅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而且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从理论上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与档案事业建设,就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还要结合这一研究,探讨新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事业的矛盾、特点和客观规律。新时期的档案工作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档案科学研究尤其应该重点探索那些未知的新领域,“研究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

回顾总结过去,是为了开辟新的未来。再过两年,我们就将告别20世纪,迎来21世纪。根据党和国家关于21世纪的发展战略,探讨21世纪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战略,应是档案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少档案工作者已经为此开始了新的探索。这次研讨会把“展望新世纪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前景”也作为一项研究内容,是很重要的。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关于21世纪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已被选入即将出版的《中国新世纪理论文献》一书)已经谈了自己一些粗浅看法,这里不再赘述,只提出几个问题研究:首先,档案工作的改革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还应该进行哪些改革?这是很值得研究的。其次,档案工作的开放问题。这里主要是指如何将国家档案馆真正办成名副其实的社会文化事业单位,以全面发挥其社会功能;如何根据《档案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快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的步伐。这实际上涉及到一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再次,加快档案法制建设,真正依法治档案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档案工作是法治档案。既要充实、完善档案法规体系,又要在国家行政管理中明确档案行政执法主体,还要加强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总之,要依法治档,不能以言代法。再其次,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高新技术高度发展的新世纪。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档案事业在21世纪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我从今年第8期《中国档案》上看到一个1997年度各省各级各类档案馆设备情况统计表,看来在各级国家档案馆和大中城市档案馆以至全国范围内建立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档案数据库以及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化,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此外,电子等新型载体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档案等一系列问题也需要抓紧研究解决。对此,应该有所规划。最后,发展档案文化信息产业问题。应该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围绕档案信息(指档案中所涵的信息和知识)的开发发展国家档案文化信息产业(包括档案信息、档案书、刊、报、音、像等制品的生产,以及电子计算机、光盘等储存、管理、检索档案信息软件的开发,档案装具、用品、设备的生产、档案广告制作、档案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此次研讨会作者因故未能到会,本文是作者向会议提交的书面发言)

标签:;  ;  ;  ;  ;  ;  

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档案建设的理论基础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