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发现,手术患儿面对手术会存在一些负面心理情绪,比如焦虑、抑郁、害怕以及恐惧等,尤其是在全身麻醉前,患儿的这些负面心理情绪较为明显,会对手术患儿麻醉的实施及手术的顺利、有序进行造成影响[1]。此外,如果麻醉苏醒期医护不当,则容易导致患儿出现躁动的问题。鉴于此,便有必要加强对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此次一共纳入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音乐疗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纳入研究的行全麻手术的患儿,一共60例,入选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10月,(1)入选标准:无智力、听力障碍,身体发育正常,无先天性心脏病;(2)排除标准:年龄<1岁或>5岁全麻患儿,存在智力、听力障碍患儿,合并生长发育异常及先心病等疾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0例,年龄为1-5岁,平均为(3.2±0.3)岁。对照组30例,年龄为1-5岁,平均为(3.1±0.4)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1.2方法1.2.1对照组本次对照组患儿基于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即:在术前对患儿家属进行常规宣教,加强与患儿家属在手术前的沟通交流,赢取患儿家属的信任,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为患儿营造安静、舒适的手术室环境,合理控制手术室温湿度,并在手术过程中做好手术医师的医护配合工作,采用全麻气管插管或静脉麻醉,严格执行无菌手术操作,术中注意患儿保暖,术后送麻醉复苏室,并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期间需加强患儿生命体征监测,并遵医嘱用药,积极进行术后抗感染治疗等。1.2.2观察组观察组患儿则在围手术期加强音乐疗法的应用,具体方法为:(1)护士在术前1d访视患儿,向患儿家属解释音乐疗法的目的及意义,获得患儿家属同意之后,对患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音乐类型及喜好进行了解。(2)接患儿入室之后,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对照组),实施音乐疗法进行安抚,音乐类型主要为轻音乐,进一步结合患儿的个人喜好,合理选择儿歌、钢琴曲以及小夜曲;音量保持在30dB以下,时间为20min以内;(3)对患儿行全麻气管插管或静脉麻醉,术后送麻醉复苏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音乐疗法安抚,音乐类型同上,音量维持在30dB以下,音乐时间控制在20min范围内。比较两组患儿全身麻醉前期心理状态、苏醒期躁动严重程度情况。1.3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各项生命体征及行为情况,包括:体温、血压(收缩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躁动评分、哭闹时间。同时,根据躁动评分量表,对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严重程度进行评价,0-3分,0分代表无躁动,1分代表轻度躁动,2分代表中度躁动,3分代表严重躁动[2-3]。1.4统计学分析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本次涉及的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其中,计量数据使用(

表1·两组患儿全身麻醉前期各项生命体征及行为指标情况比较(

2.2两组患儿苏醒期躁动严重程度情况比较观察组30例患儿,苏醒期躁动严重程度为:无躁动18例、轻度躁动7例、中度躁动5例,无严重躁动患儿;对照组30例患儿,无躁动1例、轻度躁动9例、中度躁动13例、重度躁动7例。由数据可知,在苏醒期躁动严重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在临床中,针对全麻手术患儿,为了改善在全身麻醉前期及苏醒期的心理状态,减低躁动严重程度,需采取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本次提到的音乐疗法主要实施于手术麻醉前期及术后患儿麻醉苏醒期,值得注意的是音乐疗法的应用需结合患儿的个体化情况,确保音乐是患儿所喜爱的,并合理控制音乐的音量,合理控制音乐播放的时间,从而提高音乐疗法的有效性及合理性[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基于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加用音乐疗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全身麻醉前期各项生命体征及行为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麻醉苏醒期躁动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针对手术患儿实施音乐疗法,能够改善患儿全身麻醉前期各项生命体征及行为,并减轻苏醒期躁动程度,从而改善手术预后效果;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参考文献[1]蔡晓培.音乐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部分性癫痫术后患儿智商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27(03):159-160. [2]张永红.音乐疗法应用于心胸外科患儿对其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OL].临床医药实践,2019(01):69-71. [3]蔡楚云,梁秀琼,林洁婷,余勇妙.治疗性抚触加音乐疗法对PICU患儿情绪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8):1117-1118. [4]唐文琴,马蓉,毕小琴.个性化音乐疗法对唇腭裂患儿全麻术后苏醒期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2):70-71.
论文作者:张晔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患儿论文; 疗法论文; 手术论文; 音乐论文; 对照组论文; 体征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