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动结构句法语义研究综述_语义分析论文

中动结构句法语义研究综述_语义分析论文

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句法论文,语义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关于中动结构

      作为语法范畴,语态(voice)可分主动与被动。主动句以施事(agent)为语法主语,被动句以受事(patient)为语法主语。但语言中有大量的受事或工具主语句,其谓语动词无被动标记,更像主动句,如(1-2)所示:

      (1)a.This book reads easily.

      b.The pen writes well.

      (2)a.这辆车开起来很快。

      b.这把刀难/能/可以/好切(菜)。

      罗曼语的中动句谓语带反身代词标记,与被动句类似,如(3)所示:

      (3)a.El libro se lee bien.(Spanish)

      the book se reads easily.(Troseth 2009:2)

      传统语法认为这是“主动形式表被动意义”(Quirk 1985:735)。有学者称之为中动语态(Klaiman 1991;Kemmer 1993;Steinbach 2002;Davidse & Heyvaert 2007;Kaufmann 2007),更多文献称之为中动结构(Keyser & Roeper 1984;Fagan 1992;Stroik 1992;Ackema & Schoorlemmer 1994)。

      中动句句法语义特点复杂,呈现语内语际的种种变异;其研究涉及形态、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层面,关涉论元结构、事件结构和信息结构等不同理论。本文综述已有文献对该结构的多维度研究,指出其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亟待突破的难题。

      2.中动结构复杂的句法表现与语义特点

      2.1 句法表现

      中动句的语法主语是谓语动词的受事或附加语论元;研究者大都认为其谓语动词有隐性施事(K & R1984;A & S 1994,1995;Zwart 1998;Iwata 1999)。隐性施事泛指任何人,使句子获通指性解读(Fagan 1992;Han 2004;Simargool 2005;Tao 2010)。但有时动词施事可体现为附加语,而且不一定泛指(Latin texts do not translate easily forBill)(Stroik 1992,1995)。

      中动句谓语多为现在时,一般不用于进行体和祈使句(K & R 1984;Massam 1992)。据此,有学者将其通指义与事件联系起来,认为通指算子GEN约束事件(Condoravdi 1989;Zwat 1998)。但中动结构也可描述特定事件(Iwata 1999;Kim 2001)(The stakes you bought yesterday cut like butter)。Marelj(2004:227)认为算子GEN可选择性地约束施事或事件。Troseth(2009:13)则否认通指性是中动句的固有特征。

      中动句一般需要修饰语(Zwart 1998;Wee 2006)。当句子表强调或出现情态动词、否定词时,修饰语不强制出现;罗曼语中动句不强制要求修饰语(Lekakou 2005)。研究者分别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解释修饰语条件。语法上,修饰语可恢复隐性施事(Roberts 1987:188;Lekakou 2005)。语义上,修饰语与通指或模态算子形成约束关系,避免空量化(Condoravdi 1989;Lekakou 2002)。语用上,修饰语传递新信息,满足会话原则(Steinbach 2002;Marelj 2004;Chung 2004;Wee 2006)。

      2.2 语义特点

      中动结构描述主语实体的内在属性或特征(Cinque 1988;Marelj 2004;Tao 2010),具有状态性和非事件性(A&S 1994;Matasumoto & Fujita 1995)。

      中动结构具有情态义(Fagan 1992;Massam 1992)。句首主语的特性决定谓语事件能否发生,主语与谓语事件之间有致使义和责任性的解读,牵涉动力情态(Lekakou 2005;Tao 2010);中动句是说话者对实体的评价,也与认知情态相关(Hundt 2007;Davidse & Heyvaert 2007)。中动句属主题判断句(categorical judgment)(Wee 2006)。作为旧信息,中动句主语应解读为话题(Kim 2001;Lekakou 2002;Simargool 2005)。

      3.对中动结构的多维度研究

      根据分析采纳的理论框架和关注的核心问题,已有的中动结构研究可粗略分为生成语法研究、认知功能语法研究、跨语言对比研究和语料库研究。

      3.1 生成语法研究

      生成语法研究关注中动结构的推导问题。早期的句法研究围绕中动句在词库还是句法生成展开,较近的句法探讨有语态投射与及物性投射等分析法。

      3.1.1 词库生成与句法生成的争论

      “词库生成说”(Lexical Approach)认为中动词在词库内变为不及物动词,其外论元在进入句法运算前被抑制,内论元投射为主语(Fagan 1988,1992;A & S 1994,1995;Chung 1996,2003)。“词库生成说”需预设复杂的词库操作规则,加重了词库负担,不利于解决习得问题。“句法生成说”(Syntactic Approach)主张动词的论元结构完整投射到结构中,把中动句与被动句的推导统一起来。但有些句法分析仍依赖词法规则抑制外论元(K & R 1984;Han 2007);有些假设不同空语类的存在(Stroik 1992,1995;Hoekstra & Roberts 1993);该分析不能解释附加论元作主语的中动结构。

      鉴于前两种分析的弊端,研究者提出了参数化的分析,即罗曼语的中动结构由句法运算生成;而英语和荷兰语的中动结构在词库生成(Cinque 1988;Marelj 2004)。参数化分析能解释中动结构的跨语言差异,但未能解释同一语言内部中动结构的变异性,也不能解释该结构的话题性,情态义、修饰语要求等语义特点。

      3.1.2 语态投射(VoiceP)与及物性投射(TrP)分析法

      Collins(2005)在vP之上设置VoiceP,为动词的内论元作主语提供了移位分析(Smuggling Analysis)。Bowers(2002)主张在vP之下设置TrP,以核查宾格,但不允准论元。把引入外论元和核查宾格的能力进行分离,Bowers解释了中动句中内论元移位至语法主语的情况;也利用Tr特征的参数化解释了中动结构的语际差异。但专门为被动和中动句的句法推导增加功能范畴缺乏概念必要性。

      总之,生成语法关注的核心是动词论元的句法实现问题,未能解释不及物动词进入中动结构和附加论元作主语的情况,也不能体现中动结构复杂的语义特点。

      3.2 认知功能语法研究

      认知语法认为,句子描述的场景包括事件和各种参与者。说话人可以选择从事件本身或者参与者切入场景。中动结构强调非施事主语的特性,因此非施事的参与者被前景化,成为句子主语(Yoshimura 1998;He 2004)。事物的有界化和数量特征也是中动结构生成的理据。隐含施事可弱化动作;修饰语使动词的语义数量特征失去时间性,即非动作化,又使谓语动作有界化,保证句子合法(徐盛桓2002)。

      从交际功能看,中动句是从客观事件描述到主观特性评价的视角转换(D & H 2007)。中动结构能否被接受还与句首主语的物性结构(qualia structure)有关,即主语实体的特性与谓语事件的语义关系要被说话者的知识框架允准(Yoshimura & Taylor 2004;杨晓军2005;高秀雪2013)。认知功能研究还区分广义和狭义中动结构(Manney 2000;Hundt 2007),以典型和非典型用法解释各种变异现象。

      总之,认知功能语法强调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和知识结构,主张中动结构是一定构式语法化的结果,其句法语义特点由特定构式决定。

      3.3 跨语言对比研究

      跨语言对比研究关注中动结构的语际变异并尝试提供一些解释。荷兰语中,附加论元主语中动句更能产(A & S 1994;He 2004)。德语中动结构需要反身代词的形态标记(Fagan 1992;Steinbach 1998,2002)。法语中动句允许施事论元出现,在动词的时体限制上表现更多变异(Fagan 1992;Authier & Reed 1996)。罗曼语中动句需附着语(clitic)。与被动句相似,而在日耳曼语中,中动结构类似于非作格句(Lekakou 2002,2005;Marelj 2004;Toseth 2009)。汉语中,“起来”被当作形态标记,部分“起来句”被分析为中动结构(Sung 1994;He 2004)。

      3.4 语料库研究

      语料库研究既有历时考察,又有共时对比。英语中动结构是历时发展的结果,早期英语形态丰富,语序自由,话题置于句首,主语可省略或自由出现在句中不同位置;现代英语形态贫乏,由语序决定句法关系,动词的非施事置于句首可同时满足话题和主语的要求(Simargool 2005)。中动结构的分布跟语篇类型密切相关;和其他相关结构也存在历时联系(Greenspon 1996;Hundt 2007)。中动修饰语类别多样,副词并非频率最高;副词修饰语往往跟否定词或情态动词同现;副词并不限于动词之后,有些句子副词也可进入中动结构(杨晓军2005;何文忠、王克非2009)。

      4.现有文献存在的问题

      已有研究在事实和理论层面都存在问题,前者表现在对中动结构界定不一,导致大量不同句式被归为中动结构;后者体现为各种理论只关注中动结构的部分特点,以致解释分散、缺乏整体性。

      4.1 中动结构的界定

      学界对中动结构的定义性特征未形成共识。研究者最初以形态标准定义中动结构,称之为中动语态。由于英语缺乏形态表现,句法研究认为中动结构带有隐性语态标记,将之与被动句进行统一分析。随着跨语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渐侧重中动结构的语义特点,不再拘泥于形态标记。因缺乏统一的内涵界定,中动结构的外延繁杂无定。换言之,文献讨论的中动句并不同质。问题是:在同一语言和不同语言中,哪些句式可纳入中动句研究?不同句式是否有统一的结构?中动结构呈现哪些跨语言的参数差异?已有的描述性研究总结了中动句独特的句法语义特点。概括了其句首主语、谓语动词、句末修饰语的种种限制条件。跨语言对比和语料库研究也勾勒了中动结构的历时变化和共时变异,揭示了该结构与其他相关句型的联系。但若不解决中动结构的定义问题,这些研究的可信度与科学性都会受影响。

      4.2 中动结构的解释

      理论上,中动结构牵涉论元结构、事件结构、信息结构等诸多句法语义问题。生成语法主要关注动词的论元结构及其句法实现;认知功能语法侧重谓语的事件结构如何在语言层面得以体现,从信息结构与话语要求出发解释中动结构的语义特点。认知功能视角的优势在于能将使用者的意图和话语要求纳入语法分析,但疏于主观随意,没有形式化的句法体现,缺乏说服力,也无法处理中动结构的跨语言差异。另外,将中动结构的特点归于构式义可能回避了很多实质性问题。而已有的句法研究只关注动词的论元结构,未能将中动句的情态义、通指义、话题性和修饰语要求等语义问题在结构上进行恰当解释和限制。

      显然,各种理论都只关注中动结构的某一侧面,未能全面解释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属性。对中动结构的处理,本质上涉及如何处理“结构与意义”的关系。论元结构与事件结构实质上仍是选择从形式还是意义作为研究切入点的根本问题。作为表达动词基本语义和句法属性的论元结构,是连接词库与句法,联系动词语义与句法运算的核心理论。但关于论元结构与句法推导的关系,目前的研究仍见仁见智。争论的焦点在于:到底是论元结构决定谓语的句法结构,还是句法运算派生出动词的论元结构?语义上,谓语表达事件结构,体现事件意义和事件参与者的关系;事件与其参与者的关系通过题元角色体现。但题元角色在句法实现上的变化能否改变谓语的事件结构?另外,中动结构的信息结构和话语功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到句法体现?这些都是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也反映了该研究的理论价值。

      5.未来中动结构研究的走向

      5.1 多维度界定和综合解释中动结构

      鉴于其复杂性,单从句法表现或语义特点界定中动结构都不够全面。语言是意义和形式的有机结合,两者互相制约。认知功能语法正是从这一角度研究中动结构。生成句法也认为结构应尽可能反映语义特征,句子的语义差别应在结构上体现。传统语法同样主张从不同平面切入同一语言现象。因此,只有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综合界定中动结构才能明晰确定其研究范围。此外,还要区分核心特征和派生特点,即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结果。这样,中动结构研究才能涵盖各种变异现象。

      从解释的角度看,单从结构、认知或交际的角度解释中动结构都不够全面。未来的研究应把中动句的诸多句法语义属性看作互相关联制约的因素,并尽可能在结构上得以呈现和限制,既体现中动结构的交际功能和话语特征,又揭示其历时变化和共时变异现象背后的理据。

      5.2 最简句法理论下的中动结构研究

      最简句法取消了冗余的句法层面,词库和句法的分界、运算与应用系统的接口成了核心问题。意义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依赖结构?运算机制能否独立于意义进行?如何处理词项同时包含的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语义特征是否也在运算中进行匹配与核查?运算生成的句法体在界面解读时,词项的意义特征与运算搭建的结构关系要同时得到解读。但与语境相关的话题和情态等语义问题能否在结构上得以体现?若将不同句式纳入统一的中动句研究,如何利用句法理论解释其语内语际变异?

      基于特征匹配与赋值的最简句法运算理念。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应归因于相关功能语类上的特征。事件结构是谓词语义内容的一部分(即语义特征),理应通过特征的赋值在句法上得以体现。就题元角色的句法实现方面,轻动词v的特征可能是解释主动、中动和被动句之间联系与差异的关键。如此,“语态”范畴有可能是由轻动词v的特征所体现的一种及物性变化。此外,中动结构的非事件性、话题性和评价义可能与功能语类C和T上的相关特征及其特征的互动有关。

      总之,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都可以在形式句法的框架下进行研究,中动句的事件结构由轻动词v的特征得以体现;其信息结构(话题效果)和话语功能(评价意义)也应由相关功能语类(Topic、Focus、Mood)得以解释和限制;而修饰语要求、谓语动词和句首主语的各种限制可能都与该结构中功能语类上的特征相关。此外,功能语类上的特征也能有效解释该结构的各种变异现象。

      5.3 汉语的中动结构研究

      自Sung(1994)开始,汉语中动结构研究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但学界对于汉语中是否存在中动结构及该结构的句法和语义实现形式仍存在分歧。严辰松(2011)否认汉语有中动结构。Sung(1994)将“起来”当作中动语素,把一部分“NP+V-起来+AP”句(这个手续办起来很麻烦)看作中动句。曹宏(2004a,b,c,2005)、He(2004)、Han(2007)、何晓炜等(2012)也将“起来句”当作中动结构。但殷树林(2006)、Tao(2010)论证“起来”句不是中动句。此外,无被动标记的伪被动句(手帕哭湿了)被看成中动句(Ting 2006)。一些“给”字句(“那个孩子给病了”)也被认为是中动句(沈阳、陶媛2010)。另外,有些难易句(事情的确不好/难办)和表情态义的句子(这辆自行车能/可以骑)被分析为中动句(古川裕2005;何元建2010;Tao 2010)。如以上句式都是中动句,如何将之纳入统一运算?如何解释它们的表面差异以及共时与历时的联系?

      从研究途径来看,已有文献既有描述性研究(曹宏2004a、b、c,2005;殷树林2006),也有解释性探索。研究者或采用认知功能视角(He 2004;杨晓军2005),或采纳形式句法框架(Sung 1994;Ting 2006;Han 2007),或进行细腻的语义分析(Tao 2010;沈阳、陶媛2010)。总之,汉语中动结构研究时间虽短,但已得到广泛关注。未来研究的突破同样是如何结合不同视角,以准确界定汉语中动句,并将其纳入统一句法运算的问题。

      从语言事实看,中动结构关涉不同句式,呈现语际与语内、共时和历时的变异现象;理论上,中动结构研究直接牵涉语态范畴、事件结构、论元结构、信息结构等诸多具体问题;而宏观上涉及的是结构与意义的关系、形式语法与功能语法的路径选择等根本问题。因此,中动结构是语言理论发展的试金石,也是检验和推动理论研究的有效工具(Fagan 1992:4)。由于其复杂的句法语义特点,中动结构得到了形式语法与功能语法、历时语言学与共时语言学等不同领域的广泛关注。已有文献颇为丰富,拓展了人们对中动结构的认识,也推动了相关理论的发展。

      已有研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对中动结构的概念没有统一而明晰的界定。二是各种解释零散孤立。为此,未来研究应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多维度界定和综合解释中动结构,让其特点在句法结构上得以体现和限制。二是把中动结构纳入最简句法研究。三是在汉语中确定中动结构的研究范围,并在结构上提供统一解释。

标签:;  ;  ;  ;  

中动结构句法语义研究综述_语义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