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效果及恢复情况影响论文_戴丽莎

邵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

【摘 要】目的 探讨在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3月期间接诊的102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验组患儿的腹泻次数、住院时间有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改善腹泻患儿的恢复效果,临床可以推广运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恢复效果

腹泻在小儿消化系统临床病例中较为常见,一般是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并伴有发热和呕吐现象,患儿及家属的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一方面,腹泻会影响患儿对食物营养的有效摄取,造成患儿发育不良;另一方面,由于腹泻患儿年龄较小,免疫力不足,腹泻后容易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1]。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现,常规护理方法较为局限,很难使患儿的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需要采取更为全面有效的护理路径模式才能够使患儿的病情得到控制。笔者根据我院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案例,对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了如下研究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3月期间接诊的102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21例,平均病程(2.15±0.57)天,平均年龄(6.12±1.26)岁;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2例,平均病程(2.21±0.43)天,平均年龄(6.23±0.95)岁。分析两组临床资料之间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包括:

①护理人员对入院患儿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检查记录,并根据病情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做好护理人员排班,并在护理过程中评估目标的完成情况,采取相关完善措施。

②遵照医嘱对患儿进行用药并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如下:

①入院介绍:护理人员为患儿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环境,消除患儿对医院的不安全感;使患儿家属知晓入院后的检查事项,为接下来的护理做好准备。

②心理干预:由于患儿家属对腹泻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不够了解,对患儿的病情难免存在焦虑不安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普及,使其全面了解具体治疗方案,对治疗方法更有信心,从而能够配合治疗;患儿在腹泻期间时常会发生哭闹,影响治疗进展,可以安排有临床护理经验的人员指导家长如何疏导患儿的恐惧、烦躁情绪,使患儿能够配合治疗[2]。

③临床护理:护理人员对患儿每天的体温,大便次数、气味、性状、量,排便时间,以及排尿量进行详细记录,掌握患儿病情的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为主治医生提供方案依据;为患儿建立静脉通道,并指导患儿家属用药方法;对患儿的饮食进行指导,如果患儿年龄较小通过母乳喂养,如果患儿过了母乳喂养阶段则选择清淡的流食,保证患儿对营养的消化吸收;监测患儿的血压、呼吸等状态,检查患儿的皮肤黏膜和精神状态,如果发现患儿有口渴、呕吐物异常或是眼窝凹陷现象,不排除患儿存在心功能异常或严重脱水,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采取急救操作;在患儿呕吐时要调整头部卧位,防止呕吐物倒噎导致呼吸不畅甚至窒息[3]。

④饮食干预:结合病情实际情况为患儿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方案,选择富含营养的流食,禁止患儿使用水果蔬菜、油炸食品或者肉食;如果患儿发生中度脱水,可以通过多次口服盐液进行水分补充;一旦出现重度脱水,要通过静脉通道补液,按照先盐后糖的顺序进行补充,从前期到后期浓度由高到低,补液速度由快到慢,在排尿后补钾元素,保证水电解质平衡。

⑤用药护理:临床初期通过蒙脱石散或益生菌调整患儿的肠道菌群,蒙脱石散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降低毒素吸收,避免肠道黏膜受损[4];益生菌则能够促进机体营养吸收,增强患儿的身体抵抗力,根据治疗效果选择三联或四联疗法。

⑥生活指导:在患儿出院之后指导其家属出院护理方法、用药常识以及饮食保健方法,保证患儿的机体处于稳定状态。

1.3指标观察

观察指标有:两组患儿护理前和护理3天后的腹泻次数变化以及总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检测结果通过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前腹泻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腹泻次数和住院时间明显较少,恢复效果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腹泻次数和住院时间比较(x±s)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常见的消化道病毒感染疾病,临床表现为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发热以及呕吐等症状,病情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5]。由于患儿免疫力低,肠道耐受性差,病情给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常见的腹泻临床护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用药和护理,但是由于医护人员的护理方法有局限,很难使患儿及家属得到全方位的临床服务。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一系列按时有序的护理,提升家属的配合度,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减少患儿的康复时间。

本次研究在对实验组腹泻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之后,腹泻次数比常规护理方法有明显的降低,且住院时间有所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缓解患儿的腹泻病情,减少住院时间,提升患儿的康复效果。在临床护理路径中,护理人员通过主动沟通,消除患儿家属的不安,增强其治疗信心,从而配合护理人员给与患儿实施更为全面有效的护理方法,并对其治疗过程进行详细的监测和记录,使患儿的病情能够处于稳定转好状态,提升了护理质量。而常规护理方法由于存在被动型和不完善之处,使患儿病情无法得到更快的康复,增加了家属的经济生活负担。

综上所述,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对腹泻患儿进行临床干预,有助于提升患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提升家属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锦绣.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v.27(6):164-165.

[2]王英.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v.18(67):245+249.

[3]罗霞,胡彬,王欣玲.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200-201.

[4]汪锦芳. 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及体会[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556-557.

[5]张华丹.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2):2263-2263.

论文作者:戴丽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小儿腹泻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效果及恢复情况影响论文_戴丽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