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1]2008年在《《现代汉语词典》异形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简称《现汉》)中的异形词作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异形词的内涵和确定本文研究范围、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对《现汉》收录的异形词进行了穷尽式统计和分类,将《现汉》整理异形词与《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简称《一表》)进行宏观比较,探寻出《现汉》收录整理异形词的总体方向和特点;然后再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简称《规范》)收录的异形词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异同,探寻原因;最后将《现汉》(05版)整理异形词的情况与2002年增补版(简称02版)进行纵向比较,对05版的修订进行逐一详细描写,探讨这些修订是否合规范、合现实;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现汉》整理异形词的特点、原则和系统性方面的问题。本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简单介绍异形词及《现汉》异形词的研究现状,揭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异形词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原则和方法。本文采用语言学界关于异形词的综合性的定义,以《一表》提出的整理异形词的原则为主要原则,以《现汉》的异形词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时与历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原则和方法。第二部分从收词模式、收词数量、收词类型叁个方面对《现汉》收录的异形词进行穷尽式的统计并作分类描写,以廓清《现汉》整理异形词的概貌。接着将《现汉》整理异形词的情况与《一表》进行宏观比较,分为《现汉》与《一表》一致、《现汉》与《一表》收录词条形式不一、《现汉》处理异形词的长处与不足叁个方面,并按照规范性原则对典型词例进行个案分析,探讨典范式语文辞书与国家规范性词表之间的异同,提出《现汉》对异形词的收录应根据现代汉语共时层面词语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第叁部分首先对《规范》收录的异形词进行穷尽式的统计并做分类描写,然后从《现汉》收录而《规范》不收录、《规范》收录而《现汉》不收录、《现汉》同《规范》收录不一致叁个方面与《现汉》中的异形词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两部辞书在收录异形词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辞书编纂如何处理异形词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第四部分将《现汉》(05版)收录异形词的情况与02版进行比较,考察05版在异形词整理问题上对02版作了哪些修订和改动,分为叁大类九小类进行分类描述并对这些调整进行评述,探讨这些调整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第五部分在以上四个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现汉》以词典模式整理异形词的特点和原则,即理据性原则,释义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从简性原则,通用性原则,并探讨了在《现汉》这一特殊载体内异形词整理的体例和系统性等方面的问题。第六部分是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
冉琦[2]2014年在《现代汉语异形词研究》文中认为异形词是指书面上并存并用、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异形词的形成是历时的,汉语中的异形词数量庞大,其成因也十分复杂。笔者搜集和整理了常用的405组异形词作为研究语料,并基于这些语料做了以下研究。论文的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综述了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与成果,指出了学界关于异形词的界定、异形词的形成原因等方面的研究还不透彻,海峡两岸异形词对比研究尚是空白。本文也主要基于这叁方面的空白和不足,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第二章,通过对405组异形词语料进行分类研究,探讨了异形词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四类:(一)“异形同素异形词”,下分“分化字造成的异形词”和“并列字异形词”;(二)“异字义通异形词”,下分“相近义素异形词”和“会同异形词”;(叁)同音通假异形词;(四)不同构词理据形成的异形词。第叁章,详细地对“辨/辩”形成的分化字异形词、“与/予”形成的并列字异形词、“联/连”形成的相近义素异形词、“辞/词”形成的会同异形词、“与/预/豫”形成的通假字异形词和“梅/霉”、“霉/楣”形成的不同理据造成的异形词进行了历时考察,并对比了现代汉语中海峡两岸的实际语用情况,分析了不同成因的异形词的历史演变趋势,针对我们国家现有的异形词规范提出了意见与建议。第四章,从两岸词典的收词和实际的语用两个方面,对比了海峡两岸异形词的异同,弥补了学界关于两岸异形词对比研究的空白。通过研究发现,两岸异形词的优势词形基本是一致的,这有利于两岸“书同文”工作的开展。部分优势词形存在不一致,其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两岸繁简字系统不一;(二)在用字上,台湾崇古,大陆尚今;(叁)部分词用字习惯不同;(四)两岸某些文化与认知上的差异。论文的结语部分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与今后待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一)进行历时研究的异形词数量仍然较少,可继续对更多的异形词进行更加深入地历时考察与研究;(二)对台湾的语料掌握不足,可更大范围地获取台湾的语料,更加关注与研究台湾异形词的情况。
胡大柳[3]2001年在《《现代汉语词典》异形词分析及处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汉》收录的全部异形词并研究《现汉》对异形词的处理,阐述现代汉语异形词的概貌、特点以及在词典中的表现方式,从而探求处理现代汉语异形词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并进一步提出基于上述一般原则和方法的对《现汉》异形词的处理意见,同时探讨在词典这一特殊载体内处理异形词的体例及系统性的问题。论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提出本文写作的缘起及研究目的。 第二部分界定异形词并明确本文所研究的异形词的范围,结合《现汉》异形词数据库介绍《现汉》异形词概况。 第叁部分对《现汉》全部的全同异形词进行分类,共分为两个层级叁大类。从异形成分是否是规范汉字的角度分出第一类“由繁体字或异体字构成的异形词”,其余的按照异形成分单字是否成语素分为第二类“异形成分单字不成语素的异形词”和第叁类“异形成分单字成语素的异形词”。异形成分单字不成语素的异形词又包括拟声词类、音译词类、联绵词类和迭音词类四种类型,异形成分单字成语素的异形词则以异形成分是否成系列地出现分为系列异形词和非系列异形词。 第四部分分析上述第叁类异形词的异形成分之间的关系。异形词的不同成因把异形成分单字成语素的异形词整齐地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文字形体为直接原因形成的异形词,不同的异形成分代表同一个语素。文字形体的原因主要有四种情况:a.异形成分互为异体字、古今字和通假字,以及异形成分之一是异形词的专职汉字。b.历史上的异体字、古今字和通假字固化于现代汉语,造成异形成分意义交叉。c.异形成分之一与词义有联系,异形成 分之另一沿用通假字或者与对应异形成分同音替代。d.两个异形成分都与词义无明显关联, 其中一个的意义为约定俗成,另一个仅因为择用同音字。另一类是以语素义为直接原因形 成的异形词,不同的异形成分代表不同的语素。语素义的原因表现为两种情况:a.异形成 分语素义不同,但都有构词理据。b.异形成分语素义相近或相通,细微的差别并不改变不 同词形是一个词的两个变体的本质。 第五部分分析非全同多义项异形词义项之间的关系。非全同异形词的义项呈现叁种关 系:关联性的意义联系、相似性的意义联系和义项之间无联系。这些关系的分析为非全同 多义项异形词的意义与词形的分化、分工建立了一个基本框架。 第六部分基于前面的分析与描写论述异形词的处理,包括处理的意义、原则和实践。 文章提出处理异形词的五条总原则:规范原则、约定俗成原则、理据原则、从简原则和读 音单一准确原则。其中规范原则和约定俗成原则是前提,要优先考虑,再综合运用其他叁 原则。不同类别的异形词的处理实践以总原则为指导,以具体分析为依据,按照可行的标 准进行操作,对全同异形词的处理是在不同的词形间进行取舍,对非全同多义项异形词的 处理是在义项与词形间进行分工。 第七部分讨论词典处理异形词的系统性和体例。词典处理异形词的系统性体现在两个 层面上,一是处理含有公共异形成分的系列异形词要全面考虑,统筹兼顾,避免相互抵牾, 二是含有同样异形成分的词是否被认定有不同写法在词典的处理中应该与已认定的异形词 具有一致性。词典处理异形词的体例方面,标注方式的单一性、区别性和统一性都可以进 行一些改进。
程实[4]2014年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词语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现汉》(6))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相比共新增词语3251个。从音节的角度看,单音节词2个,双音节词1869个,叁音节词609个,四音节词语625个,五音节词语38个,六音节词语12个,七音节以上词语共10个。从词性角度看,新增词语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等不同类别的词语。增收词语的音节数量、词性分布等反映了词典收词的变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共变关系。《现汉》(6)新增词语涉及的语义领域比较宽泛,覆盖了政治、经济、法律、艺术、教育、体育、交通、房屋建筑、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社会群体、社会保障、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宗教信仰、网络生活等不同领域。增收词语覆盖的语义领域一方面能够体现不同领域的新变化、出现的新现象,同时也说明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领域受关注度的不同。从来源角度看,《现汉》(6)新增词语除共同语领域产生的新词新语和增收的旧词语外,主要源于方言、外语;从构成角度看,除常规构词外,还有一部分是缩略构词和字母词。《现汉》(6)增收了不同地区的方言词语,一方面,明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具有良性的互动关系,彼此借鉴吸收,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说明不同方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可能显现出不同程度的方言活力。《现汉》(6)增收了源于不同外语的外来词,这些增收词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不同外语与汉语接触的密切程度和影响大小,以及汉语与外语接触过程中的互动和互相影响。《现汉》(6)跟踪并尊重社会语言生活实际,及时反映社会语言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关系和新认识,并在科学的规范观指导下,有选择地增收词语,是对语言规范的积极实践和科学验证。至于《现汉》(6)增收较大数量的异形词和多音节语,是否会对其质量产生消极影响,还有待在使用中逐步验证。
戴昕[5]2015年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四音节词语研究》文中指出四音节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收录的四音节词语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结合词汇学和词典学的相关理论,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词典》里的四音节词语及其增删修订情况进行了考察分析。本文除绪论外,前叁章属于对《现汉》四音节词语的本体研究。首先对《现汉》有词类标注的四音节词作了分类考察,并从词典对词的处理角度入手,从注音、释义等方面归纳各类词的特点,其中包括对个别词语的指瑕。第二部分对四音节词组进行了分类考察,着重从来源上对四音节专业术语和行业用语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并探讨了二者的异同点。第叁部分以四音节熟语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异形成语的形成机制,并进行了量化统计,此外对词典中部分异形成语的处理提出建议与思考。第四部分采用抽样调查法考察了《现汉》第6版修订情况。选取第5版和第6版《现汉》A、β、C叁部共229页内的四音节词语为调查范围,对该部分修订内容进行了逐一记录,从注音、释义和异形词叁个方面对修订情况进行归纳分析,试图以局部反应整体,展现新版修订的基本情况。最后,本文统计了第6版新增四音节词语,并5、6两版《现汉》四音节词语和6版新增词语内部系统数据进行历时的对比与分析,得出四音节词汇内部系统词、词组、熟语比例较稳定的特点;并从词汇规范化角度探讨了词典收词的相关原则。本文从权威的规范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入手,从词语系统本体、词典的修订、词语的增收叁个方面着手,通过对四音节词语进行量化统计,以及数据的横向与纵向对比,试图探寻四音节词语系统的骨骼和发展脉络。此外对四音节异形成语的形成机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现代汉语异形成语的外部表象和内部规律;最后对新版修订情况的抽样考察,对于词典的编纂、语文教学以及词汇的规范化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陈静[6]2012年在《图书校对规范依据不足之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语言学者研究成果、社会习惯是图书校对的叁大依据。文章通过实践,对校对工作中所遇到的语言文字规范例子进行分析,指出这叁大校对依据的疏漏,提出现今在校对工作中难以解决的语言文字问题,试图对校对工作中尚不能参考现规范依据的语言问题提出解决之道。全文分六章,第一章主要说明校对是保证图书质量的重要环节;第二章介绍图书校对的规范依据,静态规范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语言学者研究成果,动态规范依据是社会习惯;第叁章、第四章分别从字、词语、语法、标点符号、数字用法等方面提出静态规范依据的不足,同时对一些常见的而规范依据又尚未规定的语言文字问题进行了陈述;第五章例举了社会习惯和规范相出入的例子,并给出解决的方法;第六章回到图书校对本身,提出图书校对应对之策。
王晓春[7]2009年在《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异形词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异形词描写开始,对《大纲》内部出现的异形词问题进行穷尽性的研究;异形词问题同时也是汉语词汇学的重要方面,本文采取与一般异形词处理不同的策略与方法,在汉语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的基础上引进词库与词法理论,对异形词进行词库成员异形词和词法模式异形词的二分分类;在此分类的基础上,思考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异形词问题的解决,同时为现代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中的异形词现象提供借鉴。第一章,绪论。主要解决本文课题的来源。本章首先描写现代汉语异形词研究现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的面貌,词库词法理论是两者研究现状进行融合分析的工具。其后是对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总结;在第四节,说明本文研究是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具体对象,采用的理论背景和操作方法,最后简要说明本研究的意义,对我们解决现代汉语词汇学研究中的异形词问题和考察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其他问题都有启发。第二章,为本文确定研究异形词的标准以及范围。首先描写异形词历史沿革,概念从无到有,内含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之后是异形词问题上各种相关概念的取舍,本文认为国家标准过于严格,应该加入音近异形词,但是同时排除同素异序词,认为词类词语不属于异形词范畴。本文还根据上述理论标准对已有的异形词汇进行评价,确定《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所收词形为异形词词形对比的依据。最后把确定范围的异形词进行内部的分类,为所需研究的范围。第叁章,是本文的研究理论的展开。首先描写学界研究异形词的种种思路,同时结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确定符号学的方法是一种立足于汉语词汇学本体研究的科学的方法,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但是不足以解决词汇教学应用过程中的异形词问题。因此需要词库与词法理论的引入。第二节是介绍这一理论的源于认知功能语法的本质和开放性,之后叁节讨论异形词的历时演变与词法模式、词汇化间的关系;四节讨论共时分布的异形词进行词库成员、与词法模式的分析。第四章,在词库词法理论指导下对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即《大纲》中异形词问题进行描写和分类。本章首先突出了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点明解决《大纲》中存在的异形词是这一问题的本质。第二节是对《大纲》中存在异形词的面貌进行描写。本文将《词典》和大纲进行比较,说明《大纲》存在包括出现繁体字、非推荐词形、成组出现异形词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取了与普通同异形词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的方法,我们把《大纲》中的异形词分为几个方面:进入词库的异形词、可以用词法分析的异形词及其词法模式、全等与条件异形词的词库收入规则等。(典型与非典型),之后是相应类别异形词可以采取的教学策略,最后是我们研究的思路对于一般汉语词汇教学的推动,尤其是只有唯一词形词语。第五章,通过检索对上文做出的分类的验证,强调语料库对于解决异形词问题的重要意义。《大纲》收词体现高频原则,《词典》选取推荐词形同样是依靠高频原则。本文选定的词库成员所具有的优先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词频高于词法模式生成的词法异形词。第一节首先说明由于异形词在《大纲》分布呈现复杂情况,进行有效区分。由于标准一致,因此,《大纲》中出现异形词只有推荐词形的情况,高于未进入《大纲》非推荐词形,《词典》的词频统计完全一致,《大纲》的推荐词形中理应进入词库,符合词频高于词法异形词的要求,间接已经证实词库成员的优先性,不再需要语料库检索的验证。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同现、只出现非推荐词形的情况需要检索。第六章,结论,总结全文,本文的研究使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异形问题得以清晰的展现,使其中存在的异形词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同时为一般意义上异形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启发。
王琳[8]2007年在《《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生物名称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百科词是当前词典学研究的热点,但百科词研究的重心却一直落在哲社条目上,占有词典百科词大半壁江山的科技条目长期备受冷落。科技条目是百科词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条目研究鲜有人问津是不正常的现象。所以本文中我们选择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生物名称条目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词典编纂的相关理论,采用了对比分析和词频验证的方法,对两部词典的收词数量、立目方式、释义内容、释义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穷尽式的考察,并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我们认为,不同的词典编纂者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出自不同的编纂者之手,一定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能各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无疑会进步更快。所以我们的对比研究,并不是为了在两者中分出高下,而是要在比较中探讨词典生物名称条目的更好的处理方式,并对词典生物名称条目的处理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为词典科技条目的研究提供一些方法和参考。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两部词典的历史和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介绍了本文研究中借助的资料和工具。第叁部分对《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生物名称的收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全面统计出两部词典的差异,并根据差异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类,结合词典编纂的有关理论和叁大数据库词频验证的结果,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分析。第四部分对《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生物名称的释义进行比较分析。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动物志》、《中国植物志》为参照,对两部词典的释义方法和释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审核,具体考察了两部词典在释义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上的表现。第五部分对《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生物名称收释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异形词、异名词、同音词、多义词的处理,以及词典内部的相关照应问题。考察了两部词典处理词条的体例和对国家规范的贯彻情况,并对具体处理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六部分是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总结了两部词典处理生物名称时的优劣得失,指出词典的编纂与修订不会“毕其功于一役”,两部词典应该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为现代汉语规范化贡献力量。同时中型现代汉语词典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花开并蒂的时代已经到来,学术界应当停止孰优孰劣的争论,将目光转向两部词典的具体研究上来,系统理出收释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逐一深入探索、解决这些问题。
唐余俊[9]2010年在《《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异形词收录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按有无国家试行标准两大类分别收录处理异形词,但它们在分条立目、对同组异形词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的界定、对异形词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词语间语义关系的认定及对非推荐词形异形词的标注形式等方面都有差异。差异主要成因在于两者对异形词收录原则有不同理解。相对而言,《现代汉语词典》更强调"从简"、"系统性",《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更强调"理据性"、"规范性"。《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异形词所做的整理性收录,正在并仍将对现代汉语异形词表的审定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现代汉语词汇规范化。
白建华[10]2012年在《《老新闻—民国旧事(1912-1928)》词汇研究》文中指出《老新闻—民国旧事(1912-1928)》的语言时期归属于“五·四”前后。研究“五·四”前后时期的词汇,对于做好现代汉语的推源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老新闻—民国旧事》词汇的构词法特点、词形特点以及词义发展变化的特点。以下简称《老新闻》。本文比较有价值的发现和主要结论是:1.在构词法方面,词缀化倾向明显,“非”、“反”等有了前缀化倾向,“师”、“家”等有了后缀化倾向;短语的词汇化,主要体现为名词作形附固着在中心词上的、动词作形附固着在中心词上的和形容词附固着在中心词上的叁类。词语简缩的格式多样化,主要包括八类,其中前七类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第八类并列词组的简缩。2.词形的特点是有大量的异形词、同素逆序词和异素同义词。关于异形词,我们根据异形成分性质的不同,把异形词分成两类:同素异形词和异素异形词。其中,同素异形词,根据异形成分用字的不同这类词又可分为通假字异形词、异体字异形词两种类型。异素异形词,根据异形成分语义的不同,又可分为近义语素异形词、相关语素异形词、异义语素异形词叁种。关于同素逆序词,我们主要是按其词义、词性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举例说明,同时考察其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的使用情况。关于异素同义词,我们主要是列举说明。3.词义变化特点,主要体现在词的一个意义和一个词的意义上。其中一个词的意义的变化情况本文主要分析论述了义项的增多、义项的减少两大类。而词的一个意义的变化情况主要分析论述词义的丰富和深化、词义缩小和词义的转移叁类。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本文是一篇首次对《老新闻》进行断代词汇研究的论文。首先,本文通过对《老新闻》材料的梳理,并对其词汇系统分词分类统计,得到了一份翔实的处于近、现代过渡时期断代的汉语词汇分类表。其次,本文对其词汇系统不仅仅注重共时的静态描写,而且更注重历时的描写,做到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后,本文对异形词、同素逆序词以及有词义变化的词进行了大量的举例,以便为整个现代汉语史的研究提供很好的例证。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异形词研究[D]. 宋文.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 现代汉语异形词研究[D]. 冉琦. 南开大学. 2014
[3]. 《现代汉语词典》异形词分析及处理研究[D]. 胡大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4].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词语研究[D]. 程实. 渤海大学. 2014
[5].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四音节词语研究[D]. 戴昕. 浙江师范大学. 2015
[6]. 图书校对规范依据不足之探讨[D]. 陈静.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7]. 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异形词问题[D]. 王晓春. 河北师范大学. 2009
[8]. 《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生物名称比较研究[D]. 王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9]. 《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异形词收录探析[J]. 唐余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
[10]. 《老新闻—民国旧事(1912-1928)》词汇研究[D]. 白建华. 河北大学. 2012
标签:中国语言文字论文; 现代汉语词典论文;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论文; 异形论文; 描写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