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那些被念歪的经论文

有关教育,那些被念歪的经

文/顾建梅

(图/视觉中国)

“棒!棒!你真棒!”

不知何时,这句话成了老师夸学生、家长夸孩子的标准用语,甚至有专家及“成功”的父母专门著书告诉你:对孩子说“你真棒”是怎样化腐朽为神奇地让孩子逆风翻盘的。

可,当你被那些“翻盘”的事迹打动时,你是否意识到还有“翻车”的情况,且一旦“翻车”将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为“最棒”剑走偏锋

2018年6月5日,在山东淄博市发生了一起学生凶杀案。该市某中学初三班有两名成绩优异的男生:名列全班第一的马同学和经常名列第二的秦同学。秦同学不甘总是屈居第二,竟然有预谋地在马同学的家门口将其杀害。第一刀直插心脏,接着开始追砍马同学脖子、胸前等部位,总计13刀,现场惨不忍睹。

究竟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让一个初中生残忍地向朝夕相处的同学连出13刀?且刀刀致命!

本文从Al掺杂的HfO2高k材料的集成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不同环境(N2和O2)和不同退火温度(450 ℃、550 ℃、650 ℃和700 ℃)的PDA工艺对Al掺杂HfO2栅介质MOS电容的EOT、Vfb和Ig等电学特性的影响,实现了Al掺杂HfO2栅介质材料的工艺优化。

至于班级之外还有年级第一还有学校第一全市第一等等,那些人离他尚远,他还看不到。他毕竟还是个心智不成熟的14岁少年,他暂且只想成为班级最棒的!

早春时期,池塘温度较低,有机质较少,水质清瘦,不宜大剂量使用杀虫药;夏季、秋季池塘有机质较丰富,水质较肥,可适当增加使用剂量。

“知乎”上一位女生分享了自己早恋的经历:她一年级时喜欢上班级的班长,妈妈夸她眼光好,因为他还是班级考分第一的男生。那之后只要女孩学习偷懒,妈妈就说你们班长学习从来不怕辛苦,人家真的好优秀。于是,女孩便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学习。然而,三年级时女孩发现班长喜欢的是另一个女同学,她痛苦不堪且不甘:我哪里比不上那个女生?妈妈安慰她:我女儿最优秀了。女生:那为什么班长喜欢她不喜欢我。妈妈告诉她:不是只有第一名才有资格被喜欢。女生说,这句话她一直铭记在心。

若成年人总是用“你真棒”来评价孩子,孩子会以为:只有“棒”的人才有资格被爱被尊重,只有“棒”的人才配拥有美好的未来。为了追求“棒”,孩子很可能会剑走偏锋。

万幸,女孩的妈妈说了这句话:“不是只有第一名才有资格被喜欢。”然而生活中这种父母真的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父母会说:“那女孩哪里比得上你,这么没眼光的男孩子我们还看不上呢!”可想而知,这样的回应会对女生产生怎样的影响,虽然女性较少使用暴力,但在敌意状态下女性同样具有攻击性,表现为:散布谣言、污蔑、污辱对方及同侪排挤。

该女生的心路历程给我们画出了一条清晰的抛物线:因喜欢上优秀的班长被妈妈夸,且以班长为榜样也成为优秀的人。很自然地,女孩得出结论:只有优秀的人才配得上被爱。于是对班长喜欢一个普通的女生感觉挫败并自我否定。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赏识教育脱胎于“期待效应”: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再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但要求必须向学生保密。8个月后,他们回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发现名单上的学生各方面状态都有了显著进步。但实际上,那份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谎言”暗示教师,使教师对名单上学生充满信心,这信心通过教师的身体语言传递出去,使名单上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

“最棒”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连数天天降暴雨,当你看到清洁工艰难地在没膝的积水中清理淤泥时,你是教育孩子尊重并感谢他们的劳动呢?还是对他说:“看到没?不好好学习考不上985,将来你就只能像他一样当清洁工!”

这一实验结果给人们这样一个启示:当一个人获得别人的肯定、信任与赏识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但要注意的是:学生并不知道名单的事,对他而言,老师欣赏的目光、鼓励的语气和接纳的态度是无条件的关爱而不是因为他“真棒”。

在实际的旅游开发中,对文物资源的开发存在着简单化、同一化的倾向。对文物资源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理解不够,致使相关产品级别层次不高,丧失本应具有的特色。另外,文化与旅游结合不够,致使游客体验效果欠佳。

正所谓:“存人失地,地仍可得;存地失人,必将人地皆失”,现代社会竞争就如同战争一般,人才是最根本的资源,甚至直接影响着整个“战局”。面对社会上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必须重视人力投资,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为企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整体把握,层层负责,一方面组织领导必须加强对此的重视程度,完善相关人力资源“进”“出”机制,丰富相关培训手段,落实职业发展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员工自身必须有自我开发意识,主动学习,不断寻求发展机会,对自身职业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真正实现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统一。

话语一方面需要适应语境,另一方面,其在建构过程中也会生成语境。这种语境也包括文本语境和非文本语境。《二月》书信中问句较为典型的文本语境是问句自身(尤指问句句组),组合问自身相互互为语境,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文本互文。例如:

另外有些地区对于环保并不重视,有把餐厨垃圾作为牲畜饲料的习惯,一些垃圾的细菌、重金属会通过牲畜的内脏危害人体的健康;更有甚者,有一些不法商贩则从餐厨垃圾油脂中提炼地沟油以牟取暴利,长期食用会造成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餐厨垃圾具有典型的废弃物和资源双重特性,合理处理餐厨垃圾极为重要。

所以,当教育者用“你真棒”来进行所谓的赏识教育时,赏识教育已被歪曲成了“争优”教育。切记:正版的“赏识教育”不是动不动就夸孩子“你真棒”,而是无论孩子棒不棒,都给予孩子积极关注,即给予他尊重、信任、鼓励和欣赏。

“背水一战”的不当操作

其实,我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特色为“打击式教育”,使用“你真棒”教育孩子的反而是自以为自己在使用先进教育理念的新派家长,什么理念?——赏识教育。

当你和孩子路遇乞丐时,你是给予小小的帮助呢还是告诫他:“不努力学习上不了重点大学,将来你就只能当叫花子!”

动机非常简单:“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了!”

对很多父母来说:当然是选择告诫孩子啦!

魏女士的小妹生活在深圳,育有两个儿子,二儿子晓宇出生后不久患上呼吸系统的疾病,由于深圳的空气湿度相对较大,晓宇的病总是时好时坏,后来,小妹索性把晓宇送到安徽托自己的二姐魏女士带。晓宇幼儿园阶段还非常省心,可进入小学后,每天夜里12点后才能完成家庭作业,这让魏女士很抓狂:才上小学一年级,往后的学习可咋办呢?于是,她告诫晓宇上学、念书是件他多么无法抗拒、无法逃避的事,如果不好好学习,他将会面临怎样严峻的后果……

现实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往往都选用这样的模式去督促孩子学习:平时的随机教育一方面人为地制造职业偏见和职业歧视,再用这些偏见和歧视吓唬孩子制造心理恐慌和焦虑,迫使他不得不重视学习;另一方面截取生活中的实例,从正反两面讲,欲让孩子认清这样的事实:上大学是唯一正当的出路,当下我们并没有更好的选择,这条路不走等于自毁前程。

看起来,韩信“背水一战”的故事令国人印象深刻。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过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家长们以为,只要把学习这件事往生死攸关上说,并告诉孩子他别无选择别无退路,孩子就只好背水一战。可是,“背水一战”这件事属于应激事件,是突发状态下潜能激发后的非常态表现,并不适用于日常生活。

这就像,当母亲发现轿车滑向自己的孩子并将要碾压过来时,瞬间迸发的潜能使她可以扛住轿车,但如果没有突发的危机事件,你让这位母亲去扛轿车,她肯定做不到。

控制力的神秘能量

事实上,常态下人们的心理状态恰恰相反。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我们拥有控制力时,我们便是更快乐和更有成就的人。”

一项众所周知的研究表明,当人们发现自己有能力控制住一种紧张情况时,他的压力会减少很多。例如,让参与者暴露于突然出现的强噪声中,然后要他们完成问题解决的任务。其中一组被试者不能控制噪声,另一组被试者被告知,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按压按扭以停止噪声,但如果可以不按压的话就请尽量别按压。结果是:没有控制力的那组被试任务完成情况明显要比那些相信自己可以对噪声进行控制的被试者差得多。虽然后一组也没有谁按压过按钮,但仅仅是知道自己能够控制噪声就足以令他们成为“更快乐更有成就的人”。

以上的研究成果童话大王郑渊洁有最真切的体验。郑渊洁:“我女儿上学了,儿子是我在家自己教的,因为儿子不喜欢上学,但是我女儿太喜欢上学了。因为我从小就跟她说,可以不用上学,结果她就逆反了。这是我的疏忽,不应该这么早就跟她说不用上学,我应该和其他家长一样,从小就让她去参加各种学习班,这样她自己就会厌倦上学了。对女儿的这个教育,我是失败了,她现在成了全中国最喜欢上学的孩子。”

全部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治疗,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7.8%(45/46),共有30例显效,15例有效,1例无效,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是82.6%(38/46),其中23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是8.7%(4/46),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是23.9%(11/46),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其实,郑渊洁女儿喜欢上学并非出于逆反,而是父亲的话让她感觉在上不上学这件事上,自己拥有充分的选择权,于是,上学就不再是件被迫及有压力的事情了。

可众多的莘莘学子却没她这么幸运。据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专家在北京市20多所学校的调查,被厌学困扰的孩子,初中达到了58.6%,高中达到了72.4%。这些孩子不想学又不得不学,长期压抑,身心俱疲。

从“赏识教育”的误读到“背水一战”的不当操作,那些我们念歪的经或者也是压垮“骆驼”的其中几根“稻草”。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

标签:;  ;  

有关教育,那些被念歪的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