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优平[1]2015年在《从哈代的抒情诗看哈代悲观主义的成因及表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代生活的时代,社会正经历重大的变革。各种文学思潮、流派风起云涌,纷纷展现出奇炫的魅力。由于受叔本华等西方哲学家悲观主义的影响,加之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侵蚀,科学发展所导致的科学信仰的动摇以及与妻子爱玛生活的不睦等原因,哈代的作品洋溢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和伤感情调。本文从哈代悲观主义着眼,从社会变革、宗教、科学、哲学及个人经历等方面依次分析了哈代悲观主义产生的原因,并从众多抒情诗中拣选四首来例证其在诗歌中的表现。
焦优平[2]2003年在《从哈代的抒情诗看哈代的悲观主义》文中研究表明哈代(1840-1928)一生经历了维多利亚,乔治五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各个历史时期,其间社会正经历重大变革,各种文学思潮,流派风起云涌,纷纷展现出奇炫的魅力。哈代从青年时期,就以诗歌为发端,开始了长达六十年之九的文学创作生涯。他曾转向小说创作近叁十年,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导致他的诗才一度被小说的光环所掩蔽。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对诗歌的执着与热爱,使他常年坚持于诗歌的创作,即使在小说创作的巅峰时期也不间断,最终因为小说《无名的裘德》的发表,遭致公然反对,而放弃了小说创作,于晚年再次转向诗歌的专门创作。其丰富多彩的语言,变幻多端的体裁与创作手法及其艺术造诣也逐渐被人所认知。哈代一生创作诗歌近千首,体裁广泛,涉及战争诗,民谣,抒情诗,叙事诗等。他的创作手法多样,博采众长,继承了浪漫主义诗人的纵横捭阖,语言艺术手段。正如哈代自己所言,诗歌是其文学成果中更能表现个人的部分,他的诗歌比小说更清楚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和体验。可以说,哈代不愧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及诗人。受叔本华等西方哲学家的悲观主义的影响;加之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侵蚀;科学发展所导致的宗教信仰的缺失以及与妻子爱玛生活的不睦,哈代的作品洋溢着浓重的悲剧色彩与感伤情调,如诗歌《薄暮听画眉》,描写了世纪之交诗人的阴郁心情,又如《威塞克斯高地》,诗人以瑰丽的想象带人进入一个桃源世界,并感受作者孤独,怀旧与向往自由的心情,但是他并不承认这一点。他在诗集《晚期和早期抒<WP=7>情诗》的序言中写到:“所谓悲观主义实际上只是对现实的探索,只是为了改善人们身心的第一步。要改善这个世界,就得正视世道的丑恶。也就是说,要观察现实,并在观察的过程中逐步认识现实,不加掩饰,同时着眼于争取最好的结果。”引自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168)本文分四章,前叁章从哈代的悲观主义着眼,从社会变革,宗教,科学,哲学与个人经历等方面依次分析了哈代悲观主义产生的原因,并从众多抒情诗中拣选十首来例证其在诗歌中的表现。继而说明了哈代悲观主义具有二重性,即蕴涵欢乐的悲伤,表现为:孤独中有宁静,忧伤回忆中寓欢乐,有神论与无神论的碰撞,悲观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征战,美与距离的矛盾。第四章为结论,指出哈代悲观主义的实质是其现实主义风格的再现,悲观主义并非他作品的精髓,忠于现实,反映对社会,对人类命运的思索才是他作品永恒的魅力所在,而这也正符合了哈代的自我评价
陆志国[3]2004年在《哈代在中国的译介》文中认为本篇论文以译介学理论为基石来考察哈代作品在二十世纪中国的译介情况,并从翻译研究的角度剖析了各个时期的译介特点和重点,从而揭示了在哈代译介的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操纵因素,同时,本文也分析了我国各个时期文化语境的特色,展现了翻译文学的变迁。 引言部分简要概括了哈代的文学成就,并指出本文的立论依据,表明占有完整的资料是从事译介学研究的基础,强调外国文学经典并不一定是中国翻译文学中的经典。 第一章对哈代在中国的译介进行历史的回顾,分叁个时期,建国前(1917-1949)、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新时期以来(1976-2003),为了不使本章成为有些人所认为的那种“流水帐”,特意增多了哈代研究者们的评价和论述,并在每部分的结尾进行总结和分析。 第二章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对哈代在中国的译介进行文化层面上的分析。多元系统理论着重探讨的是翻译文学自身的客观性发展,但这种客观性毫无疑问会受到不同时期一些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意识形态、诗学规范和赞助人行为等,因此,本章将文学系统的僵化、更新情况和不同时期的操纵行为融合在一起论述,即使读者看到了翻译文学发展的轨迹,又使读者了解到不同时期所采取的翻译策略。 第叁章论述的是文学经典的解构和重构问题,是对前两章论述的深入和发展。本章首先指出文学作品成为经典并不主要是依据它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而主要与权力因素的制约有关。接着以中国当代文学史为背景描述了文学经典的确立过程,说明在权力因素如意识形态对文学的控制减弱时,西方的文学、文化理论为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视角,并逐渐对经典进行解构。最后讨论了经典的重构问题,指出要重构文学经典,主要是看叁种人的选择:文学的权力阶层、学术权威或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通大众。其中,后两者的选择最为重要,他们决定着文学艺术特征的再现,但他们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前者。文学的权力阶层在做选择时则要考虑时代精神的弘扬,所以,我们重建经典时必须要看叁方的“合谋”。本章还论述了翻译文学经典和外国文学经典的不同。 结束部分通过对哈代译介的考察,提出了当今进行译介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丰富和完善译介学的学科理论,从而使译介学的研究呈现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从哈代的抒情诗看哈代悲观主义的成因及表现[J]. 焦优平.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从哈代的抒情诗看哈代的悲观主义[D]. 焦优平. 河南大学. 2003
[3]. 哈代在中国的译介[D]. 陆志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