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峰
南通市中南建工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 江苏省 226000
摘要:CAD绘图技术与技术复核、三检制
关键词:CAD绘图、技术复核、三检制
1.前言
三检制、技术复核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国标》或者《企标》对现场所施工的工程量进行复核、检查,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更正修改,以达到工程精品的质量要求,他在过程控制中作用很大,但从目前对项目实际生产操作过程检查来看,这两种过程控制手段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应付、造假现象很突出。部分人员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清楚。
目前公司正在搞“三创、四大提升”工作,对工程质量过程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对CAD应用技术的浅显认识,谈谈如何利用CAD技术搞好三检、技术复核。
2.实施细则
首先,工程三检制,就是施工人员的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在工程施工中进行“三检制”是必不可少的,“三检制”是施工人员“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员“专检”三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要求我们施工人员用心,专检员专心,层层把关。
而技术复核是指每个分项工程在施工之前先检查把关,由专业工种把每一项工序自检后再由质量检查人员最后复验检查,它是保证质量、防止发生差错的重要措施。有的重大差错往往在复核中发现,事故因而得以避免,例如预埋阶段管路的漏埋往往是整条线路。因此复核的预防性十分明显,复核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复核中提出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问题须认真进行复验到合格。
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中技术复核的项目和内容与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基本上是一致的,质量标准与偏差限度栏内填写有关规范或质量评定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值,质量偏差原因栏内填写产生偏差的原因,施工部门自检结果栏内填写施工负责人组织人员对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自查的结果,技术部门鉴定栏内填写质检员或技术员对施工自检进行复核的结果并由单位工程负责人和复核人分别签署意见。
技术复核记录技术复核是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防止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工程质量、预防质量事故发生的一项有效的技术管理制度。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辅助人们对产品或工程进行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包括设计、绘图、工程分析与文档制作等设计活动。它是综合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设计方法的最新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建筑工程中已经应用多年。
那么如何利用CAD技术进行三检和技术复核? 首先,笔者认为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1)施工图纸必须有电子版本
(2)有相关的现代办公设备
(3)施工员有基本的CAD操作经验
(4)施工人员要有责任心
对于新开项目,施工人员拿到施工图之后,对图纸进行熟悉,通过图纸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疑惑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最终形成会审记录。该项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对图纸进行深度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对预埋、预留套管、箱体、线盒定位之后即可形成三检、技术复核的原始资料,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3.拿到电子版本施工图后,利用CAD工具栏中的标注命令,对现场预埋、预留的套管、箱体、线盒,逐个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标注(目前各大设计院所使用的辅助设计软件均为专业软件,在绘制图纸之前,相关的规范要求数据已输入系统。建议在标注时不同功能的回路使用不同颜色,便于识别),例如预埋的灯头盒、弱电线盒距离梁、柱子的距离(一般取模块的中心距梁的距离,而不是到梁中心的距离,现场实际操作中到梁中心比较困难);套管中心距离梁的长度。具体见下图:
4.标注基本完成之后,在图纸中对要施工的部位所有的预埋、预留体分类进行统计,并在图纸中进行注明,例如:
根据制作好的三检单,按照事前绘制好的图纸到现场进行复核、点数,如果现场实际点数少于事前统计的数据,那么预埋肯定是有漏埋的,根据图纸进行复核,到底是那部分缺失(预埋对于机电安装工程质量很重要,在我们检查过程中发现,尤其是大体量、多流水段施工,土建交叉作业,安装预埋阶段人员少、任务重,施工人员如果事先对图纸不熟悉,盲目的跟进土建进度,很有可能漏埋、少埋,这种失误往往是造成整条线路缺失,给后期安装带来巨大隐患),迅速派人进行整改。
7.三检合格之后,请监理单位人员进行复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
8.项目专业负责人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技术复核,复核的内容可以借鉴之前已绘制的施工图,根据规范要求,检查施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合格后报请总监进行验收、评定。
总结:
利用CAD绘图技术搞好预埋阶段的技术复核及三检制,完全符合事前准备、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的原则,优点如下:
(1)在预埋阶段能够做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包括现场的预埋可以通过图纸的定位进行适当的图纸优化;
(2)通过对图纸的定位,具体施工尺寸的标注,使得施工人员进一步对图纸进行熟悉,同时已标注好的图纸便于现场人员进行施工,提高了施工工效;
(3)对于现场各种预埋体的统计,实质上属于施工翻样的范畴,便于项目材料计划的编制;
(4)相对于以前的三检,该技术更具有可操作性,更实际、更真实,更有效;
(5)项目部人员在对图纸定位过程中加深了对CAD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给分公司技术科培训工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内容;
(6)我想公司给予的培训是有限的,更多的是个人在工作中的成长!目前在公司日益壮大,人才日益短缺的情况下,可以让新进的大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熟悉了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在班组自检完成的情况下让他们参与图纸定位、工长互检,既学习了知识,又发现了问题(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工程检查中同样适用)。
面对公司今年大刀阔斧的“三创、四大提升”工作,我们原有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手段必须进行改进,只有改进才能提高。
论文作者:朱国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图纸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现场论文; 人员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