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医院门诊 福建漳州 363200
【摘 要】目的 探析采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7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将牵引疗法作为主要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将中医针灸疗法作为主要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6%,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针灸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针灸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疗法;临床疗效
前言
一些部分人由于过去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对腰部的损伤逐渐累积,当进入中老年时期时,身体机能水平慢慢下降,加之受到风寒等意外因素的影响,就会表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这是一种因为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病变以及受到纤维环破裂或者髓核压迫神经根突出刺激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疾病[2],是中老年群体的多发病症,可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造成其残疾。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70例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8例;年龄最大为62岁,年龄最小为39岁,平均年龄(51.73±3.77)岁;病程最长为7年,病程最短为1年,平均病程(3.81±1.23)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最大为63岁,年龄最小为40岁,平均年龄(51.85±3.69)岁;病程最长为8年,病程最短为2年,平均病程(4.29±1.37)年。通过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分布、患病时间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意义。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中将《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3]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标准作为诊断标准,经过影像学检查后,确定所有患者均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牵引疗法,具体为:使用多功能程控牵引床进行持续性牵引治疗,根据患者的体重和体质情况设置合理的牵引量,每天1次,每次30分钟,以10天作为1个疗程。
试验组患者采用针灸疗法,具体为:使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棉球以常规方式依次对肾俞、腰眼、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阿是穴、风市、昆仑等穴位局部进行消毒,然后取长短适宜的毫针,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刺入穴位大约1~3寸,若患者感到腰部和臀部产生得气感,并向足部逐渐蔓延则说明已达到最佳疗效;随后与G6805电针治疗仪相连接,选择连续波形,并将刺激强度设置在患者耐受限度之内,同时运用TDP照射进行辅助。每次需留针30分钟,若症状较轻,则每2天1次,症状较重,则每天1次,每次起针后对患者进行拔罐,时间持续大约5~10分钟。
1.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腰腿部疼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至少能达到80°,腰部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和工作基本无障碍,能独立完成;显效:腰腿部疼痛有明显好转,直腿抬高至少能达到60°,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够独立完成,但偶尔会感到隐隐作痛和疲劳感;有效:腰腿部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但依然无法独立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无效:腰腿部疼痛和腰部活动功能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进行数据分析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其进行处理,应以()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验证,应以(%)表示计数资料,并用验证,若显示为P<0.05,则代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如表1所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是由于患者受到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使得身体腰椎间盘组织受到长期劳损甚至退行性病变而产生的,临床症状通常为腰腿部感到疼痛和发麻[4],由于西医药物在临床上只能暂时缓解疼痛,治标不治本,因此现今倾向于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症”的范畴之内,认为治疗的重点,应在于如何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而针灸疗法应用于疾病治疗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对于“痹症”具有显著的疗效。经过现代医学的研究,发现当采用针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时,可以促使其中枢神经释放止痛物质,进而达到行气止痛的治疗效果[5];同时,针灸疗法还可以促使局部血液的有效循环,进而使患者患处的肌肉的痉挛得到解除,实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之效果,从而以最快的速度修复损伤,恢复腰腿部正常活动功能。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采用中医针灸疗法的试验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7.14%和5.71%,采用常规牵引疗法的对照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0%和22.86%,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罗勇.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健康前沿,2016,23,10(05):243-244.
[2]申涛.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14(07):411-411.
[3]张振才.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9):30-31.
[4]温威,何绮咏,陈福建.探索针灸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4,22(16):224-226.
[5]代大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6(32):15-16.
论文作者:林建青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9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疗法论文; 疗效论文; 中医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