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教育的现实观察与理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远程教育论文,中国论文,理性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40-03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9—458x(2006)11—0028—04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一种基于Internet、以网络交互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形态在我国异军突起,其声势蔚为壮观,堪称中国远程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场革命。为便于历史比照,也为便于思考、叙述,本文姑且将中国远程教育的内涵限定在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本、专科学历教育)范围内,而对此概念中本应包含的其他层次、其他类型的远程教育形态暂不予考虑。
一、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问题
考察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史,真正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当在建国以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远程教育大致出现了三种形态:建国初期开始兴起的函授教育,上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和上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以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远程教育。
毫无疑问,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远程教育形态所对应的时代不同,所借助的技术手段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据此,我们经常将我国远程教育划分为一代、二代、三代;据此,我们也似乎可以做出如下推论:技术手段的进步是远程教育发展阶段更迭的主要推动力;技术手段越先进,远程教育发展阶段的更迭就越迅速。
基于这种推论,我们不禁要问:技术手段是判定远程教育发展阶段的唯一标准吗?技术手段越先进,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就越高级吗?在远程教育中,究竟是远程教育运用技术手段,还是技术手段主宰远程教育?
看来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问题,即远程教育的本质属性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今天已不再将远程教育视为传统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而是将其视为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学习者提供学习便利的一种学习方式,即能够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但无论教育理念如何发展、变化,无论远程教育怎样强调应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便利学习者学习,我们都应该始终明确的是,远程教育是一种教育行为,其本质属性是教育,而不是技术;这是远程教育这个概念本身早就已经明确了的。
看来我们也一直忽略了另一个问题,即远程教育各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名称本身都是以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来区分的,这就特别容易引发一种误解,以为先进的技术就是最好的技术,进而以为有了“先进的”就可以抛弃“落后的”。其实,就远程教育自身发展来看,无论哪一种形态都有其生成和生存的土壤、条件,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无论哪一种形态都经历了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都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如果能够用一种相互联系的视野和兼收并蓄的襟怀来继承和发展远程教育,我们就会夯实远程教育的发展基础,推动和促进远程教育更快地走向成熟。
看来我们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即远程教育技术手段与中国国情的适应性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最需要远程教育的地方,往往是经济最不发达的地方。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同时并存的现实状况决定了各形态远程教育同时并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不能无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的巨大落差,而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因地制宜地采用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远程教育形态,尽量降低培养成本,逐步推广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技术手段相对于教育而言,最适用的才是最有效的。
综上所述,关于远程教育发展阶段的思考的关键在于:重要的不是发展阶段如何划分,而是在现实状况下,我们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各种形态远程教育的功能和效用,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从而最经济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之路。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模式问题
中国远程教育现存两种办学模式:一是普通高校模式;二是广播电视大学模式。应该说,这两种模式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普通高校模式强调的是品牌效应,电大模式突出的是规模效应。对于这两种现存模式,我们无意简单地比较孰优孰劣,而是要将远程教育发展模式问题放到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中进行考察。
首先,中国远程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应该体现国家发展远程教育的思路、对策。现代远程教育之所以在近年来蓬勃兴起,是有着深刻而复杂的背景的:一是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二是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关于教育产业、终身教育等理念的广泛传播;三是我国在加入WTO后必须应对的逐步开放教育服务市场的挑战;四是国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遍需求;五是客观存在的高等学历文凭的巨大市场空间。凡此种种,既为中国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同时也昭示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起步的仓促。我们是在尚未更系统地回顾和梳理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情况下,是在观念、设施、技术、队伍、资金、经验等都明显不足、而且这些不足又都是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实践的。我们没有等待,“先干了起来”,但我们不能总是“摸着石头过河”,况且,越是处于劣势就越应该研究对策,越是弱小就越应该收拢拳头,这样才有可能集中起有限的资源,避免走弯路,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实现中国远程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所以,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和驾驭远程教育的发展走向,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体现国家的思路和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模式选择应充分汲取世界各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归纳起来,世界各国远程教育发展一般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由政府兴办、或由政府资助的纯粹意义上的远程高等教育学校(被称之为单一模式);二是由传统高等学校或独立、或联合举办远程教育(被称之为双重模式);三是以企业公司模式运作的教育组织机构。几种模式的运行都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中国与别国的国情不同,文化背景迥异,但别国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只有认真地对其进行分析、比照,才能找出远程教育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从而扬长避短地合理吸收,为我所用。
第三,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模式选择应充分考虑实践偏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同样需要谋划,需要初始设计,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实践偏差有充分的估计,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从现实情况看,如高等学历教育应有的生源质量标准问题,试点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学校发展定位问题,基层办学单位的利益驱动行为和行政威力逐层递减问题,等等,可以发现,类似这样的许多问题其实是有待深入研究的。
关于中国远程教育发展模式问题的思考的关键在于: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符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不论我们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其基点都必须放在保证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上,放在维护现代远程教育的声誉上,放在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远程教育成功之路上。
三、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拥有充足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必须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这是人们在现代远程教育实践中达成的共识。尽管各试点高校都从不同的方面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教育部也计划在“十五”期间推出1500门精品课程上网,但我们在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方面恐怕还有很长一段相当艰难的路要走。
教学资源的建设是需要资金投入的。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于教育信息化工程或网络远程教育项目、软件教学资源建设及人员配备、培训两部分资金(即启动后运行期的后续成本)应与基础设施硬件建设资金(即启动前建设期的一次性成本)一同计入总拥有成本,而且大致各占三分之一。我们的国情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不可能照搬其总拥有的成本结构,但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肯定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那么我们能否从国情出发,努力降低运行期后续成本,避免教学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呢?
理论上可以做到,但我们将会遇到重重障碍。
首先是门户障碍。68所试点高校就是68个独立门户,各自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各自有各自的合作伙伴,自成一统,“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并不鲜见。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中,国家远程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体系的推进艰难;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师资队伍,无论是教学平台,还是教学资源,都是不求我用,但求我有,哪怕拥有的是低性能和低水平的。
其次是知识产权保护障碍。在搭便车思维的作用下,人们大多只想得到使用的收益,却不愿付出制作的成本。付出和回报的不成比例,使原本就难以推进的优质资源建设更变得雪上加霜。
除了体制性障碍、政策性障碍之外,我们还将遇到相当多的观念性障碍、习惯性障碍等等。
也许,我们应该回归到问题的逻辑起点上进行讨论:远程高等教育对象是谁?专业教学内容、方式是否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如果不应改变,怎样压缩、调整才是合理的,如果应该改变,怎样改变才是科学的?普通高等教育和远程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是否一致?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继续讨论怎么样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怎么样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设计资源建设方案并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建设?怎么样推广和应用资源建设成果,促进资源共享?采取怎样的措施和办法促进资源建设成果的不断更新?等等。唯其如此,我们才可能最大限度地用最少的投入制作出最多的受益面最广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而维护好远程高等教育的声誉。
四、自学环节监控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建设的效益体现在应用之中。教学资源的建设本已十分艰难,而教学资源的应用却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说资源建设还仅只是提供者单一因素的话,那么资源应用则包含了提供者和使用者双重因素。
远程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最大特征就是教、学两个方面相对分离,远程教学过程的一个主要环节就是自学。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构筑学习型社会等观念的普及,随着远程教育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强调自学在远程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自学是需要基础和条件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动力,同时具备了相应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才能进入或者说才能更好地进入到更深一个层次的学习中去。
从自学者的角度进行分析,自学这种学习方式有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自学意识的问题,二是自学习惯的问题,三是自学能力的问题。远程教育的适宜群体为成人(注册学生中90%以上为在职人员),因此学生之间就自然存在着相对较大的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差异,同样也存在着相对较大的自学意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当我们竭尽全力地上设施、建资源之后,却发现学生们非但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求知若渴,反而将自学变异为不学,将考场变异为抄场,如果没有学历文凭的吸引,很难说还会有多少人真正地自学。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基本法则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必要的监控。既然远程教育主要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那就必须对学生的自学环节进行监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学生的自学效果。
然而,远程教育从来就没有真正地解决过自学环节的监控问题。我们试图把按时完成作业作为监控自学的一种手段,可我们又无从判别作业是否由学习者本人独立完成,也无法从众多学生提交的作业中判别每个学生自学的努力、实现程度;我们试图用上网率来监控自学,可又无法消除因区域经济差别而带来的各种问题;我们试图将小组讨论引入远程学习中来,可留下来的也可能是一份形式上的自欺欺人的分组名单。
不可否认的是,确有不少办学单位视质量为生命,认真、严谨地落实着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也确有很多学生真正想并能够做到通过远程教育方式、通过自学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和人生境界。遗憾的是,这依然不能消除“劣币驱逐良币”的担忧。
五、中国远程教育政策分析与期待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组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项政策的出台,代表着国家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困境中的一种价值选择。从1999年开始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实践中,这项政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快了教育信息化步伐;二是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三是进行了多种形式推进教育产业发展的尝试;四是促进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试点实践来看,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优化政策环境,是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期待所在。
1.科学制定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政策。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耗资巨大的基础性建设,国家应在统筹考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和整体设计、实施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类办学机构及其他社会团体、企业组织、商业机构等各方面积极性,广泛吸纳和合理整合社会资金和力量,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建设,避免资金、资源和技术的无效使用和浪费,以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引导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
2.切实加大国家投入。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成本十分高昂,资金回报也须其规模效益突破某种临界值后才有可能。尽管现代远程教育部分地具有产业属性,但毕竟仍属教育事业范畴,不能单纯依靠学校自身实力或校企合作等产业化运作方式,也不能过多地依靠地方政府的投入。前者极易造成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经济收益的严重偏离教育方向的行为发生,后者则极易造成因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差距而带来的更大的数字鸿沟。所以,应改变目前国家在整个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资金投入所占比例偏低的情况,切实加大投入,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接入网络建设方面,要体现出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和倾斜,在师资培训、资源建设等教育教学领域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专项经费的支持。
3.切实加强相关法制建设。依法治教,规范办学,是保证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应根据现有相关法律如《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知识产权法》等的规定和要求,研究制定或重新修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远程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等的性质、宗旨、办学体制、资产所有权及其主要办学事项等作出明确规定并依法进行管理。要合理界定和划分行政权力与办学权力的界限、范围,规范各种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和调动各个方面和各类要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建立健全教育执法体系,切实加强教育执法队伍建设和教育执法工作力度,对不规范及非法办学行为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理,维护学校及其他办学机构的合法权益,使远程教育能够在一个相对稳定、有序的政策和法制环境中运行。
4.建立和完善远程教育评估督导制度。国家应统一制定各类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标准,着力构筑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应建立远程高等教育准入和退出制度,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对从事远程高等教育机构及人员进行相关资质审查和资格认证。要积极培育具有良好信誉的稳定的专业性评估机构,对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水平和过程监控,一方面通过这种持续性鉴定的方式保证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应有的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公布评估信息的方式引导公众教育消费。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依据评估结论对视质量为生命的规范办学机构进行奖励和扶持,促进中国远程教育良性循环机制的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