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学习策略初探_英语论文

中学英语学习策略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学习论文,策略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指出: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的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助于他们把握学习方向、运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为发展目的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中,学习策略是组成课程目标的五大内容之一。学习策略建立在学习方法之上,是对学习方法的最佳选择和有效运用。学生要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学习策略的正确指导。

学习策略有哪些特征呢?Oxford(1990)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有如下特征:

(1)对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和培养交际能力有促进作用;

(2)使学习者的学习更具有自主性;

(3)是对教师作用的补充;

(4)以解决问题为主;

(5)是学习者采取的具体行动;

(6)既有认知活动也有学习者的许多行动;

(7)对学习起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

(8)并不是总能被观察到的;

(9)常常是有意识的;

(10)可以被教会的;

(11)具有灵活性;

(12)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转引自武力宏,2004)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描述,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SEFC教材的“学习建议”(Tips)或“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的内容涉及以上四项策略。教材的这部分用简单的英语向学生就如何学习语言知识(如词汇)、如何训练四项技能、如何收集资料、如何与人交际、甚至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等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其目的就是为指导学生采取各种学习策略有效地学习和发展。但是,教材上的这些策略是不够的,教师有必要对其补充、调整。

据调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最常使用的学习策略是认知策略,其次是资源策略和调控策略,最不常用的是交际策略(陈新妹,2004)。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具体的指导,尤其要督促其经常使用。

下面谈谈学习策略的具体指导。

一、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常见的有:

(1)根据需要预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预习提纲,或课后的习题来预习;提前识记词汇;圈出重点和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课前自学可以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更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2)集中注意力。关注重点,突破难点,仔细观察,专心上课。积极培养有意注意。

(3)积极思考。针对问题,积极思维,勤于思考,积极配合老师,不能教、学脱钩,另搞一套。

(4)善记要点。不要将老师说的和写的全部抄下,择其要点而从之。

(5)借助图表等非语言信息帮助理解或表达。有些课文的语言较难理解,我们可以借助其插图或表格的直观性来理解;也可利用图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6)联想学习和记忆词汇。新课程标准对词汇的要求有较大的提高:七级2400-2500,八级3300(学会使用),九级4500(学会使用)。记忆词汇是令学生最感头痛的问题。因此,要善于利用联想的方法来识记词汇。第一,用词根(root)、前缀(prefix)和后缀(suffix)扩大词汇量。第二,采用多种形式的归类方法扩大词汇量。在学习词汇时,可同时学习与其相关的词,如在学习subject时同时学习English,physics,history,maths,chemistry,geography,biology,politics等等。

(7)主动及时复习、归纳、整理所学内容。单靠教师课堂上的复习、归纳是不够的。学生应自己主动及时进行复习、归纳和整理所学内容。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科学地利用按词汇分类后循环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词汇,由短时记忆最终达到长时记忆。对老师所讲的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如学习不定式作动词的宾语时,可以将只能接不定式的动词进行归纳。我们将这些动词的第一个字母提出来组成一个生造词“Merdowphal”(音译“磨豆腐喽!”)。其中:m-mean(打算),manage e-expect r-refuse d-dare,desire,determine,decide,demand o-of-fer w-want,wish p-promise,pretend,plan h-hope a-ask,agree,arrange l-long,learn

只接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有:Mepsckgarfid(音译“妹不吃咖啡的”)。其中:m-miss,mind,mention e-escape,enjoy,excuse(原谅)p-pre-vent,practice,put off s-save(避免),stand,stop,suggest c-consider,can't help k-keep(on)g-give up a-admit,advise,avoid,appreciate r-re-call,report,risk,resist f-finish,forbid,feel like i-imagine,include d-delay,deny,dislike。

(8)发现规律,举一反三。学生自己要注意去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运用规律举一反三。教师要引导并帮助学生把握规律。如有些副词有两种形式:加-ly和与形容词同形。close(靠近)-closely(严密地);deep(深)-deeply(深远地);high(高)-highly(高度地);late(晚,迟)-lately(近来);near(附近)-nearly(几乎);wide(宽的)-widely(广泛地)等。由此得出规律:与形容词同形的副词多表具体的含义,加-ly的副词多表抽象含义。

(9)意识并改正错误。在使用英语中,能自我意识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

(10)有效借助母语。必要时能有效地借助母语知识去理解英语。阅读一些用母语写的有关英语知识的文章,用母语的结构同英语结构进行对比,努力实现母语的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11)课外阅读等。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的目标描述:学生在阅读方面,除教材外,六、七、八级(相当于高中三年)的课外阅读量应分别累计达到20万词以上、30万词以上、36万词以上。中国学生在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接触英语的机会有限,大量阅读是学生习得英语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总之,教师针对上述各方面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具体的指导,发现问题,提出适当的策略。

二、调控策略

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调控策略常见有:

(1)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要明确自己所在年级的课程的目标与要求,更要熟悉教材上每一个单元的目标。

(2)明确学习需要。根据自己学习英语的不同需要,而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3)制定学习计划。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计划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有了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计划可分为长期计划(一年或几年)、中期计划(一个学期)和短期计划(一个月或一周)。

(4)把握主要内容。学生要把握学习的主要内容,分清主次。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的生词、短语、句型、重点句子,力争在课内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5)反思自己。能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英语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6)与老师或同学交流学习体会。经常请教老师给予自己学习方法的指导,汇报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并能经常与同学交流,虚心学习同学的长处。

(7)积极参加课外英语活动。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发展空间:A、收听外电广播(如BBC、VOA),开办校园英语广播;B、编辑英语小报;C、举行英语节目汇演,如:小品,游戏,猜谜,朗诵,接力问答,讲英语故事和演课本剧等;D、建立英语实验基地——英语角,主要活动形式有:英语会话,学唱英语歌曲,影视原文配音,听、讲英语故事,记者采访;开展英语讲座等;E、建立学生英语阅览室;F、举办英语竞赛,如:单词比赛,语法基础知识竞赛,口语比赛,听力比赛,阅读比赛,英语书法比赛和英语综合能力比赛等。

上述策略比认知策略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督促。

三、交流策略

交流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流机会,维持交流以及提高交流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常见的有:

(1)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矛盾的特殊性决定千人千面。每个学生可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然后进行比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大胆摈弃对自己效果不佳的学习方法。

(2)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在课内外英语学习和活动中尽可能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3)善于抓住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克服胆怯和自卑心理,勇于开口,不怕犯错误;抓住一切可用英语交际的机会。开口就是成功的一半。

(4)注意思想表达。在交流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表达上,不要拘泥于语法,能交流思想感情,达到交际的目的就行。一旦意识到出错,不必立即更正,只要以后再次遇到能改正过来就是了。

(5)善于利用体态语言。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A.Mehrabian)指出:“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来自语言(文学),38%来自语调,而55%来自动作表情”。在交际中,必要时借助手势或表情等体态语进行交流。

(6)善于求助。在交流中遇到困难时,能有效地寻求帮助,向他人或直接向对方求助。

(7)了解中外交流习俗的差异。由于每个民族在各自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经济生活、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而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它独特的形态和内涵。文化决定语言,语言反映文化。因此,了解中外交流习俗的差异是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十分重要的一步。

在上述策略的实施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总结,要运用教学策略去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确运用评价机制,评价中慷慨使用赞扬的语言,鼓励为主,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汪先惠,2004)。

四、资源策略

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各种学习渠道和信息资源来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包括:

(1)通过音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利用收音机、磁带、CD、光盘等学习英语。

(2)利用工具书查找信息。应自备至少一本中型英汉或双解词典,学会并熟悉使用各类工具书。

(3)注意生活中和媒体中所使用的英语。收集并学习各种商品的英语名称及英语说明书;留心各种报刊杂志上的英语;注意广播、电视、电影里的英语。留心处处皆学问。

(4)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经常去学校图书馆或附近公共图书馆查找自己所需资料或学习英语。有条件的可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如: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pretty和handsome搭配新探》。

关于pretty和handsome搭配的最新趋势

(从Google中查获,2004年8月1日)

(吴本虎,2004)

(5)充分且巧妙利用现有资源。由于各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无论学校还是学生的硬件、软件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且巧妙利用现有资源。

实施上述策略时,教师应该身体力行,积极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教师要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探索共性、注重个性、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使他们的学习方法更加科学,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标签:;  ;  

中学英语学习策略初探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