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利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徐文超

探究水利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徐文超

山东天成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325

摘要:如今,我国水利事业在不断的发展,带来的是我国水利施工技术、设备工艺等的进步。施工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其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建造速度和规模有了很大提升,并且也有利于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促进了我国基础工程的完善,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导流技术及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导流技术;水利工程;施工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这为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保障,水利工程在灌溉、防洪、发电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必须加强工质量管理。施工导流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能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促进水利工程的现代发展,必须提高对施工导流技术的认识,下面就水利工程中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1导流施工技术设计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施工单位要在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后,再设计相适宜的导流施工技术,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导流施工技术进行设计应该体现以下特点:

1.1水利施工技术

随着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的不断创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不断改革与发展。

1.2选择工程坝体建设地址

坝体建设地址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只有选择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址建筑土坝,才能为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方案时,应先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测,了解并掌握该区域的地质条件、地形地势、水文环境等因素,而后选择符合该工程施工需求的地段进行土坝建设。

1.3导流施工技术的方案布置

(1)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该地区的河道水流量、水位变化情况、洪水周期、枯水周期、冰冻周期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与掌握,这些因素对工程的导流方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河床宽度、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地形所适宜的导流方案不同,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设计出具有可行性的导流施工技术。

1.4广泛的涵盖范围

在设计导流施工技术时,不仅仅要对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与建筑物分布情况进行具体勘测,还要对水库蓄水量、居民搬迁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只有适宜这些因素的设计方案,才能保障水力工程的顺利实施。

1.5对施工计划进行合理有效的编制

施工单位只有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施工计划,才能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执行,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在工程建设前充分了解其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预测施工中的障碍性因素,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所制定的施工计划具有可行性。

2导流施工技术的种类分析

2.1明渠导流

这种导流方式的适用范围是河床较窄或者河床的覆盖面有一定的深度的情况下。这两种情况下的水利工程施工,导流都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可以直接选用明渠导流的方式来进行导流施工,以此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一般的,明渠的位置选择与明渠所在的导流轴线的位置有关,也与明渠的进出水口的设置高程有关。

2.2隧道导流

隧道导流是用在水流量不是太大,而且周围的环境又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对于河床宽度一般,水流又不是很平稳的情况下,采用隧道导流能够起到很好的导流效果。实际的施工中,就是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现场直接挖建隧道,然后让水流通过隧道流出达到导流的目的。隧道导流的缺点是需要有坚固的地面建筑进行配合,对施工条件的硬性要求有点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围堰法

现阶段,在我们国家导流技术中采用最多的就是围堰法,围堰法本身使用起来是比较简单的。由于围堰法的施工方式在具体施工中存在差异,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全段的围堰,指的是在水流上端建设围堰,对河流进行节流,用围堰的方式,改变水流,来实现导流的目的。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是水流量较大的导流工程;另外一种叫做分段围堰法,这种方法门槛低,适用范围广,在实际使用中也是用的最多的。

2.4成孔导流

成孔导流这种方式需要有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坝体作为基础才能进行。实际中指的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阶段,直接以混凝土坝底的孔洞作为排水的通道。这种方式能够节约资金,而且方便操作。成孔导流中,用坝底的孔洞进行直接的排水,能够减少水流对坝体的冲击,同时有利于后面施工的正常进行,保证了施工进度。

2.5坝体缺口的导流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坝体是非常常见的。如果选择在汛期进行工程的施工建设,而且原定的排水系统不能够应付的情况下,工程的工期必然会受到影响。这时候采用的办法是预先在混凝土坝体上留下一个缺口,这样就能够在遭遇汛期水流很大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将水排出去,在施工完成后或者汛期过去后对缺口进行填补。当然,这个预留缺口的大小本身也是有规定的,需要根据堤坝的大小、高低以及蓄水量等进行综合考虑,使得预留的缺口在汛期起到导流的作用,而且不会对坝体产生其他的不利影响。

3水利工程中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水利工程于2015年6月开工,在施工过程中为有效地减少汛期对施工的影响,并保证安全度汛,施工单位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在汛期前完成水下工程的施工。施工单位经过现场勘查,决定在泵站上游侧设置一个土围堰,围堰采用机械施工填筑,在下游出水段,设置一个挡墙,防止下游出水段闸门渗水。为保证围堰能安全、稳定的运行,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出现水流漫顶、裂缝、渗透变形等现象。

3.2围堰施工

在正式进行围堰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将河道中的水流排干,从而为围堰填筑、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本次围堰施工分为上游施工和下游施工,在进行上游围堰施工时,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机械设备进行土方开发和运输,对于水下部分施工人员要采用推土机进行推平;对于水上部分施工人员要采用挖掘机分层整平、压实,从而为围堰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当上游围堰施工完成后,将属于施工范围的河道水流排干,将水下淤泥清理干净,然后开始砌筑下游挡墙。

围堰的维护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定期对围堰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围堰具有良好的防冲刷性、稳定性、防渗透性。当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要根据围堰填筑方案,逆向拆除围堰,在拆除围堰过程中,要尽量将围堰清理干净,确保其不会对泵站水流造成影响。

3.3施工排水措施

在水里工程导流施工中,施工排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排水措施。在本次工程中,施工现场主要为重粉质壤土、淤泥质重粉质壤土、砂壤土,施工单位决定采用基坑周围的明沟将自然降水、施工废水等明水汇集到集水坑,然后利用潜水泵抽排到外河,同时在基坑坡顶开挖小明沟,将地表水引入排水体系中,进行排水。对于下游围堰的水流,采用水泵将积水、闸门漏水等明水排除。

4结语

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合理的应用施工导流技术,并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排水措施,从而为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韦德勇.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6(18):145-145.

[2]陈方.探究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7,37(10).

[3]郭锦程.探究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7(20).

论文作者:徐文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探究水利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徐文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