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实验小学 442500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应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引新、沟通引趣;揭发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这些方法都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便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着老师。只要你任意说出一个数,我就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想难着老师,说的数比较大,结果老师不但说得快,而且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惊叹之余,学生急于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学生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
二、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1.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潜能
对学生可独立操作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探索,直至独立获取新知识。如在教学“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第一步指导学生按凑十的需要操作小棒。先把2根分成1根和1根,把其中的一根放在9根里凑成10根,再与剩下的1根合成11根;第二步让学生用语言表述操作过程;第三步脱离小棒说想的过程,在学生达到熟练的情况下,趁机探讨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凑10法。有了9加几的学习基础,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7+4,6+5等内容。这样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2.合作研讨,在合作中学会创新
合作研讨,即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间的协作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发现问题,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在小组研讨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如在教学“42÷3的口算除法”时,学生每4人1组分小棒。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想一想:(1)4捆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该怎样分?学生经过小组讨论汇报先分3捆小棒,再把剩下的一捆与2根合在一起平均分成3分。(2)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先分去3捆,再把剩下的一捆与2根合在一起分?(3)根据分小棒,说说该怎样列式?学生通过讨论,创造性地总结出42÷3 = 14的口算方法。通过合作研讨,突破了教学难点,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三、让学生参与活动,自主探究,引发创新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可操作的活动,进而引发学生创新思维,达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再创造”活动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以往的教法是把结论告诉学生,即“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然后进行相应的练习,加深学生对这一结论的理解和应用。这种教法固然简单,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什么价值,好一些的教法是教师引导学生由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迁移探索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由学生写出一些3的倍数:3、6、9、12、15、18、21、24、27、30、33、36……通过观察这些数,引导学生探索,得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种教法学生能主动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但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仍然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水平。为了更深层次地探讨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作分析与练习,直至得出结论。这种教法虽然费时,但它充分暴露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学设计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但贴近生活,实实在在,而且精益求精,大胆创新。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勇于实践,勇于创新。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真正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张国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学生论文; 教法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