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

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

汪全立[1]2003年在《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问题在2000年下半年以来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各研究机构关于国有股减持的理论研究和方案设计不断见诸报章。鉴于国有股减持的复杂性和市场敏感性,在研究和设计减股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到市场稳定性、国有股利益、公众投资者利益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对国有股减持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吸取现有国有股减持实践失败的教训,对国有股减持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实施技巧等进行研究,以求能找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上市公司以及广大社会公众投资者均可接受的国有股减持方案。本文正是基于此思路来进行分析研究的。 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论叁部分组成。引言部分简述了选题动机及意义。正文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国有股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国有股的现状。本章是全文的开始,旨在为后文的展开分析作铺垫。第二章,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分析。本章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国有股减持最直接动因:为社会保障筹资等方面论证了国有股减持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此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叁章,回顾了国有股减持的实践及市场反应,对国有股减持实践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在国有股减持实践中,减持最终目的不明确、定价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了国有股减持实践的失败。第四章,介绍了证监会国有股减持方案阶段性成果的内容,对国有股减持方案阶段性成果——“折让配售方案”的优点及局限性作了探讨。第五章,就国有股减持的原则、方向及减持方式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最后是本文的结论,是对前面几章的理论小结,也是全文的核心。

李云华[2]2003年在《协议转让方式在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协议转让方式在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中的应用由来已久。我国市场上第一例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即是通过协议转让途径实现的。在现阶段,协议转让对国有股减持的实际推行和成功实施具有重大意义,它符合国有股减持的战略目标,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地实现减持的根本目的。基于其与我国经济特色和现实条件的契合性,协议转让在减持实践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在理论上,目前对国有股协议转让模式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十分匮乏的状态,同时传统的协议转让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因此,国有股协议转让模式的研究和创新,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其迫切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从回顾国有股减持历史和阐述国有股减持的内涵、目的切入,建立了国有股减持方式优劣的测评标准,客观评价了协议转让的特点和优势,从理论、实践和国家政策战略导向的角度论证了协议转让是现阶段国有股减持的主要方式。同时,对协议转让方式在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中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把握其发展脉络,探求其内在规律,在肯定成果的同时指出其不足;从系统的角度,构造国有股协议转让基本模型,在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分块剖析了各要素(环境、国有股转让主体、国有股受让主体和上市公司等)的特点、发展状况以及亟需完善之处,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在协议转让的核心——定价问题上,以价值理论为指导,对国有股和社会流通股的价值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构建了以股权内在价值为平台的全新的估价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实例模拟。最后,设计了协议转让流程图,简要阐述了国有股协议转让的程序和规则。 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国有股协议转让全面而系统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为协议转让模式的理论建设“抛砖引玉”,同时为协议转让在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中应用的提高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唐海珍[3]2005年在《上市公司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多脱胎于传统国有企业,成长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渐进式改革之中,出于保持国家控股地位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考虑,我国上市公可在股权结构上呈现出一种股权分置下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特色,这种非市场化的制度安排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虽然公司法律制度对上市公司内部权力的架构作了较为周到的规定,但结构上的看似合理性并没有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以及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日趋激烈。因此,股权结构的优化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本文以股权结构为切入点,分别从股权集中度、股权流通性和股权属性叁个层面入手,运用理论分析和系统比较的方法,对股权结构影响上市公司治理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政策建议。 本文包括六个部分: 导言部分对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是导致目前上市公司治理诸多问题的关键因素。 第一章首先对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的内涵进行界定,然后从股权集中度、股权流通性和股权属性叁个层面分析股权结构影响公司内外部治理的机制,指出在一般情况下,股权相对集中、股份充分流动和法人持股具有理论上的较优性。 第二章主要对中外股权结构进行横向比较,深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

吴元波[4]2005年在《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多种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的观点作为研究基础,采取以理论论证为主、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研究的方法,以金融制度为研究主线,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及融资方式的发展会提高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绩效并带动整个中国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核心命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共包括十个部分。 第一部分:本部分首先提出本论文要研究的问题和一些基本概念的异同,从当前国内外资本结构研究的现状出发指出问题的切入点是我国当前的金融制度。由此出发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以及论文的逻辑框架结构和主要创新观点。 第二部分: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资本结构理论各主要分支的模型及基本观点。并尽量包括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通过综述,说明每种理论都是有条件的,而且由于不同理论强调不同的成本从而会得出不同的融资策略选择。在应用某一种理论解释中国的融资现实时,首先要看中国的现实环境能否模拟这种理论的分析框架。相对而言,我认为,流动性理论和机会窗口理论分析的情形与中国目前的上市公司现状和融资环境比较相近。 第叁部分:分析了我国金融产权的制度性缺陷以及我国企业融资制度低绩效的根源,指明了我国融资制度的叁大缺陷:结构性缺陷、体制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认为必须进行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组织的创新以及金融产权的改革,才能进一步硬化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约束和增进资本市场的效率,从而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 第四部分:比较了中国和美国、德国以及日本在融资结构及融资方式上的异同,并从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融资成本、公司治理与市场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治理效应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建立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建立经理人持股激励制度;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加强对银行的监控力度;培育机构投资者并创造能使他们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加强经理人的外部约束机制。

谢曙光[5]2003年在《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及其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1999年12月进行的国有股减持行动遭遇失败后,2001年6月我国政府再次施行通过国内股票市场进行国有股减持的政策,由于其以市价作为减持价格和以筹集社保资金为主要目的而最终再次遭遇失败。伴随着这次国有股减持从开始施行到暂停实施直至最终停止通过国内股票市场减持国有股的演变过程,国内学术界、证券界及其他各方展开了对中国证券市场的诸多问题的大讨论。尽管讨论的焦点一开始集中于国有股减持,但随着各方讨论的不断升级和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股权分裂制度是我国股票市场诸多矛盾的根源所在,继而讨论的焦点转向“股份全流通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类别股东(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对于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非对称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及其治理研究”为题,希望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在中国股票市场上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基于现金股利的投资收益非对称问题,并从理论上规范分析导致这种非对称现象的根源——股权分裂制度及其种种重大危害,为消除这些危害,继而全面而系统地探讨治理投资收益非对称的根本对策——股份全流通改革相关问题。在本论文的研究中,采取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运用成本收益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以比较分析和制度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紧紧围绕着“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这一主线,厘清并描述了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及其治理研究的逻辑框架。在第一章中,在综述股票市场功能理论和诺斯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以制度决定功能的思想构建了一个理论解释模型,希望以此对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作出合理的解释。在第二章中,首先根据对美国学界有关流通性折价理论及其经验研究和法院判例依据,并运用IPO方法对中国B股市场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权的流通性折价进行经验研究,将其与同一研究方法下美国股市的流通性折价经验结论进行对照,从而确定包括A股和B股在内的中国股市非流通股权流通性折价的相对合理基准,在此基础上最后估算出中国股市新股发行的正常溢价基准。在第叁章中,首先运用上述基准将流通股股东对于上市公司的投资成本区分为正常部分和超额部分,进而将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投资收益率比较区分为正常非对称和不正常非对称两种情形。然后,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我国股市严重的不正常投资收益非对称进行实证分析,即既从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比较的角度进行总体性揭示,又从国有股股东、社会法人股股东和外资法人股与社会公众股股东比较的角度进行结构性揭示,还从不同所有制股东控股上市公<WP=10>司的角度进行整体性揭示。在第四章中,以第一章围绕制度决定功能思想构建的理论解释模型,同时运用股票市场功能理论和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的成因与本质进行了深入诠释,具有较好的理论解释力。第五章对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进行了危害性分析。投资收益非对称是问题的表象,而股权分裂制度则是问题的本质。探讨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的危害性,必须紧紧抓住中国股市股权分裂制度这个最主要矛盾,逐步剖析在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投资收益非对称所引致的种种重大危害,诸如违反“叁公”原则,形成“特权市场”体制;扭曲并异化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市场价值观;导致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致使控制性大股东行为严重异化;酿成造假成风和恶意操纵,破坏证券市场正常秩序;隐藏潜在金融危机,危及证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等等。为了消除危害并从根本上治理投资收益非对称,唯一正确的选择则是对股权分裂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实施股份全部可流通制度,也即股份全流通改革。在最后两章中,主要回顾了国内关于股份全流通改革的探索实践,以及从国有股减持到股份全流通的演变与争论,并对现有股份全流通改革的主要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从中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某些重要启示。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综合性全流通改革构想,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治理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这个新的综合性改革构想,具体包括政府作用,非流通股采取净资产定价方式,用计划方法解决市场问题,停发新股、存量改革与“中速到位”模式,以及包括严格监管上市公司、建立市场做空机制、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并营造市场稳定舆论环境的一个积极的协调工程。这是一个包括在转轨时期尊重历史和现实、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适当搭配计划与市场手段、内涵“大道至简”哲学思想和强调协调体系的“新综合”框架。

王岚[6]2005年在《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证券市场诞生于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之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改革的内在要求。本身就具有中国经济市场化转轨的先导意义。 中国股市上证综合指数从2001年6月2245点的历史高点到2005年6月的998点,跌幅超过50%。市场不仅损失了股指和大量财富,更损失了公平和发展机遇,投资者信心亦逐渐沦陷。股市何时能走出困境,成为焦点话题。 本文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证券决策部门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战略偏差和决策不当。 如今,股权分置改革正如火如茶进行。它将引发我国资本市场全局性、根本性的制度变革。改革成败紧系数亿投资人,关系民生。意义远超资本市场本身,渐而波及整个金融领域。因此,与其他部门相比,证券部门的管理决策尤为重要,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架构和社会稳定。 对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的研究,既具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股权分置改革及全流通将修复国内A股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并将为证券市场的制度和产品创新提供必要条件,证券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的证券市场将是一个全流通的新市场,同时又必然带有原市场的脱胎痕迹。追根溯源,找出市场困境的症结所在,才能使之健康发展。监管思路如何变革、市场结构如何变化、市场风险如何控制、制度如何创新、机遇和影响等,都需要深层次探讨。因而,对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的前瞻性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立意的宗旨是:基于制度和风险的视角,从战略决策的管理学范畴来研究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拟综合采用规范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辅以实证研究法等进行研究。运用系统分析法把证券市场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进行,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立足于整体,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有机地、综合地分析研究对象。通过最新数据实证分析,论证证券市场困境的制度根源——

李庆峰[7]2003年在《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勿庸置疑,我国证券市场从设立到现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对推动国企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证券市场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反映出市场还很不规范,鉴于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深入研究其宏微观绩效及成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界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总的来看已有研究过于分散,总体呈现为“各自为战”的研究局面,从战略高度深入剖析证券市场绩效及其原因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本文站在发展战略的高度,从制度和制度变迁的视角全面、深入地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绩效问题;为增强理论分析的说服力,文章采取了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初步实证→提出问题→理论分析→进一步实证→理论升华→对策建议”的逻辑思路,勾画出了证券市场制度结构和绩效结构全景图。具体内容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在对一些重要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概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主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并作了一些重要假定作为开展研究的基础。 第二部分(第二章)为了找到一个较佳的研究切入点,基于我国证券市场A股、B股和H股相互分割的基本事实,我们从微观绩效和制度约束两个层面对叁类上市公司作了整体比较;我们的基本设想是:共同的绩效表现源于共同的制度安排,而差异部分则可以从制度的差异得到解释。比较分析的结果是,和共同的绩效表现相对应,叁个市场基本的制度结构惊人的相似,即流通双轨制、上市资源的计划控制和STPT制度,极有可能它们就是我国证券市场绩效问题的根源。 第叁部分(第叁、四、五章)是我们理论分析部分的重点,和经验实证相结合,这一部分在第二部分提供的研究切入点的基础上,对证券市场制度结构和绩效结构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第叁章首先回顾了国企改制的制度环境和难点所在,然后从一个模拟模型出发,由特殊到一般地分析了流通双轨制的由来,以及这一“同股不同权”的改制思路对证券市场整个绩效结构带来的深远影响,部分地涉及到了市场投机问题、发行市场寻租问题、股权融资偏好问题。第四章是第叁章的自然延续,主要探讨了“叁位一体”证券体制的形成,分析了其中的制度互补,初步勾勒出了证券市场体制框架和绩效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绩效研究结构框架,从公司治理效率的角度给出了上市公司效益滑坡的一个解释。接下来的第五章则进一步探讨了制度改革及相应绩效问题,包括国有股减持、B股市场开放、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以及管理层收购等热点话题,尽管没有面面俱到,但在叁、四两章建立起来的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触及到制度安排中另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即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问题。 第四部分(第六、七章)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了论文的实证研究阶段,这部分既是对证券市场绩效结构的进一步的丰富和补充,也是对理论分析成果的进一步验证。第六章侧重于市场有效性的检验,从空间上说涵盖A股、B股和H股几个不同的市场,从时间上说则考虑到了制度和市场的动态发展与变迁,从方法上说采取了乘积模型这一有效的非线性检验手段,从指标上说则综合了能反映市场不同特征的检验统计量,力争能勾画出市场有效性的全貌。第七章重点讨论了财富效应和托宾q效应,在对股市吸纳资金估算的基础上,本文参考M:新统计口径的思想对M:作了测算,估算了总挤出效应,然后通过实证回答了股市和消费、投资之间的关系,勾勒了股票市场通过挤出效应影响通货紧缩的机理与路径。 第五部分(第八章)是理论的进一步升华。通过对解放初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证券市场发展战略”八个方面的对比,我们发现两者竟是如此的相似。进一步结合发展中国家普遍的“金融抑制”战略,我们得出证券市场过去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证券抑制”战略;这一部分还从国家的角度对利益的分配作了政治经济学分析,有关结果充分说明国家是最大的租金争夺者。 第六部分(第九章)是结论和建议部分。首先对上市公司的微观经营绩效问题作了评析,重新认识了我国股市的发展规模问题,给出了修正的计算方法和结果;然后,对证券市场绩效作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总结,分析了证券市场的绩效传递机制;最后,在对产权论和超产权论总结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证券市场的产权路径和超产权路径,其中产权路径既考虑到了国有企业的创业贡献问题,又兼顾了市场效率的需要,换句话说,很好地协调了“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为今后解决国有股的增量问题和存量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高彭冲[8]2008年在《大股东减持解禁股与公司控制权结构关系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证券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创开始,就把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股份按是否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被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种股权分置的状态,导致了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扭曲,使证券市场应有的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无从发挥。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展开,将逐渐消除流通股和非流通的界限,中国证券市场也将迎来全流通时代。然而,伴随着获得解禁的限售股逐步上市交易,证券市场将引来大扩容时代。如果公司大股东对解禁限售股进行大幅度减持,而市场没有足够能力承接,那么市场扩容的结果可能导致失血过多而崩溃。因此,分析影响大股东对解禁限售股减持因素,研究大股东的减持动机有了比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了大股东减持解禁限售股问题产生的缘由,并对公司控制权结构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结合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合适指标体系和模型。并以197家进行限售股减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以此来研究大股东减持解禁限售股与公司控制权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得出结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Z指数以及除第一大股东外是否还存在其它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0%这四个因素对大股东减持限售股有着十分显着的影响。另外,第二大股东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以及在经理层任职的董事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也影响着大股东对解禁限售股减持的态度。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应该从改善公司控制权结构出发,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司的运作效率,一家拥有合理的、科学的、高效且富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控制权结构的公司,那么大股东也会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信心,在二级市场减持解禁限售股的动机就会变得比较弱,这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对限售股解禁带来的种种问题的担忧。

郭鹰[9]2003年在《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股东权益保护是建立资本市场的基本要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如果控股股东与经营者相分离,公司治理结构是清晰的,那么经营者所创造的公司价值将为所有股东所共享,小股东的权益将会是有保障的。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小股东的权益屡屡受到侵害,其根源究竟在哪里?代理理论解释了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内因,但没有对外部条件进行论证。本文从交易费用理论出发,认为控股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契约是不完备的并且是有交易费用的,控股股东在交易费用、控制权收益、攫取控制权收益的成本和职业化经营所带来的增量收益之间做出权衡,有可能会理性地选择与经营者一体化,从而破坏了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的公司治理结构,而这恰恰是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外部条件。因此,本文选择影响交易费用的重要因素——资产专用性(在本文研究的问题中对应于股权的流通性)和影响控制权收益的重要因素——获取控制权收益的成本这两个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通过小股东权益受侵害内因的分析,发现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是解决小股东“搭便车”问题的相应对策;通过对股权流通性的研究,发现中国目前影响股权流通性的主要问题是国有股占大股的股权结构,因此提出了国有股减持的相应对策;通过对控制权收益的成本的研究,发现加强外部制衡的力度,能够增加控制权收益的成本,降低控制权收益,因此提出了加强法律环境建设、加强控股股东监管和加强关联交易监管这叁方面的相应对策。 第一章引言,本章首先界定了小股东及小股东权益的概念,阐述了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意义,并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现象的分析,指出了本文选题及研究的现实意义。文献综述,是对与本文研究的问题相关的国内外有关文献的综述,分叁方面指出了本文选题及研究的理论意义,这叁方面分别是: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路径、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关键和现有理论对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原因解释。通过论文研究的问题、逻辑路径、章节安排及创新特色这一节,确立了全文研究的问题及方向,并对研究路径、章节安排及模型逻辑关系进行了设计,同时归纳了本文的创新点及特色。通过本章的阐述,使全文的脉络更为清晰,逻辑思路一目了然。 第二章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内因与外部条件——企业契约理论分析,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本章通过对企业契约理论的综述、代理理论对小股东权益受侵害内因的解释和交易费用理论对小股东权益受侵害外部条件的解释这叁方面,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对内因的分析为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对策提供了理论启示。特别是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对小股东权益受侵害外部条件的分析,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也是后续章节深入分析的基础。 第叁章资产专用性——股权流通性分析,这章是根据交易费用理论中,对交易费用有重大影响的因素——资产专用性(在本文研究的问题中就是股权的流通性)问题的进一步研究,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成因、弊端、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问题的深入探讨,为寻找针对这一因素的对策——国有股减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持,提供了依据。 第四章控制权收益成本的模型分析,构架了研究控股股东在与经营者一体化情况下,攫取控制权收益的成本的基本模型,以及该模型在不存在外部制衡下的均衡,并将该基本模型拓展到存在外部制衡的状态。在模型的构建中,探讨了模型的基本假设、公司收益规模约束和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效用曲线。在无外部制衡状态下的均衡研究中,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首先深入研究了当不存在公司外部债务及控股股东捐赠利润的情况下,目标函数为控股股东效用最优情况下的结果,并分别探讨了存在公司外部债务情况下的模型的解和控股股东捐赠利润的可能性。在存在外部制衡的状态下,对模型进行了拓展,进一步研究在引入外部制衡力量后,公司在控股股东的控制下追求其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所达到的均衡结果,并与不存在外部制衡情况下的均衡结果相比较,最后分别讨论了公司存在外部债务的情况下的模型的解和控股股东对公司捐赠利润的可能性。本章的关键性结论是:外部制衡力量的提高,能够降低控制权收益。 第五章外部制衡对控制权收益影响的实证分析,运用双样本异方差t一检验,对中国上市公司发生在1999年至2002年控制权转让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外部制衡水平的变化对控制权收益水平的影响,以实证第四章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得出的关键结论。 第六章小股东权益保护对策分析,作为第二章相对应的对策,深入探讨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问题;作为第叁章相对应的对策,深入研究探讨了解决股权流通性问题的国有股减持的有关问题;作为第四章和第五章相对应的对策,深入研究探讨了加强法律环境建设、加强控股股东监管和加强关联交易监管叁方面与外部制衡相关的政策措施的内容。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是对全文的总结,并对进一步尚需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胡靖春[10]2003年在《论国有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成因和对策——从公司治理角度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内部人控制问题是我国公司治理中的突出问题。 内部人控制问题和内部人控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内部人控制指的是职业经理人掌握了股份公司的经营控制权。内部人控制在英美国家也被称为“经理控制”。经理(内部人)控制企业是企业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分工深化和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的必然趋势。但是,职业经理人掌握了公司经营控制权后有可能利用其职权和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损害所有者的利益。经理人对所有者利益的侵占行为被称之为内部人控制问题。为了防范内部人控制转化为内部人控制问题,英美等国家发展出一套公司治理机制,通过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种渠道,采取激励与约束两种办法保证经理人按照公司价值最大化原则从事经营。 我国在放权让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经理人也掌握了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控制权,形成了转型国家特有的内部人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经理人特殊人力资本的优势,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但是,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机制,我国的内部人控制往往会转化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其表现形式就是国有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员往往采取各种机会主义行为损害国家和其他股东的利益。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失灵是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原因,但是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为了保护所有者(包括国有股所有者和社会公众股所有者)的利益,必须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优化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健全公司治理机制。 本文具体分析了国有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表现,并借助契约理论和信息经济学详细分析了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形成原因和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对策。

参考文献:

[1]. 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D]. 汪全立. 湖南大学. 2003

[2]. 协议转让方式在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中的应用研究[D]. 李云华. 江苏大学. 2003

[3]. 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 唐海珍. 四川大学. 2005

[4]. 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D]. 吴元波. 西北大学. 2005

[5]. 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及其治理研究[D]. 谢曙光. 复旦大学. 2003

[6]. 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困境与对策研究[D]. 王岚. 暨南大学. 2005

[7].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绩效研究[D]. 李庆峰. 浙江大学. 2003

[8]. 大股东减持解禁股与公司控制权结构关系实证研究[D]. 高彭冲. 浙江大学. 2008

[9]. 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D]. 郭鹰. 浙江大学. 2003

[10]. 论国有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成因和对策——从公司治理角度的探讨[D]. 胡靖春. 宁夏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  ;  ;  ;  

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