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风电场运维应用前景展望概括论文_张祥锐

大数据在风电场运维应用前景展望概括论文_张祥锐

湖北能源集团荆门象河风电有限公司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风电能源是社会运行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能源之一,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大规模装机能量风电场的崛起,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丰富的电能资源,但其自身运维管理工作的难度也不断增大。本文简要探讨大数据在风电场运维应用前景,以促进风电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风电场;运维管理;应用前景

1 风电场运维管理的特点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够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从而适应多元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风电场装机容量逐渐增大,电力网架比例不断攀升,机组设备不断更新,对风电场运维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大力度探讨大数据在风电场运维管理中的应用,在推进风电事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风电场建设往往规模大,分布区域相对广阔,随着设备配件的不断更新,运维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特点。

1.1 设备台数多,高空作业难度大

每一个风机都是一个发电单元,由于工作分散,再加上风电场大多分布在广阔的野外,因此故障几率大,造成人员操作困难;其次,由于风机作业属于高空作业,每次都至少需要攀爬70米高的塔筒,由于塔筒作业面狭窄,同时相对地面有一定危险性,极大的工作强度造成一定的压力;除此之外,从电气、机械到自动化,风机虽小,五脏俱全,所有的发电系统及能量传动链都需要同一批人员维修维护,对人员的素质及经验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多种因素导致风电场运维管理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给风电场后期生产运维造成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1.2 岗位条件差,运维管理人才少

目前而言,我国风电场规模在逐步扩大,但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风电行业仅仅处于初始阶段,工作岗位不稳定,不能有效的吸收具有专业才能大学生的目光,由于地处偏远地区,工作条件差。另外,风电场设备较多,不仅需要专业才能,更需要长期的工作经验和积累,而许多风电场建在高山峻岭的偏远之地,恶劣的工作条件,让很多有着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的工作人员望而却步,最终导致越是偏远地区运维管理人才越稀缺,无法满足运维管理工作需求,给风电场的安全管理埋下隐患。

1.3 运维管理模式旧

风电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仅仅二三十年的历程,各种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就目前而言,我国风电场的前身是火电厂,在风电场的运维管理中,管理模式多采用原有火电厂的管理模式进行,然而风电场与火电厂相比,在设备运行上存在很大差别,这种“拿来主义”无法实现运维管理工作的最优化。

2风电场运维管理的优化途径

2.1细化工作内容,强化风电场运维管理基础性工作

(1)设备管理

风电场的设备管理,首先需要提前介入前期设计及建设阶段,在设备选型及风场规划上提出自己的意见,防止造成不可逆的缺陷。其次,风电场在设备上需要进行重点维护管理的有两部分,分别是变配电设备和风机本身设备,前者运维工作有章可循,主要集中在检修维护上,再加上故障率普遍较低,只要做好定期检修和检测等基础工作,就能保证其正常运行;风机本身在设备运维管理中难度较大,风机设备本身较为分散,地处环境恶劣,维检难度相对较大,首先要做好定期维护工作,一般情况下,对于投入运营中的风机采取半年为一个周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当然,风场要重视体检,而不是吃药打针,发生事故后弥补,应当重视平时的维护及在线振动检测出现的异常,早发现,早准备,早处理,争取不要等到停机排故,在维护时就将隐患排除。

(2)技术管理

运维管理技术内容较为复杂,要把修风机的细节、使用了什么工具,故障现场都记录下来,形成模板化、标准化,以便出现故障是最快排查,为以后的新员工留下可以参考的依据。随着故障的发生要不断增加,数据量的增大,一定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主要解决归档记录和查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人员培训,促进风电场运维管理水平的提高

(1)安全培训

风电场的安全管理是管理要素中的重中之重,因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电问题,更是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最根本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关系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文化教育是风电场运维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2)技术培训

风电行业对于从业人员要求较高,从业水平和专业技术直接关系着风电事业的发展进程:首先,需要技能培训,以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及水平。随着风电场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运维管理人员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不仅仅要掌握基础的电气工程知识,还要对融入现代技术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及国外风电场发展的先进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了解及应用。

(3)注重创新

风电场地处多偏远地区或者群山峻岭,长年累月远离城市,单调的生活很难激起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提高运维管理效率,需要从创新做文章:首先,要求员工生活创新,制定人性化的作息制度,组织适宜的集体活动,给工作人员宽松的工作环境,改变以往单调枯燥的工作氛围;其次,要求员工技术创新,日复一日的工作很容易让人感到乏味,为了避免技术水平的停滞,可以要求工作人员实现“三个一工程”,即每年发表一篇技术文章,做一项科技创新,申报一个实用新型专利,从而保持运维技术的先进性。

2.3转变管理模式,充分发掘风电场运维管理的效益

(1)集控式管理模式

风电场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今天风电场的发展,传统中以风电场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将会发生改变,以场为单位进行管理,在资源配置、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都暴露出一定的弱点,这种单打独斗的管理模式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因此,各个风电场业务整合一体化运作应运而生,这种管理模式可以进行集控管理、协作制约,如在集中运行平台的控制下,可以24小时不间断对不同风电场进行远程监控,再如,利用短信发送的方式进行发送各种预警信息和故障信息,可以有效的节约企业成本,加大资金回收力度,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2)智能化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从风电场建造特点来看,未来的管理模式将更加趋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高科技信息技术的融入,先进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风电场运维管理效率,如建立大型风电场数据库,对风电场的运行、设备更新、并网情况等进行数字化操控,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再如利用4g网络视频功能进行风机维修指导,还可以借助这种网络的远程操控功能,为事故现场提供解决方案,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另外,还可以利用智能化操作系统对事故现场进行诊断,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点;最后,可以将风机运行与电网协同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准确而高效的完成电网调度指令。总体而言,利用新科技手段努力推进风电场运维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发展,是未来风电场发展的必然方向。

3结束语

风电场运维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当基于当前风电场的实际情况,加强风电设备、技术及操作人员等方面的运维管理,积极探索大数据时代下的运维方式,积极加强技术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大数据在风电场运维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为企业潜能的发挥提供可靠的保障,推进风电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煜. 基于大数据的风电场电力系统运维服务能力建设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10).

[2]江顺辉.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电机组运行状态评估方法研究[D]. 华侨大学, 2016.

[3]付宝臣. 大数据在风电生产管理中应用研究及探讨[J]. 电工技术:00052-00053.

[4]邹迪. 基于状态监测信息的风力发电机故障预警与短期可靠性评估研究[D]. 重庆大学, 2014.

论文作者:张祥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大数据在风电场运维应用前景展望概括论文_张祥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