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针对这些管理现状提出几点关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建议,希望可以改善当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的通病,并且旨在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同时推动建筑工程项目朝着良好专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规模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一方面建筑工程规模越大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施工监理质量控制问题层出不穷。由此针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的探讨和研究很有必要。当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问题主要有主体结构施工设计环节、施工人员操作不当,监理管理不专业、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管理落后,缺乏系统的管理机制。
一、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1、主体结构施工设计环节存在问题
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设计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当前的建筑行业在对于设计和决策上做得还不够全面,由于缺乏事先的养护制度建立。主体工程中没有设计好钢筋用量的控制,混泥土配料和比例上的设计不到位会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施工人员操作不当,监理管理不专业
除了原材料和设计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在监理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由于监理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不够,对施工单位采购低效、廉价的材料监管不力;对于施工现场的施工监管不到位等。另外,由于建筑施工涉及的面广、规模大、建筑过程持续时间久,而当前建筑单位很少使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难以做到对工程主体结构的精准判断和质量、数量有效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建筑行业中建筑施工人员的流动大,绝大多数的施工人员来自于农村,受教育程度较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施工教育和培训,思想素质也较差,安全意识淡薄等导致了施工人员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根据施工现场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操作能力低下,施工人员的现场把握水平有限。
3、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管理落后,缺乏系统的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施工监理管理内容停留在现场监控层面,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管理部门没有形成具体化、系统化的管理目标,,也没有形成连续的监理管理机制。因此其在建筑工程施工前,管理单位不能很好地发挥科学设计、高效决策的作用,未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在材料和专业施工设计方面的安全问题。而在建筑工程结束施工之后,施工监理管理团队更是自以为结束了所有的工程项目;没通过运用科学的安全检测技术和机制来评估工程的安全性、合理性。由于没有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难以做到准确地评估整个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可行性,这成为导致当前建筑质量问题和部分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还存在建筑企业以追求最大效益的营利为目的,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缺乏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管理评估和考核环节,由此导致大量的粗制滥造工程出现。而相关单位和部门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理管理标准和建筑质量量化规范,以至于市面上的施工监理管理模式落后,缺乏系统的管理机制。
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增强监理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首先,严格把控施工操作人员的资格认证,加强对建筑行业施工人员的培训,保证上岗的施工人员拥有合格的操作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主体结构施工设计人员来说,建筑企业和相关单位一定要在开始施工前保证设计人员具备专业资格认证、能够规避建筑工程中的消极因素。建筑企业要加大对于施工工人的岗前培训,提高其对于主体结构的材料认识及规范使用材料和操作的意识。换句话说,应该由管理层的人员通过加强岗前培训来提高现场各个工人员的综合操作能力,在开展实际的施工工作前先确保操作人员的能力。而增强监理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主要从杜绝关系户,引入专业的监理人才出发。促进监理管理团队由具备管理经验、熟悉法律法规、了解建筑工程的人员组成。
2、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打造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的动态过程
当前是信息化的时代,施工监理质量控制仅仅依靠人工管理还不够,还应该适当引入现代科学技术。第一,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材料管理技术,为借助材料和建筑人才打造一个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明确出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的钢筋的需要数量,水泥类型、混泥土配料等。由于主体结构所需材料的繁杂性,人工管理难以满足管理的要求,所以要利用大数据和学习管理来进行辅助。第二,在质量控制的动态过程中需要引入必要的互联网技术,通过对材料库存、施工现场等多方面的信息联网,形成一个系统的信息网络才能够减少材料管理的人工成本,并且提高施工现场的效率。避免由于人为的疏忽导致材料的质量问题或现场不规范操作。第三,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和高水平的测量仪器来评估施工现场、施工器材、施工人员携带的安全风险。拥有更加结构化的测量手段来判断主体结构设计上的可行性科学性。根据物联网判断施工现场的准确风险指数。举个例子,在施工现场增加检测施工的摄像头,并且与管理人员联网,形成系统化的检测机制,保证环环相扣,井井有条的监理系统。
3、明确施工监理权责,形成管理规范和评估机制
首先,明确各个施工监理员的权责是为了提高建筑工程中管理的效率,避免由于权责不清晰而导致也可以避免在出了安全事故后,找不到责任人,不能及时解决安全隐患,带给建筑企业更多的经济损失。只有改革更为各司其职,做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从设计到现场到后期的连续化的工作,避免大家推卸、磨洋工,降低质量控制的效率。明确施工监理人员的权责可以根据施工的进程,划分施工监理各个阶段的内容。比如:从设计主体结构和采购原材料的开始有明确的监管部门进行核查和商榷保证材料选择和配比的有效性。而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操作培训和监督也需要明确到监理责任人,避免监管过程中职权重叠或工作交叉,浪费人力物力。当然明确施工监理权责背后离不开一个全面系统的管理规范和评估机制作为支撑。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的相关要求,再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制定灵活的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机制。通过机制的规范,权责的明确,来避免工程出现偏差时,各部门踢皮球,没有承担失误的具体责任人,减少了物质、资源损失的可能性,并且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风险。
结语:在充分认识到当前安全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有:主体结构施工设计环节存在问题;施工人员操作不当,监理管理不专业;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管理落后,缺乏系统的管理机制。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具体的分析,并且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增强监理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打造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的动态过程;明确施工监理权责,形成管理规范和评估机制。我相信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设计、管理、评估机制会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做出贡献,迎来一个更加安全的建筑施工和发展未来。
参考文献:
[1]秦泗泉. 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8)
[2]孙如强.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07)
[3]郭汉丁,刘应宗.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及其特征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03)
[4]陈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的控制要点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
[5]黎治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的控制要点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27)
论文作者:刘伟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主体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结构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操作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