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论文_王思迪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论文_王思迪

王思迪

绥化市人民医院 152000

【摘 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3例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结果1例患者发生轻度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重度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4.65%。为41例患者无下肢疼痛,下肢皮肤颜色及温度正常,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加强骨科术后患者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的炎性反应[1]。该病对患者身体健康有重大影响,轻则致残,使患者丧失行走和劳动力;重则引发肺栓塞,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本文对我院80例骨科术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干预预防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行骨科手术患者43例,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18~74岁,平均(53.7±5.9)岁。疾病类型:股骨骨折12例,股骨头坏死11例,股骨干骨折13例,盆骨骨折7例。排除标准:血栓病史、凝血功能障碍。

1.2方法

①术前评估。查看患者的病历资料,从年龄、肥胖程度、下肢静脉曲张、吸烟等因素评价患者是否为下肢深静脉血栓高位群体,并根据患者个情况采取健康教育,包括介绍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危害,提高患者对预防工作的重视,并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告知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帮助患者结合个人情况纠正不良习惯,养成正确的生活行为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卧床护理卧床休养时抬高患肢,膝盖部位放置软垫,促进静脉回流。③间接性压迫。使用气囊间接性压迫下肢;④运动指导。一是足踝被动运动。左手固定足踝,右手握住前足做踝关节屈伸、外伸运动、足内外翻运动和内屈、内翻、外翻运动,30次/min;环转运动15次/min,每4h锻炼1次。清醒状态下可让患者自行完成锻炼,并配合呼吸锻炼,提高下肢静脉回流速度。二是腓肠肌挤压运动。左手抬高下肢,右手规律性挤压患者腓肠肌,每间隔1s挤压异常,3~5次/min,每4h锻炼1次。⑤饮食护理。要求患者使用清淡、易消化、偏酸性、高维生素的果蔬为主,保持大便通畅。

1.3判定标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判定标准,轻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重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或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伴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2]。

2.结果

1例患者发生轻度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重度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4.65%。41例患者无下肢疼痛,下肢皮肤颜色及温度正常,功能恢复良好。

3.讨论

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一是静脉血流滞缓。血流减慢导致血小板大量黏附与血管内膜表面,局部凝血酶及其它凝血因子浓度达到凝血标准,进而形成血栓[3]。静脉血流滞缓的原因与长期卧床有关。二是高凝状态。手术、创伤可引起凝血酶原大量释放,增强血小板积聚能力,增加雌激素含量,进而引起血栓。三是静脉壁损伤。静脉壁受损后可大量释放凝血因子和组织凝血活素,并启动外源性凝血栓途径,促使血管收缩、血管损伤及血管内弹力板断裂,使血小板纤维及纤维蛋白沉积,形成血栓[4]。而骨科手术患者多需长期卧床休养,肢体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引起血流减慢。而手术及麻醉可激活内源性凝血因子,增强血小板凝聚力和减弱血管收缩能力。同时术前和术后饮食可引起血液浓缩。因此,骨科手术患者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虽然临床可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且效果显著。但是手术和药物治疗属于“事后”处理方式,下肢深静脉仍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影响预后质量。并且手术和药物治疗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5]。因此,本文从护理干预角度,探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阻断血栓形成途径,将血栓形成扼杀在萌芽状态。

目前关于临床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较多,且研究均报道护理干预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徐燕[6]对107例骨科手术患者研究显示,观察组接受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为3.7%,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血栓形成几率为18.9%,血栓形成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根据血栓形成机制,对患者实施护理评估、卧床护理、间接性压迫、运动指导、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患护理干预下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为4.65%,本研究结果与徐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加强骨科术后患者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洪英.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5,17(5):587-589.

[2]刘秀珍,钟翠娟.优质化护理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21(22):96-97.

[3]邓月香,曾玉娥,卢小燕,朱艳,黎文武.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7(14):14-15.

[4]赵肖娜.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3(7):89-90.

[5]宋利红.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31(4):347-348.

[6]徐燕.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25(24):263-264.

论文作者:王思迪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论文_王思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