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结肠息肉是比较常见的肠腔病变,息肉指的是在黏膜表面一直突出至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没有确诊病理的性质之前的总称[1]。根据其病理因素主要分为腺瘤样息肉以及炎性息肉两大类,其中腺瘤样息肉比较常见[2]。其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部闷胀、大便表面带血以及隐痛等临床症状[3]。此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是由于胚胎异常、年龄、感染、生活习惯以及遗传等因素导致[4]。有相关临床文献指出,结肠息肉一般多为结肠癌的病前症状,若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引发结肠癌,因此针对结肠息肉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控制癌变的发生至关重要[5]。本次针对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息肉患者,分别给予了不同的治疗方式,并进行了分析探讨,详见下文阐述。1资料与方法1.1一临床资料本次所有研究主体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息肉患者。采取奇偶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研究主体划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60例患者的病症均符合结肠息肉临床诊断标准。所有研究主体均已签署知情书。其中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7例,女性患者13例;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23岁,中位数年龄(47.2±4.6)岁。在实验组30例患者,男性患18例,女性患者12例,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24岁,中位数年龄(48.2±4.8)岁。以上两组研究主体的基本资料对比数据差异甚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研究分析。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行常规检查,要保证患者的身体状态可以进行手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前保证患者的肠道清洁,避免手术时由于视野受限影响手术效果或者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在术前1h禁食,手术当天指导患者大量饮水,饮水量>2000mL为宜。并且指导患者服用的解痉药物,目的是为了降低肠道蠕动,同时给予合理的营养补液,进行病理检查,确定息肉的详细位置以及大小等状况,根据确定后的准确位置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切除治疗,首先针对患者行开腹操作,然后将确定的病变肠管予以切除,术后嘱咐患者禁食,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实验组行内镜下切除治疗,首先根据患者的息肉实际情况,经过电圈套器套扎+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等方式对息肉实施切除,如果患者在术后发生残蒂出血的情况,则给予钛夹止血。术后将息肉送病理检查。1.3观察指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术中出血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卧床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情况。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数据以SPSS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和技术资料分别以n(%)和(士s)表示,差异检验分别为x2和t,当计算结果显示为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对比两组研究主体的手术情况由表1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术中出血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卧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对比两组研究主体的手术情况(士s) 组别 总例数 焦虑评分(分) 术中出血量(mL) 日常生活能力(分) 卧床时间(d) 实验组 30 9.56±1.42 16.13±4.11 21.45±3.65 2.65±1.98 对照组 30 29.16±3.14 51.06±4.97 52.64±4.54 6.98±2.19 t - 31.1517 29.6653 29.3263 8.0330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对比两组研究主体的术后情况经数据分析后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方面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有临床可比意义,详见表2。表2 对比两组研究主体的术后情况(士s) 组别 总例数 术后禁食时间(h) 住院时间(d) 治疗费用(元) 实验组 30 33.18±6.54 6.46±2.49 2759.54±116.74 对照组 30 59.14±7.13 12.64±5.97 6597.73±129.82 t / 14.6963 5.2330 120.4118 P / 0.0000 0.0000 0.0000 2.3 对比两组主体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由表3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相对比差异明显,P<0.05,临床可比意义成立。表3 对比两组主体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组别 穿孔 感染 出血 总发生率(%) 实验组(n=30) 0(0.00) 1(3.33) 0(0.00) 1(3.33) 对照组n=30) 2(6.67) 4(13.33) 2(6.67) 8(26.67) X2 - - - 5.7647 P - - - 0.0164 3讨论结肠息肉是消化系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症状随着息肉的增大,不典型的程度也相对增加,因此发生癌变的概率会大幅度上升[6]。若是息肉的表面发生糜烂或者粗糙等状况,也会意味着癌变的几率会升高。因此针对结肠息肉要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方可能提高临床的预后效果[7]。针对于结肠息肉的检查治疗中,多数以结肠镜检查为主,近年来随着我国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好多技术都应用于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当中,常用的有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以及尼龙绳套扎术等术式。在临床中,结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闷胀、大便表面带血以及隐痛等情况,并且结肠息肉按照病理一般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两种;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癌变的发生率得到了显著的控制。在临床中针对于结肠息肉的治疗主要以传统的手术切除,其效果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其术式相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大,术后患者需要承受一定的疼痛,并且康复的时间较长,因此造成了经济压力的增加,此种术式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并发症相对较多,影响预后效果。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出现,结肠息肉的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因此被临床广泛的应用。其术式的优势具有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能够节省住院医疗费用,减少经济负担等优势。在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焦虑评分、术中出血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卧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相对比差异明显,P<0.05,临床可比意义成立。综合以上分析,针对结肠息肉患者在予内镜下切除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其术式创伤相对较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性高,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领域中大范围应用。参考文献:[1]李栋材.结肠镜下不同电切方式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OL].当代医学,2019(27):154-156[2019-09-3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449.R.20190927.1613.136.html.[2]邢玲.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氩离子凝固术及黏膜切除术对结肠息肉患者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比较分析[J/OL].中国内镜杂志:1-8[2019-09-3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256.R.20190716.1400.002.html.[3]周军明.内镜下圈套器冷勒除治疗结直肠扁平小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5):181-182.[4]黄辉文,陆宝钿,王锦琼.热活检钳高频电切术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J].临床医学,2018,38(08):54-55.[5]王梅.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系统医学,2018,3(13):64-65+71.[6]郭琨.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智慧健康,2018,4(10):63-65.[7]李喜俊.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24):74-75.
论文作者:徐文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息肉论文; 结肠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论文;